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口诀
推拿口诀八句

推拿口诀八句
1. “推按揉拿要记清,从头到脚有顺序。
”
- 哎呀,每次看到妈妈给奶奶推拿,妈妈都会一边推一边说这句话呢,就像她在完成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奶奶还会舒服地哼哼着说:“对呀,就是这样,真舒服呀。
”
2. “轻重要适度,别把人弄疼啦。
”
- 有一次我也想试试给爸爸推拿,我就一边念着这句口诀一边动手,结果爸爸大喊:“哎哟,轻点儿呀,你这小笨蛋!”我赶忙说:“哎呀,我知道啦!”
3. “这里按一按,疲劳全消散。
”
- 爷爷总是说他肩膀酸,我就会跑过去说:“爷爷,我来给你按按,这里按一按,疲劳全消散哟。
”然后爷爷就会笑着夸我乖。
4. “那里揉一揉,浑身都轻松。
”
- 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就会给我揉肚子,还会说:“宝贝,那里揉一揉,浑身都轻松哦。
”我感觉真的没那么难受了呢。
5. “推拿有技巧,用心才有效。
”
- 我问爸爸怎么推拿才好,爸爸就认真地说:“推拿有技巧,用心才有效呀,你要仔细感受。
”
6. “穴位找得准,效果才会好。
”
- 妈妈教我推拿的时候特别强调这句,她说:“你看呀,穴位找得准,效果才会好,可不能乱按哟。
”
7. “耐心加细心,推拿才完美。
”
- 我给我的小猫咪推拿的时候就会默默念这句,我可耐心细心啦,小猫咪也很享受的样子呢。
8. “多多来推拿,身体顶呱呱。
”
- 每次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推拿的时候,都会有人说:“多多来推拿,身体顶呱呱。
”然后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按摩口诀八句

按摩口诀八句
以下是十条主题为“按摩口诀八句”的内容:
1. “按按头呀,轻松又享受。
就像给大脑放个假,你试试,是不是瞬间疲劳都跑掉啦?”
- 例子:我给妈妈按按头,她直说舒服得很呢!
2. “揉揉肩呀,压力全不见。
这感觉不就像是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变轻了嘛!”
- 例子:老公工作累了,我给他揉揉肩,他开心极了。
3. “捏捏背呀,酸痛快快退。
好比把烦恼都给挤出去了一样呀!”
- 例子:爷爷总让我给他捏捏背,说特别解乏。
4. “捶捶腰呀,活力又来到。
不就像给腰打了一针能量剂嘛!”
- 例子:爸爸站久了,我给他捶捶腰,他直夸我懂事。
5. “搓搓手呀,温暖到心头。
这跟捧了个小火炉有啥区别呢!”
- 例子:冬天我给奶奶搓搓手,她笑得可甜了。
6. “晃晃腿呀,舒适好滋味。
就好像腿上绑的石头掉了呀!”
- 例子:弟弟运动完,我帮他晃晃腿,他说感觉太棒啦。
7. “点点脚呀,疲劳全赶跑。
不就像给脚做了个大扫除嘛!”
- 例子:朋友逛街累了,我给她点点脚,她直呼过瘾。
8. “转转脖呀,轻松又快乐。
就如同脖子被解放了一样呀!”
