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
血液系统疾病练习题

一、A11、急性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是A、多见于女性B、无感染病史C、多数病程迁延D、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E、多见于成人2、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病因是A、免疫因素B、肝脾作用C、感染D、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E、脾功能亢进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脾脏B、外周血C、骨髓D、肝脏E、血管内4、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5、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6、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严重感染D、严重贫血E、大出血7、急性白血病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关节疼痛B、脾肿大C、发热及感染D、贫血、出血E、淋巴结肿大8、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粒白血病B、急淋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单核白血病E、急巨细胞白血病9、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血的机制主要是凝血因子缺乏B、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D、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E、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0、白血病细胞增多的表现,错误的是A、齿龈肿胀B、肝脾肿大C、出血D、胸骨压痛E、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1、可出现牙龈肿胀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巨细胞白血病B、急单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淋白血病E、急粒白血病12、不属贫血的表现的是A、纳差B、出血倾向C、面色苍白D、心率增快E、心尖部收缩期杂音13、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需铁量增加B、铁利用障碍C、铁摄入不足D、慢性失血E、铁吸收障碍14、可出现异食癖症状的贫血是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15、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A、卡马西平B、甲巯咪唑C、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氯霉素16、可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是A、慢性肾炎B、肾病综合征C、急性胰腺炎D、病毒性肝炎E、糖尿病17、不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的是A、贫血B、脾肿大C、出血D、感染E、发热18、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的是A、病毒感染B、脾功能亢进C、电离辐射D、氯霉素等药物E、农药等化学因素1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免疫功能紊乱B、遗传因素C、造血干祖细胞缺陷D、缺乏造血原料E、造血微环境缺陷20、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是A、白细胞减少症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21、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的血液病是A、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急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E、白细胞减少症22、白细胞减少症控制感染,抗菌效力不依赖粒细胞数量的抗生素是A、头孢氨苄B、红霉素C、青霉素D、罗红霉素E、羧苄西林23、诊断白细胞减少症的标准是A、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5×109/LB、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109/LC、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5×109/LD、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5×109/LE、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109/L24、下列各项,有助于白血病诊断分型及治疗监测的是A、骨髓象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C、血常规D、影像检查E、细胞遗传学检查25、用于诱导缓解急淋白血病的基本治疗方案是A、DA方案B、HA方案C、VAP方案D、VDLP方案E、HOAP方案26、完全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骨髓移植B、营养及药物支持治疗C、化学药物治疗D、免疫治疗E、放射治疗27、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血清铁减少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骨髓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E、骨髓铁染色阴性28、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后,首先出现的治疗反应是A、血清铁饱和度增加B、网织红细胞升高C、红细胞总数升高D、血清铁增加E、血红蛋白升高29、缺铁性贫血未治疗前,外周血的主要特点是A、血红蛋白下降最明显B、血小板下降最明显C、红细胞计数下降最明显D、红细胞形态增大E、网织红细胞升高30、下列食物中影响铁剂吸收的是A、茶叶B、植物油C、牛奶D、菠菜E、肉类31、缺铁性贫血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血红蛋白减少B、总铁结合力增高C、血清铁减少D、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E、血清铁蛋白减少32、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表现最早的是A、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多B、红细胞计数增多C、血红蛋白增加D、网织红细胞增加E、红细胞体积增大33、下列各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是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病性贫血34、注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