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药害的种类与缓解措施
玉米除草剂常见药害

科普惠农玉米除草剂使用不当往往造成药害,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介绍玉米除草剂的常见药害和解除药害的方法。
1常见药害1.1烟嘧磺隆药害玉米三至五期叶喷施烟嘧磺隆后5~10d,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
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
玉米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
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
1.2二甲四氯钠盐药害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茎基部肿胀,气生根长不出来,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
叶色浓绿,药害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对产量影响很大,甚至绝收。
1.3酰胺类除草剂药害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表面喷雾处理。
禾本科杂草由幼芽吸收,阔叶杂草由根和幼芽吸收,进入体内的药剂能干扰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最终死亡。
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
酰胺类除草剂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质与RNA 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死亡;该类除草剂只能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杂草。
甲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乙草胺的田间用量每667m 2分别为有效成分120~144g、72~144g 和25~50g;用量过大,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土壤黏重、冷湿地块,可促使药害的形成。
1.4莠去津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干扰抑制光合作用,使杂草幼苗难以补充必需的有机营养而饥饿死亡;此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
农业标准-玉米田除草剂药害来袭,如何识别与解决

农业标准-玉米田除草剂药害来袭,如何识别与解决又到了玉米田打除草剂的高峰期,比起除草效果,除草剂药害更让人揪心:造成玉米减产,引发农民与经销商争执。
其实很多药害都可以自行恢复,或是喷雾一些促进生长的调节剂或液肥促进恢复,但也有很多人分不清除草剂的药害,不能及时挽救。
下面介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发生原因、解决方案,以便大家提前预防,减少药害发生几率。
1、烟嘧磺隆使用量大,或重喷芯叶,加上高温干旱天气最容易发生药害。
受害后首先玉米心叶变黄,然后扩展到整个叶片及其他叶片;玉米生长会受到抑制,植株矮化,也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轻者一周可恢复,重者严重抑制生长,难以恢复。
2、莠去津用量过大,或遇到高温天气下易产生药害。
叶子顶端失绿,出现发黄或淡绿现象,生长缓慢,一般发生药害不严重,7-10天可恢复。
3、硝磺草酮硝磺草酮因其安全性高,对地里大草防治效果略好,受到部分农户的喜爱。
但正因它安全性高可以全田喷雾,也造成了大家对除草剂安全意识防范的降低,大剂量的使用加上高温天气依旧会发生药害。
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白化(前期褪色但不干,区别于百草枯药害)影响光合作用,同时对玉米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用量越大药害越严重。
4、二甲四氯对玉米地莎草及较大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也常复配烟嘧磺隆使用。
此类除草剂属激素型除草剂,主要是诱导作物畸形,根、茎、叶、花及穗均有明显的变形现象。
玉米炎热天喷洒,或使用量过大时,玉米叶片卷曲,叶片浓绿,心叶呈马鞭状或葱状,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育受抑制;遇到阴雨高湿天气易倒伏,后期主要影响正在发育的气生根,根系缩小,影响玉米正常营养的吸收、对玉米穗也会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除草剂的药害发生主要是用药量和天气造成的,所以施药时需根据地里杂草情况合理用药:(1)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2)其次避开高温施药,最好是在下午气温相对凉爽时用药;(3)地不多时尽量定向喷雾避开芯叶;(4)如果天气过于干旱最好先浇遍水,营造田间小气候环境,再喷药;(5)可以选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烟嘧、26%噻酮•异恶唑悬浮剂等,或加入安全剂喷雾;(6)已经发生药害的要及时解救,除草剂用量过大造成药害,应及时用清水喷淋,清除玉米叶面的残留药液,降低玉米体内除草剂浓度,减轻药害;(7)药害较轻时,对于叶片发黄、干枯,但心叶正常的玉米,可以喷施一些叶面肥或调节剂缓解药害,比如芸苔素内酯,后期加强玉米肥水管理,及时补救水肥,不至于造成大面积损失;(8)发现有玉米芯叶扭卷一起的,用手或坚硬物剖开。
玉米药害识别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预防与缓解措施作者: NET 来源: NET 更新日期:2009-6-11 阅读次数:120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推广站冯国明王洪秋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
人们对杂草的防治除利用相应的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外,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化防过程中操作者对所用药剂的性能、特点了解不够,用药品种、时间、方式、方法不当,剂量偏大偏小或操作失误等,都将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
低浓度(小于100微克/毫升)施用时对植株有剌激生长作用,当施用剂量大于100微克/毫升时即抑制植株生长。
