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明古鹤壁

合集下载

鹤壁文化概述

鹤壁文化概述

鹤壁文化概述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水之滨,太行山东麓,因世传“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而得名。

鹤壁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历史,地处中原腹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鹤壁老市区曾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时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

所辖淇县曾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时卫国首都“沬”。

这里山河秀美,历史悠久、文明久远,山河壮美、人主荟萃,厚土民魂、神韵飞扬,实乃太行山东麓的一颗明珠。

鹤壁是华夏文明发祥之地。

这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明史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耕耘生息,辛村文化遗址、鹿楼汉代冶铁遗址、鹤壁集宋代古瓷窑遗址等,充分反映了这里古文化的发达,经济的繁荣。

殷商时期殷王武丁、武乙、帝乙、帝辛曾先后在辖区内建都,战国时期公元前425年赵国曾在此建都达39年。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13篇专门描绘淇河两岸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

这里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以及孔子的高足子贡的故乡。

鹤壁是秀丽多姿之地。

这里名胜古迹荟萃,自然景观奇特。

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

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水阔流缓,清澈碧透,沿河景点密布,被誉为“北方漓江”。

所辖浚县、淇县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风景优美,摘心台、鹿台、万鹤台闻名遐迩,天宁寺、双塔寺、金山寺美丽宜人,千佛洞、玄天洞、药王洞、鬼谷子洞诡支波谲,上峪火山地幔窗口世所罕见。

鹤壁是诗书之乡。

壮美的山、秀丽的水,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名士登云梦观赏山川河流之秀丽,进朝歌领略历史文化之悠久,驻黎阳赞叹人文风情之俊美,或文或诗,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骈文绝句、文章佳作。

这些熠熠生辉、流远久远的精品佳作,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鹤壁的古风古韵、美景名胜、人文地理、淳朴民风,记录了文人墨客对鹤壁那份挥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恋。

鹤壁是美丽富饶之地。

印象鹤壁11

印象鹤壁11

印象鹤壁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有“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鹤壁中心城区从偏居一隅的鹤山区鹤壁集到中山,再到山城区大湖、红旗街,最后落脚于原浚县大赉店镇,历经3次南迁近50公里的嬗变之旅。

从传说中走来的鹤壁如今生机勃勃、活力迸发,由此带动鹤壁的城市建设如凤凰涅槃般在浴火中重生。

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城市、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森林城市、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等诸多荣誉。

一处最早发现的煤矿鹤壁是因为煤炭开采而建立的城市,因最早发现和开发煤炭资源而出名,全国最早发现煤炭资源的地方是在这里,已探明煤炭储量17.4亿吨。

1957年依煤建市,面积2182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约各占一半。

人口160多万,城镇化率52.8%、居全省第3位。

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5个行政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一条诗意清纯的河流鹤壁因我国北方地区唯一未被工业污染、古称淇水的淇河流经这里而扬名。

淇河被誉为“诗河、史河、生态河”,《诗经》中有39篇描绘两岸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

淇河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河”,是中国首个以诗歌命名的河流。

淇河常年保持二级水质,上游水库的水质基本上是一级水质,29项一级水质指标中有28项达标。

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曾在这里大量出现。

古城鹤壁的历史文化变迁

古城鹤壁的历史文化变迁
及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鹤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 到 30 年前 的商 王朝 的武丁大帝 时期 00 ( 约公 元前 1 3 年~ 18 年) 28 前 10 。武丁大帝是商王朝 中后期的一位君 主, 是商王朝鼎盛时期的代表 , 文治武功昭昭赫赫 ( 详见《 千年的回 三 望: 武丁大帝》 。武丁大帝不仅是淇河文化 的开创者 , ) 同时 更是鹤 壁 城市 的奠基者。 是武丁大帝定都 沫邑, 开创了沫邑作为商王朝帝都的 先河 。据史书记载 , 商王朝的帝武乙 、 乙、 帝 帝辛俱 以此 为都 , 帝 而到 辛时 , 将沫邑改为朝 歌。 帝辛即 周代 以后人们 口中的“ 商纣王” 。朝歌 是商朝中晚期 的国都 , 已被学 界所公认 ( 见《 河地理故 事 ・ 这 详 淇 朝 歌》 。周灭商后 , 歌是周王朝在东方的军事战略基地 ,三监之乱 ” ) 朝 “ 后, 卫康叔又封 于此 , 至卫顷侯 贿赂 周王 , 式建 立卫国 , 直 正 定都朝 歌。 朝歌作为卫国国都 , 一直到 卫懿公被狄人灭国 , 不得 不迁都 , 卫国 衰弱 , 淇河文化的黄 金时期亦告终止 。 自武丁大帝到卫懿公 , 前后 60 0 余年 , 淇河流域作为 当时政 治 、 经济 、 文化 、 军事的最发达地 区 , 辉煌
A TS SA D WR T R 文史艺术 R IT N I E Sl
古城鹤壁的历史文化变迁
范 洁 李 倩 李 丽
可南新 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河南 新乡 4 30 ) 5 00 中图分类号 : 5 文献标识码 : P3 A
摘要 : 豫北历史文化名城鹤壁因相传“ 仙鹤栖于南山峭壁” 而得名 , 历史悠久 , 文化 灿烂 , 山川秀美 , 人杰地 灵, 人文景观和 自然风 光独具特 色; 日鹤壁 , 今 是优 秀的旅游文化名城 , 各项 经济持续发展 , 在先人创造伟业的基础 上铸就新 的辉煌。 关键词 : 鹤壁 ; 历史文化 ; 变迁

