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3套)
初二(人教版)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惬意(qiè)拘泥(nì)呕心沥血(lì)B. 惊骇(hài)摩平(mā)相形见绌(chù)C. 澎湃(pài)情愫(sù)呱呱坠地(guā)D. 畸形(jī)气概(gài)挑拨离间(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我们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C.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 受强降雨影响,通往景区的道路被迫关闭,以致游客滞留。
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共15题,每题2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4.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父亲送行的场景,表达了对父爱的赞美。
()5. 《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指人在道德上的成败。
()6. 《春》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
()(共20题,每题1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7. 《咏雪》中,谢太傅问子侄们:“_________,_________?”8. 《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季江水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共10空,每空1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9. 请简要分析《背影》一文中,父亲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对表现父爱起到了什么作用。
10. 请简述《春》一文中的“春草图”是如何描绘春草的特点的。
(共2题,每题10分)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1. (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10分)下面是小宸分类整理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填写横线处空缺的句子。
(1)言之有物:“树树皆秋色, ”,王绩在《野望》中描写了夕阳下浓浓的秋意;“ ,长河落日圆”,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塞外奇美壮丽的风光;“山随平野尽,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了船到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辽阔。
(2)言之有情:《黄鹤楼》中,崔颢以“ ?烟波江上使人愁”句,表达了思乡的愁情;《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直抒胸臆,“ , ”一句,表达了诗人陶醉在早春湖东美景的喜悦之情。
(3)言之有志:《赠从弟》(其二)中,刘桢以“ ?松柏有本性”句,表明松树不畏风霜是因为坚贞不屈的本性;《龟虽寿》中,志在千里; , ”句,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记承天寺夜游》中 ”句,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与坚守。
2.(2分)请将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3.(3分)请你完成下面有关“诚信”的成语积累卡的制作任务。
故事名称: 故事梗概: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
她便对孩子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回来见曾子捉猪去杀,这可不能开玩笑啊!这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给孩子吃了。
故事启示: 4.(2分)胡愈之曾说,《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说说这本书畅销的原因。
5.(3分)小语同学在阅读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阅读,请你从读书方法的角度给他一些具体的建议。
(不少于3条)我的建议: 。
二、阅读6.(12分)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一二三大题145分,卷面分5分;满分150分;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①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②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③,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⑤《记承天寺夜游》中,化无形为有形,描写月光清澈澄明的句子是“,”苏轼把许多复杂的感情,全都委婉地隐藏在“”一句中。
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并借用比喻来表达自己内心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⑦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5)题。
(13分)“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
他喜欢马。
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fú获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他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
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下。
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杀害,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回溯()fú获()(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2分)(3)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深仇大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恢复平静B.消灭敌人C.团结互助D.野生动物(4)文中的“他”是谁?结合选文概括“他”的形象特点。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 2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目。
(15分)人的美主要体现为人的美好德行,善良、宽容、顽强、悲悯等等美好的德行,如同那美丽的花朵,永不diāo xiè;如同那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从这些美德中提升精神养料,用以táo yě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境界,让我们的人生永远yáng yì美德的馨香。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根据上句,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分)3.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4. 春晖中学拟举行“弘扬美德”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9分)(1)尊老敬老,弘扬美德。
11月5日下午,初二(1)班全体学生来到南通市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天,并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了快乐和温馨。
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对同学们的行为十分赞赏,请你以敬老院的名义向春晖中学校团委写一封表扬信。
(5分)表扬信(2)阅读书籍,传承美德。
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故事情节,说一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传承。
(4分)5. 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⑵,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⑶,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⑸杜甫《春望》中的语句“,”以花鸟之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⑹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舍生取义”的思想,抒发浩然正气的千古名句是:“,。
”二、阅读理解(共62 分)(一)阅读《送沈子福之江东》,回答 6— 7题。
( 6分)送沈子福之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沂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 试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生活中的每一次礼遇,都是生命的馈赠;每一份付出,都是情感的坚守。
对美好的灵魂,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岁月】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顺利闭幕。
16天,91枚奖牌,中国运动健儿在观众屏息敛声的期待中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
有全红婵xiāo(▲)洒转体后的水花消失术;有潘展乐在混合接力泳中以摧枯拉朽之势创造的惊天大逆转;有王楚钦、孙颖莎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奥运混(▲)双金牌的默契配合;有盛李豪精准瞄靶后的波澜不惊;有郑钦文问鼎网球女单后的筋疲力尽……拼搏不息,奋斗不chuò(▲)。
汗水,泪水,超越极限,逆风翻盘,都给人惊喜,都值得我们致敬。
(1) 给加点字注音。
(1分)混(▲)双(2)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xiāo(▲)洒②不chuò(▲)(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屏息敛声B. 摧枯拉朽C. 不负众望D. 筋疲力尽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大美山川,牵动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魂思,营造了特有的中式浪漫。
面对“①▲,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有了偶遇早春的喜悦。