指征,错误的是A、有严重消化道疾患者B、不易控制的慢性出血患者C、口服治疗不良反应严重者D、口服铁剂治疗无效者E、妊娠早期急需纠正贫血者35、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组织中明显减少或无的细胞是A、巨核细胞B、网状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组织嗜碱细胞36、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要点的是A、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B、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C、全细胞减少D、脾肿大E、骨髓增生减低37、引起白血病的生物因素主要是A、病毒B、X射线C、细菌D、杀虫剂E、氯霉素38、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体征是A、脾脏肿大B、肝大C、胸骨中下段压痛D、脾栓塞E、脾出血39、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象中显著增多的是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粒细胞E、淋巴细胞40、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与骨髓纤维化最主要的区别是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B、外周血可见中幼粒、晚幼粒细胞C、脾大D、Ph染色体阳性E、粒细胞增生活跃4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象检查最明显的改变是A、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B、白细胞持续降低C、持续性全血细胞减少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E、持续性全血细胞增多4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特征是A、病态造血B、血细胞减少C、细胞遗传学异常D、病理学改变E、分子生物学检测43、目前唯一有治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性的是A、去甲基化药物B、生物反应调节剂C、细胞遗传学异常D、促造血治疗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A21、患者因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就诊,经检查拟诊为白细胞减少症,支持诊断的检査结果是A、外周血白细胞<4x109/LB、外周血白细胞<3.5x109/LC、外周血白细胞<3x109/LD、外周血白细胞<2.5x109/LE、外周血白细胞<2x109/L2、男性,19岁,发热、反复感染、周身乏力2个月,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有助于白血病分类鉴别的检查是A、骨髓象B、血液一般检查C、免疫学检查D、细胞化学染色E、全身MRI检查3、男性,15岁,发热、反复感染、周身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2个月,拟诊为急性白血病伴脑膜浸润,该患者最可能的白血病类型是A、急红白血病B、急淋白血病C、急粒白血病D、急巨细胞白血病E、急单核白血病4、女性,32岁,近2个月余出现发热、咽痛、牙龈出血,自服阿莫西林后咽痛缓解,仍有发热、乏力,并于洗浴时发现胸骨压痛,就诊检查示血红蛋白72g/L,血小板57x109/L,骨髓原始细胞37%,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分类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A、血象B、骨髓象C、细胞化学染色D、细胞遗传学检查E、免疫学检査5、男性,31岁,大面积烧伤后出现高热,查血红蛋白102g/L,白细胞31x109L,血小板147x109/L,骨髓象检查各系细胞比例无异常,各系细胞形态无异常,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升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粒白血病B、急单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急淋白血病E、红白血病6、男性,29岁,确诊为急粒细胞白血病,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结果中提示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指标是A、无任何症状及体征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5x109/LC、血红蛋白119g/LD、血小板164x109/LE、外周血中偶见少量白血病细胞7、女性,20岁,因疲乏、无力、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就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支持该诊断检查结果是A、血清铁浓度正常B、总铁结合力降低C、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D、血清铁蛋白降低E、骨髓铁染色弱阳性8、女性,30岁,因月经量多1年,出现贫血表现,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可作为缺铁依据的检查结果是A、血清铁蛋白<12μg/LB、总铁结合力>64.4μmmol/LC、血清铁<8.9μmmol/LD、转铁蛋白饱和度<15%E、FEP>4.5μg/gH b9、患者女性,因月经量多2年,出现贫血表现,经检査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口服铁剂B、注射铁剂C、口服叶酸D、增加营养E、输血10、女性,32岁,因缺铁性贫血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用药2个月后检查血常规恢复正常,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是A、停止服用铁剂B、逐渐减量停药C、继续用药治疗1~2个月D、继续用药治疗2~4个月E、继续治疗3~6个月11、患者因皮肤黏膜出血、发热1个月就诊,诊断为急性型再障,支持诊断的血小板检查结果是A、<100X109/LB、<50X109/LC、<30X109/LD、<20X109/LE、<10X109/L12、患者因贫血、发热、反复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查拟诊为再障,支持诊断的血液一般检査结果是A、白细胞减少B、红细胞减少C、网织红细胞增多D、血小板减少E、全血细胞减少13、患者因贫血、长期低热、反复牙龈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査诊断为慢性型再障,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丙酸睾酮B、强的松C、反复多次输血D、一叶萩碱E、EPO14、男性,21岁,发热、反复感染、周身乏力2个月,拟诊为急性白血病,行骨髓检查有核细胞显著增生,有助于确诊的结果是A、原始细胞>5%B、原始细胞>10%C、原始细胞>15%D、原始细胞>20%E、原始细胞>30%15、患者因突然发热、畏寒、大面积皮肤黏膜瘀斑就诊,诊断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骨髓检查支持诊断的结果是A、骨髓巨核细胞减少B、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