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
适宜用药时期为玉米的4~6叶期。
两种除草剂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1~36克和50~60克。
早春低温、使用时期过晚或过量、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种,常会形成药害。
早春低温使玉米对2,4-D丁酯的耐药性减弱。
春玉米4叶期低浓度(30~35克/667平方米)药剂处理,用药几星期后即可使玉米产生畸形;5~6叶期玉米耐药性增强,但浓度过大(120克以上/667平方米)更易引起植株器官变态。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
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
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土壤处理时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份90~100克。
玉米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建议及措施

玉米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建议及措施
目前玉米田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因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除草剂程度不同的药害所至。
其症状原因如下:
症状:叶片扭曲,形成葱状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畸形上卷不与土壤接触,雄穗很难抽出,茎脆易折,叶色浓绿,严重的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
发生原因:
1、用药时低温玉米苗降解除草剂比较缓慢,时间长,易产生药害。
2、有些地块因积水或过水影响根系活力易产生药害。
3、喷雾器喷头使用不当造成药害。
如使用圆形喷头的症状较重,扇形喷头的轻。
以后希望大家改成扇形喷头。
4、使用农药适期不当,个别品种玉米叶龄超过5-6叶易产生药害。
5、使用除草剂剂量超量产生药害。
6、不同的玉米品种对除草剂的耐药性(敏感性)不同。
如:马齿型玉米品种四单19基本没有药害;特种玉米象甜玉米硬粒型对除草剂敏感,耐药性差,易产生药害。
建议:广大农民要积极行动起来,不等不靠进行生产自救,将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措施:
1、及时进行中耕铲趟,提高地温,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的通透性,增加根系活力,减轻药害。
2、进行追施氮肥。
3、喷打植物解害灵,生根粉,叶面肥等。
如(1):商品名(净叶)的解害灵,(2)碧护+微肥+米醋进行叶面喷雾,都能减轻药害作用。
4、对较重的植株将鞭状的心叶割除,再进行叶面喷打解害灵处理。
都能起到减轻药害的作用。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近年来,随着玉米除草剂的普遍使用,玉米除草剂药害的发生也大面积增加,甚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玉米除草剂药害能够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也可造成附近地块的其它作物产生药害而影响生长和产量。
特别是目前农民大量使用玉米苗后除草剂,品种多、复配剂多,遇到特殊气候条件,玉米除草剂药害发生更为严重。
笔者在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玉米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表现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表现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有2,4-D 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两种,该类除草剂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较强的内吸性和传导性。
在玉米田中使用主要用阔叶类杂草,用药期为玉米的4-6叶期。
低温、施药时期过晚或者用药量过大时常出现药害。
温度过低会造成玉米对2,4-D 丁酯的耐药性能变弱。
春玉米4叶期以下使用低浓度(30-35g/亩)药剂喷雾,用药几周后即可使玉米茎叶产生畸形;5-6叶期虽然玉米耐药性有所增强,但大剂量(大于120g/亩)使用更容易造成玉米生长畸形。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玉米药害一般叶片呈扭曲状、心叶呈卷曲鞭杆子状,不经过人工剥离割除叶片和雄穗不能伸展抽出;由于在正常位置难以形成雌穗,常在植株的下部节位长出雌穗;植株下部的节间较脆弱、易折断,根系生长受限,侧根生长不良。
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在玉米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是百草敌。
该类除草剂有植株生长调节剂的功能,内吸传导性能好。
百草敌一般用于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后杂草三叶前茎叶喷雾,能够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
苗前用于土壤处理时常与莠去津、甲草胺等药剂复配混用,正常用量为有效成分90-100g/亩。
玉米苗前使用药量过大时,初生根明显变多,植株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能力变弱;苗期使用药量过大,造成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出现皱缩现象,心叶为葱状,茎秆脆弱易折;施药过晚时,会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气生根,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极易造成植株倒伏。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喷洒除草剂是常见的方法,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药害的情况,给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带来损失。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1. 叶片变黄玉米叶片变黄是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最常见症状之一,通常出现在叶片的末梢或边缘,也可以在叶片的中部,叶片状况好的玉米可能是部分叶片或整个玉米叶片都变黄。
