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论文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论文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论文【摘要】保障行车安全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永远的主题。

现阶段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已有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必将促进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长效安全稳定。

【关键词】调度指挥;安全;问题;解决措施一、铁路行车调度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1.铁路调度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责任心是铁路调度人员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缺乏高度的责任心,会使铁路指挥调度出现重大安全隐患。

近年来,重大铁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为操作调度工作的懈怠。

并且,专业技能的缺乏也使得调度员不能对突发状况做出及时反映。

疏于对新调度员的上岗培训、对全体调度员的安全督导检查、业务训练,都导致铁路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铁路调度命令不够规范调度命令纰漏是调度安全工作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制约调度安全生产的最大障碍。

尽管近年来我国铁路各部调度命令工作不断完善、加强,但是仍在平日工作中存在错漏发令、违章发令的情况。

调度员不了解现实情况,不考虑乘务员作业时间,私自简化调度操作程序,错发命令,越权行事,严重威胁调度安全。

比如,漏发超限、限速运行命令,导致超限列车开出、限速车辆放行;错发接触网命令停电范围,导致带电车辆进入无电工作区;漏发施工台命令中的机务段信息,导致列车被拦停。

这些不合格调度命令为整个调度安全的维护带来了麻烦,造成调度工作危险无序。

3.调度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标准化、流程化的责任体系,缺乏对铁路调度人员的具体工作计划设计,工作流程缺乏具体,可操作细则。

并且,模棱两可的责任体系、工作设计造成了责任落实不到头,形成了职责盲区,出现了事故责任互相推诿的恶性后果。

除此之外,调度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制度监督。

制度的实施效果要靠有力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没有了监督,制度定的再严谨无缺,也会是一纸空文。

现阶段调度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工作存在不按规章办事、参杂个人情感的问题,不公正的监督使人员安全责任感下降,认为无论做的好与坏,只要和监督人员处好关系,就能过关的不端心理,严重消磨了调度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阻碍了安全高效调度作业目标的实现。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问题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问题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问题研究第一章安全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我国物流运输是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大运输方式中,铁路担负着50%以上的货物周转量和40%以上的旅客周转量,在国家运输网中居骨干地位。

铁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联系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首都与边疆,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人民生活和国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努力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社会稳定的全局、人民利益的根本、铁路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上,真正确定抓好安全生产的高度自觉性和强烈责任感,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首中之首的位置。

安全工作为什么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首先,这是由于铁路运输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铁路运输的生产过程实质就是旅客和货物在空间上实现位移的运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既不改变运送对象的数量或形态,又不改变运送对象的性质。

这种产品既不能贮存也不能积累,它在生产的同时就被消费掉了。

如果连运输对象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铁路运输企业也就没什么效益可言了。

第二,运能和运量的矛盾也要求铁路必须把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铁路运输能力日益满足不了运量的需要的矛盾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安全工作再抓不好,发生事故就必定使原本就很紧张的运能更加紧张。

铁路只有保证运输生产的安全,保证运输畅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业的要求。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运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铁路要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以安全生产作为实现铁路改革和宏伟发展蓝图的重要前提和坚定的基础。

旅客和货物的运输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会极大地削弱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力,直接影响铁路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第四,199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十条明确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全,……”,第一次从法律上规定了保障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尽责的一项基本义务。

行车安全管理论文(2)

行车安全管理论文(2)

行车安全管理论文(2)行车安全管理论文篇二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被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铁路也迈向了高速发展,各项设备的先进与完善。

近年来,每次过完春节,全国各个路局就会针对本局的线路,供电设备装置进行维修及保养,成千上百的铁路维修工人日夜在线路道路两旁进行工作,并且西郑高速铁路随之开通,所以说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来看,对列车行车的安全要更加关注!关键词:行车安全站内区间(施工) 轻型车辆安全措施目前,随着国家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铁路开始修建复线,以提高运能。

对行车安全,特别是施工当中列车的行车安全管理要从基础,根本上整改,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

加强施工计划、站场检修、封锁施工作业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一、站内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

力争不中断行车,不降低行车速度,又要支持配合工电部门施工,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前提下做到行车和施工两不误。