减少C、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D、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减少E、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16、患者女性,因反复皮肤瘀点、牙龈出血、月经量多就诊,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甲泼尼龙B、环磷酰胺C、硫唑嘌呤D、达那唑E、司坦唑17、患者因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就诊,经检查拟诊为白细胞减少症,支持诊断的检査结果是A、外周血白细胞<4x109/LB、外周血白细胞<3.5x109/LC、外周血白细胞<3x109/LD、外周血白细胞<2.5x109/LE、外周血白细胞<2x109/L18、患者女性,因月经量多1年,出现贫血表现,经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增加营养B、输血C、口服铁剂D、注射铁剂E、口服叶酸19、女性,29岁,因月经量多2年,出现贫血表现,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可作为缺铁依据的检查结果是A、转铁蛋白饱和度<15%B、FEP> 4.5μg/gHbC、血清铁蛋白<12μg/LD、总铁结合力> 64.4μmmol/LE、血清铁< 8.9μmmol/L20、患者因贫血、发热、反复皮肤黏膜出血2个月就诊,经检查拟诊为再障,支持诊断的血液一般检查结果是A、血小板减少B、全血细胞减少C、白细胞减少D、红细胞减少E、网织红细胞增多21、男性,45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
内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A1型选择题:肯定型最佳选择题,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肯定答案;1.男性,25岁,面色苍白3年,1周前发热,并出现巩膜轻度黄染,晨解浓茶色样尿。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60g/L, 白细胞3.1×109/L, 网织红细胞10%, Coombs试验(+),选择哪种治疗最佳A.输新鲜全血B.输浓缩红细胞C.输青霉素D.输维生素CE.地塞米松答案:E2.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贮于A.胃壁主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肝、脾、骨髓的单核细胞E.网状细胞答案:D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下列首选治疗是A.长春新碱, 强的松, 左旋门冬酰胺酶B.阿糖胞苷, 柔红霉素, 三尖杉酯碱C.长春新碱, 左旋门冬酰胺酸, 三尖杉酯碱D.三尖杉酯碱, 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E.阿霉素, 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答案:A4.使纤维蛋白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物质是A.Ⅻ因子B.抗凝血酶ⅢC.凝血酶D.纤维蛋白单体E.纤溶酶答案:E5.诊断溶血性贫血最有力的证据是A.尿胆原增高B.临床出现黄疸C.网织红细胞增高D.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明显E.红细胞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答案:E6.缺铁性贫血与感染性贫血相同点是A.血清铁降低B.总铁结合力正常C.骨髓含铁血黄素增加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增加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答案:A7.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的特点为A.分批出现大小不等, 高出皮面的瘀点B.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为多见C.损伤后迟发出血D.常见有深部血肿E.常见有关节腔出血答案:B8.贫血患者起病缓慢,血红蛋白虽低于正常,但仍无明显症状,其原因主要是:A.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产生及浓度增高B.体内循环血量无改变C.骨髓代偿性增生D.心血管的代偿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答案:A9.男性, 30岁, 发热、口腔溃疡1周, 皮肤有瘀点、瘀斑, 鼻出血, 脾脏肋下可触及边缘。
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计数24.6×109/L, 血小板26.3×109/L, 骨髓幼稚细胞明显增多, 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其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A10.男性,20岁,贫血5年, 血红蛋白60g/L, 红细胞3.2×109/L,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晨起排酱油色尿,Ham试验阳性,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考虑为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答案:E11.男性, 20岁, 贫血4月,牙龈有时出血, 易感冒。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
26
A型题
阻止肝脏氢醌型维生素K生成的抗凝血药是(D) A、肝素 ——激活抗凝血酶Ⅲ B、链激酶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C、双嘧达莫——抑制PDE,抗血小板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
.
27
A型题 维生素K的拮抗药是(C)
A.肝素 B.双嘧达莫 C.华法林 D.链激酶 E.噻氯匹定
.
48
小结: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1、促凝血药——重点 2、抗凝血药——重点 3、溶栓药 4、抗血小板药——重点 5、抗贫血药 6、升白细胞药
.
49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维生素K
A.维生素K缺乏(胆汁分泌不足、早产儿新生 儿、广谱抗菌素抑制肠道合成、肝脏疾病)
B.双香豆素类、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氨甲环酸
抑制纤溶系统功能,用于纤溶亢进出血(手 术、外伤、血友病)
阻断药
纤维酶原 vWF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 GPⅡb/Ⅲa-R
作用较强、短 血小板聚集
.
33
用药监护**
关注阿司匹林出血、溃疡
警惕潜在的相互作用抵消氯吡格雷对心血管保护作用 INR值——2.0
注意与胃黏膜保护药的合用 正视血小板抵抗、择期手术权衡利弊
应对阿司匹林抵抗(治疗无反应/低反应)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药——影响作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DIC 的高凝期、体外抗凝
鱼精蛋白
.