家乡鹤壁的演讲稿

家乡鹤壁的演讲稿

家乡鹤壁的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鹤壁的一名学生,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鹤壁。

鹤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是一个充满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它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城市,还是一座资源富饶、景色优美的城市。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鹤壁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鹤壁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而据史书记载,鹤壁是一个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鹤壁曾是商朝、周朝、汉朝等多个王朝的疆域。

这里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鹤壁的历史文化也体现在丰富的历史遗迹上。

比如,鹤壁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簸箕崖,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原始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的石头书"。

此外,鹤壁还有花园口、八仙山、猴王山等众多著名景点,这些景点无不展现着鹤壁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除了历史文化,鹤壁还是一个资源富饶的城市。

鹤壁位于豫北黄金地带,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

这也是鹤壁被誉为“金城”的原因之一。

此外,鹤壁还拥有煤炭、铝土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为鹤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鹤壁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鹤壁位于淇河上游,这条母亲河蜿蜒穿城而过,将城市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在鹤壁的郊区,有城市中的“绿肺”——蝉房山风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葱茏,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此外,鹤壁还有淇河湿地公园、松树谷国家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景点,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欢乐。

当然,鹤壁的美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鹤壁拥有许多特色小吃,比如诸葛鸽子、五谷杂粮馍等,这些美食既有鹤壁地方特色,又能满足人们的味蕾享受。

此外,在鹤壁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比如多汁爽口的七方杏鲍菇、香酥可口的五丰糕等,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美味。

不可否认,鹤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过一些困难和挑战。

但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鹤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鹤壁风情

鹤壁风情

大伾山
大伾山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城东,东 汉光武帝刘秀在山上筑坛祭天。山麓有开凿于 1600多年前北魏太和年间的北魏大石佛。古黄河 流于山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 以镇之。大伾山有大石佛、天宁寺、太平兴国寺、 天齐庙、禹王庙、孔庙、吕祖祠等。魏文帝曹丕 写《黎阳作》,唐洪经纶、高尚志,明卢象升、 王阳明,清王铎、程芳等曾登临赋诗题词。山上 著名石雕作品有大伾山摩崖大佛、陇西尹公浮图、 北魏石兽、唐代大伾山铬,《准敕不停废记》碑、 《康显侯告》碑、龙洞壁雕、王阳明《登大伾山》 诗、王铎摩崖题记。西侧浮丘山有唐千佛寺石窟、
鹤壁资源
矿藏资源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 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 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瓦斯气、 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煤炭 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 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0亿吨 鹤壁市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油料。土特产品甚 多,著名的有“淇河三珍”(鲫鱼、缠丝鸭蛋、冬凌 草)。此外,淇滨区有柿子、核桃、香椿、龙宫花卉, 浚县有小河白菜、大碾萝卜、园上大蒜、善堂大枣、王 桥豆腐、五香花生米,淇县有无核枣,木鱼石等 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常年水质达到 国家一级标准。淇河盘石头水库蓄水6.08亿立方米。
浚县一览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孔子高徒子贡的故里。 商代称黎,西汉置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有 “黎阳收,顾九州”美誉。其古称黎阳,西汉置黎 阳县,宋改为浚州,明改州为县,县城始建于明代, 现存部分城垣。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 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 1987 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河南省鹤壁简介

河南省鹤壁简介

河南省鹤壁简介鹤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

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2006年)。

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鹤壁老市区曾经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七雄之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

所辖淇县曾经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时期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沫”。

境内淇河风景迤逦,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写鹤壁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

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

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

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交通、经济鹤壁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国家干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公路、壶台公路横穿东西,鹤壁正在成为豫北“十”字交通的中心。

