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感觉器官[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课件:感觉器官

2、泪液内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 白。
3、可以杀菌、冲洗灰尘,保持眼 球湿润
4、泪道the lacrimal passages 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B. 泪小管The lacrimal ductule C. 泪囊The lacrimal sac D. 鼻泪管The nasolacrimal duct 5、大笑时或者打喷嚏时,鼻腔内
压力增高,会出现溢泪。
眼外肌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1、上直肌the superior rectus 2、下直肌the inferior rectus 3、内直肌the medial rectus 4、外直肌the lateral rectus 5、上斜肌the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6、下斜肌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7、上睑提肌the levator palpebrae
⑶ 前房水
⑶ 角膜固有质
⑷ 角膜后界膜
⑸ 角膜后上皮
3、巩膜sclera:占外膜的后5/6,质 地坚硬,呈瓷白色,可保护眼球 内容物,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 相延续;视神经穿过区为巩膜筛
筋膜cribriform plate of sclera;与 角膜交界处有巩膜静脉窦。
血管膜 the vascular tunic
眼睑宏观结构
1、睑裂palpebra fissure、睑内侧、外侧联合 the medial and lateral palpebral commissures、内眦、外眦
2、泪湖、泪阜、结膜半月襞 3、睑缘宽约2mm,有睫毛the eyelashes、睑
缘腺the ciliary glands(gland of Zeis)炎 症肿胀时形成麦粒肿 泪乳头the lacrimal papill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3、可以杀菌、冲洗灰尘,保持眼 球湿润
4、泪道the lacrimal passages 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B. 泪小管The lacrimal ductule C. 泪囊The lacrimal sac D. 鼻泪管The nasolacrimal duct 5、大笑时或者打喷嚏时,鼻腔内
压力增高,会出现溢泪。
眼外肌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1、上直肌the superior rectus 2、下直肌the inferior rectus 3、内直肌the medial rectus 4、外直肌the lateral rectus 5、上斜肌the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6、下斜肌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7、上睑提肌the levator palpebrae
⑶ 前房水
⑶ 角膜固有质
⑷ 角膜后界膜
⑸ 角膜后上皮
3、巩膜sclera:占外膜的后5/6,质 地坚硬,呈瓷白色,可保护眼球 内容物,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 相延续;视神经穿过区为巩膜筛
筋膜cribriform plate of sclera;与 角膜交界处有巩膜静脉窦。
血管膜 the vascular tunic
眼睑宏观结构
1、睑裂palpebra fissure、睑内侧、外侧联合 the medial and lateral palpebral commissures、内眦、外眦
2、泪湖、泪阜、结膜半月襞 3、睑缘宽约2mm,有睫毛the eyelashes、睑
缘腺the ciliary glands(gland of Zeis)炎 症肿胀时形成麦粒肿 泪乳头the lacrimal papilla 泪点the lacrimal punctum;
感觉器官的功能生理学ppt课件

2024/1/27
15
听觉现象与适应性调节
听觉现象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等感知特性。音调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响度取决于声音的振幅,音色则与声音 的波形和频谱结构有关。
适应性调节
听觉系统具有适应性调节能力,可以在不同声音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听觉感知。例如,在嘈杂环境中, 听觉系统可以通过提高信噪比、选择性注意等方式来优化听觉效果。此外,听觉系统还可以通过学习 和记忆等认知过程来提高对特定声音的识别能力。
13
外耳、中耳和内耳结构特点
外耳
内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 声音并导向鼓膜。
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等结构,是 听觉和平衡觉的感受器所在部位,其 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将声音转 换为神经信号。
中耳
由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等结 构组成,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将外 耳收集的声音通过鼓膜和听小骨链传 导至内耳。
术的创新与发展。
2024/1/27
30
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感觉障碍与疾病研究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感 觉器官功能生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细胞 与分子层面,揭示更为精细的感觉机制。
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感觉障碍与疾病的关 系,探索感觉器官功能异常对生活质量的 影响,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11
视觉现象与适应性调节
2024/1/27
视觉现象
包括明适应、暗适应、色觉等现象, 这些现象是视觉系统在特定环境下产 生的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调节
视觉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调节能力 ,如瞳孔大小的调节、晶状体曲率的 调节等,以应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视 觉需求。
12
03 听觉系统功能生理学
第十章感觉器官PPT课件

分布部位分:内、外感受器。 刺激性质分:机械、化学、温度、光和声感受器等。 结构形式分:
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复杂:感受细胞+非N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2
感觉器官:特化的感觉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 结构,构成了各种复杂的感受觉器官。
如:视杆和视锥细胞 听觉毛细胞等
特殊感官:高等动物的视、听、平衡、嗅和味等感觉 器官。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可编辑课件PPT