52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叶酸与维生素B12合用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选用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rhG-CSF)可用于
维生素B12
肿瘤放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 性贫血、骨髓移植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急 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维生素K为A、抗贫血药B、抗凝血药C、促凝血药D、抗血小板药E、血容量扩充药2、拮抗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出血的适宜解毒药物是A、维生素KB、氨甲环酸C、氨甲苯酸D、鱼精蛋白E、链激酶3、手术后出血和血友病辅助治疗宜选用A、维生素KB、鱼精蛋白C、氨甲环酸D、硫酸亚铁E、右旋糖酐铁4、下列关于蛇毒血凝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妊娠期妇女出血时,应避免使用维生素K1和蛇毒血凝酶B、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用于新生儿出血时,宜在补充维生素K后再用本品D、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E、用药期间应监测患者的出血、凝血时间5、有关维生素K的描述,错误的是A、天然维生素K为脂溶性B、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C、对于应用链激酶所致出血有特效D、静脉注射宜缓慢E、较大剂量维生素K1可致新生儿溶血6、新生儿出血宜选用A、维生素B12B、肝素C、香豆素类D、维生素K1E、阿司匹林7、关于氨基己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慢性渗血效果较差B、高剂量直接抑制纤溶酶的蛋白溶解酶活性C、低剂量抑制纤维酶原的活化作用D、口服或静脉给药起效较快E、口服生物利用率较高8、有关华法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有抗凝血活性B、作用强且稳定可靠C、能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D、起效缓慢E、过量中毒时可用鱼精蛋白对抗9、与肝素相比,华法林的作用特点不包括A、口服有效,应用方便B、价格便宜C、起效快D、作用持久E、在体外无抗凝血作用10、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是A、维生素KB、华法林C、肝素D、达比加群酯E、利伐沙班11、肝素抗凝血治疗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宜用的抢救药物是A、氨甲环酸B、维生素KC、鱼精蛋白D、氨甲苯酸E、硫酸亚铁12、不属于肝素的适应症A、肺栓塞B、防治血栓形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蛇咬伤所致DICE、血液透析13、下列关于肝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仅在体内有效B、仅在体外有效C、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D、口服效果较好E、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维生素K14、过量肝素引起出血的对抗药物是A、氨甲环酸B、叶酸C、硫酸鱼精蛋白D、维生素KE、氨甲苯酸15、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优势描述,错误的是A、选择性高B、有强大抗凝血作用C、治疗剂量下可引起血小板减少D、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INRE、半衰期长,每日仅服1到2次16、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B、其作用不依赖抗凝血酶Ⅲ的存在C、能预防溶栓后的再梗死D、与华法林相比较,会增加出血风险E、对结合于血块上的凝血酶也可灭活17、关于达比加群酯的描述,错误的是A、应用期间不能口服奎尼丁类药物B、胺碘酮可使达比加群酯血浆浓度提高50%C、与阿司匹林联用不会增加出血风险D、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功能、肝功能E、无特效拮抗剂18、关于利伐沙班注意事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血红蛋白B、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应于术后立即给药C、用药过量可导致出血并发症D、对于不同的手术,选择疗程不同E、可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19、由于不干扰血小板因子Ⅳ和血小板本身,因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症的风险最低的抗凝血药是A、达比加群酯B、依诺肝素C、磺达肝癸钠D、尿激酶E、肝素20、属于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是A、依诺肝素B、肝素C、华法林D、利伐沙班E、达比加群酯21、下列药物中通过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是A、噻氯匹定B、链激酶C、尿嘧啶D、氨甲苯酸E、阿司匹林22、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机理是A、抑制凝血酶B、激活纤溶酶C、抑制环氧酶D、抑制叶酸合成酶E、抑制磷酸二酯酶23、下列从作用机制讲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A、噻氯匹定B、氯吡格雷C、双嘧达莫D、氨甲环酸E、阿司匹林24、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促进PG的合成B、抑制TXA2的合成C、抑制GABA的合成D、抑制PABA的合成E、抑制PGF2α的合成25、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应该如何使用阿司匹林A、长期服用,每日100mgB、长期服用,每日150~300mgC、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75mg~150mgD、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100mgE、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150~300mg26、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可选用A、噻氯匹定B、替格雷洛C、氯吡格雷D、替罗非班E、双嘧达莫27、第3代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是A、噻氯匹定B、替格瑞洛C、氯吡格雷D、替罗非班E、双嘧达莫28、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B、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是cAMP生成增多D、激活纤溶酶E、抑制纤溶酶29、下列药物属于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是A、阿司匹林B、双嘧达莫C、替罗非班D、硫酸亚铁E、替格雷洛30、下列对替罗非班的描述,错误的是A、起效快,5min起效B、作用持续时间短,维持3~8hC、与肝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可能增加出血率D、可口服,也可静脉注射E、与伊洛前列素合用会增加出血发生的危险性31、下列关于铁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口服铁剂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B、儿童缺铁可能影响其行为和学习能力C、最容易吸收的铁剂为三价铁D、缺铁性贫血口服首选硫酸亚铁E、吸收的铁一部分储存,一