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24.春联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1)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句式来写学活动预设
个性化设计及教学随感
春联的内容的。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
(2)作者介绍了哪几副春联?具体写了什么意思?
家庆祥和逢佳节,酒斟喜气祝新春。
院内蓓蕾皆俊秀,园中桃李尽芬芳。
江山春色如画,祖国前程似锦。
(三)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春联还有什么特点?
板书:音律优美
2.出示“抑扬顿挫”,说说词义。
朗读春联,读出“抑扬顿挫”。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精选题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
课件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谁能来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几幅春联?
二、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新春佳节为什么要张贴大红春联?指名回答后齐读第一、二句。
2.春联都写些什么内容?
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写春联要注意什么?板书:讲究对仗
3.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读后说说是怎么对仗的。板书: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4.说说前面四副春联是怎样对仗的。5.出示上联三副,下联三副,请学生找对子,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对,这副春联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5.出示上联三副,下联三副,请学生找对子,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对,这副春联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春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联》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书写“贴”“增”“添”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中四副春联。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导书写“贴”“增”“添”3个字。
难点:背诵第一自然段中四副春联。
课前交流:同学们,请大家欣赏一首歌,仔细听,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经常听见它。
播放歌曲《新年好》,师生齐唱,渲染气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1.伴随着热闹而喜庆的乐曲,我们感受到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那么我们的春节又是怎么过的?(生1:放鞭炮,迎接新年。
生2:穿新衣服,到亲戚家拜年。
生3:吃团圆饭,和家人欢聚,还要放鞭炮。
生4:大扫除,贴春联)每逢春节,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贴春联的习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春联世界,享受新春佳节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整体把握(14)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2遍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首先做到字字响亮,句句通顺,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然后思考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2.检查:A.过渡:同学们读课文这么认真,老师来检查一下词语读得怎么样?(1)出示词语多媒体课件:(易错的音、形用红色标出)(课件和睦奥妙气氛揣摩浏览歌颂辞旧岁声律美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开卷有益欣欣向荣)(2)4生分行读,师纠正读音。
(结合学生发言,指导读准生字:氛是前鼻音,读第一声。
揣是翘舌音,览是前鼻音,颂是平舌音,又是后鼻音。
辞是平舌音。
挫是平舌音,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第4声,荣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3)生齐读。
B.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过渡:词语读得这么棒,老师想来听一听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1)谁能读课文第1小节。
(2)这位同学读得真好,(第一小节很长,你能坚持读完真的很不容易)老师奖励你,由你来推荐一名同学读好第2小节。
(3)我们班的同学真会读书,真的做到了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希望你在课下还要多练习读书)谁想自告奋勇来读第3小节。
24、《春联》教学设计

24、《春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积累一些课外名联。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对春联的诵读,了解春联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工整的特点,感受其音律的美,学习春联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教学重点: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工整、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的春联、多媒体课件、《补充习题》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3.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并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一、回忆年俗,导入激趣1、(课件:2分钟春节视频,锣鼓声声)回忆春节习俗(提示学生过年时都有哪些活动,引入课题。
)2、过渡: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感受那浓浓的春的气息。
(板书:春联)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出示自读要求:小组合作:(1)读生字,词语。
选出代表提醒字音、字形(2)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畅,课文读通顺。
(3)交流预习疑问2.组织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小组汇报。
(建议课件出示书上的生字条,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然后学生代表提醒字音、字形。
老师相机重点指导:多音字“卷”、易错的字音“氛”,易错的字“添”。
)(2)把课后的描红完成,注意易错的字。
(3)小组汇报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4)全班交流预习疑问(词句)3、现在,你对春联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相机介绍)读的时候应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讲究对仗等,学生自由发言。
4、结合看图,指导了解春联的上联、下联、横批等常识。
春联的读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什么内容?指名回答并板书:种类特点好处2、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春联?请同学们迅速的画出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春联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春联教材剖析:«春联»是知识小品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引见了春联的内容和方式特点,指出了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全文共4个自然段,中心突出,短小精悍,言语生动优美。