- 例子:自己工作间隙转转脖,马上精神多了。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八句按摩口诀简单又实用,大家都快来试试呀!。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歌诀大全(收藏好了)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歌诀大全(收藏好了)说起中医正骨推拿,很多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神”的确,中医在正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关于它的歌诀,你知道哪些吗?中医正骨手法歌诀,值得一看!颈腰椎病定歌一三七颈难前后,二五六椎侧弯难。
唯有颈二旋转难,颈椎有病垂先变,腰一有病前弯难,腰二病难左右弯。
腰三左右难转动,腰五不敢往后弯前后左右都难动。
必是腰四病无疑。
颈椎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在颈。
触觉不灵在颈五,肩周痛来找六七,负重不一是胸四,三处管定上肢病。
胸椎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
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
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
咳嗽原因见五相,张嘴短急气管伤,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
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腰椎腰二里急鸡鸣泻,消渴之源腿易肿,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无它难形成。
腰三酸软眩晕症,耳鸣脑涨听不清,站起身来天地转,睁眼看事更不行。
阳萎早泄性无能,妇女淤血肚子疼,传宗接代有障碍,胃里返酸秃头顶。
腰四疼痛膝变形,肌肉萎缩单侧重,走路形态罗圈腿,骨桥形成难较正。
腰五坐走蹲起难,髋轴变形生炎症。
上楼难把台阶迈,天气变化更严重。
骶尾椎站走不成蹲着行,咳嗽翻身更加痛,腿长粗细不一样,骨盆不正摔造成。
连接全靠四个一,各司其职更甭提,临到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枢机,要注意骨桥骨癌加结核,溶合软化与空洞,手法施治应禁止,否则将会憾终生。
需要学习的知识:1、专业基础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中医学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初步掌握身体上的主要穴位和人体的经络,因为中医推拿是建立在经络、穴位基础上的,做各种手法都是要重点刺激经络和穴位的。
除了这些还要重点学习辩证的知识,中医里面著名的八纲辨证可以帮助大家掌握基础的辩证方法,从而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
完整版 按摩操口诀

晨会推拿操之蔡仲巾千创作各位亲爱的伙伴们, 让我们一起放松, 一起来做个推拿操.请伸出你的双手, 没带的可以和旁边的伙伴借一双!请把双手放在你前面伙伴的肩膀上, 一起放松我们的身体.1.伸出你们的九阴白骨爪, 帮你前面的一位伙伴推拿一下我们的年夜脑, 放松一下!口令:摸摸你的头啊,奖金不用愁; 摸摸你的头啊,好多的油啊;摸摸你的头啊,今年你最牛啊;摸摸你的头啊,工作要加油啊;2.推拿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 轻轻的, 让他感受我们真诚的服务.口令:揉揉你的肩啊,平时少吸烟啊; 揉揉你的肩啊,早晨要熬炼啊;揉揉你的肩啊,工作要领先啊;揉揉你的肩啊,业务要熟练啊;3.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 后面的伙伴用你的两个小拳头帮他捶捶背.口令:拍拍你的背啊,干活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晚上早点睡啊;拍拍你的背啊,快乐永相随啊; 拍拍你的背啊,事业有所为啊;拍拍你的背啊,喝酒不能醉啊; 拍拍你的背啊,睡觉要盖被啊;拍拍你的背啊,拓展不会累啊; 拍拍你的背啊,烦恼全都没啊;(上敲敲, 下敲敲, 左敲敲, 右敲敲, 随便再敲敲, 我继续往下敲, 再敲, 不竭敲, 好了, 不能再敲了!再敲就失事了!)问一下前面的伙伴, 爽吗?爽!4.年夜家双手举起来, 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 再往下, 好, 停, 让我一起帮我们的伙伴拍拍腰, 放松下腰部!揉揉你的腰啊,工资要上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好多的肥膘啊;揉揉你的腰啊,计划按时交啊; 揉揉你的腰啊,永远不会老啊;5.好的, 我们继续, 下面把左手放在伙伴们的肩膀上, 右手伸出来, 伸出其中的一个指头, 慢慢的画两个圈, 接下面, 我们要考验一下年夜家的反应能力, 做一个快速反应题, 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伙伴的腋窝下, 挠痒痒!好的, 全体下后转!