部分供造血32、硫酸亚铁的适应症是A、恶性贫血B、产后大出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33、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是A、缺铁性贫血B、慢性失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地中海贫血34、重组人促红素的最佳适应证是A、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B、化疗药物所致贫血C、严重缺铁性贫血D、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E、恶性贫血35、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的是A、硫酸亚铁B、叶酸C、维生素B12D、重组人促红素E、亚叶酸钙36、下列属于重组人促红素禁忌症的是A、低血压B、心律失常C、中性粒细胞减少D、难以控制的高血压E、贫血37、下列药物中,不会引起粒细胞计数减少的药物是A、阿糖胞苷B、阿莫西林C、吲哚美辛D、腺嘌呤E、磺胺嘧啶38、不属于升白细胞药物是A、肌苷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重组人促红素D、非格司亭E、利可君39、可促进白细胞生长、提高白细胞计数的药物是A、尿激酶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维生素K1E、肌苷40、下列哪个不是非格司亭的适应症A、再生障碍性贫血B、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C、减少化疗时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E、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放疗时白细胞减少可选用A、肝素B、阿司匹林C、重组人促红素D、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E、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刺激因子二、配伍选择题1、A.达比加群酯B.依诺肝素C.华法林D.酚磺乙胺E.鱼精蛋白<1> 、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A B C D E<2> 、用于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A B C D E<3>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A B C D E<4> 、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预防静脉血栓A B C D E2、A.华法林B.肝素C.达比加群酯D.依达肝素E.维生素K<1> 、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的药物是<2> 、治疗窗窄,严格实行剂量个体化A B C D E<3> 、蛇咬伤所致的DIC无效A B C D E<4> 、用药期间不能口服奎尼丁类药A B C D E<5> 、因作用无相应阻滞剂,一旦发生出血极难处理的磺达肝癸钠的衍生物是A B C D E3、A.利伐沙班B.华法林C.依达肝素D.鱼精蛋白E.达比加群酯<1> 、凝血因子X直接抑制剂是A B C D E<2> 、凝血因子X间接抑制剂是A B C D E<3>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A B C D E<4> 、维生素K拮抗剂是A B C D E<5> 、可用于解救肝素过量中毒的是A B C D E4、A.瑞替普酶B.尿激酶C.氨甲环酸D.阿司匹林E.酚磺乙胺<1> 、对新产生的血栓溶栓效果较好的药物是A B C D E<2> 、静脉溶栓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A B C D E<3> 、能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的溶栓药是A B C D E<4> 、被称为心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基石”的药物是A B C D E5、A.替格瑞洛B.肝素C.氯吡格雷D.阿司匹林E.瑞普替酶<1> 、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者,可选的替代药物是<2> 、第一个快速、并在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人群中均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抗血小板药是A B C D E<3> 、被称为心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基石”的药物是A B C D E<4> 、静脉溶栓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A B C D E<5> 、防止急性血栓形成,对抗血栓的首选药物是A B C D E6、A.阿司匹林B.替罗非班C.双嘧达莫D.肌苷E.奥扎格雷钠<1>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A B C D E<2> 、环氧酶抑制剂A B C D E<3> 、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A B C D E<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A B C D E<5> 、血小板腺苷环酶刺激剂A B C D E7、A.硫酸亚铁片B.琥珀酸亚铁胶囊C.硫酸亚铁糖浆D.硫酸亚铁缓释片E.蔗糖铁<1> 、易使牙齿变黑的是A B C D E<2> 、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的是A B C D E<3> 、需要迅速纠正缺铁的患者宜选用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以维生素K、肝素和香豆素类为代表,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动静脉血栓,过量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及其药物治疗试题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及其药物治疗试题1.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解析: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主要药物。
2 .治疗慢性失血所致贫血宜选用A.维生素B12B.叶酸C.铁剂(D.维生素CE.亚叶酸钙答案解析:慢性失血所致贫血绝大部分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佳选择铁剂治疗。
3 .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是A.稀盐酸B.维生素CC.半胱氨酸D.果糖E.糅酸(答案解析:胃酸缺乏及食物中高钙、高磷、糅酸或四环素类药物等物质抑制铁的吸收。
4 .能促进铁剂吸收的是A.维生素CB.四环素C.浓茶D.钙剂E.抗酸药答案解析: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的果糖、半胱氨酸等有助于铁还原为二价铁(Fe2+),可促进铁的吸收。
5 .口服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体位性低血压B.休克C.胃肠道刺激D.过敏E.出血答案解析:口服铁剂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刺激。
6 .下列联合用药合理的是A.铁剂+稀盐酸B.铁剂十四环素C.铁剂+抗酸药D.铁剂+糅酸E.铁剂用茶水吞服答案解析:盐酸能把铁剂中铁还原为二价铁(Fe2+),可促进铁的吸收。
7 .既能治疗恶性贫血,又可作为神经系统辅助用药的是A.硫酸亚铁8 .甲酰四氢叶酸C.叶酸D.维生素B12E.维生素C答案解析:对因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常规,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必须合用维生素B12治疗。
