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填空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练习(答案)

声音的特性练习(答案)

10.“高声呐喊”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 “低”是指(B ) 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用力和不用力 D.无法判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D.声音在固体、液体比空气中传播得慢
5.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 不同。 6.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 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实际上他们模仿的主要 是声音的 音色 。 7.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 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 音的 响度(填“音调”或“响度”) 8.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 音色 听 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求他把声音讲大声 点,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 响度 (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
练习: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 音调 、响度 、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快慢 决定的,发声体 振动 越快 ,音调越高。 每秒振动的次数 叫频率,大多数 3.发声体每秒 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低于20H的 声音叫 次声波 。 4.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叫响度。声源振幅 越大 ,响度越大;响度还跟发声体到人耳之 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相对来 说就越 小 。
12.小明和妈妈去买碗,他看见妈妈把两只碗碰 一碰,说是好碗,小明的妈妈判断碗的好坏主 要是根据声音的( )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13.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常旋动琴弦轴以调 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 B 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14.轻敲和重敲鼓面,听到的两次声音( C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都一样

2.2声音的特性练习题(有答案)

2.2声音的特性练习题(有答案)

声音的三大特性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拉紧弦线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2.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3.按照歌谱来唱歌,“2”和“6”低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响度和音色4.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振幅C.音色D.音调5.如图所示,小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6.关于音调,下列说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7.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确的是()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B.菲菲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D.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8.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确的是()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9.如图所示,把筷子一端捆上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当上下推动“活塞”时,人们听到声音变化最明显的是哨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度10.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灌水时,水越来越多,水的振动加快,因而音调越来越高B.灌水时,加剧了瓶的振动,所以音调越来越高C.灌水时,由于瓶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振动频率变高,我们听起来音调越来越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共21小题)1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12.如图,小明用硬卡片两次快慢不同的划过梳齿,主要是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不同,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梳齿、硬纸片).13.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第一组同学用一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他们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第二组同学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子的,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14.用嘴吹瓶口,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瓶的振动,如果能发出“dou(1)”“ruai (2)”“mi(3)”“fa(4)”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15.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振动了 300 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6.发声齿轮转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发出声音的音调;同样的速度旋转,硬纸片放在下面齿轮时,音调会变.17.如图所示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根木条,用来拉紧橡皮筋,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不同,所发出声音的也不同.如果将橡皮筋拉得更紧,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更.(选填“高”或“低”)18.在春天的花丛中经常看见蝴蝶的身影,某种蝴蝶的翅膀在3s振动了18次,频率是Hz,该频率的声音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听到(选填“能”或“不能”).19.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频率.现有一音叉,它1min振动振动的次数为24000次,那么它的频率为Hz.它的振动频率(选填“会或不会”)因为重敲或轻敲而改变.20.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1.如图所示,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带来的狗”2+2等于几?”狗立即叫四声,观众马上会被这条聪明的狗所倾倒,原来这是台下驯兽师的助手,吹了四下哨声,而这哨声频率太高,人类听不见,狗可以听见因而立即叫了四声,这种哨声属于.(超声或次声)22.地震时都会伴随着一些(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的产生,而普通人的耳朵却听不见.在地震中由于房屋倒塌而使一些人员被困,他们可以通过敲击物体使其发出声音,从而向外界传递信息,以便及时获救.23.2016年1月6日9时30分01秒,中国地震台网监测到朝鲜疑似发生震缓为4.9级,震源深度0公里的地震,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后确认朝鲜在丰溪里核试验场核爆,这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选填“快”或“慢”).24.如图,通过倒车雷达判断车离物体的距离,这主要是利用了(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能传递.25.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地震,这种声波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人的听觉频率围是:Hz到20000Hz 之间.26.通常把频率低于Hz的声音称为次声,人们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制成了超声雷达,超声雷达又叫.27.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28.如图所示,科学课堂上某同学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用小鼓敲敲,观察小纸屑的跳动情况,当加大敲鼓力度时,观察到.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强弱跟有关.上述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一种叫“放大”的科学方法.下列各项中也用到类似方法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管做的很细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的概念C.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29.如图,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这一实验说明.30.若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会听到音叉的变大了(“响度”或“音调”),这是由于(填“振幅”或“频率”)变化的缘故.若用相同的力,加快敲击的速度,则会听到音叉的变高了(“响度”或“音调”).31.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上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音的三大特性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B;2.D;3.A;4.D;5.B;6.D;7.B;8.A;9.B;10.C;二.填空题(共21小题)11.音调;空气;12.音调;梳齿;13.硬卡片;长度;快慢;14.空气柱;丙、乙、甲、丁;15.5;不能;16.越高;越高;高;17.频率;音调;高;18.6;次声波;不能;19.400;不会;20.瓶壁和水;降低;21.超声;22.次声波;振动;23.次声波;快;24.超声波;信息;25.次声波;不能;20;26.20;声呐;27.响度;空气;28.纸屑振动;振幅;A;29.响度;固体传声效果好;30.响度;振幅;音调;31.响度;音调;。

