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廉的常用诗词典故

合集下载

10首小众的关于廉洁主题的古诗词

10首小众的关于廉洁主题的古诗词

10首小众的关于廉洁主题的古诗词一、古诗词原文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解析:- 况钟是明代著名清官。

“清风两袖朝天去”,生动地描绘出他离任时两袖空空、清正廉洁的形象,“不带江南一寸棉”进一步强调他不拿百姓一丝一毫的廉洁品质。

后两句描写士民为他饯行时的不舍,从侧面烘托出他深受百姓爱戴,而这种爱戴正是源于他的廉洁奉公。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出石灰石开采的不易,象征着仁人志士无论身处何种艰难环境都能坚守自我。

“烈火焚烧若等闲”表明石灰石面对烈火考验时从容淡定,就像廉洁之士面对各种诱惑和磨难毫不动摇。

“粉骨碎身浑不怕”则强调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坚定意志,最后“要留清白在人间”直白地表达了诗人要坚守廉洁、留名青史的决心。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解析:- 诗中的梅花生长在洗砚池边,沾染了墨香,花开时只带有淡淡的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梅花不在乎外表的艳丽被人夸赞,只求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这正像廉洁之人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求自身清正廉洁的品质能影响周围的环境。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解析:- 诗的前两句指出手帕、蘑菇和线香这些本是民用之物,但如果官员贪污受贿,就会成为百姓的祸殃。

后两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再次强调自己两袖清风进京,就是为了不让百姓议论是非,表现出于谦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解析:- 首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诗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国家和家庭的兴衰成败取决于是否勤俭或奢侈。

颔联通过列举琥珀为枕、珍珠饰车等奢侈之物,进一步批判奢侈之风。

清廉师德诗词

清廉师德诗词

清廉师德诗词一、于谦石灰吟1. 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石灰开采、烧制过程的描写,来比喻自己的高尚节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写出了石灰开采的艰辛,就如同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各种磨练。

“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在烧制时要经受烈火的考验,诗人以石灰自比,说明自己面对艰难困苦毫不畏惧。

“粉骨碎身浑不怕”更是强化了这种不惧牺牲的精神。

最后“要留清白在人间”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要坚守清白廉洁的高尚品德。

3. 作者介绍: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他为官清正廉洁,在明朝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保卫京城,却最终被诬陷致死。

他的这首石灰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

二、郑燮竹石1. 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 赏析:诗中的竹子紧紧咬定青山,扎根在破岩之中,象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

“千磨万击还坚劲”,无论外界给予多少磨难,竹子依然坚韧不拔,这就像有清廉师德的教师,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和干扰,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表现出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气魄。

3. 作者介绍: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他为人正直,做官时关心民间疾苦,他的诗画多反映现实,他笔下的竹子也成为了他自身品质的一种象征。

三、王冕墨梅1. 原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墨梅的形象,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则升华了主题。

梅花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只求把清香之气留在天地之间,这就像有清廉师德的教师,不追求外在的名利,只求内心的清正廉洁,把高尚的品德传播开来。

3. 作者介绍: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末著名画家、诗人。

他一生淡泊名利,隐居山林,以卖画为生,他的诗歌充满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四、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中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关于清廉的诗词

关于清廉的诗词

关于清廉的诗词1、《石灰吟》明代:于谦原文:只有经过千万锤的敲击才能从深山中提取出来,它把燃烧的火的燃烧当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经过千百次的凿凿,把熊熊烈火的燃烧当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在世间留下高尚的节操。

2、《书端州郡斋壁》宋代:包拯原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译文:清正廉洁、正直为做人的根本,秀丽的木材最终会成为房屋,精钢不会造成钩。

3、《咏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隐原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4、《招魂》先秦:屈原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如果你不考这个,你离开的时候会很难过。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译文: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

具有如此盛大的美德,被世俗牵累横加秽名。

君王不考察这盛大的美德,长期受难而愁苦不尽。

上帝告诉巫阳说:“有人在下界,我想要帮助他。

5、《七谏》两汉:东方朔原文: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译文:世俗之人改清洁为贪邪,伯夷宁愿守节饿死首阳。

独行廉洁啊虽不容于世,日后叔齐终得美名扬。

层层乌云遮得天昏地暗,使得日月失去灿烂光芒。

忠臣坚贞欲进谏,佞人在旁谗言诽谤。

2.关于清廉的诗句关于清廉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抄元.王冕<<墨梅>> 廉者,民之表也;攻击者是人民的小偷。