面对“②▲,猿鸟乱鸣”,陶弘景有了想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冲动。
面对“树树皆秋色,③▲ ”,王绩有了秋上心头的孤寂。
面对“庭中有奇树,④▲ ”,女子有了思念丈夫的寄托。
面对“⑤▲,望峰息心;⑥▲,窥谷忘反”,追名逐利者有了放下名利的脱俗。
面对“⑦▲,▲ ”,王维有了对大漠壮观之景的无限遐想。
面对“⑧▲,▲”,崔颢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涌上了心头。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①不因此一举,那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②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基础(26分)1.阅读从秋分到寒露,十多天的亚运赛事,精彩纷呈。
中国兑现了承诺,向世界奉献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为此,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走进新闻•家国天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亚运盛景,江南情致,中国气派!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离不开幕后人员dān jīng jiélǜ()地准备;全景立体影像让亿万名观众翘首而望,bǐng xīliǎn shēng();数字火炬踏浪而来,栩栩如生。
中国风,中国味,中国情,国风元素刷新体育盛会审美,拨动着无数人心弦。
亚运健儿的表现更是为人称道,他们胸怀祖国,发扬敢拼敢搏,不畏困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冠军荣誉。
(1)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dānjīng jiélǜbǐng xīliǎnshēng(2)文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正确,把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2.请你为以下亚运新闻拟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0字。
“学习强国”杭州10月5日电5日,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短跑项目领跑“亚洲速度”。
中国队在男、女子100米,男、女队4×100米接力,女子100米栏项目上表现不俗,收获金牌。
谢震业职业生涯中第二次突破10秒大关,在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中,中国队凭借最后一棒陈佳鹏的出色发挥,在最后时刻反超日本队拿下冠军。
对中国田径队来说,亚运会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3.小深同学对新闻知识充满兴趣,他的认知里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
C.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要塞.(sài)翘.首(qiáo)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B.镌.刻(juān)绯.红(fēi)畸.形(jī)殚.精竭虑(dān)C.教诲.(huì)仲.裁(zhòng)炽.热(zhì)杳.无消息(yǎo)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正襟.危坐(j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浩瀚仲裁眼花潦乱一丝不苟B.娴熟咆哮震聋发聩白手起家C.匿名黝黑油光可鉴和颜悦色D.窒息荧光为富不人藏污纳垢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________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表现出了________的精神品质,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从中________有益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A.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汲取B.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吸取C.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汲取D.坚忍不拔坚韧不拔吸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凛.冽(lǐng)要塞.(sài)轻盈.(yínɡ)锐不可当.(dǎng)B.颁.发(bān)仲.裁(zhòng)履.行(lǚ)屏息敛.声(liǎn)C.悄.然(qiāo)翘.首(qiáo)湛.蓝(zhàn)摧枯拉朽.(xiǔ)D.凌.波(lín)镌.刻(juān)督.战(dū)一丝不苟.(g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使我县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元月一号的元旦联欢晚会。
D.中学生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三峡》选自《水经校证》。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2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共6分,每小题2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五色交.辉(交相)B.夕日欲颓.(坠落)C.晓雾将歇.(停歇)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7.下列词语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之:山川之美|何陋之有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不知木兰是女郎C.以:自康乐以来|蒙辞以军中多务D.复: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唧唧复唧唧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6分,每小题2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两处)(2分)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11.你觉得张孝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2分)(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共6分,每小题3分)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2.本诗中的“苔”有哪些特点?(3分)13.“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3分)(四)根据原文默写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共7分,每小题1分)(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其二)】(4),不但在天。
(曹操《龟虽寿》)(5),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6)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7)《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白居易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三、(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共12分)(一)藤野先生(节选)鲁迅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⑦“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⑧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⑨“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⑩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⑪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⑫“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⑬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3分)16.“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因何“感到一种不安”?(3分)17.本文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形象?(3分)18.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伟大”?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共18分)(二)姥姥的端午王瀛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
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
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
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
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
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
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
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
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
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
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
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进几千年光阴。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9.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4分)20.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6分)(1)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
(从加点词的描写方法角度)(2)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从修辞手法角度)21.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