这为丰厚先生的言语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教学时联络先生的生活阅历和各地的习俗,也可适当引见有关春联的知识。
学情剖析:先生对春联不熟习,但是,贴春联又是一种习俗,细心开掘,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源能应用的。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
3.培育先生热爱祖国传统文明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对课文中出现的5 副春联的了解以及让先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难点:掌握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全体感知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生字、词语。
难点:品读课文,全体感知内容。
教学预备:教员: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预备歌曲«喜洋洋»、一副对联、〝福〞字。
先生:搜集有关春联的资料。
教学流程:激趣导入→读课文,了解生字词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课前在黑板上贴一副春联,播放歌曲«喜洋洋»。
师:隆隆的鞭炮声响遍街头巷尾,红红的灯笼挂着不祥,门上的春联催开了一家人幸福的浅笑。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总要贴大红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渡过和和睦睦的元旦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
这节课,教员和你们一同欣赏春联。
二、初读课文师:请同窗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了解的词句联络上下文和生活积聚想一想。
要把文中的春联读正确。
〔先生自学〕师:下面,教员要反省同窗们的自学状况。
1.反省生字、新词。
出示本课生字及以下词语。
张贴阅读增添气氛讴歌和睦欣欣向荣谐和声律抑扬顿挫揣摩微妙开卷有益音:〝氛〞是第一声,不是第四声。
《春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春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春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春联教学设计(一班)本课时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动情阅读课文第一段。
2、理解、背诵前四副春联。
在读中感受春联的美,初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3.理解新单词,指导“添加”和“添加”的写作;在这一段中学习并积累一些新单词:欣欣向荣的浏览漫游,和谐的氛围歌唱。
4、理解本段中两个重点句子。
教学重点:背诵春联,理解春联。
教学困难:品味感受春联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思想美。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1.学生们,时光飞逝。
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我们中国人新年有一些习俗。
你知道什么?2、生交流。
(大扫除、放鞭炮、贴春联…….)3.贴春联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一种独特习俗。
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都要选择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4、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春联,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这节课学习课文《春联》,板书课题,齐读。
二、第一次读课文,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1、放声读一读23课《春联》,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传递新单词Pass(结合学生发言,指导读准生字:颂、辞是平舌音,荣是翘舌音,览是前鼻音,荣、颂是后鼻音。
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第4声。
相机指导学生书写“增添”,在书上描红。
)再读一遍新单词。
3.按名字读课文。
要求:听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落介绍的内容。
4、据学生发言,板书:作用种类特点读背春联的好处三、读对联感受意境1、找春联,晓内容(1)默读第一段自然段,画出这段春联,即春联的种类,画完后再读几遍春联。
⑵、你画出了哪些春联?根据学生发言,一副一副出示全部春联。
(课件出示)再读春联,提醒:读春联和读诗一样,要注意适当停顿,才能读出韵味来。
指名读后问:这副春联是表现什么内容的?(明确春联的内容。
)(3)教师介绍是的,春联的内容各不相同,我们一起读读这部分,感受春联的各种各样。
24、春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4、春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语,学会区分字形、读音等。
2、熟读五副春联,了解春联中大致内涵,并试着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几句。
3、通过课前充分预习,了解春联有关知识,大致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五幅春联,大致了解春联的内涵。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卡、PPT课件、学生充分预习、教师静心设计小组合作内容和合作环节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音乐,听听歌曲唱的是我国什么传统节日?生自由发言。
(春节)2、过节时都有哪些习俗呢?生自由发言。
(拜年、舞龙灯、舞狮、吃团圆饭、贴春联等等)3、示课题,春联,小组内交流春联有关知识。
齐读课题大家通过课前预习都了解了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请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一下。
小组长,注意听取组内成员的发言,最后总结汇报。
(选择一组发言,其余补充发言。
教师适时板书:别名“门对”、“对联”、“春贴”,特点工整、对偶(对仗)、简介精巧的文字。
)教师补充:贴春联的学问(ppt出示)春节贴春联,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的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排列上下联的顺序呢?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
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
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
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
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zè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zè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二是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是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
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

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文中出现的春联的特点:对仗、音律美,这些因为是初次接触,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千山秀百业兴)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个别、集体)这里的“神州”指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不知道;师提示指“祖国大地”)读、背6.课文中还有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车安7.结合春联内容,同桌进行讨论。