8.治疗恶性贫血必须用A.硫酸亚铁8 .甲酰四氢叶酸C.叶酸D.维生素B12E.维生素C答案解析: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可逆转方面发展,故对维生素缺乏导致的“恶性贫血”,治疗时应以维生素B12为主叶酸为辅。
9 .叶酸可用于治疗A.溶血性贫血B.妊娠期巨幼细胞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甲氨蝶吟所致巨幼细胞贫血答案解析: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营养性、妊娠期和婴儿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药理学习题十八(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章节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肝素在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均有抗凝作用,香豆素只在___________有抗凝作用。
体内体外体内2.铁是合成___________的原料,缺铁后可发生___________贫血。
血红蛋白缺铁性贫血3.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为_______,一般其三价离子需要在胃肠道内还原成________才能被吸收。
铁制剂二价铁离子4.双香豆素为__________抗凝剂,枸橼酸钠仅作________抗凝剂,而肝素_________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体内体外体内外5.影响凝血因子的止血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K 凝血酶6.链激酶、尿激酶是药,过量会发生,可用拮抗。
溶栓出血抗纤维蛋白溶解剂7.为加强铁剂的吸收,在服铁剂时可同服和,忌服和。
稀盐酸;维生素C;抗酸药或碱性药;多钙高磷酸盐食物或茶叶、鞣酸或四环素8.Vit.K和肝素的作用原理分别是和。
参与Ⅱ、Ⅶ、Ⅸ、Ⅹ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9.在体内具有抗凝作用而体外无效的药物是,其抗凝原理为。
其优点是,如过量发生出血,可用对抗。
香豆素类;拮抗Vitk;可口服作用持久;Vitk10.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后者抗凝,其机制是。
作用减弱;加速双香豆素代谢11.对于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以纠正,但不能改善症状,故还应用治疗。
异常血象;神经损害症状;VitB1212.肝素过量出血可用对抗,香豆素类出血可用对抗。
鱼精蛋白;Vitk13.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的药物是,其抗凝作用机制是。
肝素;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14.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的Vit.K是和。
Vitk3和 k415.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用的药物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用药物为。
硫酸亚铁;枸椽酸铁铵或葡萄糖酸亚铁糖浆16.缺铁性贫血首选。
药物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首选。
重庆药政云课堂练习题答案

重庆药政云课堂练习题答案血液系统疾病用药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A、骨髓造血功能受损B、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C、多数红细胞被破坏D、缺铁E、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答案:B2、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MDSC、海洋性贫血D、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E、G-6PD酶缺乏症答案:D3、血友病患者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异常A、毛细血管脆性实验B、血小板计数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凝血酶时间(TT)E、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答案:E4、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B、白细胞计数异常增多C、周围血中可见幼稚细胞D、骨髓涂片白血病性细胞占非红系细胞20%以上E、骨髓涂片白血病性细胞占全骨髓细胞30%以上答案:D5、淋巴瘤的有效治疗不包括A、放射治疗B、化学治疗C、淋巴结切除术D、骨髓移植E、单克隆抗体治疗答案:C中成药与西药的合理联用1、中西药联合使用开始于什么时期?A、唐宋时期B、金元时期C、明末清初D、晚清答案:C2、中西药联用的临床意义?A、协同增效B、减少用量,缩短疗程C、扩大应用范围D、降低毒副作用答案:ABCD3、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表现有哪些?A、治疗作用减弱B、用药过度C、产生耐药性D、毒性增加答案:ABD4、中西药联用不良相互作用发生的化学禁忌有哪些?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酸碱中和反应C、发生水解反应D、形成络合物或沉淀答案:ABCD5、中西药临床合理联用原则有哪些?A、间隔服药时间B、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C、中西药注射剂避免混合使用D、避免重复用药和超量用药答案:ABCD神经系统疾病用药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颅内动脉瘤B、动静脉畸形C、硬脑膜-动静脉瘘D、癫痫答案:A2、发生颅内高压时,最常用的脱水药物是:A、白蛋白B、呋塞米C、甘露醇D、甘油果糖答案:C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答案:正确4、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常用药物是:尼莫地平答案:正确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最主要的危险是:呼吸肌麻痹答案:正确药物警戒与临床用药安全1、患者使用药品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当无法排除反应与药品存在的相关性,均应按照()的原则报告。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第6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第6章血液系统疾病用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西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药学专业知识(二)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使用氨甲环酸可导致A.高胆红素血症B.支气管痉挛C.肺动脉高压D.血栓形成E.耳鸣【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氨甲环酸偶见药物过量所致颅内血栓形成和出血。
2、铁剂用药期间需定期做下列检查,以观察治疗效果,除了A.血红蛋白B.网织红细胞计数C.巨核细胞计数D.血清铁蛋白E.血清铁【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铁剂用药期间需定期做下列检查,以观察治疗效果: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测定。
