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 (2)

合集下载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第一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题目,而要答复那些题目,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存的责任。

”最关键的是,他意识到,岂论产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怎样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逾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大概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即使在满盈沮丧和伤心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可以化挑衅为胜利。

“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只管有苦难,生命仍旧大概有意义。

”“滋养心田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侪的爱,是非常关键的。

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付与生命以意义。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高兴与满意,也能使人担当苦难和波折。

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楚,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乃至导致烦闷或疾病。

”“天下的状态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朴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辅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探求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付与的最困难的任务。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苦难自己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响付与其意义。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许多工具,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差别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产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本身的感情与举措。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乐成,就越容易失败。

乐成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行求。

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品,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奇迹时孕育发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写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感触颇深。

他以自身在集中营里的悲惨经历,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徒对待生命的表现。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在集中营这样环境中能生存下来,而有些人为什么又放弃生命!集中营里毫无人性可言,生活在里面的人,时刻都在死亡的边缘,生病或者受伤,只要失去了劳动能力就会面临死亡。

这样一个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并且饱受各种折磨的让人痛不欲生的集中营里,选择放弃生命的不占少数,但是也有人一直坚持活着!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活着,只为过去美好的回忆。

佛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以前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忆起那些治病救人的情景,他就感觉特别好。

他想活着,哪怕集中营里的生活再痛苦,当回忆起那片刻的美好,便会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多想一直这样沉浸在里边,更不舍的离开这个世界。

活着,只为现在的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妻子的死活,但是每当他想起妻子,他就仿佛在和妻子对话,他爱着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如果妻子活着也一样在牵挂着他。

是牵挂,是爱,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直到活着离开集中营。

活着,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有的时候,我们总会想明天会怎么样?在集中营的他们一样,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念头,支撑着他们活下去。

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是希望和乐观让他们坚持活着。

而如今生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我们,就真的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吗?就真的去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或许,当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美好;想起每次离家时爸爸妈妈的叮嘱,回家时他们高兴的样子,心里总是特别的温暖;想起和朋友一起谈理想时候的情景,对未来总是有那么多期待。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或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或许生命的意义就是这么简单,或许人本来就是这么简单,或许这个世界也不复杂!思考生命的意义,才会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才会去做最真最善最好的自己;而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本触动心灵的哲学巨著,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深刻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及其追求的真正价值。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不应该期望生活能带给我们什么,而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弗兰克尔原文:在精神病学里,有一种状态叫做“缓刑错觉”。

死刑犯在处决以前,幻想自己会在最后一分钟获得缓刑。

笔记:不到黄河(乌江)心不死。

为何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不妨想想另一个问题:为何人要去买彩票?其实中奖的概率很低,但总还是有可能,有可能就代表有希望,有希望就不会完全放弃,就像公司年会抽奖,一定要等到最后一个奖抽完,才会唏嘘地离开。

这可能是一种本能,一种在逆境下帮助人度过难关的本能。

当然,以上的前提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原文:即使在奥斯维辛,冷静的好奇心仍然凌驾一切,使得理智能超越周遭的环境,进而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周遭。

笔记:可能当无法逃避的东西出现时,我们还是会选择面对,甚至还挺勇敢。

看来,人的潜能的极限难以判断,勇气则可能是被逼迫出来的。

原文:陀斯妥耶夫斯基曾断言;人无论任何境遇,都适应得了。

笔记:1.如前面说的,人的潜能与勇气被逼迫出来是很有可能的;2.要努力选择好的环境,因为差的环境,时间长了,你终将会适应。

原文:尽管(也许正因为)放弃了一切希望,我们仍(才)神往于睽隔已久的大自然美景,并为之心醉情痴。

笔记:这或许就是失去的才知道珍惜吧。

为什么?失去了,才明白其价值。

有些东西,失去的概率微乎其微,我们早已习惯其存在,所以不担心其会失去。

但真的失去时,往往影响很大,痛苦不已。

比如健康,比如亲情。

所以,珍惜自己拥有的,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觉悟。

原文:为求自保,幽默感是另一项精神武器。

笔记:幽默感影响情绪,情绪影响状态。

这足以说明情绪的重要性。

日常中,如何保持好的情绪,则是值得探究的领域。

原文:然而所谓的幸运,毕竟是相对的;幸运的尺度,因而可一再延伸。

笔记:太多的东西都是如此。

幸福、痛苦、富裕、贫穷、高大、矮小、强壮、瘦弱……都是相比而言才有其绝对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部由维多尔·弗兰克尔创作的哲学类著作,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版。

本书中,弗兰克尔通过自己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苦难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头脑与意志、灵魂与精神、是有一条路可以走向内心。

每个部分都以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他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类心灵的深处。

在第一部分中,弗兰克尔提出了“头脑与意志”的概念。

他指出,人类是唯一能够思考自己存在以及给予生活意义的生物。

在集中营中,弗兰克尔观察到了人们的不同反应。

有些人完全放弃了希望,甚至走向了自杀;而另一些人则坚持下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他认为,这种差异在于人们是否找到了给予他们生活意义的东西。