12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用 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性的引
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与通晶路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不同之处
意义: ①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 散大,增加视敏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 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 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过程:
可编辑课件PPT
14
过程:
强光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神经
中脑的顶盖前区(双侧)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双侧)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
第三节 听 觉 器 官
第四节 前 庭 器 官
第五节 嗅 觉 和 味 觉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概 述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②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③中枢的整合分析 二、感受器:是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是能量转换 的特殊结构。其分类:
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复杂:感受细胞+非N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2
感觉器官:特化的感觉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 结构,构成了各种复杂的感受觉器官。
如:视杆和视锥细胞 听觉毛细胞等
特殊感官:高等动物的视、听、平衡、嗅和味等感觉 器官。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可编辑课件PPT
12
晶状体调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用 近点(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的距离)表示。
近点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
2.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⑴瞳孔近反射:
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性的引
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与通晶路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不同之处
意义: ①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 散大,增加视敏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 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 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过程:
可编辑课件PPT
14
过程:
强光
视网膜感光细胞
视神经
中脑的顶盖前区(双侧)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双侧)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视 觉 器 官
第三节 听 觉 器 官
第四节 前 庭 器 官
第五节 嗅 觉 和 味 觉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概 述
一、感觉(sensation)
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感受刺激 ②传导通路的信息传入 ③中枢的整合分析 二、感受器:是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是能量转换 的特殊结构。其分类:
感觉器官的功能医学生理学课件

中耳结构与功能
中耳结构
包括鼓膜、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和鼓室,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听小骨连接鼓膜和内耳。
中耳功能
通过鼓膜和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放大并传导至内耳,同时保持鼓室内外压力平 衡。
内耳结构与功能
内耳结构
包括前庭窗、蜗窗、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耳蜗,其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螺旋器(Corti器)。
味觉对嗅觉的影响
同样地,味觉也能够影响嗅觉的感受,例如某些食物的味道会改变 人们对气味的感知。
嗅觉与味觉的协同作用
在食物品尝过程中,嗅觉和味觉共同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感 受食物的美味。
05
触觉与压觉系统
触觉感受器及分子机制
触觉感受器
位于皮肤表层的特化细胞,对机械刺激敏感,能够将机械刺 激转化为神经信号。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内容物包括房水、晶 状体和玻璃体,具有维持眼压、支撑眼球和折光成像等作 用。
视觉传导通路
视交叉
位于蝶鞍上方,是视神经的交 汇点,实现双眼视野的交叉。
外侧膝状体
位于大脑脚外侧,是视觉传导 通路的重要中继站。
视神经
起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经视 神经孔入颅中窝,连于视交叉 。
内耳功能
将中耳传来的机械振动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听觉识别。同时,内耳 还负责平衡觉的感受。
听觉传导通路及原理
听觉传导通路
声音经外耳、中耳传导至内耳,引起耳蜗内淋巴液振动,刺激螺旋器产生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听觉 中枢。
听觉原理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经过外耳和中耳的放大和传导,到达内耳后引起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上的毛细 胞产生电位变化,进而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被加工处理成听觉信 息。
《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ppt课件

创新实验技术和方法
开发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更精确地模拟真实环境刺激和测量生理 参数,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注个体差异和复杂性