3、使用华法林后出现严重出血可静注A.维生素A10~20mgB.维生素B610~20mgC.维生素D310~20mgD.维生素E10~20mgE.维生素K110~20mg【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使用华法林后出现严重出血可静注维生素K110~20mg,用于控制出血。
4、以下食物与华法林钠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是A.红叶苋菜B.菠莱叶C.洋葱D.脱皮黄瓜E.黄豆【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华法林钠与很多食物有相互作用:治疗期间含维生素K食物进食量应尽量稳定,维生素K最大的来源为绿叶蔬菜,如红叶苋菜、鳄梨、椰菜、芽菜、包心菜、油菜籽油、合掌瓜、虾夷葱、芫荽籽、黄瓜皮(脱皮黄瓜不是)、芥蓝叶、奇异果、莴苣叶、薄荷叶、绿芥菜、橄榄油、荷兰芹、豆、开心果、紫熏衣水草、菠菜叶、洋葱、黄豆、黄豆油、茶叶、绿芜菁或水芹。
5、溶栓治疗时,不需要同期给予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改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再发生的是A.尿激酶B.阿替普酶C.瑞替普酶D.替奈普酶E.重组人尿激酶原【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除了尿激酶、链激酶,使用其他溶栓药的同时,都需要同期给予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改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再发生。
6、蛇毒血凝酶的给药方式不包括A.肌内注射B.静脉注射C.皮内注射D.皮下注射E.局部应用【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蛇毒血凝酶[用法用量]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维生素K为A、抗贫血药B、抗凝血药C、促凝血药D、抗血小板药E、血容量扩充药2、拮抗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出血的适宜解毒药物是A、维生素KB、氨甲环酸C、氨甲苯酸D、鱼精蛋白E、链激酶3、手术后出血和血友病辅助治疗宜选用A、维生素KB、鱼精蛋白C、氨甲环酸D、硫酸亚铁E、右旋糖酐铁4、下列关于蛇毒血凝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妊娠期妇女出血时,应避免使用维生素K1和蛇毒血凝酶B、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用于新生儿出血时,宜在补充维生素K后再用本品D、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E、用药期间应监测患者的出血、凝血时间5、有关维生素K的描述,错误的是A、天然维生素K为脂溶性B、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C、对于应用链激酶所致出血有特效D、静脉注射宜缓慢E、较大剂量维生素K1可致新生儿溶血6、新生儿出血宜选用A、维生素B12B、肝素C、香豆素类D、维生素K1E、阿司匹林7、关于氨基己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慢性渗血效果较差B、高剂量直接抑制纤溶酶的蛋白溶解酶活性C、低剂量抑制纤维酶原的活化作用D、口服或静脉给药起效较快E、口服生物利用率较高8、有关华法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有抗凝血活性B、作用强且稳定可靠C、能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D、起效缓慢E、过量中毒时可用鱼精蛋白对抗9、与肝素相比,华法林的作用特点不包括A、口服有效,应用方便B、价格便宜C、起效快D、作用持久E、在体外无抗凝血作用10、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是A、维生素KB、华法林C、肝素D、达比加群酯E、利伐沙班11、肝素抗凝血治疗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宜用的抢救药物是A、氨甲环酸B、维生素KC、鱼精蛋白D、氨甲苯酸E、硫酸亚铁12、不属于肝素的适应症A、肺栓塞B、防治血栓形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蛇咬伤所致DICE、血液透析13、下列关于肝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仅在体内有效B、仅在体外有效C、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D、口服效果较好E、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维生素K14、过量肝素引起出血的对抗药物是A、氨甲环酸B、叶酸C、硫酸鱼精蛋白D、维生素KE、氨甲苯酸15、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优势描述,错误的是A、选择性高B、有强大抗凝血作用C、治疗剂量下可引起血小板减少D、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INRE、半衰期长,每日仅服1到2次16、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B、其作用不依赖抗凝血酶Ⅲ的存在C、能预防溶栓后的再梗死D、与华法林相比较,会增加出血风险E、对结合于血块上的凝血酶也可灭活17、关于达比加群酯的描述,错误的是A、应用期间不能口服奎尼丁类药物B、胺碘酮可使达比加群酯血浆浓度提高50%C、与阿司匹林联用不会增加出血风险D、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功能、肝功能E、无特效拮抗剂18、关于利伐沙班注意事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血红蛋白B、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应于术后立即给药C、用药过量可导致出血并发症D、对于不同的手术,选择疗程不同E、可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19、由于不干扰血小板因子Ⅳ和血小板本身,因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症的风险最低的抗凝血药是A、达比加群酯B、依诺肝素C、磺达肝癸钠D、尿激酶E、肝素20、属于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是A、依诺肝素B、肝素C、华法林D、利伐沙班E、达比加群酯21、下列药物中通过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是A、噻氯匹定B、链激酶C、尿嘧啶D、氨甲苯酸E、阿司匹林22、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机理是A、抑制凝血酶B、激活纤溶酶C、抑制环氧酶D、抑制叶酸合成酶E、抑制磷酸二酯酶23、下列从作用机制讲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A、噻氯匹定B、氯吡格雷C、双嘧达莫D、氨甲环酸E、阿司匹林24、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促进PG的合成B、抑制TXA2的合成C、抑制GABA的合成D、抑制PABA的合成E、抑制PGF2α的合成25、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应该如何使用阿司匹林A、长期服用,每日100mgB、长期服用,每日150~300mgC、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75mg~150mgD、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100mgE、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150~300mg26、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可选用A、噻氯匹定B、替格雷洛C、氯吡格雷D、替罗非班E、双嘧达莫27、第3代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是A、噻氯匹定B、替格瑞洛C、氯吡格雷D、替