弗兰克尔提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意义,无论是通过给予生活目标、关爱他人,还是通过与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对话。

第二部分中,弗兰克尔在“灵魂与精神”部分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深处。

他认为,灵魂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质,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

在集中营中,他遇到了许多病患,他们身体虚弱、面临死亡,但他们仍然保持了内心的快乐和坚定。

他们善意地关心他人,分享食物和温暖。

弗兰克尔通过这些见闻,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的内心仍然是自由的,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回应困境,并尽可能地保持积极的态度。

第三部分中,弗兰克尔探讨了人类如何走向内心,发现真正的意义。

他指出,人们过度追求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忽视了与内心的对话。

在集中营中,弗兰克尔发现,只有当一切被剥夺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

在绝望中,人们不得不面对内心的真相,并最终找到真正的意义,不再依赖外部的物质和荣誉。

通过整体阅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弗兰克尔的观点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寻找给予自己生活意义的东西。

追寻生命的意义议论文

追寻生命的意义议论文

追寻生命的意义议论文追寻生命的意义议论文引言:生命的意义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

每个人在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时,都会不可避免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目标。

追寻生命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也涉及到社会和文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个体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法。

一、个体层面: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影响1. 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和潜力,通过追寻生命的意义,个体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无论是追求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还是社会贡献,都能为个人带来自豪和满足感。

2. 探寻人生意义:人生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困惑,追寻生命的意义可以帮助个人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激情,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3. 追求内心平静:生活中的日常压力和挫折常常让人感到迷茫和焦虑。

通过追寻生命的意义,个体可以把注意力从琐事中抽离,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社会层面:追寻生命的意义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1.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个体通过追寻生命的意义,选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追寻生命的意义有助于塑造和传递积极的价值观,推动社会风气的建设和道德观念的提升。

2. 社会贡献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追寻生命的意义使个体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贡献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生活品质。

3. 社会和谐的维护:当更多的个体追寻生命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追求,也能够理解和关爱他人。

追寻生命的意义培养个体之间的共情能力,推动社会和谐的建设和维护。

三、实现方法:如何追寻生命的意义 1. 发现自己的激情:了解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发掘自己的激情所在。

通过投入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专长和技能,从而追寻生命的意义。

2. 设定目标与计划: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

目标的设定应基于个人的兴趣和价值观,计划的执行需要坚持和努力。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

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历,第二部分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

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

目录✧代序一集中营历劫● 1 一场硬仗● 2 挣扎生存时的道德问题● 3 鼓足勇气,现身说法● 4 苦役的代价● 5 入营第一关● 6 由惊骇到视若无睹●7 冷漠是自卫的绝招●8 精神创伤●9 非人的境遇●10 比噩梦还恐怖●11 画饼充饥●12 “性”趣缺缺●13 宗教热●14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15 死囚的美感经验●16 营中艺术活动●17 集中营幽默●18 苦中作乐●19 救命仙丹●20 独处的渴望●21 人命如蝼蚁●22 德黑兰的死神●23 自由的曙光●24 吃瘪与吃香●25 临时舍监●26 抉择与自由●27 超越当前的困境●28 精神防线●29 参透“为何”,迎接“为何”●30 寻出生命的意义●31 集体精神治疗●32 天使和恶魔●33 获释后的营俘心理●34 人格解体●35 宣泄●36 重获新生●37 精神失调的危机●38 直如一场噩梦P.37二意义治疗法的基本概念◆ 1 求意义的意志◆ 2 存在的挫折◆ 3 心灵性神经官能症◆ 4 心灵动力学◆ 5 存在的空虚◆ 6 生命的意义◆7 存在的本质◆8 爱的意义◆9 苦难的意义◆10 形而上的临床问题◆11 演剧意义治疗◆12 超越的意义◆13 生命的短暂性◆14 意义治疗是一种技术◆15 集体性神经官能症◆16 泛决定论的批判◆17 精神医学的信条◆18 再赋予人性的精神医学代序戈登.欧伯作者弗兰克博士,是一位精神医学家。

追寻生命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于豆蔻年华的我们,或许真的过于沉重。

但至少此刻我已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过程是否有价值。

既然人无法控制生死轮回,那为何不以一颗落叶般的坦然的心去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品味生命,然后再坦然的告别生命呢?风停了,落叶稳稳的停在地上。

在这个从容的叶落时节,酝酿着又一个新的开端。

2.小时候,总是有一双手把我们拉向成功的彼岸,拂亮我们迷茫的双眼,照亮我们美好的前程。

可是,你是否想过,温室里的幼苗只能成为一颗薪柴,他不是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不能顶起夏天的烈日,不能收获秋天的硕果,更不能面临严冬的摧残,它永远不可能长成一棵粗壮的栋梁,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这甜是暂时的。

3.我们的生命需要升华。

聪明的人懂得超脱,懂得破碎,懂得牺牲,更懂得放弃。

不管繁华喧闹的大都市如何改变,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如何高下,不管手中的事物如何轻重,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放弃也欣慰。

