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中的重音技巧详解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朗诵中的重音技巧详解朗诵是播音主持艺考中的必考内容,在朗诵中,不论是从语法方面考虑,还是感情方面考虑,重音的掌握都很重要。
在播音主持朗诵中,中音的技巧有哪些呢?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从音量上看: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从出现的位置看: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
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
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却与朗诵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以下是 7 条关于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1. 嘿,朗诵时要注意重音哦!就像我们说话强调某个重点一样。
比如说“我今天特别高兴”,把“特别”重读,那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这能让你的朗诵更有表现力呢。
2. 哇塞,停顿也很重要啊!不能一股脑儿地不停顿呀。
你想想,“他说他明天会来”,在“说”后面稍作停顿,效果是不是就很不一样啦?
3. 朗诵时语气可得多变呀!不要总是一个调调。
比如读到“哇,好漂亮啊”,那语气就得兴奋起来,像真看到漂亮东西一样,可不是平平淡淡的。
4. 注意节奏呀!就像音乐有节奏一样,朗诵也得有它的韵律。
比如读一首欢快的诗,你就得读快点,有那种轻快的感觉。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快一点读就有那味儿了,对吧?
5. 情感投入太关键啦!你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感受他们的情感。
读悲伤的故事时,你得带着点儿悲伤的情绪,不能嬉皮笑脸的呀。
6. 还有呀,发音要清晰哦!可别含糊不清,那就糟糕啦。
“四是四,十是十”,每个字都得清楚地读出来,才能让人听明白呀。
7. 别忘了和观众有眼神交流呀!你又不是在给自己读。
看着他们的眼睛,把你的情感传递出去,这才叫朗诵呢!
我的观点结论:掌握好这些朗诵的技巧与方法,你的朗诵一定会更棒!让人沉醉其中!。
朗诵技巧之三:重音训练

朗诵技巧之三:重音训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朗诵技巧之三:重音训练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根据语句目的和感情需要,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
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一、重音的分类重音主要分为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三种。
(一)、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例: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二)、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
目的在于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此,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①从音量上看。
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②从出现的位置看。
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
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这种情况下,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一)重音重读
重读是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以突 出重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说 重音时,唇舌要有力一些,音量 要加大一些,从而使重音的强声 与非重音的弱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晰的突现重音。重读的方法一 般用来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 以及形象鲜明的事物。
重读实例
二、重音表达训练:
确定了重音后,还有一个怎样将重音 表达出来的问题。重音的突出鲜明, 不仅仅在于声音的轻重,而在于是否 能与非重音形成对比。也就是说,重 音是在与非重音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 高低变化、虚实变化以及语速的快慢 等பைடு நூலகம்化来体现重音。总的来说,重音 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语言目的和所 要表达的感情色彩的要求,其方法也 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重读实例
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 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 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 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 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 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二)重音轻读
轻读是把被确定为重音 的词或短语的声音压得 低于非重音,有力地轻 轻吐出。具体来说,就 是在读重音时,尽量把 发音部位往后靠,降低 音高加大气音,然后有 力地轻轻吐出。这种方 法常常用来烘托意境, 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 向的细腻情感,听来轻 柔深挚,回味无穷。
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 里的一切好 像披上了银
我不是不肯,我是不会。 你们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团结、最刚
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 《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

朗读指导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实为音强,在句子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与语法结构有关,称为“结构重音”;另一类与说话人强调的某个意思有关,称为“强调重音”。
结构重音是指说话人无特殊需要强调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与语法结构有关的重音。
大致规律如下:1、主谓句中谓语要重读。
如:风停了,雨住了。
大水冲来,房屋倒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2、动宾句子中宾语要重读。
如:这叫xxxx。
皂荚树像大伞。
3、补语要重读。
如:跑得快,跳得高。
在绿叶间,花儿显得更加艳丽。
大家都乐得前俯后仰。
4、表示特指的疑问词要重读。
如:谁在那里?你的家在哪里?5、修饰语要重读。
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xx高高地飘扬。
强调重音无固定位置,要根据说话人强调的意思决定。
朗读时可通过上下文联系得到启示。
例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中一句:“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离开上下文,便可以赋予多种不同的强调重音: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流的欢快不是吗?)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就是那样的。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水花的透明与闪亮。
)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
(强调总是那样。
)但是,联系上下文,稍作思考就会知道,应是第四种情况,重音在“永远”上,这样才能与上文的“没昼没夜”,下文的“永远……不知疲倦”相照应,充分表现原文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强调重音切忌割裂句子。
往往在把句子分段之后会产生片面性。
例如“人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这句话如果分段来看,很容易误认为重音在修饰成分“凶恶残酷”或者在宾语“借口”上。
但是纵观全句(假设复句)就不难发现,作者愿意是说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很显然,重音应该放在“存心”和“很容易”上。
这样,两个分句才能相互响应,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故事的结尾,更不可能仍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不去提示道理,不是吗?在实际的朗读中,结构重音与强调重音往往并存,相比之下,强调重音更为明显,此时结构重音便要服从强调重音。
中华少年朗诵词重音划分