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因特网等通讯设施齐全,已具备各种先进的通讯信息传输条件。

供配电网络健全,供电保障能力充足。

改革开放以来,鹤壁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速为全省第2。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畜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四项指标连续15年位居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首;畜牧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两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被确定为中国“国家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为中国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安全保障。

工业生产独具特色。

围绕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五大循环产业链,被中央政府列为循环型城市试点。

鹤壁介绍

鹤壁介绍

鹤壁介绍目录鹤壁简介行政区划交通经济城市建设气候资源文化旅游鹤壁历史城市荣誉∙文化名人∙友好城市[编辑本段]鹤壁简介鹤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

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2006年)。

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鹤壁老市区曾经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七雄之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

所辖淇县曾经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时期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沫”。

境内淇河风景迤逦,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写鹤壁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

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

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

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截至2007年12月31日,鹤壁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11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

鹤壁市面积2182平方千米,人口145万(2007年)。

淇滨区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

邮政编码458030。

山城区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

邮政编码458000。

鹤山区面积159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

邮政编码458010。

浚县面积1088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

邮政编码45625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淇县面积581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

邮政编码456750。

县人民政府驻朝歌镇。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止2007年底。

*另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山城区总人口239,730人,各街道、乡人口:红旗街道51,828 长风中路街道33,625 山城路街道25,280 汤河街街道22,037 鹿楼街道18,648 石林乡37,538 鹿楼乡50,774[编辑本段]交通经济鹤壁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鹤壁介绍-鹤壁简介PPT(经典版)

鹤壁介绍-鹤壁简介PPT(经典版)

淇河缠丝鸭蛋
鹤壁市淇县和淇滨区的淇河沿岸贺家、许家沟、 朱家一带所产的一种鸭蛋。在明清朝时为贡品。 其特点:个大,双蛋黄,煮熟后,蛋黄呈黄红 色,切开可见内有缠绕着的一圈圈不同的色环, 由外及里绕着中心,故称“缠丝鸭蛋”,其特点: 口感细腻,鲜而不腥,营养丰富。
角场营元宵
产于鹤壁市浚县黎阳镇角场营村,这个村是远 近闻名的元宵之乡。这里产的元宵色泽洁白, 无杂点,形状浑圆,柔软细嫩、皮薄馅儿多、 味道甜美,吃到嘴里松软细腻,有一种清香。
3、旅游景点
大伾山
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东。 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 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 处。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浚县大佛而 著称于世。 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
3、旅游景点
摘星台景区
位于淇县县城中心,是著名的殷商文化遗址、 寻根问祖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摘星台, 是一个夯筑土台。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殷 商文化。据《淇县志》载,摘星台为纣王所建, 意谓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喻台之高。是 纣王和宠妃妲己观朝涉、摘国神比干心处。自 纣王在此摘国神比干心后,人们为纪念国神比 干,俗称此台为摘心台。
2、城市概况
鹤壁
作为一座花园城市,鹤壁是全河南水资源最清洁、 蓝天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能源与新材料、先 进制造、食品产业基地,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3旅游景点ຫໍສະໝຸດ 3、旅游景点云梦山
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在河 南省淇县西部,卫辉市东部交界处。素有“青 岩表仙境之胜”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地,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李牧等学生 求学圣地,云梦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历 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 碑刻。 在山顶还有着空中草原——云梦大草原,一派 塞外风光,无限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文明古鹤壁
摘要:鹤壁这片土地历经了沧桑的历史巨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鹤壁市博物馆作为一个窗口,展示着鹤壁地区悠久的千年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堆积,讲述着鹤壁悠久的历史文明,展示着鹤壁蓬勃发展的现在,畅想着鹤壁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鹤壁;博物馆;历史文明;展览;文物
鹤壁市历史悠久,据已发现的可考实物资料显示,鹤壁拥有至少七千年的人类文明史,鹤壁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明,集中的展现于鹤壁市博物馆中。

鹤壁市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有五万余件,分别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玉器、钱币、古字画、化石、铜镜、石刻、银器、蚌贝、木器等十三个种类。

一、基本情况简介
鹤壁市博物馆主要展厅有三层,分别在三楼、四楼和五楼,三楼展出的是《鹤壁市城市建设成就展》,主要以图片为主,结合蜡像人物场景,从鹤壁市的基本情况、文明发展开始讲述,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鹤壁市的发展变迁历程及杰出人物、杰出成就。