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声音特性测试题(有答案).doc

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声音特性测试题(有答案).doc

初二物理八上声音的特性专项练习一、填空题1、在物理学中,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称为;即使是高低、大小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

2、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其越大,音调越;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

3、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区分开,人至少要离高墙 m远。

4、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减弱;二是减弱;三是减弱。

6、一切发声体都在,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则声音的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则越大。

7、现在城市的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本该在农田里耕地的拖拉机也堂而皇之地奔跑在街道上。

它们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和。

二、选择题8、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9、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10、声音响度的大小( )A.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只由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C.只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D.由振动的幅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11、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12、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三、计算题13、正以重8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经4s听到从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编者按:查词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采集公布了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点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1、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停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经过流传到我们耳中的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能够依据发作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能否灌满 ;看电视时,调理音量按键本质是改变电视机发作声音的3、如图 12 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击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比较图 12 甲、乙两次击鼓的状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一样,说明两次鼓发作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4、毛毛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制作了一种发声装置。

他在纸筒的张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索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

如图 2 所示,他抓住绳索的一端,以安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因为发作声音。

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作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因为 _______( 填振幅或频次 )变大的缘由。

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经过______________流传的。

能划分是小提琴发作声音是利用这个特征。

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____决定 .7、平时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响彻云霄,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 ;我们能够鉴别不一样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__ 不一样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遇到和尚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鉴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依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9、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曲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他们的同样。

往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

你觉得这个人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 .10、如下图,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同样速度不等的力滑过,能够用来研究发声体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以上都能够11、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因为琴弦的振动而发作声音,人们听到的琴声是经过传来的 .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假如因为它们的不一样 .12、小强在家里看书,忽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照声音的___________不一样来判断的。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一、填空题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声音的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_________ 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它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3、男人说话的声音多数比女人低沉,这个“低”字反映了男人的_________低;“引吭高歌”中的“高”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大。

4、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超出该范围叫__________,低于该范围叫__________。