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复杂性因素,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 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皮肤感受器类型及分布
温度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表层,对温 度刺激敏感,包括热感全层,对机 械刺激敏感,如压力、
振动等。
痛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全层及深层 组织,对伤害性刺激敏
感。
痒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表层,对轻 触和搔抓等刺激敏感。
皮肤感觉传导通路
温度觉传导通路
触觉传导通路
壶腹嵴
是位觉斑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 运动的刺激。
前庭器官功能
平衡觉
通过前庭器官感知身体平衡状态, 维持身体姿势。
运动觉
通过前庭器官感知头部在空间的 位置和运动状态。
协调眼球运动
前庭器官与眼球运动系统有密切 联系,协同完成视觉定位功能。
前庭反应及原理
前庭-眼反射
01
当头部在空间发生位置改变时,眼球发生反向移动,使视觉轴
内耳结构与功能
内耳结构
包括前庭窗、蜗窗、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耳蜗,前庭窗和蜗窗分别与中耳 相连,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负责平衡感觉,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内耳功能
接收中耳传递的机械能,通过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 脑进行听觉识别。
听觉传导通路及原理
听觉传导通路
声波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递,最终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皮 层听觉中枢。
听觉原理
声波经空气传导或骨传导至外耳,经过外耳、中耳和内耳的放大、传导和转换作用, 最终被听觉感受器接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对神经信号进行加工 处理,形成听觉感知。
开发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更精确地模拟真实环境刺激和测量生理 参数,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注个体差异和复杂性
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复杂性因素,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 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感谢观看
THANKS
皮肤感受器类型及分布
温度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表层,对温 度刺激敏感,包括热感全层,对机 械刺激敏感,如压力、
振动等。
痛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全层及深层 组织,对伤害性刺激敏
感。
痒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表层,对轻 触和搔抓等刺激敏感。
皮肤感觉传导通路
温度觉传导通路
触觉传导通路
壶腹嵴
是位觉斑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 运动的刺激。
前庭器官功能
平衡觉
通过前庭器官感知身体平衡状态, 维持身体姿势。
运动觉
通过前庭器官感知头部在空间的 位置和运动状态。
协调眼球运动
前庭器官与眼球运动系统有密切 联系,协同完成视觉定位功能。
前庭反应及原理
前庭-眼反射
01
当头部在空间发生位置改变时,眼球发生反向移动,使视觉轴
内耳结构与功能
内耳结构
包括前庭窗、蜗窗、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耳蜗,前庭窗和蜗窗分别与中耳 相连,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负责平衡感觉,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内耳功能
接收中耳传递的机械能,通过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 脑进行听觉识别。
听觉传导通路及原理
听觉传导通路
声波经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传递,最终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皮 层听觉中枢。
听觉原理
声波经空气传导或骨传导至外耳,经过外耳、中耳和内耳的放大、传导和转换作用, 最终被听觉感受器接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对神经信号进行加工 处理,形成听觉感知。
《生理学感觉器官》课件

感谢各位观看
《生理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目录
• 感觉器官概述 • 视觉器官-眼睛 • 听觉器官-耳朵 • 嗅觉器官-鼻子 • 味觉器官-舌头 • 触觉器官-皮肤
01
感觉器官概述
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 的媒介,负责接收和传递外界刺 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
功能
感觉器官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 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和反 应。
等刺激。
嗅觉细胞
位于鼻腔粘膜上,能够 感知气味分子,并将其
转化为神经信号。
鼻子的功能作用
01
02
03
04
嗅觉
通过嗅觉细胞感知气味,有助 于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和化学物
质。
呼吸
通过鼻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温度调节
通过鼻腔粘膜感知温度,有助 于调节体温。
清洁过滤
通过中鼻甲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和细菌,保持鼻腔清洁。
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
光线在视网膜上被转换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经过处理形成视觉感知。
03
听觉器官-耳朵
耳朵的结构组成
01
02
03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 作用是收集声音。
中耳
包括鼓膜、听骨和鼓室, 主要作用是传递声音。
内耳
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 要作用是感受声音和平衡 。
眼睛的功能作用
视觉感知
眼睛能够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 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 行处理,使我们能够感知视觉世
界。
调节焦距
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 焦距,使我们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 体。
《生理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目录