叶片变黄的同时还会出现叶片卷曲的情况。
2. 叶片倒伏除草剂药害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变得虚弱,不能承受风雨天气,从而出现叶片倒伏的情况。
叶片倒伏不仅影响了玉米的外观,还会影响玉米的发育,育穗期出现的叶片倒伏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3. 植株生长异常玉米除草剂药害会影响植株的形态,使得玉米植株生长异常。
玉米可能出现植株矮化、叶片变小、根系发育不良等情况,甚至可能导致玉米的死亡。
1. 注意药剂浓度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过高的药剂浓度易导致玉米药害,并且浪费成本。
2. 注意施药时间玉米生长不同阶段的适宜施药时间不同,在玉米生长初期,适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这个时候玉米的叶片较小,较为脆弱需要特别注意。
在玉米生长后期,由于植株高度增加,药剂难以完整覆盖植株,容易造成部分植株的药害。
3. 细心观察在施药后,需要仔细观察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药害症状需要及时调整药剂浓度和施药时间,同时也需要借助农药防治专家的意见。
同时,建议在药剂使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搅拌和喷洒药剂时要适当佩戴口罩和防护服。
总之,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需要农民们在日常的生产中加以重视,对于因施药不当导致的玉米药害情况,需要制定合理的药剂使用计划,细心观察实际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玉米田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挽救方法

玉米田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挽救方法随着化学除草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也因人为及天气等因素,除草剂药害发生次数及面积也随着增加。
其症状包括:畸形、褪绿、坏死、落叶、矮化、生育期延迟、产量降低等。
一、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除草剂品种和类型选用不当。
未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或选用的剂型不当。
如在玉米苗期错误地使用了土壤处理除草剂型,造成玉米全田受害。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药剂,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除草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除草作用和保证对作物的安全;反之则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2、使用时期不当。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
玉米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3~5叶期较为安全,6叶期后用药,玉米心叶对药剂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3、使用剂量不当。
目前由于田间遗留的根茬、大龄草较多以及干旱等因素影响,造成除草效果较差,农民往往刻意加大用药量,以求提高除草效果,致使用药量过大造成药害。
4、喷药方法不当。
田间喷药不均匀,重复用药,致使局部药量过大产生药害;炎热的中午用药,高温易产生药害;酰胺类除草剂在低温、阴雨天、湿度大时用药,易产生药害。
5、与其他农药混用不当或间隔时间短。
如烟嘧磺隆不能与有机磷农药混用,使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地块,使用前后7天内不能使用除草剂。
6、药滴飘移的影响。
如2,4一D丁酯的飘移对周围的豆类、蔬菜田易造成危害;玉米苗后使用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高温时用药由于药液蒸发也容易产生药害。
宋秀娟李亚芝7、过量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时间过长。
如前茬豆田使用氟磺胺草醚药量过大,后茬种植玉米,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易产生残留药害。
玉米田常用除草剂阿特拉津,其土壤残留量较大,长期单一使用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8、不注意环境变化及苗龄情况,盲目用药.造成药害。
如2争.D丁酯在高温条件下,药效发挥好,药害也重。
同时在3~5叶期较安全,过晚也易产生药害。
9、喷施假冒伪劣产品更容易产生药害。
因为除草剂是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果选用假劣产品,很难保证除草剂具有选择性。
玉米除草剂药害如何补救

01 Chapter
药害定义和原因
定义原因
药害对玉米的影响
03
02
01
药害的常见症状
叶片黄化
生长迟缓
穗粒减少
根系受损
02 Chapter
logo
预防玉米除草剂药害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当使用或选择错误的除草剂,都可能导致玉米受到药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预防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措施。
03 Chapter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除草剂可能会导致玉米受到药害,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那么,玉米除草剂药害如何补救呢?logo 药害发生后如何补救
04 Chapter
补救后的管理和注意事项
05 Chapter
药害情况
补救措施
案例一:药害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案例二:补救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经验分享:如何避免类似药害事件再次发生
01020304
严格用药管理
提高农民素质
关注气象条件
强化监管和检测
