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山东卷)

合集下载

2019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猝.然(cù)蜚.声(fěi)振聋发聩.(kuì)
B.泅.水(qiú)半晌.(shǎng)舐.犊情深(shì)
C.应.届(yīng)挫.折(cuò)有的.放矢(dí)
D.慰藉.(jí)竹篙.(gāo)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呕歌提纲明辩是非语无伦次
B.凑和泯灭面面俱到莫明其妙
C.蛰伏诙谐层峦叠嶂侃侃而谈
D.喟然迷团奋发图强大相径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职校学生要实现美好的青春梦想,从一开始就得良好的意志品质。

②做一个有有品位的人,我们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③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守候在静止的岸,做飞速行驶的舟。

A.塑造修养不但而且
B.锻造修养与其不如
C.锻造涵养不但而且
D.塑造涵养与其不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
B.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C.清漪园(后来的顾和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造起来的)是圆明园的许多属园之一。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9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9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9年山东春季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東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猝.然(cù) 蜚.声(fěi) 振聋发聩.(kuì)B.泅.水(qiú) 半晌.( shǎng) 舐.犊情深(shì)C.应.届(yīng)挫.折(cuò) 有的.放矢(dí)D.慰藉.(jí) 竹篙.(gāo ) 殒.身不恤(yǔ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呕歌提纲明辩是非语无伦次B.凑和泯灭面面俱到莫明其妙C.蛰伏诙谐层峦叠嶂侃侃而谈D.喟然迷团奋发图强大相径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①职校学生要实现美好的青春梦想,从一开始就得良好的意志品质。

②做一个有有品位的人,我们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③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守候在静止的岸,做飞速行驶的舟。

A.塑造修养不但而且B.锻造修养与其不如C.锻造涵养不但而且D.塑造涵养与其不如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B.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C.清漪园(后来的顾和园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造起来的)是圆明园的许多属园之一。

D.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语文试题共8页) 第1页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人们対教育的期待总是水涨船高....,我们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B.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