中国有句古话:“出来混的, 早晚要还的!”下面有仇的报仇, 有怨的埋怨了!1、好的, 同样伸出你的左手, 帮你前面的一位伙伴推拿一下智慧的源泉, 我们的年夜脑.(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2、双手伸出来, 帮我们的伙伴们推拿一下太阳穴, 放松一下!(双手伸出来, 年夜大都中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活的长久, 佛说人的耳垂越年夜就越会活的越久, 下面让我们一起帮我们的伙伴轻轻的拉拉耳垂, 祝福他活的更加长久.)3、推拿一下我们伙伴的双肩, 轻轻的, 让他感受我们的服务.4、前面队友弯下腰躬身45度, 后面的伙伴用你的双手帮他拍拍背.(上拍拍, 下拍怕, 左拍怕, 右拍拍, 随便再拍拍, 我继续往下拍, 再拍, 不竭拍, 好了, 不能再拍了!再拍就拍到屁股了!)问一下前面的伙伴, 爽吗?爽!5、双手举起来, 沿着前面伙伴的身体慢慢往下, 再往下, 好, 停, 让我们一起帮伙伴拍一拍年夜腿的外侧, 注意还是外侧, 不是内侧哦!(有人发出了邪恶的笑声.)6、下面请各位把双手举起来, 轻轻的画两个圈, 想象一下今天的工作一定是收获多多, 快乐多多!好的、听清口令做举措, 以最快的速度在你前面一位师父徒弟的腰部, 挠痒痒!。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全身推拿按摩手法1、全身推拿按摩可以先从颈部开始首先从颈部开始:(第一条线)沿着督脉从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各三遍。
(第二、三条线)沿着颈椎两侧竖脊机从肩中穴起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理各三遍。
(第四、五条线)沿着颈椎两侧胆经从肩井穴起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各三遍。
手法要轻,两侧有大量的血管)。
2、全身推拿按摩可以按摩头部头部:(第一条线)从风府穴开始沿着督脉揉、按、拨各三遍到百会穴停止深压30(第二、三条线)从天柱穴开始沿着两侧膀胱经揉、按、拨各3遍到络却穴停止深压15秒。
(第四、五条线)从风池穴开始沿着两侧胆经揉、按、拨各3遍到承灵穴停止深压15秒。
四、腰部:主要针对脊柱两侧竖脊机(膀胱经)。
3、哪些人不宜全身推拿按摩身体体征稳定,如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
女性生理期,腰部不能按,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
没有严重的血液学疾病,如紫癜、血小板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
按摩的地方没有感染、严重的皮肤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
发烧高热时,也不可按摩。
脱臼、拉伤患者。
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按摩疗法作为一种外力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四个,即均匀、柔和、有力、持续。
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按摩与不柔和、不为人体所适应及接受的“外来暴力”的区别所在。
因此,按摩并不是越痛越好。
另外,一味强调手法的力度,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会加重病情。
全身推拿按摩有什么益处1、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气血循环增加之后,体内将能够分泌出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激素,例如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很好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
足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

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2)小儿推拿三字经口诀若洗皂用食、中二指分开,在鼻翼两旁推揉。
鼻两旁洗皂穴位于鼻两旁。
向下推曲食、中二指向下推之。
和五脏可调和五脏之气,小儿用此穴。
女不用女子不用洗皂穴,八卦良用运八卦也能调和五脏之气。
若泻痢泻肚、痢疾二症,推大肠用推大肠一穴治之,其验如神,食指侧食指外侧为大肠的真穴,上节上食指外侧第3节,穴位如豆粒大小,来回推用力均匀往返推之,根据病情轻重,定推拿次数。
数万良病重者推的时间长,可达数万次。
牙痛者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骨为髓之府牙痛分虚实,此指虚火牙痛。
骨髓伤入病伤阴,肾精耗损,阴虚火旺,致虚火牙痛。
揉二马二马穴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补肾水补肾水能滋阴潜阳,治虚火上炎。
推二穴若推二马、肾水二穴不效,牙痛反加重者,为实火牙痛,应重推六腑以愈为止。
数万良少则不验,必须多推。