罗非班E、双嘧达莫28、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B、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是cAMP生成增多D、激活纤溶酶E、抑制纤溶酶29、下列药物属于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是A、阿司匹林B、双嘧达莫C、替罗非班D、硫酸亚铁E、替格雷洛30、下列对替罗非班的描述,错误的是A、起效快,5min起效B、作用持续时间短,维持3~8hC、与肝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可能增加出血率D、可口服,也可静脉注射E、与伊洛前列素合用会增加出血发生的危险性31、下列关于铁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口服铁剂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B、儿童缺铁可能影响其行为和学习能力C、最容易吸收的铁剂为三价铁D、缺铁性贫血口服首选硫酸亚铁E、吸收的铁一部分储存,一部分供造血32、硫酸亚铁的适应症是A、恶性贫血B、产后大出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33、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是A、缺铁性贫血B、慢性失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地中海贫血34、重组人促红素的最佳适应证是A、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B、化疗药物所致贫血C、严重缺铁性贫血D、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E、恶性贫血35、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的是A、硫酸亚铁B、叶酸C、维生素B12D、重组人促红素E、亚叶酸钙36、下列属于重组人促红素禁忌症的是A、低血压B、心律失常C、中性粒细胞减少D、难以控制的高血压E、贫血37、下列药物中,不会引起粒细胞计数减少的药物是A、阿糖胞苷B、阿莫西林C、吲哚美辛D、腺嘌呤E、磺胺嘧啶38、不属于升白细胞药物是A、肌苷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重组人促红素D、非格司亭E、利可君39、可促进白细胞生长、提高白细胞计数的药物是A、尿激酶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维生素K1E、肌苷40、下列哪个不是非格司亭的适应症A、再生障碍性贫血B、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C、减少化疗时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E、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放疗时白细胞减少可选用A、肝素B、阿司匹林C、重组人促红素D、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E、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刺激因子二、配伍选择题1、A.达比加群酯B.依诺肝素C.华法林D.酚磺乙胺E.鱼精蛋白<1> 、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A B C D E<2> 、用于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A B C D E<3>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A B C D E<4> 、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预防静脉血栓A B C D E2、A.华法林B.肝素C.达比加群酯D.依达肝素E.维生素K<1> 、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的药物是<2> 、治疗窗窄,严格实行剂量个体化A B C D E<3> 、蛇咬伤所致的DIC无效A B C D E<4> 、用药期间不能口服奎尼丁类药A B C D E<5> 、因作用无相应阻滞剂,一旦发生出血极难处理的磺达肝癸钠的衍生物是A B C D E3、A.利伐沙班B.华法林C.依达肝素D.鱼精蛋白E.达比加群酯<1> 、凝血因子X直接抑制剂是A B C D E<2> 、凝血因子X间接抑制剂是A B C D E<3>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A B C D E<4> 、维生素K拮抗剂是A B C D E<5> 、可用于解救肝素过量中毒的是A B C D E4、A.瑞替普酶B.尿激酶C.氨甲环酸D.阿司匹林E.酚磺乙胺<1> 、对新产生的血栓溶栓效果较好的药物是A B C D E<2> 、静脉溶栓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A B C D E<3> 、能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的溶栓药是A B C D E<4> 、被称为心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基石”的药物是A B C D E5、A.替格瑞洛B.肝素C.氯吡格雷D.阿司匹林E.瑞普替酶<1> 、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者,可选的替代药物是<2> 、第一个快速、并在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人群中均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抗血小板药是A B C D E<3> 、被称为心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基石”的药物是A B C D E<4> 、静脉溶栓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A B C D E<5> 、防止急性血栓形成,对抗血栓的首选药物是A B C D E6、A.阿司匹林B.替罗非班C.双嘧达莫D.肌苷E.奥扎格雷钠<1>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A B C D E<2> 、环氧酶抑制剂A B C D E<3> 、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A B C D E<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A B C D E<5> 、血小板腺苷环酶刺激剂A B C D E7、A.硫酸亚铁片B.琥珀酸亚铁胶囊C.硫酸亚铁糖浆D.硫酸亚铁缓释片E.蔗糖铁<1> 、易使牙齿变黑的是A B C D E<2> 、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的是A B C D E<3> 、需要迅速纠正缺铁的患者宜选用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以维生素K、肝素和香豆素类为代表,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动静脉血栓,过量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1> 、对抗维生素K过量引起的凝血功能亢进所采用的药物是A、鱼精蛋白B、叶酸C、香豆素类D、氨甲苯酸E、维生素K1<2> 、对抗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所采用的药物是A、鱼精蛋白B、叶酸C、香豆素类D、氨甲苯酸E、维生素K1<3> 、可用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的是A、鱼精蛋白B、叶酸C、香豆素类D、氨甲苯酸E、维生素K12、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压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正常值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