拟人句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有趣的拟人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有趣的拟人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有趣的拟人句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拟人句的概念和用法2.培养学生运用拟人句进行表达的能力3.借助有趣的拟人句,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和创造力教学重点说明拟人句的概念和用法,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通过创新有趣的拟人句,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小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图片、视频或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拟人句的兴趣,并出现“什么是拟人句?”的问题,询问学生,并引导学生讨论。

学习环节1. 引导学生了解拟人句的概念教师简要地给学生讲解拟人句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例如“将非人类物体和现象赋予人的特征,突出其特性或产生某种情境效果。

”。

2. 典型例子演示教师呈现如下的典型例子,带领学生感受拟人句的魅力和神奇。

•云朵像一群白绵羊在天空中漫步。

•太阳已经追赶上那个贪玩的云朵了。

•雨点儿跳舞,鞋儿挨一泡儿,就哇啦哇啦哇啦滑。

3. 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出示有趣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短片,要求学生写出至少3个有趣的拟人句。

(示例图片1:一只膘肥体壮的大熊猫躺在树上,样子慵懒。

)样例:•熊猫舒适地躺在树上,像一位的士司机在等待客人。

•这位大胖熊猫整天腰酸背疼,像一个会计在加班加点。

•贪玩的熊猫在树上仰卧着,小小的眼睛闲逛,像一个者在上班时拿着手机游戏。

(示例图片2:一只小兔子躲在草丛中,眯着眼睛,样子机灵可爱。

)样例:•小兔子电视剧看多了,喜欢装模作样,像一个诡秘的侦探一样。

•兔子想必在家里有一堆淘气的伙伴,每天疯狂游戏,像一个初学者的手工制作者,总想着把自己的工艺变得更好。

•小兔子的机灵头,像一个会计师,在公司里整天算账。

教师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拟人句,并挑选一些有趣的拟人句展示。

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拟人句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再让学生回头想一想,当你想表达和强调一种特定的意图时,可以采用拟人句。

教学评价教师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生的拟人句交流中,教师及时给予互动和修正。

拟人句(一)教案

拟人句(一)教案

拟人句(一)【教学目标】1.能发现拟人句的特点,正确识别拟人句。

2.学写拟人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任务分析】目标1是基本技能,识别拟人句的规则。

条件是学生已有较清晰的比喻句概念和丰富的拟人句积累。

目标2也是基本技能,根据拟人句的规则把句子改成拟人句。

条件是学生掌握拟人句的规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相关练习纸(前测、后测、课堂练习)、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

1.谈话导入,激活旧知(1)这是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所以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课前翻看了一下你们的作文本,发现有2位同学写了相同的内容,但句子又有所不同。

先来看一下第一位同学的:(课件出示,生自读)另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更喜欢哪一个Array句子?为什么?交流: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是个拟人句?(“歌唱,微笑”等)小结:用上拟人手法,能使句子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所以你们都喜欢第二句,对吧?2.揭示目标:像这样,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就叫做——拟人句。

(板书:拟人句)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拟人句”。

二.通过典型语例,指导发现拟人句的规律。

1.出示典型正例,发现拟人句的作用和特点师: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组拟人句,这都是我们课文中学过的句子。

内容大家都很熟悉,但这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特点。

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课件出示,生开火车读句子。

(不要求读课题)2.读了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把物当作人来写)你很会发现,但是这样讲太零散了。

老师帮助你一下,我们借助一个表格来看,会更清楚。

给大家一些提示,看看这些拟人句分别写了哪些事物呢?(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学生交流,课件随机出示表格内容)描写这些事物的词语有哪些?(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表格内容)我们来给这些词语分分类,从描写的角度来说,“弹琴”是属于——?(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表格内容)3.从这个表格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些动作是属于谁的动作?(板书:具有人的动作、神态和情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拟人句的特点。

拟人句教案(精品)

拟人句教案(精品)