宋.包拯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这价值一千美元,但没有什么伤害无辜。

唐·白居易捡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

传统文化学习之古诗词中的清廉

传统文化学习之古诗词中的清廉

传统文化学习之古诗词中的清廉1、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

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

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

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

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

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

2、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注译】自身不正,即使是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听从。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别人,大家就会心悦诚服,如果只用语言来空泛说教,大家就会发生争吵而无所适从。

【解读】第五伦,任东汉章帝时的司空,他对王公贵族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及世风日下深表忧虑。

他多次上书倡导当权者廉政勤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这句话对我们今天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

领导干部只有在廉洁从政方面率先垂范,下级才不敢作奸犯科;如果像一些人那样,“台上讲反腐,暗地搞腐败”,不仅下级不会听,而且还会带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气。

3、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

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九章》【注译】遗:遗留;咎:祸咎。

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

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句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句

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句1.关于廉洁的古诗句1、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砥廉哲理启示】菊花虽已凋谢残落,但在那寒风霜雪中却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

作者以“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赞美菊花的傲骨耐寒。

以至于后人常常用这一句诗来比喻和赞赏有气节的人风骨凛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格。

我们的为官从政者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

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平明:黎明。

楚山:指镇江一带的山。

冰心:清明纯洁的心,比喻心地莹洁。

毛壶:玉制的壶,比喻高洁。

【砥廉哲理启示】王昌龄的这首诗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客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景象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也告诉我们这样的砥廉哲理。

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员,就必须做到“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在心灵深处清心寡欲、一尘不染,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3、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砥廉哲理启示】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

4、竹石(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砥廉哲理启示】高尚的情感和坚韧的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像石灰那样,顶住千千万万的诱惑,经过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磨炼,才能够形成,并且将清白留在人间。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①浩荡离愁:无边的离愁。

清廉诗句展播

清廉诗句展播

清廉诗句展播一、古代诗歌中的清廉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解析:这首诗以石灰自喻,石灰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等重重磨难,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为留下清白在人间。

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坚守清廉、不同流合污,在面对各种考验时也要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

-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

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 解析:包拯以铁面无私著称,他深知为官之道在于清正廉洁。

诗中表明自己做官不应念叨功劳,操劳政务本就是应尽之事,拒绝收受礼物是为了倡导廉洁之风,展现了包拯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解析:诗人借墨梅自喻,梅花生长在洗砚池边,虽然花朵淡雅,但它不求人夸赞颜色艳丽,只希望把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里的“清气”象征着清正廉洁、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不慕虚荣、坚守清廉的志向。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 解析:诗的前两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成为千古名句。

李商隐通过回顾历史,指出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成功源于勤俭,衰败源于奢侈。

这也是对清廉、节俭的一种倡导,告诫人们要远离奢靡之风,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使国家和家庭兴盛。

- 有道隐屠钓,仁廉非偶然。

倾筐出紫鳜,挥手谢青钱。

昔有离骚客,名高楚国贤。

独醒遭尔笑,吾幸醉终年。

- 解析:诗中提到渔夫隐于屠钓之间,有着仁廉的品质并非偶然。

渔夫倾筐拿出紫鳜鱼,却挥手拒绝钱财,这种廉洁不贪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借此表达对清廉品德的赞赏。

古人廉洁修身的诗词

古人廉洁修身的诗词

古人廉洁修身的诗词
1.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就像海瑞那样,一生清廉刚正,不惧权贵,这不正是廉洁修身的典范吗?
2.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以梅自喻,告诉我们要有像梅花般高洁的品格,不追求虚名浮利,这是多么高尚啊!
3.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清白,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廉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4.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就如同杨震面对诱惑时的坚定,坚决不受贿赂,廉洁的品质在磨难中愈发闪耀啊!
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笔下的莲花不正是那些在污浊环境中仍能坚守廉洁的君子的写照吗?
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修身治国,他的廉洁风范简直就是一座丰碑啊!
7.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即使身处陋室,依然保持高尚品德,这就是廉洁修身的力量啊!
8.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这种不向权贵低头,坚守自己的廉洁品性,是不是超酷的?
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像伯夷、叔齐那样,无论富贵贫贱还是威逼利诱,都能保持廉洁,真的太厉害了!
1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在浑浊的世间仍能保持廉洁清醒,他的精神就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呀!
我觉得古人的这些廉洁修身的诗词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廉洁的品性,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在生活中践行廉洁,让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关于清廉的诗句和故事。

关于清廉的诗句和故事。

关于清廉的诗句和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廉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它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能让人心生敬畏又满怀崇敬的力量。

先来说说那些关于清廉的诗句吧。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这句诗简直就像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