1、日常检修、维修前后的行车安全。

在中间站行车中,往往会遇到工务、电务部门进行施工或设备检修,这时车站行车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大大增加,行车部门要保证行日常检修不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

2、站内施工条件下行车安全。

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的施工或技术改造,如站内更换道岔、钢轨、6502电气集中改微机联锁等,车站要在施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以行车安全为核心,组织好施工期间的行车工作,并配合施工部门作好现场施工工作。

3、站内施工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严格按时间要求操作。

(2)要克服本位主义,树立整体意识。

(3)杜绝临时变更列车运行计划或施工计划。

4、站内施工时建议采取的措施。

(1)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建立施工督导组制度。

(3) 领导干部施工要求。

二、区间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1、封锁区间施工。

铁路行车论文15篇

铁路行车论文15篇

铁路行车论文15篇铁路行车论文:铁路行车平安建谈论文列车脱轨是危害铁路运输平安的严峻事故。

据统计,1988年10年间,我国全路重大、大事故中,列车脱轨约占总事故的70%,其比例之高,在国际上罕见,国内前所末有。

为此,中国铁道学会平安委员会与铁道部平安监察司共同邀请路内从事平安方面讨论的专家、学者和铁路第一线的平安管理工召开了“防止脱轨事故及确保客车平安学术研讨会”。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分析了造成列车脱轨的缘由,认为大多与列车/轨道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

国外早在60年月就在这方面开头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工作。

北美铁道协会(AAR)、国际铁路联盟(UIC)和原日本国铁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保障行车平安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铁路平安讨论方面的基础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试验条件,列车轨道系统平安性评定和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不够完善和健全,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

对货车与脱轨有关的部分参数影响平安性能的关系讨论不够,甚至有些失控。

与会专家认为,为了削减脱轨事故,确保铁路行车平安,建议加强对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平安性能、平安监测和保障技术设备的讨论,并加大建设的投入。

为此,应乐观开展下列讨论工作:1.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平安性能试验线为了科学、精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平安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讨论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平安性能试验线。

全部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状况下,不行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平安性能。

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平安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平安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平安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平安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有关铁路安全管理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论文

有关铁路安全管理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论文

有关铁路安全管理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论文铁路安全管理论文篇1浅析高速铁路运行安全问题一、高速铁路保证安全的难点与常规铁路相比,高速铁路对安全的要求极为严格,其突出的问题,即在技术上主要的难点,有下列几方面:(一)地面信号显示与线路状态辨认难列车运行的速度,如果超过160-200公里/小时,司机对于地面的信号显示和线路状态就难以辨认,更难以迅速做出反映。

因此,在高速铁路区段上行驶的机车在司机室内应设置机车信号和反映地面状态(如曲线等限速地点)的显示。

传统的自动闭塞和机车信号制式都是以地面信号为主体信号,高速铁路要以机车信号为主体信号。

同时,原来的信息传输的数量也不能满足要求,不但作为信号显示的数量要增加,而且在进出车站、道岔和线路弯道等限速区段也要增设必要的信息。

(二)列车牵引功率大、动能大,牵引难、制动也难列车牵引的功率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比例,要提高列车速度,列车功率必须成倍增加。

这样,在高速运行下,列车必须有良好的制动系统。

因此,高速列车需要采用复合制动系统动力、盘式、涡流和磁轨等制动,利用多种制动联合作用。

(三)设备标准高,可靠性高,技术解决难高速铁路上运用的机车车辆、线路、桥隧和通信等设备,与常规铁路表面上区别不太大,但是,所有的铁路设施,由于速度的提高都提高了相应的标准。

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各种设备的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设备技术解决的难度。

(四)列车-线路系统轮轨系作用强度大,技术处理难高速列车对线路的作用,其垂向力与横向力都将大大加剧。

轮轨垂向作用力,约与速度的平方成比例,是影响运行阻力的因素之一,而轴重轴质,尤其是簧下重量质量会严重影响轨道下沉、变形,导致轨道不平顺,造成磨损与破坏,并波及轨枕、道床和路基。