拟人句教案导入:什么是拟人句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

〔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板书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表达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可举例子〕我家的宠物小狗眨着眼睛,好似在对我说:“……”〔2〕把植物拟人化。

〔可举例子〕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可举例子〕太阳也对我露出了笑脸。

比较拟人句的好处“小河静静地流着……”这是将景物照原样描写下来,如果这样写:“小河静静地躺着……”就是将景物当做“人”一样来描写了,读来是不是觉得生动活泼了呢?再看下面这两个句子——“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摇摇摆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笑弯了腰。

”比较一下,哪一句更活泼呢?同样,把物品当做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也能使句子生动有趣。

比方:“雨伞好似一个爱淋雨的小朋友。

”“日记簿是我的好朋友,每夜我都要向她倾诉心声。

”“大吊车好似一个大力士,再笨重的东西都拿得起来。

”看见动物怎样描写呢?不妨也把它比做“人”,比方:“啄木鸟会替树木看病,好似是树医生。

”这样的句子不是很有趣味吗?〔让动物有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拟人修辞方法的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此时可让学生自由发挥,练习写一些拟人句,适当做一些讲解,引出下一内容。

在同学们做完练习以后,问题也来了,有没有发现拟人句似乎和比喻句有些相像?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拟人句教案

拟人句教案

拟人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拟人句的构成方法;3.能够运用拟人句进行写作。

二、教学重点1.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2.拟人句的构成方法。

三、教学难点1.拟人句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练习法;3.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拟人句的概念,例如:“你们有没有听过拟人句?它是什么意思?”或者“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拟人句?”2. 讲解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

拟人句是指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行为、感情和思维等特点的修辞手法。

拟人句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

3. 讲解拟人句的构成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讲解拟人句的构成方法。

拟人句的构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例如:“风儿吹过,树叶在跳舞”;2.将人的行为、感情和思维等特点赋予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例如:“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3.将人的行为、感情和思维等特点赋予具体的事物,例如:“小草在微笑,花儿在歌唱”。

4. 练习拟人句的构成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词语构造拟人句,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构造拟人句。

5. 运用拟人句进行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拟人句进行写作,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或者让学生写一篇描写自己心情的文章。

6.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总结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拟人句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练习作业;3.学生的写作作品。

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反思的方式来总结本次教学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例如,本次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入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同时,教师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趣的拟人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有趣的拟人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有趣的拟人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拟人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能够正确地运用拟人句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拟人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拟人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2. 拟人句的运用方法3. 拟人句的修辞效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拟人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及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拟人句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拟人句案例,引发学生对拟人句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拟人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及运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拟人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拟人句的修辞效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拟人句进行表达。

5. 练习环节:布置一些拟人句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拟人句的运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拟人句的定义2. 拟人句的基本结构3. 拟人句的运用方法4. 拟人句的修辞效果七、作业设计1. 课下练习:让学生运用拟人句进行表达,写一段话。

2. 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一些拟人句的例子,分析其修辞效果。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拟人句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讲解和辅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拟人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及运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拟人句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拟人句的运用方法一、拟人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拟人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情感或行为,使其具有生动、形象的表现力。

拟人句教学设计

拟人句教学设计

拟人句教学设计一、导入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做“拟人”。

你们知道什么是拟人吗?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总结: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动作和语言。

二、感知课文中的拟人句1、老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学生齐读,再自由读。

3、读了这些句子后,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4、老师总结:在这些句子中,作者把桃花、柳树、小燕子都当作了人,赋予了它们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三、拟人句的特点1、老师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拟人句。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老师总结:拟人句具有以下特点:本文1)把事物当作人写;本文2)不是直接写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而是把这些特点赋予给事物本身;本文3)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情感。

四、仿写拟人句1、老师出示几个没有拟人的句子,让学生尝试把其中一些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2、学生改写并交流。

3、老师点评并总结:在改写拟人句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本文1)选择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的特点,如“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中的“摇着”;本文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桃花笑红了脸”中的“笑红了脸”;本文3)在表达时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和连贯。