5、声音的响度是由_________决定的.发声体的_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6、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_________,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________,两次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8、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9、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2、“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均有可能3、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是否刺耳4、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改变弦的粗细B.改变弦的长短C.改变弦的松紧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5、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其原理是()A.减少声音分散,增强响度B.改变音色C.提高音调D.增大发声体的振幅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7、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响度、音色都改变8、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多选)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10、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声音的特征解答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声音的特征解答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声音的特征解答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春天,走在花园里,看见蝴蝶翩翩起舞,蜜蜂采蜜奔忙于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声音,这是为什么?2.小明同学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不仅与声音的频率,而且与声音的响度、离声源的距离及听者的听力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探究实验.(1)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①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声音的_________有关.②_________声波会对人体造成危害.(2)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___有关.(3)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继续增大音量后,小明才能听到.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3.(1)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显著改变两次用力的大小,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_发生了变化;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2)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水的深度是_________m.4.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5.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两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按下表要求填写.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说明的问题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4)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7.小倩帮奶奶倒开水,她发现倒水时听到的声音会发生变化,不得何故.你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听到现象,并帮她解释.8.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2:如图2、3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9.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实践活动,请你仔细观察这图,想想,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红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探究什么?(2)利用该图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举2例)10.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曾认为低音传播速度比高音慢,你能用学会的知识反驳他的错误吗?11.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12.小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明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明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小明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弄清其中的奥妙吗?13.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A.如图1,用塑料片在同一把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B.如图2,用塑料片在甲、乙两把不同的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各划一次.(1)比较在实验A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动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在实验B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的疏密有什么关系?14.甲的声音是60dB,频率为500Hz,乙的声音是40dB,频率为900Hz,则:(1)哪一个音调比较高?(2)哪一个声音传得较远?(3)若二人同时同地向街对面的丙喊话,哪一个人的声音可先传到!1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有一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3)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16.如图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1)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3)举一例日常生活中应用上述情况的例子?17.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2.1 2.83.7 5.2 1.2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回答问题:(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_(选填“强”或“弱”).(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18.俗语说“震耳欲聋”“声音刺耳”“闻其声知其人”,分别反映声音的哪种特征?19.有人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这几个实验及其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3)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4)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看到笔尖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20.小玉买了一台“***牌变速王”的复读机,她兴奋地摆弄着,边看说明书边尝试使用各个功能按键,按正常播放键时,听到一位声音清脆的“女教师”在示范朗读英语短文;当她按慢速播放键时,听到的是声音低沉的“老人”的声音.这是为什么?你已经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请帮她解释这种现象.21.当调节收音机的电位器,使其音量增大时,发现扬声器的纸盆的振动幅度也加大.(1)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什么有关?