我们继续向生活的深处慢慢走去。

我们逐步放弃,又在逐步拥有。

4.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

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

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

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打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打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打开。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友谊,只懂索取,不懂付出,只懂享受,不懂培育,于是友谊也就离他而去。

友谊需要用真诚去播种,需要心,照亮迷途者前进的方向,驱散孤独者心中的阴云,点燃失败者的希望。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篇《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维克多·E·弗兰克尔。

本书中,弗兰克尔博士介绍了导致他发现意义疗法的经历。

以下是WTT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一)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在维克多《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这本集中营自传小书中,叙述了奥斯维辛俘虏的苦难生活,以及表达“意义治疗法”的积极态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将要追寻其独特的理想,普通人自有他所存在的意义。

那假如是换成一个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的俘虏,失去了人身自由,经历了各种磨难,那他的人生还要追寻所谓的生命意义吗?而维克多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些集中营的俘虏们的心理历程与人生故事。

初到集中营的俘虏,从受一段时间集中营磨难后的挣扎到冷漠,最后是麻木不仁的绝望心境。

人性不能简单地分为善与恶,尤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最深处的人性极其容易暴露出来,善与恶的边界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恶劣的生存环境往往扼杀生存的希望,人在绝望之中走向死亡。

“每当看到狱友吸烟时,我们就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勇气一旦失去,几乎不可能再挽回。

”为什么人要活着?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所在?维克多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也因每个生命体的独特性而存在意义有所不同,但他阐述了三种方法:创造或从事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体验爱与被爱,忍受并超越痛苦的积极态度。

前两者人们容易理解并接受,但忍受并超越痛苦,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吗?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积极态度。

追问自己的活着的意义,便是一种自我精神上的升华了。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二)生活中,我是个容易迷茫的人,亦可是想得太多。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喜欢看一些动作片,那时我们叫武打片,当然大部分结局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以坏人死为结局,这也是大家喜欢的圆满结局。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我不是在为正义的圆满而庆幸,而是在为死了的人难过,为他们见不到明天太阳而怜惜,让我认识到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突然害怕一天我也要死,害怕明天的太阳与我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生命到底有何意义?我想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一定有不同的解答,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明白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他们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去面对生活给他们的打击与痛苦。

可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仔细想想,生命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自己快乐,或者是为了别人快乐?还是努力地去做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舒适地活着?我们一无所有来到这世界,不管怎么努力,到最后还不是一无所有地离开,那些东西看上去属于我们,可是实际上,它们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因为你不能永远地拥有一样东西。

这样想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存,似乎有那么一点无聊。

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名生活在纳粹集中营里每日受尽苦难,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甚至每一秒都活在也许下一秒就会消失在这个世界的不安和恐惧之中的俘虏,我又能坚持活多久呢?人似乎都有一种生存的本能,但是如果他静下来开始思考活着的原因时,似乎根本无法解释这种强烈的本能。

生活这么艰难,充满了难以预料的痛苦,然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痛苦地活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自己身陷集中营的惨痛体验的描
述,也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观察总结。

一个普通俘虏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这就是作者想要研究的问题。

我着实佩服作者超然的视角和冷静的头脑。

处在那样艰难的一个环境中,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却依然能够立足内心,以专业的态度去记录每一个要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想像一下书中描写的场景:在冰天雪地中,穿着不能称作鞋的“鞋”,双脚长满了冻疮,饥寒交迫,还要忍受狱头的打骂做繁重的工作。

这个时候,俘虏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在晚饭时间多得几颗豆子,怎样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熬过冬天,怎样避免被换到陌生残暴的狱头手下……这个时候的人的想法是多么的现实和卑微,毫无雄心壮志可言。

然而他们除了小心翼翼地计划着如何活得更久一点,还能想些什么呢?在痛苦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作者会游离于当前的环境,在心里和挚爱的妻子聊天。

我想那个时候作者是幸福的。

正如作者所说:“能够运用想像力从现实中抽离,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

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

他希望用各种方
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1、创造和工作;2、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3、受苦。

我想他说得很对。

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

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

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

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

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

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他的意义疗法。

这个疗法让病人直接面对自己的缺点,有些自嘲的意味在里面。

作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出汗症病人因为害怕别人发现他出汗厉害,拼命想在人前掩饰他这一病症,却因为紧张而出了更多的汗。

医生通过意义疗法给他治疗,建议他向人们坦白:自己是一个出汗大王。

结果病人在经过一周的治疗后就摆脱了折磨他四年的病症。

意义疗法运用了逆理意向,就比如口吃病人想口吃时,反而不行了。

正如作者所说,意义疗法对于强迫症和恐惧症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不过,它还是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想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够承受这种疗法,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也
许反而会加重病人的自卑感,从而适得其反。

而且这个疗法并不适用于生理性病症的病人。

如果一个病人是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出汗多或口吃等等,这个意义疗法能起到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不过不论如何,意义疗法都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实际的治疗中,将各种疗法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相结合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地去帮助人们追寻他们生命的意义。

这一点值得让人尊敬和学习,我想,这也就是作者生命的意义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