五、创作拟人句1、老师出示几个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创作拟人句。

2、学生创作并交流。

3、老师点评并总结:在创作拟人句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本文1)选择合适的场景和事物来创作;本文2)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描述;本文3)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一、教材分析本文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板块中安排了这样一条有关句子的训练:“写话要用上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学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功之一,也是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前提。

幼儿园拟人句教案大全

幼儿园拟人句教案大全

幼儿园拟人句教案大全标题:幼儿园拟人句教案大全教案一:认识拟人句目标:通过认识拟人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拟人句:用人的方式来形容非人的事物。

2. 拟人句的特点: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拟人句的例子,引发幼儿对拟人句的兴趣。

2. 讲解:简单解释什么是拟人句,以及拟人句的特点。

3. 操练:让幼儿观察图片,思考如何用拟人句来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4. 创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些有趣的拟人句。

5.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拟人句的理解。

教案二:运用拟人句描述动物目标:通过运用拟人句描述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点和行为。

2. 运用拟人句来描述动物的特点和行为。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讲解:简单介绍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以及运用拟人句来描述动物的方法。

3. 操练:让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图片,用拟人句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和行为。

5.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创作的拟人句,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案三:用拟人句描述自然景观目标:通过用拟人句描述自然景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常见的自然景观。

2. 运用拟人句来描述自然景观。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 讲解:简单介绍常见的自然景观,以及运用拟人句来描述自然景观的方法。

3. 操练:让幼儿观察不同自然景观的图片,用拟人句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和魅力。

4. 创作: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用拟人句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和魅力。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拟人句,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案四:用拟人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目标:通过用拟人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2. 运用拟人句来描述物品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发幼儿对物品的兴趣。

拟人句的教案小学

拟人句的教案小学

拟人句的教案小学教案标题:探索拟人句的趣味世界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和运用拟人句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句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

教学重点:1. 理解拟人句的概念和特点。

2. 运用拟人句进行创造性表达。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拟人句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拟人句吗?它有什么特点?讲解(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2. 举例说明拟人句的用法和效果。

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2.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练习运用拟人句。

3.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创造性表达。

巩固(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创造的拟人句句子。

2.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对展示句子的评价和建议。

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一些拟人句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后继续练习。

2. 提供一些有趣的图片或故事情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拟人句。

总结(5分钟)1. 总结拟人句的概念和特点。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拟人句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拟人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发现和分析其中使用的拟人句。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册和创造的拟人句。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人句教案导入:什么是拟人句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

(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板书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可举例子)我家的宠物小狗眨着眼睛,好像在对我说:“……”(2)把植物拟人化。

(可举例子)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可举例子)太阳也对我露出了笑脸。

比较拟人句的好处“小河静静地流着……”这是将景物照原样描写下来,如果这样写:“小河静静地躺着……”就是将景物当做“人”一样来描写了,读来是不是觉得生动活泼了呢?再看下面这两个句子——“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摇摇摆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笑弯了腰。

”比较一下,哪一句更活泼呢?同样,把物品当做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也能使句子生动有趣。

比如:“雨伞好像一个爱淋雨的小朋友。

”“日记簿是我的好朋友,每夜我都要向她倾诉心声。

”“大吊车好像一个大力士,再笨重的东西都拿得起来。

”看见动物怎样描写呢?不妨也把它比做“人”,比如:“啄木鸟会替树木看病,好像是树医生。

”这样的句子不是很有趣味吗?(让动物有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拟人修辞方法的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此时可让学生自由发挥,练习写一些拟人句,适当做一些讲解,引出下一内容。

在同学们做完练习以后,问题也来了,有没有发现拟人句似乎和比喻句有些相像?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