因此,控制高速列车的轴重、减轻簧下重量以及加强轨道结构、改善轨枕与扣件性能、道床与路基质量是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性基础条件。

二、当前铁路货运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一)货运安全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观念落后于形势发展长期以来,货物列车运行速度慢,停靠站多,技术作业时间长,总认为货物列车安全系数高,重行车安全轻货车安全,重人身安全轻货物安全。

探析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管理

探析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管理

探析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管理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从铁路行车安全性的角度出发,从而对其影响原因、不同方面的安全事件作出合理的探讨,来提高人员的整体品质,并且对设备做好维护工作,建立相关的班组体系,加大管理模式的力度以及治安手段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对行车安全引起重视,进而提高运输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措施铁路行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经济建设以及社会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是铁路运输品质的主要内容,同样在社会中引起很多的关注。

因此,为了能够保障铁路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够合理的对运输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是现在我们主要谈论的话题。

1、行车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对铁路安全行车有不同的因素影响,而且不同的因素在安全隐患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以下对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合理探讨,仅供参考。

1.1设备与安全铁路运输设备不但对铁路整体运输效率产生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品质优秀的设备能够给行车安全带来保障。

设备可以理解为是指被运输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其中有以下两方面设备最为主要:一方面是行车基础设备;另一方面是运输安全技术设备。

以上这些设备倘若出现安全隐患,那么就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看,行车设备的基本情况,品质性能等方面能够弥补人为出现的情况,例如:在车站中安全危机连锁设备能够有效的预防信号员在进路或者是道岔时出现错误的情况;在机车中安全自动停车的设备能够很好的避免相关人员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发生闯红灯的现象。

因此,设备的整体品质是保障行车安全的主要内容。

在最近几年里,相关部门经过不断的创新,能够从整体上加强科技的含量,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

1.2环境与安全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对铁路运输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环境;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

其中,内部环境可以理解为是在运输生产期间所出浴的环境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而营造出的内部环境氛围。

铁路行车安全论文

铁路行车安全论文

There are many times when people are confused throughout their lives, and every time they are confused, theygrow up.模板参考(页眉可删)铁路行车安全论文铁路运输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纽带,它承担了全国旅客周转量的 60%左右和货物周转量的 70%以上。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它贯穿于运输生产的全过程,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主题。

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可以被看作一个系统,主要由行车安全、货运安全、客运安全、劳动(人身)安全、路外安全5个子系统组成,如图 1-1 所示。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分析图其中,各子系统又由不同系统组成:行车安全子系统――包括车务、机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系统;货运安全子系统――包括车站货运、装卸系统;客运安全子系统――包括车站客运及列车客运安全系统;劳动安全子系统――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人身安全系统;路外安全子系统――由路外伤亡及道口安全等系统组成。

一、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现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现状铁路行车安全现状近十年来,尽管铁路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为运输安全生产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使铁路行车安全不断改善和进步,但运输安全形势仍不稳定,波动、反复性大,损失严重的列车重大、大事故时有发生,旅客列车伤亡事故、货物列车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仍未杜绝,抓一下好一阵,抓不紧就反弹”的现象客观存在,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还未牢牢掌握住。

1、郑州铁路局事故分析下图2-1是郑州铁路局1994、1999、2000及2003和2004年的事故统计表。

根据下图对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由表中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铁路事故的发生态势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其发生的原因,对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论文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论文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论文在当今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凭借其运量大、运价低和运程远等优势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论文篇一关于铁路行车组织模式的研究【摘要】:在当今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凭借其运量大、运价低和运程远等优势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的运能和运量的矛盾随之而生,通过合理的行车组织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详细阐述铁路行车组织的规则、铁路行车组织的几种模式以及保证铁路行车组织安全措施。

【关键词】:铁路行车组织模式规则安全措施【abstract 】: in today's transportation system, railway transportation, with its big, freight volume low and YunCheng advantages such as far as the mai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railway transport capacity and freight volume contradiction born then,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riving organization mod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a rail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rules, a rail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modes and ensure a rail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security measures.【 key words 】 : a rail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mode rule of the safety measures中图分类号:F53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铁路行车组织就是铁路充分利用各种技术、设备,组织列车合理安全的运行,最终实现货物或者旅客运输过程的组织、计划工作,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行车组织安全管理论文
摘要:铁路安全是国家交通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需要把握当前铁路安全的管理重点与难点,及时发现并解决基础性、前瞻性、倾向性问题。