治伤寒治疗伤寒,拿列缺重拿双手列缺穴,令毛孔全开,出大汗用力久拿,自头至足必须出大汗,立无恙寒邪随汗而出,表解病愈。
受惊吓小儿受惊,先掐五指节,每节掐7下,拿此良然后,再拿列缺穴即愈。
不醒事昏迷不省人事,目闭口紧阴脉不绝者。
亦此方拿列缺必醒。
或感冒伤风等一切外感症,急慢恙急惊风、慢惊风等症,非此穴非拿列缺不能爽快治好,故称仙手,即指此穴。
不能良一切邪入心包、闭窍昏迷、动风发搐诸症,非此穴不能愈。
凡出汗推拿出汗或自汗盗汗时,忌风扬应避风,令汗自干为要。
霍乱病霍乱病有三,阴泻、阳吐、阴阳者上吐下泻,必须分明。
暑秋伤发病多在暑后秋前,因中暑气,又中寒气所致。
若上吐上吐者为阳霍乱,因受暑过重,胃气上逆所致。
清胃良止吐用清胃法。
大指根从腕横纹至大指根横纹,大鱼际肌的外侧缘属胃经。
震艮连震、艮是八卦穴中的两个方位,在大鱼际肌的内侧黄白皮大鱼际肌外侧缘白皮与掌背黄皮交界处,上起大指根横纹,下齐艮卦部位,为胃穴所在,自艮向外推为清胃。
真穴详以上黄白皮部位,为胃的真穴所在。
凡吐者凡呕吐者。
俱此方皆因胃气下降,反而上逆所致,清胃可使胃气下降,所以都用清胃。
推拿按摩顺序歌诀

推拿按摩顺序歌诀
推拿按摩顺序歌诀
一.头面部(盖巾)仰卧位。
面部操作细参详,分抹印堂到太阳,
轻揉眼眶三五圈,推拿鼻翼到颧旁,
推抹水沟到地仓,轻摩下颌颊车上,
轻揉颊车到太阳,点揉印堂百会乡,
攅竹百会同样做,勾压风池风腑当,
指腹梳理头皮处,轻揉耳廓入梦乡。
二.胸部盖巾(注意屈膝)
按压双肩分推胸,全掌揉腹挤拿同,
点压三脘枢海关,摩腹轻摩转圈功。
注:即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
三.上肢部。
(盖巾)
拿揉上肢按揉腕,曲里关神合劳点,
按压手掌拔伸指,抖动上肢摇肩关,
注: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内外劳宫。
四.下肢部,(移盖巾)
直推三面腿拿揉,血海里交点按揉,
抱揉膝部拍打腿,推摩足背再摇踝。
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要翻身俯臥位。
五.项肩背腰部。
移盖巾
初项拿揉压棘突,拿揉肩点按三穴,
再滚肩部背上同,按揉背腰两侧中,
弹拨按压足太阳,滚背拍打腰背松,
按揉肾俞搓命门,直推背腰三五通。
注:三穴指肩井、秉风、天宗三个穴位。
六.下肢部。
移盖巾
一拿揉臀及腿后,滚臀点揉五穴中,
二拿昆仑与太溪,叩击臀部腿抱揉,
三足压刮五脏区,拔伸趾关节一次,
四按推搓足底叩,按摩到此全做过。
注:五穴指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
此推拿按摩顺序是按照南京中医药大学全身保健按摩的顺序编写,朋友如果是局部按摩不是按此顺序来的。
按摩歌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小儿总诀歌(清)骆如龙推拿小儿如何说。
只在三关用手诀。
掐在心经与劳宫。
热汗立至何愁雪。
不然重掐二扇门。
大汗如雨便休歇。
若治痢疾并水泻。
重推大肠经一节。
侧推虎口见工夫。
再推阴阳分寒热。
若问男女咳嗽诀。
多推肺经是法则。
八卦离起到干宫。
中间宜手轻些些。
凡运八卦开胸膈。
四横纹掐和气血。
五脏六腑气候闭。
运动五经开其塞。
饮食不进儿着吓。
推展脾土就吃得。
饮食若进人事瘦。
曲指补脾何须歇。
直指推之便为清。
曲指推之为补诀。
小儿若作风火吓。
多推五指指之节。
大便闭塞久不通。
盖因六腑有积热。
小横肚角要施工。
更掐肾水下一节。
口出臭气心经热。
只要天河水清彻。
上入洪池下入掌。
万病之中都去得。
若是遍身不退热。
外牢宫上多揉些。
不问大热与小炎。
更有水底捞明月。
天门虎口肘诀。
重揉顺气又生血。
黄蜂入洞医阴病。
冷气冷痰俱治得。
阳池穴掐心头痛。
一窝风掐肚痛绝。
威灵总心救暴亡。
精宁穴治打逆噎。
男女眼若往上翻。
重掐小天心一穴。
二人上马补肾经。
治得下来就醒些。
男左女右三关推。
上热退下冷如铁。
寒者温之热者清。
虚者补之实者泄。
仙人留下救儿诀。
后学殷勤谨慎些。
[推拿]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小儿推拿疗法的常例手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拿肩井,无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
其中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
在推拿时,可蘸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
2.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二个步骤。
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
3.运太阳: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
—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常用作每次推拿治疗的第三个步骤。
有发汗、止汗、明目醒神等作用。
4.掐总筋:用大拇指轻轻按掐腕横纹中点,另一手握住患儿手指轻轻摇其腕关节,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四个步骤。
有清心火、止惊搐、畅四肢等作用,也可用于口舌生疮、潮热、感冒鼻塞、四肢抽掣等症。