(2)当你逐渐远离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有什么感觉?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是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3)当你站在高速行驶的列车旁(注意相隔铁路50m以上),你听到列车声音有何变化?对此你可作出何种猜想?22.在选购陶瓷或玻璃容器时,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手指或木棍轻轻弹击瓷器或玻璃容器,若发出清脆的声音,说明其它们完好的,若发出沙哑的声音,说明瓷器或玻璃有裂痕,这是什么道理?2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1)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2)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在脸颊上贴了一下,大叫一声,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24.如图,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时,小伟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琴弦拉紧.再用A、B是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到弦发出的声音.(1)实验时,弦的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并挂上几个钩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为了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他应怎样进行操作?(3)实验中,在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时应用了什么方法?除了与弦的长短有关外,弦发声的音调还与哪些因素有关?25.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利用同学们带去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的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2)发出低音的瓶子和发出高音的瓶子,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6.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研制出一种电动保险柜.保险柜的门扉上安有“电子耳”,能听声音,还能把这种声音送给电脑进行识别,保险柜的主人买下它以后,事先对着“电子耳”讲一句暗语,让电脑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比方,主人对它说:“芝麻,芝麻!开门!”电脑便记住了这个暗语,等主人再来时,只要对着电子耳重复这句话,保险柜便能自动打开了.有人担心,如果小偷知道了暗语怎么办?有趣的是,除了主人以外,谁对电子耳讲暗语,保险柜的大门都不会开.请回答:(1)为什么保险柜听到主人的暗语能自动开门,而听到小偷同样的暗语不会开门?(2)由这个故事你联想到有哪些类似的应用.27.张明是一位喜欢动脑筋的好学生.有一次,当他往热水瓶里装开水时发现:随着热水瓶的水越装越满.发出的声音音调也越来越高.于是张明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个问题.(1)装开水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2)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又是什么?(3)应用上述的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28.1932年夏天,俄罗斯北极探险队,一位气象学家在放飞一只探空气球时,风吹气球贴到了他的耳朵,忽然耳膜感到疼痛,但是没有听到声音,在12h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原来是台风产生的次声波造成的.(火山、地震、海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1)次声波传播的距离怎样?次声波是否有声能?(2)这个事例说明能否监测次声?监测次声有什么作用?29.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30.夏天的晚上,为防蚊子叮咬,人们通常用点蚊香、喷杀虫剂的方法,而小光家却用一个跟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就能解决问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参考答案:1.答: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在350次/秒左右(或高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2.解:(1)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是次声波,人听不到声音,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①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声音的频率有关;②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危害.(2)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即响度不变;距离信号发生器5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3)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m的位置,即固定声源到人的距离;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继续增大音量后,即改变了响度大小;小明才能听到.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响度和人耳的听力差异有关;故答案为:(1)频率;次(2)到声源的距离;(3)响度;人耳的听力(或人耳)3.解:(1)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刻度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刻度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刻度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它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即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大.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4s=2s,∵v=,∴此处海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故答案为:(1)响度;音调;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2)变大;30004.答:(1)情景一给出的是声音的第一个特性:响度;第二个情景给出的是声音的第二个特性:音调第三个情景给出的是声音的第三个特性:音色.(2)从三个情景中得出信息,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5.解:利用声音的产生原因,影响声音的响度、音调因素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如下: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说明的问题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木梳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第一次用力慢慢拨动梳齿,第二次用相同的力快速拨动梳齿两次发声不同,第一次低,第二次高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音叉乒乓球小锤声音是否具有能量细线吊起乒乓球离开音叉一定的距离,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看到乒乓球被弹起声音具有能量6.解:(1)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人耳听不到.(2)已知:t==2s v=1530m/s海洋的深度是s=vt=1530m/s×2s=3060m答:海洋的深度是3060m.(3)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波不能传到月球,更不能用声波来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答案为: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超声波除了利用声呐系统测海深外,还可以应用在B超,清洗机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方面.故选B超,超声清洗器7.解: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因此开始音调低,慢慢音调就高了,等到快灌满时音调最高,这就是倒水时声音的变化8.