于谦啊,那可是个铁骨铮铮的人物。

他身处官场,面对无数的诱惑和压力,却始终坚守自己的清白。

就像一棵青松,不管狂风怎么肆虐,就是挺直了腰杆,一动不动。

这清白是什么?清白就像是那纯净的白雪,容不得一点污渍。

一旦被玷污,那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了。

于谦在那个充满着利益纷争的官场,就像一个孤独的守护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诗。

他难道不知道贪污受贿可以让自己过得更舒服吗?他肯定知道。

可是他不屑于那样做,他心中有着比金钱和权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清廉的操守。

还有郑燮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清廉,但是却能从侧面反映出清廉官员的心境。

郑燮,也就是郑板桥,他在做小官的时候,心里装着的是百姓的点点滴滴。

一个清廉的官员,他的心就和百姓连在一起。

他看到百姓的疾苦,就如同自己在受苦一样。

如果是一个贪婪的官员,他哪有心思去管什么“一枝一叶”,他满脑子想的恐怕都是怎么搜刮民脂民膏吧。

清廉的官员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百姓的生活。

他们在职位上,不会去想从百姓那里捞取好处,而是想着怎么为百姓谋福利。

再讲讲那些清廉的故事吧。

在古代,有个叫杨震的人。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在夜里给他送来黄金,还说夜深人没人知道。

杨震听了可就生气了,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哇塞,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啊。

杨震在面对黄金的诱惑时,就像一个勇士在面对敌人一样,没有丝毫的退缩。

他心里清楚,一旦接受了这黄金,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操守,就不再是那个清正廉洁的杨震了。

他的这种清廉可不是装出来的,那是深入骨髓的。

他的学生可能以为,这么点黄金,又是在夜里偷偷送来,没人会发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廉的常用诗词典故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诗词典故,欢迎阅读:
政事部清廉诗词典故
【不贪身内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喻清正廉洁。

唐周昙《咏史诗春秋战国门宋子罕》:自有不贪身内宝,玉人徒献外来珍。

另参见器用部珍宝不贪宝。

【计日】
《后汉书羊陟传》:羊陟字嗣祖,大山梁父人。

拜侍御史,再迁冀州刺史。

帝嘉之,拜陟河南尹。

计日受奉(同俸),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

◆喻为官清廉。

唐崔峒《题桐庐李明府官舍》: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四知名】
《后汉书杨震传》: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咏官吏清正廉洁。

唐李峤《金》:方同杨伯起,独有四知名。

另参见器用部珍宝四知金。

【任棠水】
参见政事部清廉任棠水。

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后汉书庞参传》:(庞)参拜为汉阳太守。

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到,先候之。

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

主簿白以为倨。

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

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称颂官吏清正廉明,为民作主。

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另参见地理部水流任棠水、参见植物部草木拔薤。

政事部忠直拔薤、政事部议政谒任棠。

【刘宠】
《后汉书循吏传刘宠传》:刘宠为会稽太守时治郡廉明,离任时,当地老叟各以百钱相赠。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指廉政恤民的官吏。

唐吴仁壁《金钱花》:堪疑刘宠疑芳在,不许山阴父老贫。

另参见器用部珍宝一大钱、人物部官吏选一钱。

【饮贪泉】
参见地理部水流贪泉。

唐白居易《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食泉心不回。

【罢官还犊】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又其(时苗)始之官,乘薄軬车,黄防牛,布被囊。

居官岁余,牛生一犊。

及其去,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

群吏曰: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

苗不听,时人皆以为激,然由此名闻天下。

◆指官吏清正廉洁。

清吴汝纶《题姚伯山木叶庵图》:请剑除奸前日事,罢官还犊去时思。

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佩犊。

【捧靴】
《旧唐书崔戎传》:(崔戎)寻为剑南东、西两川宣慰使。

西州承蛮寇之后,戎即宣抚,兼再定征税,废置得所,公私便之。

还,拜给事中,驳奏为当时所称。

改华州刺史,迁兖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

将行,州人恋惜遮道。

至有解靴断鞍者。

◆指地方官为政清廉。

清袁枚《送中丞至惠山蒙赐人参留别趴一路官民尽捧靴,中丞病起奈劳何。

另参见器用部衣冠靴挂、人物部官吏崔帅留靴。

【悬枯鱼】
《后汉书羊续传》: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羊)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赢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指为官清廉。

清宋琬《送别俞眉仙归新安》:郭外行春策病马,壁间退食悬枯鱼。

另参见动物部鳞介府丞鱼、人物部官吏太守悬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