易错题库高考精编真题【高考精品真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卷及参考

易错题库高考精编真题【高考精品真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卷及参考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山东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山东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山东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解.嘲解.数善解.人意不求甚解.B.和.面和.缓和.衷共济随声附和.C.差.池差.距差.额选举差.强人意D.标识.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修葺赡养针炙如火如荼B.凋敝浩瀚焕发以逸代劳C.浸渍骁勇惬意精兵减政D.气概对峙纰漏融会贯通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几个月;他一直深入矿区体验生活;终于写出了这部人人都______的好作品.②经过努力;我国已完成SARS疫苗的研究;即将进入临床______.③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为一片_______低缓的平原.A.夸耀实验逐步 B.夸奖试验逐渐C.夸奖实验逐步 D.夸耀试验逐渐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养老院的老人们饱食终日....;过着幸福的日子.B.汽车在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厅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睱接.....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D.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失利后的俄罗斯队的姑娘们黯然神伤.....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老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B.近年来随着全国气候变暖;深藏于滇西群山中的程海湖的蒸发量也逐渐增大.C.我国将展开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未来几年内可建成有效的免疫屏障.D.在雅典奥运会上扬我国威的体育健儿抵达首都机场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6.填入下面横线处;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_.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 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 俨然是一颗晶莹的珍珠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光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刺激信号;而有仅是能量的来源.由于光的作用;人和许多动物才能感觉到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才能具有空间定向与时间定位本领;从而与生存环境保持统一.光作为刺激信号与生命发生的最为密切的关系;莫过于视觉的形成.人从外界环境获得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但是;只有眼睛还不能形成视觉;必须有光作为刺激信号并与眼睛接收与加工光信号的机构相配合才能形成视觉.视网膜上的光感受细胞对光产生反应;把光所携带的景物信息转换为神经电信号;经加工后传到大脑;再经脑的综合分析产生视觉;这才能看到环境景物.光运动也是光作为一种信号对生命活动发生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光运动;就是那些由光调节的、生物体的整体或某一部分发生空间位移的行为反应.光运动使生物体具有了空间定向本领.多细胞植物虽然不能有来去自由的运动;但它们可表现出弯曲、扭转等运动现象;而这些运动往往受着光照的控制.若光的作用只是触发这类运动;则称为感光性.要是光的方向决定了运动方向;就称为向光性.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向光性突出表现在把叶面转向太阳光的入射方向.生物对于光的刺激产生定向运动;称为趋光性.这些生物要在光源与背景之间;不同强度的光源之间选择运动方向.朝向光刺激的运动反应叫正趋光性;背向光刺激的运动反应叫负趋光性.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是在这种光照的周期性变化环境中进化而来的;因而适应了环境;产生了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生物体内与环境的周期变化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动;称为生物节律;它是生物体对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反应.造成生物节律现象并使之得以维持的内部机制称为生物钟;生物钟的存在使生物体具有了时间定位本领.一个具有某种生物钟的动物;如果被迅速转移到环境周期不再与动物节律同步的地点;则生物钟还能按与原来环境周期同步的节律继续作用一段时间.7.对第一段中“光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刺激信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光是生命能量的来源B.因为光给人和动物以视觉C.因为光给生物以空间定向本领D.因为光给生物以时间定位本领8.下面对第二段“视觉的形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眼睛为视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B.光信号为视觉的形成提供了外部信息C.视网膜的作用是接收、转换和加工信息D.大脑的作用是看到环境景物9.对第三段中生物光运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光运动指光在生物体中的运动B.多细胞植物不存在光运动问题C.向光性是植物追随阳光的表现D.趋光性是生物依附阳光的表现10.对第四段中生物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钟是生物的内在节律系统B.生物钟与光照的变化毫无关系C.生物钟与生物的空间定向有关D.生物钟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调节之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荧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布设时混在一起;“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很好的例子.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_______;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________.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进行;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联想.听到声音知道说话的是谁;见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都是起于联想作用.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得根据过去的经验.由此可知联想的作用广泛.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种种意象总是不由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由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钟子期何以负知音的雅名?因他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笳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东坡怎样形容洞箫声?他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些数不尽的例子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创造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因此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了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都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任意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周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11.根据第一段的文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应该是哪两个词语?(4分)12.第三段开头“联想的性质如此”是对上文的总结;请从第二段中找出联想性质的两个方面.(每个方面不超过四个字)(6分)13.第四段中的“空册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都是诗人通过联想对音乐的描绘;但前者突出的是________感受;后者突出的是________感受.(6分)14.在第五段中;作者一方面认为艺术创造离不开联想;一方面又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这是否矛盾?理由是什么?(4分)15.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通过举例意在说明“联想大半是偶然的”;请你也举个和艺术作品相关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5分)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卫懿公好禽;见觗①牛而悦之;禄其牧人如中士.宁子谏曰:“不可.牛之用在耕;不在觗.觗其牛;耕必废.耕;国之本也;其可废乎?臣闻之;君人者不以欲妨民.”弗听.于是卫牛之觗者;贾十倍于耕牛;牧牛者皆释耕而教觗;家官强能禁.邶②有马;生驹不能走而善鸣;公又悦而纳诸厩.宁子曰:“是妖也;君不司;国必亡.夫马;齐力者也;鸣;非其事也.邦君为天牧民;设官分职;以任其事;废事失职;阙③有常刑;故非事之事;君不举焉;杜其源也.妖之兴也;人实召之;自今以往;卫国必多不耕之夫;不织之妇矣.君必悔之.”又弗听;明年;狄④伐卫.卫侯将登车;而御失其弓辔;将战;士皆不能执弓矢;遂败于荣泽;灭懿公.【注】①觗(dǐ):碰撞;相触.②邶(bě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汤阴县南.③阙jué):犹“乃”.④狄(dǐ):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16.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7.春秋时期;耕战是立国之本.从全文看卫懿公的私欲给卫国带来了怎样的后果?(用文中语句作答)(6分)18.卫懿公的灭亡具有怎样的历史教训?(用文中语句作答)(4分)阅读下面的研讨;完成19~20题.春日汪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瞑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注】茅茨:茅草屋顶.烟瞑:烟雨迷蒙.19.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的?(4分)20.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5分)五、作文(70分)21.有人向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老妇人问道:“尊敬的夫人;您用什么化妆品把自己保养得如此美丽;使您整个人显得这样生动和富有吸引力.”老妇人微微一笑;未作回答.她的一位邻居在一旁答道:“我从未看见她使用过化妆品.她只是用善良柔化自己的声音;用施与护理自己的双手;用公正塑造自己的形象;用真诚美化自己的心灵;用坦然对待一切不喜欢她的人.”请以“用真诚美化自己的心灵”为题;写一篇200字的议论文.(20分)22.“执着”在佛教的教义中原指对尘世事物的追逐不舍.但是对于尘世中的人来说;执着乃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他们身上往往都凝聚着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50分)参考答案1-5 DADDB 6-10 BBDBA11. 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女孩比作DNA。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三)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 ,______ ”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 ,______ ”。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 ,______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答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_.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

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

这大大__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

高考全国 I 卷:2019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 I 卷:2019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I 卷:2019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答案为试做答案,由于能力、时间、版本等诸多因素,肯定存在不少错误,敬请甄别使用。

标准答案公布后将第一时间做出详细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1.D A刨除/刨根问底; B漩涡/涡轮机; C驻扎/扎实.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沿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B 发贴子,眼花瞭乱,沿袭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3.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4.C 漫无边际应为浩如烟海;闲言碎语应为只言片语;良莠不齐应为鱼龙混杂。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5.B A、主客移位,红楼梦和给予搭配不当;C、介词多余,去掉"据";D、搭配不当,去掉"迎接"。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由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滴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

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

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6.D "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错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7.C A、是"想通"而非"影响";B、不是"时代",是"才气、学养、心态";D、强加因果。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8.A B没有弃形式;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借鉴西画时表现出来的"惰性";D是以后,不是以前。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