答:(1)划得快时物体振动得快,听到的音调高;(2)梳齿密的振动得快,听到的音调高;(3)音调的高低和物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产生的音调越高9.答:(1)小红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探究发声体是否在振动,当尺子振动时会发出声音;(2)利用该图还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当尺子振动幅度越大时,声音越大;当尺子振动的越快时,音调就越高10.答:如果低音传播的速度比高音慢,我们在听男女齐唱时,男声传到耳鼓的时间就要比女声迟,而且离演唱者越远,听到的男声比女声滞后的时间就越长;事实并不是这样,男女声是同时传到耳中的,这说明声速与声音的频率无关11.答:由于蜜蜂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不同,它发出音调高低也不同,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频率低音调低;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频率高,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12.答:当我们向暖瓶中灌水时,瓶内响声是由于瓶里空气柱振动产生的,随着瓶内水的增多,瓶里空气柱越来越短,其振动频率也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知道这一规律就可以凭声音来判断暖瓶中水的多少13.答:(1)比较在实验A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可得出:划得快时物体振动得快,听到的音调高;(2)比较在实验B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可得出:梳齿密的振动得快,听到的音调高14.解:①甲的声音的频率为500HZ,乙的声音频率为900HZ,乙的声音频率大于甲的,所以乙的声音音调高;②分贝是表示声音响度大小的单位,甲的是60dB,乙的是40dB,所以甲的声音比乙的声音响度大,传播的距离就远;③尽管甲和乙的声音的响度与音调都是不同的,但是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根据速度的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在传播相等的距离的时候所用得时间也是相等的.故答案为:(1)乙;(2)甲;(3)同时传到,因为声速相同,距离相等,所以传播时间相等15.解:(1)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的,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沉船、鱼群,测海底深度等;(2)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t=×0.6s=0.3s,暗礁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459m.(3)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16.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容易分散.固体中传播声音时,分散较小,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人们可以通过铁轨上传播的声音,提前判断是否有火车要通过.故答:(1)响度不同,(2)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3)站在火车路旁听不到远处火车的声音,但趴在铁轨上就听得到17.解:(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3)海绵材料隔声性能与报纸好,因为海绵表面粗糙多空,吸收声音的性能好;故答案为:(1)小;(2)好、强;(3)海绵18.答:“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大小,反映的是声音的响度这一特征;“声音刺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反映了声音的音调特征;“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指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是依靠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19.答:(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说明气体越少,传声效果越差,推知真空不能传声.(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振动的空气柱长短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不同的音调,说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4)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看到笔尖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0.答:当小玉按正常键时,听到一位声音清脆的“女教师”的声音,这是女声对应的频率;当她放慢速键时,放音的速度变慢了,即声音的频率变小了,所以听到的声音比原来的女声低沉21.解:(1)收音机的音量增大实际上是声音的响度大了,这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幅度加大引起的,所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2)离收音机越远声音越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小了,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当站在高速行驶的列车旁时会听到列车迎面驶来时汽笛声较尖,驶过后声音又变“钝”了,所以猜想声调的高调(频率)可能与声源的速度有关;故答:(1)与声源的振幅有关;(2)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这表明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列车迎面驶来时汽笛声较尖,列车驶过时声音变“钝”了;猜想声音的音调(频率)可能与声源的速度有关22.解:用手指或木棍轻轻弹击瓷器或玻璃容器,若发出清脆的声音,说明其它们完好的,若发出沙哑的声音,说明瓷器或玻璃有裂痕,是由于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瓷器或玻璃容器有裂伤,当用手或木棍轻弹击使其振动时,有裂伤的地方会因彼此之间有摩擦,使原来的声音变得沙哑;即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23.解:(1)∵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障碍物的时间:t=×0.6s=0.3s,∵v=,∴障碍物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答: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459m.(2)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24.解:(1)实验时,弦的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并挂上几个钩码,这是为了让弦紧张一些,即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弦的松紧程度;(2)若想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即在保证松紧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将AB间的距离改变后,用相同的力来拨动弦,听音调的变化即可;(3)据(2)可知,在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据生活常识可知,弦发声的音调还与弦的粗细、材料等因素有关;故答案为:(1)弦的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并挂上几个钩码,这是为了让弦紧张一些;(2)想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即在保证松紧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将AB间的距离改变后,用相同的力来拨动弦,听音调的变化即可;(3)据(2)可知,在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据生活常识可知,弦发声的音调还与弦的粗细、材料等因素有。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习题(含答案)
7.“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小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悦耳动听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8.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二)分析总结:声音的音调跟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三)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钢尺振动的快慢