从安全影响因素入手,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控制与监督能力,才能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国正处在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地方的资源开发与技术创新以及不同区域间的资源互换等都给交通运输市场带来活力。

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其建设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近些年来,铁路建设技术装备得到快速更新,铁路管理体制也在逐渐改革优化,然而铁路安全问题却不断凸显。

我国铁路运输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铁路行车呈现出高精密性和高复杂性,导致行车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我国铁路提速工程的实施之后,安全问题日益增加并突出[1]。

在2014年末,国家铁路局召开小组会议,会上首要强调的一点既是强化铁路行车的安全管理,确保铁路的运行安全。

由此可见行车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国家交通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国家交通稳定的重要保障。

本文既是研究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管理,分析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这些研究对于我国的铁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
铁路运输系统具有实时动态性,它是对在时间与空间上设置的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整个控制过程与程序都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

本文从系统地基本构成元素出发,以系统的角度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
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归纳出设备、人员、环境与监管四项因素。

(一)设备因素
运输设备是整个交通的物质基础,也是行车安全的基本保障[2]。

铁路运营设备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铁路交通的可靠与稳定,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元素。

(二)人为因素
铁路运行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人的操作,因为铁路行车的每一项作业是由人操纵、控制、监督和管理的,人是设备的设计者,同时人也是铁路的承载对象。

然而多数铁路事故均是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因此人的作用会对铁路行车的安全及其管理产生很大影响。

(三)环境因素
铁路运输环境具有多样性,可按区间分为车内和车外环境。

其中车内环境包括铁路工作环境与乘客身份、性别、职业等环境,而车外环境主要由季节、气候与温度等自然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技术等社会环境构成,它们都会对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四)监管因素
铁路行车的安全监管是铁路交通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指管理人员按照交通安全规定,对乘客的人身、财产以及信息等进行安全监测与控制,最大化减少或避免铁路运输事故。

安全监管又包括安全构架、安全制度、安全通信、安全技术、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资金等。

二、铁路行车的安全管理
管理是一种通过人将计划、组织、指挥等协调控制的一项职能,
如同工业上一个完整的控制反馈系统,通过对铁路行车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研究发现,管理不当是造成整个后果的主要原因。

因此需要强化铁路的行车安全管理能力,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首先,针对运输设备方面,需要加强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及时检查设备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定期对设备关键部位的零部件进行检验修复,增强设备的运行能力,改善其可靠性。

其次,对于人员而言,乘客需要遵守铁路安全规则,严格核对乘客的身份信息,并仔细检查乘客的行李物品,保证车厢内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要培养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观念、心理沟通能力、业务水平能力等安全素质与安全技能,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于行车环境而言,铁路控制管理人员需要实时掌握天气情况,及时了解各条线路上的地质状况与铁轨现状,排除人为因素,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山体滑坡或隧道堵塞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此外,监管控制是最重要的一项安全管理,上述人、设备与环境等管理都是由监控管理支配。

监管控制的内容较广泛与复杂,首先铁路交通部门需要针对不同线路的列车以及同一线路上的列车进行控制管理,基于具体环境的约束并通过优化算法制定列车出发时刻,同时加强不同列车之间的实时信息传递,尤其针对同一轨道或并行轨道的所有列车信息,列车管理人员都需要全方位了解,同时将信息传递给运输系统,使组织控制人员能全面所有列车的实时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及时应对措施,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

不仅如此,铁路相关部门还需要对安全法制、安全技术、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资金等进行监管,通过有效的组织与控制,减少运输的
损失,充分发挥人的积极与创造性,促使各种矛盾转向于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稳定性。

综上所述,铁路安全是国家交通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需要把握当前铁路安全的管理重点与难点,及时发现并解决基础性、前瞻性、倾向性问题[2]。

从安全影响因素入手,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控制与监督能力,才能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磊.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思考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60.
[2] 李娜,李元.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指数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