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可穿插笑话:一、妈妈是小学老师,有次我看她改孩子们的试卷,看到一个题是让把给出的句子改成拟人句,其中一句是“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答案一般都是“鸟儿在树上欢快地唱歌”之类的,可是竟然有一个孩子写的是: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我是人啊!我是人啊!”放学了,老师给学生们开始布置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刚学了拟人手法的运用,你们回家后至少写一句拟人手法的句子,明早上交,记住不许抄例题!”第二天早上,老师在办公室改作业改的真是冷汗直流,各孩子拟人句子如下:1 狗学人叫“旺旺旺~~~~”2 早上鸡叫声和晚上妈妈发出的声音一样3 这颗大树和爸爸一样伟岸的站在家里4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5 爸爸你真像猴子6 啊,祖国我的母亲7 亲,你今天淘了吗8 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和我一样9 下辈子,我宁愿当猪练习辨别或举例1.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哪个句子是拟人句(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拟人)(3)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拟人)(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比喻)2.说说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2)把枫叶比作邮票(4)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3.请学生讲一下自己知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拟人有着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二)比喻与拟人的区别1.判断下列哪个是比喻句,哪个是拟人句(1)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真漂亮!(2)风儿轻轻吹,牡丹花在风中笑弯了腰。

流水象一个不知疲倦的歌手在欢唱着。

(比喻)流水不知疲倦地在欢唱着。

(拟人)第一句是比喻,它拿“歌手”来比作“流水”,一为喻体,一为主体,主从分明。

后一句是比拟(拟人),把流水当作人来写,赋予流水以人的感情、动作,物与人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从这个例子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话是比喻句。

只有把这句话改成“春风抚摸着你。

”这时它才是拟人句,也可以称为比拟(拟人)句。

2.讲解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1)教师讲解:①判断比喻句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有时也可用比喻词来区别,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宛如、仿佛、成了、变为等。

但是: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

比如: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里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他”,喻体是“蚂蚁”,而且人和蚂蚁,一个人,一个是动物,有本质区别,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②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比如: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这里把春天拟作人,而且还有了人一样的动作,迈着步子就走来了。

所以是拟人句。

是拟人句。

如: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这里虽然表面上是看,以为把春天拟作了人,但是仔细一看,能找到本体和喻体,本体就是春天,喻体是青年,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加生动,事物特点更加突出,可以形象的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情趣,更易理解。

简单的说:“比喻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也包括人),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写。

”这样的解释虽然把这两个概念有点简单化了,但总比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强。

事实证明,只要你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大部分小学生基本上能分清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

(2)学生自己总结区别方法(3)学生通过练习区别①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比喻)比喻词:像本体:小蝌蚪喻体:小姑娘的辫子②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比喻)比喻词:像本体: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鲜花嫩草喻体:珠宝③风儿轻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拟人)④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拟人)⑤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⑥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拟人)⑦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比喻)比喻词:宛如本体:露珠喻体:珍珠⑧夜晚,湖面静静的,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银镜,坐落在山脚下。

比喻词:仿佛本体:湖面喻体:银镜(三)练习题1.用直线划出拟人句,波浪线划出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2.分别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造两个句子,如果学生造不出来,老师举例。

板书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方法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拟人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等词语作业:(1)判断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填在句后括号里;(2)是比喻句,在“把什么”下面划——,在“比作什么”下面划;(3)是拟人句,在表示拟人的词下面划~~。

1.地上长着厚厚的苔藓,软绵绵的,像是铺着绿色的地毯。

(这是__________句)2.杨梅树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

(这是______句)3.夏夜,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小虫在唱着动听的小夜曲。

(这是__________句)4.战士们猛虎似地朝敌人的阵地扑去。

(这是__________句)对比参考:比喻: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拟人: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子。

大草坪的假山旁,美人蕉像举着火把的运动员(比喻),多精神!而那些头上扎着红头巾,身上穿着绿裙子的一串红围着金鱼池,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拟人)。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拟人)一只只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蛐蛐儿,像一位位绅士舞动长须在树下、草丛、花间歌唱(比喻)……我家的电脑已经替我们工作了八年了,最近经常生病。

(拟人)今天天气很冷,小树也在寒风中乱抖。

(拟人)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弯了,像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