中华少年朗诵词重音划分
中华少年朗诵词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演讲形式,重音划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
正确的重音划分可以使诗句更加通顺流畅,使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下面是一些中华少年朗诵词常见的重音划分方法和相关参考内容。
1. 词汇的重音划分
中华少年朗诵词中的词汇重音划分可以根据词的音节和意义来分析。
例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这句诗,可以将“红”、“初”、“道”分别划分为重音。
每一个重音都表示一个短暂的停顿,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2. 句型的重音划分
中华少年朗诵词中的句型重音划分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来分析。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句子的重音划分是在“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这两个并列结构中,每个片段都强调了一个转折的情节。
3. 韵律的重音划分
中华少年朗诵词中的韵律重音划分可以根据句子的抑扬顿挫和韵律特点来分析。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个句子的重音划分在于“白日依山尽”中的平仄,并划分为四个重音。
以上仅仅是中华少年朗诵词重音划分的一些参考内容,具体划
分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诗句和演讲要求来进行。
在实际朗诵过程中,朗诵者应根据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句的内涵,合理划分重音,并通过适当的停顿和抑扬顿挫,将诗词表达出来。
在划分重音的同时,注意保持整体的节奏和韵律,使诗词的美妙之处得以展现。
总之,中华少年朗诵词的重音划分是一项综合考虑语义、韵律和诗词特点的技巧。
只有准确划分重音,才能更好地传递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使演讲更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技巧之重音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朗诵技巧——重音

朗诵技巧——重音朗诵技巧,重音朗诵是指以语音和声音表达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
而朗诵技巧中的"重音"是指对词句中其中一个音节或音节组进行突出、着重的读音处理。
通过重音的运用,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诗歌的情感、节奏和意境,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那么,如何运用重音的技巧进行朗诵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1.确定重要内容:在朗诵的过程中,要抓住句子或词句中的重要内容,将其加以突出。
可以根据语义、情感或作者的意图来确定重要内容,例如表达强烈情感的词语、重要的名词或动词等。
在读到这些重要内容时,适当调整音量、语速或音调,以突出重要内容。
2.使用音高变化:通过在重音部分进行音高的变化,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一般来说,重读的音节往往会有稍高的音高,而非重读的音节则较低。
可以在练习时尝试使用不同的音高变化来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3.控制语速:适当的语速可以帮助传递文章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当遇到重点部分时,可以稍微减慢语速,以使听众更容易接收到重点内容。
而在其他部分,可以选择较快的语速来增强整体的韵律感。
4.强调重音部分:可以通过加强重音音节的音量、语气或音调的变化来强调重音部分。
重音可以通过改变声音的力度和音调来实现,例如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语气的强弱等。
5.增强语气:通过改变语气的强弱、柔和度和节奏感来突出重音。
例如,在朗诵时,可以适当使用断句或停顿来增强句子的语气感。
6.抑扬顿挫:在朗诵中运用恰当的抑扬顿挫可以增强词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通过在朗诵时增加或减少词句重音的次数和力度,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7.运用情感:通过运用适当的情感来朗诵词句中的重音,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不同的情感可以通过声音的速度、音调、力度等来表达,例如激动、忧愁、愤怒等。
总之,重音是朗诵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
恰当运用重音可以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突出,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通过练习和不断地尝试,我们可以逐渐掌握重音的处理技巧,使自己的朗诵更加生动、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
一、什么是重音
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
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
(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
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
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 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
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或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读或说得突出一些的词句,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因而,在朗读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联系上下文,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它同语法重音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是不一致的。
当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和语法重音不一致时,后者必须服从前者。
三、各种类型的重音
(一)突出语意区别的重音
这类重音意在显示语意中的某些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句意的重心所在,必须加以强调。
其中有:
1. 并列性的重音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
者见得大度。
(鲁迅《拿来主义》)
(练习)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
2. 对比性重音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朱自清《荷塘月色》)
(练习)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恨,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
爱,充满了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
3. 排比性的重音
排比性的句子,其中能显示彼此具有区别性特征的词语需要重读,而那些重复的词语通常不可以重读。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陶铸《松树的风格》)
(练习)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殷切地等待着你
们! (袁鹰《井冈翠竹》)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二)突出句子关系的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