较快

音调的高低

较高

故答案为:
课题
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
数据记录表格
钢尺振动的快慢

较快

音调的高低

较高

器材
钢尺,刻度尺
实验
步骤
(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A.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C.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D.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
4.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B.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丁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偏离原位置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只是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2.2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2.2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练习题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填空题1.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响度与的关系.鼓面的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话,非常好玩儿,“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产生的.3.花花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固定在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l)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4.一个声源2分钟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 Hz,入耳(填“能”或“不能”)听到;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次.5.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l)“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大.(2)“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美.(3)“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高.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声音,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二、选择题7.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8.为了不影响小红学习,妈妈看电视时把声音调小,这改变了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9.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10.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C. 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11.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12.音乐会上,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一位女高音歌手,下面关于两人声音的说法确的是( )A.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大;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小B.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小;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大C.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D.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小;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大13.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14.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1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哨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第15题图三、实验题16.【提出问题】玲玲同学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听到暖水壶竟然“唱起歌”了,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结合声音的三特性,她认为,声音由低沉变尖说明“歌声”的音调越来越,她又想,一切发声体都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这个发声体是什么呢?第16题图【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暖水壁和里面的水振动发声;猜想二:可能是暖水壶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猜想三:可能是振动发声.【设计实验】为了验证哪个猜想正确,玲玲和同学找来七个完全相同的空玻璃瓶和一个小木棍,先将七个空玻璃瓶排成一排,然后在每个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水量依次减少,如图所示.【进行实验】①玲玲先用小木棍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七个玻璃瓶,同学们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②玲玲又用嘴对着瓶口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向七个玻璃瓶吹气,同学们听到的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沉.【分析与论证】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玲玲倒水听到暖水壶发出的“歌声”的发声体是.【评估与交流】(l)为什么吹和敲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化正好相反呢?对此问题,同学们展开了交流:第①次实验时,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这时听到“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水量越多,它们越(填“容易”或“不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变(填“高”或“低”)而造成的.(2)第②次实验时,通过吹气时发出的声音音调的变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音调越高.17.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l)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第17题图(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填“能”或“不能”);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征填空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2.在拉小提琴时如果音调不准就调一下弦的松紧;用手按住弦上的不同部位,使振动的长度不同就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在提琴上有四根粗细不同的弦,弓在不同的弦上拉动时音调也不同.根据以上的三例说明提琴音调分别与琴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3.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拉二胡的手指上下移动,目的是改变_________.4.甲同学说话时,在5s内声带振动1500次,乙同学说话时,在1min内声带振动7200次,乙同学发声的频率是_________Hz,_________同学的音调高.5.人们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入人耳的.在相同条件下,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最快的是_________.有时说话嗓门很大,是指这个人的_________大.有时说歌唱家嗓门很高,是指歌唱家的_________.乐音的三个特性中除了上面说的三个还有一个是_________.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7.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_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8.小明在表演小提琴时,用弓拉动琴弦,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9.多普勒效应指出,声波在从声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声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由多普勒效应可知,当火车从远处向我们高速驶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会_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0.高于_________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_Hz声波叫次声波.为了不影响学习、工作,声音不得超过70_________,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11.简述超声波的应用:(1)在渔业生产上_________.(2)在航海上_________;(3)在医疗上_________,_________;(4)在工业生产上_________;(5)在农业生产上_________.12.美国研究出了一种声波枪,如果这种声波枪用于战术攻防,目标在于打击敌人,使他们失去战斗力,则宜用_________声波枪,如果用于战略攻防,如捣毁敌人的工厂、指挥中心、经济中心、战略要地等宜使用_________声波枪.(填“超”或“次”).13.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蚊子的翅膀的_________产生的,而蝴蝶从身旁飞过却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蝴蝶的翅膀_________.14.声音的强弱通常用_________做为单位,其值越大,则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15.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V olume)”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_________.16.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_________叫做响度,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_________,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_________越大.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的越大,它的_________越大.17.向远处呼喊,可用双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从而使听到的声音的_________更大些.18.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有_________,指响度的有_________.(1)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女高音歌唱家.(4)请勿“高声喧哗”.19.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在发生地震后,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是因为铁制管道等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_________.20.如图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__,用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这个实验说明了响度与_________有关.21.某处固定着一个用来测定声音响度的仪器,先后测得两个发声体传来的声音的分贝数分别为62和45.由此,能否判定第一个发声体的振幅一定比第二个发声体的振幅大?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22.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_________增大.(3)使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会使声音的_________变_________(填“高”、“低”)2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听其响度会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其中“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是为了保持声音的_________不变”.(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4.