• 感觉器官概述 • 视觉器官-眼睛 • 听觉器官-耳朵 • 嗅觉器官-鼻子 • 味觉器官-舌头 • 触觉器官-皮肤
01
感觉器官概述
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 的媒介,负责接收和传递外界刺 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
功能
感觉器官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 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和反 应。
等刺激。
嗅觉细胞
位于鼻腔粘膜上,能够 感知气味分子,并将其
转化为神经信号。
鼻子的功能作用
01
02
03
04
嗅觉
通过嗅觉细胞感知气味,有助 于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和化学物
质。
呼吸
通过鼻腔吸入氧气,呼出二氧 化碳,维持生命活动。
温度调节
通过鼻腔粘膜感知温度,有助 于调节体温。
清洁过滤
通过中鼻甲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和细菌,保持鼻腔清洁。
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
光线在视网膜上被转换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
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经过处理形成视觉感知。
03
听觉器官-耳朵
耳朵的结构组成
01
02
03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 作用是收集声音。
中耳
包括鼓膜、听骨和鼓室, 主要作用是传递声音。
内耳
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 要作用是感受声音和平衡 。
眼睛的功能作用
视觉感知
眼睛能够接收光线信息,并将其 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 行处理,使我们能够感知视觉世
界。
调节焦距
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 焦距,使我们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 体。
感觉器官PPT课件

位听器官
知识准备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1.外耳的功能 收集声波和传导声波。 2.中耳的功能 (1)鼓膜 增压17.3倍,使声波不失真。 (2)听小骨 增压1.3倍,避免内耳损伤。 (3)咽鼓管 调节鼓室气压,使鼓室与外耳道气压平衡,维持鼓膜位络。
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耳蜗。当听骨链病变时:声波→外耳道→ 鼓膜→鼓室内空气→蜗窗→耳蜗。 (2)骨传导 声波→颅骨→耳蜗。一般情况下,气传导>骨传导。气传导障碍(传音性耳聋) 时,骨传导>气传导。 二、内耳的感音功能 1.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 (1)分析声波的频率 根据基底膜振动部位进行分析。基底膜底部振动产生高频音,基底膜顶部
视觉器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及调节 1.眼的折光系统 (1)折光系统的折光体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眼的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调节焦点) ①远点 晶状体未调节时看清的最远距离(6m以外)。 ②近点 晶状体调节后所看清的最近距离。距离越近,晶状体越凸。晶状体的凸度取决于晶 状体的弹性,其弹性随年龄增长,越差。 ③老花眼 晶状体的弹性减弱,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矫正:凸透镜。
(1)概念 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2)衡量方法 视角大小。 2.双眼视觉 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产生立体视觉。 3.视野 (1)概念 单眼固定注视前方某一点时,该眼所看见的空间范围。 (2)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顺序 白>黄、蓝>红>绿。 4.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视紫红质合成。 (2)明适应 视紫红质分解,有视锥细胞来承担感光任务。
每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 感觉。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
第十章 感觉器官

对光线敏 颜色 感光 感性 分辨 色素
与双极细胞及 节细胞的联系
分辨率
视杆 高(弱光) 系统 暗视觉
否
1种
会聚程度高
低
视锥 差(强光) 系统 明视觉
是
3种
会聚程度低 甚至单线联系
高
第三种感光色素:Melanopsins(黑视素)
夜视盲点 生理性盲点
Two blind spots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Helmholtz
个人简历
德文姓名:H.V. Helmholtz
中文姓名:赫尔姆霍茨
性别:男
籍贯:德国·波茨坦
出生:1821.8.31 职业:(天才)教授
出身:健身房老板的儿子
学习经历: 1838-柏林医学院;1842-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848-71:先后任柯尼斯堡大学、波恩大学、 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解剖学、生理学、物 理学教授; (测定过蛙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
2、双眼视觉 3、视野
视觉器官小结
/
感光系统
折光系统
组成 细胞类型
视网膜
(感光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等)
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3)
视杆细胞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感光物质
视锥色素
视紫红质
( 11-顺视黄醛+视蛋白)
调节作用 晶状体
功能 相关疾病
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右
左
3、眼球会聚
辐辏反射,意义在于避免看近物时 产生复视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结构特点
外 色素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胞层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球壁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3)视网膜:位于血管膜内面,视部有感光 细胞,具有感光作用。
盲部:视网膜虹膜部、睫状体部无视细胞,五 感光功能。
生理性盲点:在视网膜中央稍内侧(鼻侧)与 视神经相对应的部位有一圆盘状隆起,此处无 感光作用,为生理性盲点。
黄斑:在视神经盘颞侧下方有一黄色小区,中 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和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三)眼的血管:
颈内动脉 →眼动脉 →毛细血管 →眼静脉 →(海绵窦) →颈内静脉
眼的构造
外膜(纤维膜)
构造 眼球壁