6.拿肩井:一手捏拿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握住小儿食指和无名指,将上肢伸摇数次。
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作为结束手法,所以又名“总收法”(收诊法)。
拿肩井有畅通一身气血等作用。
小儿五经推拿法刘开运(1918年~2003年),苗族,著名推拿专家,曾任中华全国推拿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推拿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小儿推拿分卷” 主笔,湖南省首批审定的50名名中医之一。
刘老毕生致力于中医推拿教学与临床研究,学验俱丰,造诣精深,创立了以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和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小儿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以“ 推五经” 为核心内容的刘氏小儿推拿疗法。
推五经(五经推拿)是刘老推拿经验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五脏病证(包括相应腑病)。
五经是指与五脏相应的五个腧穴,各穴位置在相应手指的螺纹面,从拇指至小指分别称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
推五经有推、旋推两种手法。
直推:为泻法(或清法),以大拇指螺纹面从小儿手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作直线推动,须连续而快速地推动,从指根退回螺纹面时不用力。
直推法有清热泻实的作用,用于实证。
旋推:为补法。
以大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手指螺纹面作顺时针方向推动,推动1圈为推1次,须连续而快速地推动。
旋推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用于虚证。
推动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推动的节律要均匀,力度适中,以顺利推动并保持规定的频率为宜。
推拿五经时,刘老十分重视五行生克的关系和小儿五脏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和五脏病候的虚实,提出:脾经宜用补法不宜用清法(即泻法),若用清法,清后要加补法;肝经、心经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若用补法,补后要加清法;肺经既可用清法,亦可用补法;肾经宜用补法不宜用清法。
五经推治手次变化的基本原则是:年龄越大,病情越重,手次越多,补法手次宜多于清法手次;主清(补)经手次宜多于兼清(补)经手次。
五经推治清补手法在各小儿年龄组的基本手次列表如下:手次(次)手法1月~1岁1岁~3岁4岁~6岁6岁~9岁10岁~12岁补法50~150100~300200~400300~600400~800清法20~6050~150100~200150~300200~400脾宜补不宜清,清后应加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属阴土,脾气常虚,脾阳常不足,旋推脾经(拇指)有补脾气、温脾阳、助脾运化的作用,脾的虚证,当然应予旋推补脾。
直接清脾经有泻实清热之效,但脾乃阴土,阳常不足,故如寒湿困脾、宿食停滞等无热象的实证。
是绝对不能直接清脾而泻其实的;即使是脾胃湿热、大肠湿热等有明显热象的实证,直接清脾之后,亦应加旋推补脾以调之。
犹如白虎汤之用粳米、甘草。
这是由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最易受损的病理特点决定的。
清脾、补脾必清肝脾与肝关系密切,脾虚恐肝木乘脾,故补脾必清肝;脾实则土壅木郁,故清脾亦当清肝。
肝只清不补肝为刚脏,体阴用阳,病理现象多呈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
直推(食指)清肝能泻火清热、舒肝解郁、镇肝潜阳、凉肝息风,而旋推肝经,性偏温补,有助火焚木、劫阴动风之虞,故肝经只可直推清泻,不可旋推温补。
若遇肝血不足、肝阴亏虚之证,确须补肝时,据肝肾同源、精血互补的原理,以旋推小指“ 补肾经” 代之。
心只清不补心属火,犹如离照当空,阳热炽盛。
旋推中指即是补心火,直推中指则能清心火,开心窍,宁心神。
临床心病虽有气、血、阴、阳之虚,又有热陷心包,热(火)扰心神、痰迷心窍、瘀阻心脉等实证,推心经(中指)却只能直推,而不能旋推,即使是心气虚、心血虚,甚至是心阳不足的病证,旋推补心后常出现患儿烦躁啼哭,夜寐不宁等现象,所以旋推补心临床很少用。
若须补心,常以旋推脾经代之。
若非用旋推补心的,亦宜旋推之后再加直推以调之,单纯补心易动火,初学者谨识之。
肺可清可补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虚易实,故肺经(无名指)可直推,亦可旋推。
直推肺经有宣降肺气,清泻肺热,祛痰化饮等效应;旋推肺经有益气、固表、敛肺等作用。
清肺补肺均须清心肺与心同居胸中,两者之间有“ 所胜” 、“ 所不胜” 的关系,肺虚则火乘,故补肺须清心;而肺有实热常易逆传心包,故清肺亦须清心。