(1)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2)“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里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而发声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中传播.人们能辨别出是“铃”声,而不是其他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辨别的.25.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超级模仿秀”节目中,声音的模仿主要是模仿了他人的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6.弹钢琴时,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_而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我们能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_________.27.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把窗户玻璃震碎,说明飞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_,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有经验的居民在屋内虽然没有看到飞机,可以判断出飞机是战斗机还是直升飞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分辨出的.28.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国耻,警剔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南京市民捐资铸造了警世钟,警世钟高3m,口径约2m,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_________(填“很大”或“很小”),而振动的频率_________,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29.人耳不能听见的声音有超声波和_________,平时说的B超是_________波,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___波.利用超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表明声波传递_________.30.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_不能传声.参考答案:1.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7;最低的是1.2.在拉小提琴时如果音调不准就调一下弦的松紧;用手按住弦上的不同部位,使振动的长度不同就会发出不同的音调;在提琴上有四根粗细不同的弦,弓在不同的弦上拉动时音调也不同.根据以上的三例说明提琴音调分别与琴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3.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拉二胡的手指上下移动,目的是改变振动琴弦长度.4.甲同学说话时,在5s内声带振动1500次,乙同学说话时,在1min内声带振动7200次,乙同学发声的频率是120Hz,甲同学的音调高.5.人们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在相同条件下,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最快的是固体.有时说话嗓门很大,是指这个人的响度大.有时说歌唱家嗓门很高,是指歌唱家的音调高.乐音的三个特性中除了上面说的三个还有一个是音色.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7.科学家根据星球光谱的红移现象推断宇宙正在膨胀,星球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也有类似的现象,在火车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的瞬间,尽管火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是不变的,但我们听起来声音的音调却是由高变低(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8.小明在表演小提琴时,用弓拉动琴弦,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9.多普勒效应指出,声波在从声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声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由多普勒效应可知,当火车从远处向我们高速驶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会变高(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0.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声波叫次声波.为了不影响学习、工作,声音不得超过70 dB,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11.简述超声波的应用:(1)在渔业生产上探测海里鱼群的位置.(2)在航海上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3)在医疗上检查、治疗人体疾病,对医疗器械和食物等进行杀菌消毒;(4)在工业生产上超声波金属探伤仪能探测金属制品内在的缺陷;(5)在农业生产上用超声波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12.美国研究出了一种声波枪,如果这种声波枪用于战术攻防,目标在于打击敌人,使他们失去战斗力,则宜用超声波枪,如果用于战略攻防,如捣毁敌人的工厂、指挥中心、经济中心、战略要地等宜使用次声波枪.(填“超”或“次”).13.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蚊子的翅膀的振动产生的,而蝴蝶从身旁飞过却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14.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做为单位,其值越大,则声音的响度越大.15.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V olume)”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响度.16.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的越大,它的响度越大.解: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把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的越大,它的响度越大17.向远处呼喊,可用双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目的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扩散,从而使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更大些.解:双手放在嘴边可以减小声音扩散,改善声音的方向性,使声音集中向一点传播,这样可以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18.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有(1)(3),指响度的有(2)(4).(1)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女高音歌唱家.(4)请勿“高声喧哗”.19.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在发生地震后,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是因为铁制管道等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20.如图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用力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前两空选填“大”或“小”)这个实验说明了响度与振幅有关.21.某处固定着一个用来测定声音响度的仪器,先后测得两个发声体传来的声音的分贝数分别为62和45.由此,能否判定第一个发声体的振幅一定比第二个发声体的振幅大?答: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你的理由响度还与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关.解:由于第一个物体发声的分贝数值比第二个大,所以第一个的响度大;即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第一个发声体离仪器近,二是第一个的振幅大;也可能是由于第二个发声体离仪器远,或第二个的振幅小.故单凭所测得响度的大小是不能判断其振幅的关系的,即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第一个发声体距离测响度的仪器近造成的.22.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使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会使声音的音调变高(填“高”、“低”)2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听其响度会增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其中“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是为了保持声音的音调不变”.(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解:(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有关.实验过程中“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是为了保持锯条振动的频率不变,音调不变24.(1)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2)“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里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声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们能辨别出是“铃”声,而不是其他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解:(1)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这是一种放大的思想﹣﹣即将不易观察的鼓面的振动转化为小纸团的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2)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振动而发声的;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人们能辨别出是“铃”声,而不是其他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级模仿秀”节目中,声音的模仿主要是模仿了他人的音色(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模仿声音主要是通过模仿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色接近或相同时,模仿的才像26.弹钢琴时,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而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我们能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解:弹钢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我们根据音色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27.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把窗户玻璃震碎,说明飞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有经验的居民在屋内虽然没有看到飞机,可以判断出飞机是战斗机还是直升飞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分辨出的.解: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把窗户玻璃震碎,说明飞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有经验的居民在屋内虽然没有看到飞机,可以判断出飞机是战斗机还是直升飞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分辨出的.28.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国耻,警剔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在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南京市民捐资铸造了警世钟,警世钟高3m,口径约2m,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很大(填“很大”或“很小”),而振动的频率很小,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解:当用木棒撞击大钟时,大钟振动的振幅很大,故其响度很大;但是其振动的频率很小,故其音调较低,所以能发出洪亮而低沉的声音29.人耳不能听见的声音有超声波和次声波,平时说的B超是超声波,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次声波.利用超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表明声波传递能量.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这种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是次声波.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这就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0.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