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药害的种类与缓解措施
玉米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遭受各种环境胁迫、病虫害、药害、肥害、缺素症等,都会导致一定的形态变化,这些形态变化症状极易混淆,所以具体诊断时,必须全面了解各种因素,详细分析其内因,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从目前我国玉米田应用农药的实际情况来看,杀虫剂和杀菌剂造成的药害并不常见,只有三唑类杀菌剂的药害时有发生。
而除草剂对玉米造成的药害却屡见不鲜,这与当前农民应用除草剂技术水平较低密切相关。
不同化学类型的农药造成药害的症状是不同的。
为了便于诊断,下面将玉米常见的几大类农药药害症状与缓解措施简介如下:
一、玉米药害的种类与症状
(一)三唑类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中三唑酮(商品名称有粉锈宁等)经常被用来处理玉米种子,用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当用药量超过推荐剂量时,极易导致玉米药害。
土壤低温有利于药害产生。
药害症状常表现为玉米出苗延迟,一般较正常玉米晚出苗2~3d,玉米出苗后,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色深绿,根短小,根毛稀少。
药害轻者可逐渐恢复正常,药害重者不能拔节,严重减产或绝产。
(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钠盐属于这一类。
它们是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
低浓度时对植物有刺激生
长作用,高剂量时将抑制植物生长。
主要用于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苗后茎叶处理适宜施药时期为玉米4~6叶期。
当施用过量或玉米6叶后施用,常会引起药害。
症状为叶片扭曲,形成葱状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畸形上卷不与土壤接触,雄穗很难抽出,茎脆易折,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
(三)苯甲酸类除草剂
该类除草剂具有生长素或干扰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土壤处理时通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
玉米苗前施用过量时,初生根系增多,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减弱,叶形变窄。
玉米苗期施用过量,主根扁化,叶片长成葱状叶,茎脆弱。
(四)酰胺类除草剂
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草胺常被用于玉米田,苗前土壤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如果施用过量,会使玉米植株矮化,有的不能出土,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
有时呈鞭状(俗称甩大鞭),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土壤黏重冷湿有利于药害产生。
(五)均三氮苯类除草剂
玉米田常用的这类除草剂品种主要有阿特拉津。
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可有效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以根吸收为主,茎叶吸收很少,能迅速传导到植物分生组织及叶部,干扰光合作用。
如施用量太大,可使玉米叶片失绿或变黄,生长
受到抑制并逐渐枯萎。
苗后玉米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有药害。
(六)磺酰脲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是超高效的除草剂,可被作物的根、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向上和向下传导。
宝收(阔叶散)于玉米4叶期,可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在低温多雨的情况下可造成药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叶脉呈褐色,生长受到抑制。
玉农乐在玉米3~5叶期茎叶喷雾使用,可有效防治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绝大多数玉米安全,仅个别品种表现药害症状。
保证在玉米苗后1~4叶期施药安全,5叶期施药遇低温多雨、光照少可使玉米受害,症状为叶发黄,10~15d恢复正常生长。
施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玉米田对此类药物敏感(如辛硫磷)两种药物使用间隔期为7d以上。
二、玉米药害的缓解措施
田间施药后的7d内要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药害,要立即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增温保墒,积极防除病虫害,以提高玉米抵抗药害的能力。
同时还要立即采取如下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三唑类杀菌剂产生的抑苗药害
如果药害较轻,可不用采取任何措施,一般能自行恢复;如果药害非常严重,应考虑补种或毁种,以免严重减产或绝产。
化学解药害:每667m2用金哥1~2g+五谷盈25g/桶喷雾补救,或每667m2用丙酰芸薹素内酯3000倍液+金哥1~2g喷雾补救。
(二)对激素型除草剂如2,4-D丁酯、百草敌等造成的药害
可喷洒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或活性炭等,以减轻药害。
化学解药害:每667m2用金哥1~2g+五谷盈25g/桶喷雾补救,或每667m2用丙酰芸薹素内酯3000倍液+金哥1~2g喷雾补救。
(三)对于触杀型除草剂产生的药害
可使用化学肥料促使玉米迅速恢复生长,尽量减少药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化学解药害:每667m2用金哥1~2g+五谷盈25g/桶喷雾补救,或每667m2用丙酰芸薹素内酯3000倍液+金哥1~2g喷雾补救。
(四)土壤处理
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采取趟地、灌水泡田、反复冲洗土壤等措施,尽量把土壤中的残留药剂冲洗掉。
化学解药害:每667m2用金哥1~2g+五谷盈25g/桶喷雾补救,或每667m2用丙酰芸薹素内酯3000倍液+金哥1~2g喷雾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