如此则心火不亢,肺金得宁。
肾只补不清肾为先天之本,小儿形气未定,肾阴、肾阳、肾精、肾气都有待充实发展,故有“ 肾无实证” 之说。
所以肾经(小指)只宜旋推,不宜直推。
旋推补肾的具体作用,决定于机体阴阳精气的虚衰状况,若肾阴虚而有虚热者,可加用小指尺侧缘的直推法以清之。
五脏虚实证推五经的方案:脾虚证:主补脾,次补心,补后加清心,再补肺,并清肝,兼补肾。
适用于脾气虚、脾阳虚、寒湿困脾等证。
脾实证:主清脾,清后加补脾,次清心,再清肺,并清肝,兼补肾。
适用于脾胃湿热、大肠湿热等证。
肝虚证:主补肾,次补心,补后加清心,再清肺,稍清肝,略补脾。
适用于肝血虚、肝阴虚的病证。
肝实证:主清肝,次清心,再清肺,略补脾,并补肾。
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肝经实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证。
心虚证:主补心,补后加清心,次补脾,再补肾,兼清肝,略清肺。
适用于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等证。
心实证:主清心,次清肝,再清脾,清后加补脾,并清肺,兼补肾。
适用于心火上炎、心阴虚内热、热陷心包等证。
肺虚证:主补肺,次补肾,再补脾,兼清心,并清肝。
适用于肺气虚、肺阴虚等证。
肺实证:主清肺,次清肝,再清脾,兼清心,并补肾。
适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壅肺、痰湿阻肺、燥热伤肺、肝火犯肺等证。
肾虚证:主补肾,次补肺,稍清肝,略补脾。
适用于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不足等证。
肾实证:主清后溪(代清肾),次清肝,再清肺,兼清脾,稍清心。
适用于下焦湿热、小肠湿热、膀胱湿热等证。
摘自《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推五经”运用要领》、《刘开运小儿五经推治简介》试论推拿补泻推拿手法补泻《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补,即补人体正气之不足;泻,即泻邪气之有余。
推拿的补泻,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医者运用一定的手法,以一定的力量、幅度、方向,在一定的部位、穴位(线),加以一定的时间,使机体发生一定的变化,以影响神经的传导,改变人体的神经及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某一脏腑功能或抑制某一脏腑功能的作用。
影响推拿补泻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就其中的一些总是进行阐述。
1 三因原则推拿手法“补泻”作用于人体,从而产生补虚、泻实、清热、散寒、祛瘀、消积、温通、发汗等作用,须结合具体情形辩证施治,宜掌握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原则。
1.1 因地制宜北方人腠理因密,皮肤粗糙,身体多强壮;南方人腠理疏松,肌肤润泽柔细。
故针对生活起居环境差异,施术对象的补泻形式有别。
1.2 因时制宜《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是云天人相应,人体内外环境相通。
故推拿治疗因时令季节之别,补泻作用形式有异。
1.3 因人制宜患者禀赋、营养、脏腑功能、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差别,耐常驻程度、病情变化、心理状况等诸多因素皆影响手法补泻。
2 推拿补泻与力的作用2.1 施力大小历代推拿医家认为,重刺激为泻,轻刺激为补。
但这种手法刺激强度差异所致的补泻作用,其补泻的压力分界量,是随各人的体质以及不同部位接受刺激的阈值而异。
在临床上则以患者所感受较强的酸痛感和麻胀感作分界量,且只属于相对量。
而这仅仅是一个近似值。
2.2 施力方向2.2.1 直线推拿一般来讲,常以气血运行方向考虑。
向心性手法多为补,反之为泻。
2.2.2 弧线推拿顺时针方向手法操作为泻,逆时针方向手法操作为补。
2.3 力的作用点(线、面)施力部位、作用面积的大小影响着手法补泻作用。
施力面小,则手法作用较集中,易于渗透,刺激度则相对为强。
反之,则刺激度相对为弱。
3 体位3.1 医者体位手法操作宜多用巧劲渗透,切忌施用暴力。
今在临床治疗中,一些推拿医师片面强调有力,不求刚柔相济,实为一大误区。
某中医学院教师理在其论文中说明推拿专业应取“孔武有力”之辈。
笔者认为,医者当在坚持练功的基础上,临床借重力,按手法需要配合一定的步态、姿势,全神贯注,法从心出,手随意动。
3.2 患者体位患者以一定的体位配合施治,从而体现补泻,取得更佳疗效。
如杨天鹏教授独创“外牵引力”及“内牵引力”学说,利用病人自重及体位改变;地心引力与病人自增腹内压相拮抗,医者施以一定手法巧行补泻之功,收到良效。
4 施术频率从手法频率快慢而言,操作频率快则为“泻”,慢则为“补”,是谓“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5 循经补泻与穴位(线)推拿5.1 循经补泻循经推拿有得气感强和便于寻找反应点两大优点,得气感愈强则疗效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