出示幻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2)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反馈:提示:“门第”指的是人家。
“竹”指的是爆竹。
(引申)“岁”在这里指的是一年。
8.试着给课外的春联分一下它属于哪种内容。
出示:描绘美丽的春光——家家致富家家乐处处迎春处处歌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四化宏图展九州春意浓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板书:各种各样9.出示:“我们测览……百花园中”指导朗读10.引读:欣赏了这些春联你会感到……你读了上面的哪副春联后有这种感觉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春联,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一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联教案第一课时春联教案多篇

春联教案第一课时春联教案多篇下面是分享的春联教案。
供大家参考!春联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教学目标:1.凭借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春联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的意思并背诵。
3.培养搜集、欣赏、创作春联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背诵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
2.难点:初步了解春联的相关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春联。
1.喜庆的音乐,又将我们带到了每个炎黄子孙都最为向往的节日(新春佳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这红红火火、欢欢喜喜的节日里,神州大地还流行着一种语言,它比串串的鞭炮更和谐,它比朵朵的窗花更美丽,它比阵阵飞扬的乐曲更动听。
这就是——春联。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春联,体会特点。
(一)精读春联。
1.找读春联。
(1)课文给我们推荐了哪几副引人入胜的春联呢?浏览课文,快速找一找这几副春联。
(2)指名交流,出示齐读。
2.研读春联。
(1)请同学们读读1、2两个自然段,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在这五副春联中,你最喜欢哪一副呢?在旁边写上批注。
你能好好读读那副春联,并想想其中的意思,然后给同桌介绍吗?(2)个人自读,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想好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
3.赏读春联。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副春联介绍给大家?(指名交流,随机点拨)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1)这样的景象还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生机勃勃、欣欣向荣)(2)这样的景象多么鼓舞人心。
这样读已经很好了,你读出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感觉,老师还想告诉大家: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读对联是有讲究的,在古代汉语中,汉字的声调基本分为两类,我们现在的第一声第二声叫平声,第三声第四声叫仄声,平声读起来要舒缓延长,仄声读起来要短促有力。
(课件出示示例,师范读)(4)生练读,指名读。
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读来表达出自己这些真切的感受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春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语,学会区分字形、读音等。
2、熟读五副春联,了解春联中大致内涵,并试着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几句。
3、通过课前充分预习,了解春联有关知识,大致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五幅春联,大致了解春联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卡、PPT课件、学生充分预习、教师静心设计小组合作内容和合作环节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音乐,听听歌曲唱的是我国什么传统节日?
生自由发言。
(春节)
2、过节时都有哪些习俗呢?
生自由发言。
(拜年、舞龙灯、舞狮、吃团圆饭、贴春联等等)
3、示课题,春联,小组内交流春联有关知识。
齐读课题
大家通过课前预习都了解了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请在小组内和大家
交流一下。
小组长,注意听取组内成员的发言,最后总结汇报。
(选择一组发言,其余补充发言。
教师适时板书:别名“门对”、“对联”、“春贴”,特点工整、对偶(对仗)、简介精巧的文字。
)
教师补充:贴春联的学问(ppt出示)
春节贴春联,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的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排列上下联的顺序呢?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
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
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
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
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zè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zè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二是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是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
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二、读好春联
1、文中有五副春联,请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教师出示,指名读(先弱后强)。
小组读(形式可以多样)
注意:读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停顿、节奏。
全体齐读
2、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和睦的“睦”,带出本课生字词
Ppt出示生字词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组内提示,集体交流。
注意:卷,多音字。
揣,翘舌。
挫,平舌。
后鼻音的生字。
书写:适当板书,学生描红时巡视,小结一下书写中问题,指出《习字册》课后要书写的几个字。
三、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合作学习,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然后讨论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哪些知识。
试着找找每小节的中心句,用自己的话说说。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副春联,边读边想想春联大致写了什么?结合春联的特点,试着互相背诵一下。
自由读,尤其体会对仗的特点。
指名尝试背几句。
四、作业练习
1、《习字册》中个别生字的描红。
2、《补充习题》中基础题。
3、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好好体会一下张贴春联给我们春节增添的欢乐祥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