中膜(血管膜)
眼
内膜(视网膜)
球 眼球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二、眼的生理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四种无色 透明具有折光作用。
1)角膜: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 但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触觉和痛 觉敏感。
2)巩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不透明。
相交处有巩膜静脉窦
角膜 瞳孔
巩膜静脉窦
2.眼球血管膜 中层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含丰富血管和色素细胞 由前向后分虹膜 ﹑睫状体和脉络膜3部分。
(1)虹膜: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
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约有95%以 上的信息来自视觉。
第一节 视器
视器即“眼”,由眼球和眼副器两个部分组成 主要功能是参与视觉的形成。 一、眼的形态结构
(一)眼球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构成
1.眼球壁 3层
(1)眼球纤维膜 外层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角膜和 巩膜两部分
的调节能力减弱,看近物时,晶状体屈光度不 能相应增大,导致视物不清,称老花眼。
晶状体 睫状小带
(3)玻璃体:
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 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
间,周围包有玻璃体膜。 除有屈光作用外,还有支
撑视网膜的作用。 如玻璃体浑浊:“飞蚊症”
(二)眼副器:
1. 眼睑:睑缘上有睫毛
内有睑板腺(特化的皮脂腺), 与睑缘垂直排列,其导管开口于睑后缘。 若 睑板腺导管阻塞,形成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 肿。当睑板腺化脓感染时称麦粒肿。
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影像。
2.眼的调节
实际上,正常人眼看近物时,眼折光系统的折光 能力能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改变,使物像仍落在视 网膜上,看清近物。
这个过程即为眼的调节: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 和眼球会聚。
看近物或远物,物像如何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 体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大; 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 体变薄,屈光度减小。 在弱光下或视远物时,瞳孔开大;
瞳孔
瞳孔开大
虹膜
瞳孔 虹膜
瞳孔缩小
(2)睫状体:虹膜后方的增厚部分。产生房水
睫状体
睫状体
睫状肌收缩时向前内移位, 晶睫状体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
睫状肌舒张时向后外移位, 睫状小带拉紧,使晶状体变薄。
睫状小带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3)脉络膜:眼球血管膜的内面的大部分,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具有养眼球 和遮光作用。
(二)眼的感光换能作用
感光细胞内含有感光物质—视色素
视杆细胞内的视色素称视紫红质(由视 黄醛和视蛋白在暗光下合成)
2. Rhodopsin 的光化学反应
视紫红质 = 视蛋白 + 视黄醛 强光下分解
视蛋白
全反型视黄醛
(1)眼房和房水:
前房(角膜与虹膜之间), 后房(虹膜与晶状体之间)。
前、后房之间借瞳孔相通。 前房角(虹膜角膜角)与巩膜静脉窦相邻。 房水循环:眼房内的液体,由睫状体上皮产生,
自后房经瞳孔流到前房,再进入巩膜静脉窦, 最后汇入眼静脉。 房水循环障碍----青光眼
(2)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双凸透镜,周缘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 因代谢障碍或创伤而变浑浊,称白内障 老年人由于晶状体弹性减退,睫状肌对晶状体
在强光下或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看近物时: 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屈光度增大;
看远物时: 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薄,屈光度减小;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皮层-中脑束
视物模糊
晶
中脑正中核
状
体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调
睫短N
节
睫状肌收缩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双极细胞 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
光
光线直射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视神经 节细胞
光线直射
色素上皮层
日锥(辨色)夜杆(不辨)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比较
主要分布 光敏感度 分辨能力 辨别颜色 功能
视锥细胞
中央凹 低 强 能
明视觉、色觉 能感强光,能辨色
视杆细胞
周边部 高 差
不能 暗视觉 能感弱光
2、眼球内容物
2.结膜: 球结膜 睑结膜 结膜囊 结膜穹隆。
急性结膜眼(红眼 病)沙眼易发于睑结膜、 结膜穹;泡疹则多见球结 膜。
3. 泪器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 方。不断分泌泪液。
泪道:(包括上下泪 点、上下泪小管、泪 囊、鼻泪管)开口于 下鼻道前部。
4.眼外肌:4条直肌、
2条斜肌、 1条提上睑肌
视网膜
视神经盘(生理盲点) 视神经纤维集中处
黄斑、中央凹: 视觉最敏锐处
眼底镜观
用眼底镜检查眼底时,可见到哪些结构?
• 黄斑(中央凹) • 视神经盘 • 视网中央动、静脉
这里是医生唯一 能直接观察到动脉, 高血压病人,通过眼 底镜检查,了解动脉 硬化情况。
视网膜视部
色素上皮细胞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水平面上曲率半径大,焦点位于B; 垂直面上曲率半径小,焦点位于G;
光线通过哪(些二结构)到眼达眼球底的? 功能:
角膜→前房→瞳孔→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将光波转变为神经冲动)
→视具神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 功能。
经→经视觉传导通路传入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弹性↓→老花眼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2.瞳孔的调节 与光线强弱成反比(瞳孔对光反射)
3.眼球会聚
近视 :前后径过长,折光力过强。 远点、近点都近移
远视 :前后径过短,折光力过弱。 远点消失、近点远移
老视 :晶体弹性弱,调节力降低 远点正常、近点远移
散光
角 膜 呈 非 正 球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