四楼为临时展厅,以异彩纷呈、灵活多变
的临时展览吸引着众多观众。

展览的内容囊括了从外地市博物馆引进的优秀历史文化、文物展,从外国引进的异域文化展,以及鹤壁市本土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展等众多方面内容,已经成为一个开拓市民群众视野的文化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展示、交流市民文化生活的有利平台。

五楼为基本陈列展厅,是弘扬和传播鹤壁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里面的基本陈列为《鹤壁长歌――鹤壁古代文明陈列展》。

该展以历史为序,展示了从远古时期到清代的鹤壁历史文明。

其中对鹤壁当地的制瓷、冶铁、采煤技艺做了重点介绍。

展览以模拟仿制的现实历史场景,结合珍贵的历史文物,并辅以文字和语音介绍,给广大观众还原了一个个较为贴切的历史图景,使观众深刻了解鹤壁的灿烂历史和曾取得的杰出成就。

二、基本陈列介绍
鹤壁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以鹤壁历史为主线,以专题作支撑,着重体现鹤壁古代文化的重点与亮点,彰显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

内容按时间顺序主要分为八个部分,详细叙述了鹤壁名称的由来,商代先民的生活状况,鹤壁作为晚商到春秋战国王国都城的历史,鹤壁工业文化的起始,制瓷及采煤的盛况等。

该展内容丰富,共展出了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等文物精品450套、539件。

除了展示出大量的珍贵文物外,还模拟制作了多处历史生活、生
产的场景,配合语音导览系统、多媒体演示系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展示了鹤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1、鹤立于壁
开厅以“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的历史传说,模拟出一副生动的古代生活场景,讲述“鹤壁”这一名字的由来。

并在模拟场景的右下角展出唐墓出土的墓志铭,佐证这一传说的真实性。

这一单元还展出了鹤壁地区出土的史前古生物化石,还有鹤壁新时期时代早期的原始聚落遗址“花窝遗址”中发现的一些原始石器,并模拟了原始人类的生活画面。

2、殷之滥觞
这一单元展出的是鹤壁地区的殷商文化遗存,主要有鹤壁刘庄遗址的考古图片及出土文物,并模拟展出了一座刘庄出土保存完好的石棺墓。

3、王都故梦
此单元展出的是周代的器物,主要是鹤壁辛村西周卫国贵族墓地和宋庄东周贵族墓地出土的器物,包括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等,它们演绎着鹤壁地区曾经的“王都故梦”。

4、两汉民风
此单元展出的是鹤壁地区两汉时期的文化遗存,有一批汉墓中出土的陪葬陶器,极具特色。

还有一系列汉代先民日常生活使用的青铜器,值得一提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的汉代铜
壶,里面尚有酒液保存下来。

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汉代铜镜,做工精美、纹饰丰富、保存完好。

5、工业肇始
此单元展出的是鹤壁鹿楼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大量铁
制品,并模拟了古代冶铁作坊的生产场景。

6、盛世瓷魂
这一单元展出的是鹤壁古瓷窑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瓷制品,并模拟了古代制陶作坊的生产场景。

鹤壁古瓷窑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终于元代,历时五百余载。

唐代瓷器釉色以白釉为主,黄、黑釉次之,装饰方面采用白釉加绿彩及划、刻等装饰手法。

宋、金时期,鹤壁集窑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白地黑花技法最具代表性,器物的品种繁多,虽仍以实用的碗盘类居多,但新的器型大量出现,如盆、壶、灯、炉、瓶、枕等。

元代是鹤壁窑的衰落期,这时期的白釉器物已不占主导地位,而以白地黑彩装饰、仿钧瓷为主。

鹤壁古瓷窑属于民窑,归入磁州窑系,展品风格朴素、自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以常见的花草、飞禽、鱼、鸭、人物、民居等为主要的装饰题材。

7、黑金圣歌
此单元主要模拟鹤壁宋代采煤遗址,制做出古代采煤巷道的场景,观众可以进入亲身体会,展示了当时先进的采煤技术。

8、往事越千年
此单元展出的是鹤壁地区出土的明清时期的文物,主要有石刻造像、金器、青铜器等,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见证着明清以来鹤壁的历史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明正德年间重修的始建于元代的玄天洞石塔地宫出土的释迦牟尼两弟子造像,还有明代王伯禄墓出土的一批金器。

三、小结
鹤壁这片历经沧桑变革的土地上不仅蕴藏着生机,还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瑰宝。

鹤壁博物馆作为一个窗口,一个平台,讲述着鹤壁悠久的历史文明,展示着鹤壁蓬勃发展的现在,畅想着鹤壁美好的未来前景。

作者简介:李瑞丽(1985―),女,汉族,河南鹤壁人,现就职于鹤壁市博物馆,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