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2015.03.15•【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施行日期】2015.03.15•【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法律第一节立法权限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第四节法律解释第五节其他规定第三章行政法规第四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第一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节规章第五章适用与备案审查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第二章法律第一节立法权限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立法法》,自()起施行。

a.1999年7月1日b.2000年10月1日c.2000年7月1日d.2001年1月1日2.《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

a.宪法b.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c.国务院组织法d.选举法3.下列国家机关中()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最高检察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4.下列国家机关中()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5.下列组织中()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中央军委b.全国政协c.国务院d.全国人大6.国务院可以制定()。

a.法律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d.规章7.下列法律规范中()效力最高。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8.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9.法律案可以由()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

a.12b.10c.30d.5010.地方性法规案可以由()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提出。

a.10b.22c.30d.15单项选择题答案:1 c;2 a;3 d;4 c;5 c;6 b;7 a;8 d;9 c;10 a二、多项选择题1.《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划分包括()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

a.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b.中央与地方c.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d.行政机关与军事机关2.国家立法权具有()特点。

a.最高权威性b.国家主权性c.权力机关独立行使d.党性3.下列事项中()应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

a.刑事b.民事c.国家机构d.经济管理4.下列事项中()是属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立法权。

a.税收b.诉讼c.限制人身自由d.罚款5.专属立法权范围内,不得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包括()。

a.金融b.刑罚c.剥夺政治权利d.司法制度6.()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

a.国务院b.中央军委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7.()可以向地方人大提出地方性法规案。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立法法是指国家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过程和制度。

它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介绍立法法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立法的定义、立法的程序、立法机关的职能等。

同时,还将探讨立法法在我国的运用及其意义。

一、立法的定义立法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程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的过程。

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立法的程序立法的程序是指制定法律所经过的一系列环节和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立法倡议:立法可以由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提出。

倡议者需要向立法机关提交正式的提案,明确提出立法的事由、目的和内容。

2. 立法制定:提案被立法机关接受后,进入立法制定阶段。

立法机关将组织相关专门机构或委员会进行研究、论证和草拟法律。

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法律内容合理、科学、准确。

3. 立法审议:立法机关将制定的法律草案提交给宪法机关或立法委员会进行审议。

审议过程中,将对法律的合宪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和修正。

4. 立法通过:经过审议和修改后,法律草案最终由立法机关表决通过,成为正式的法律。

这个环节需要符合规定的表决程序,保证立法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5. 立法公布:立法通过后,需要由国家机关对法律进行公布,并确保法律的宣传和执行。

三、立法机关的职能立法机关是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主要职能包括:1. 立法权:立法机关行使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它要依法行使立法权,保证法律的合宪性和合法性。

2. 监督权:立法机关对法律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和公正适用。

它可以通过调查、听证、审议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3. 补充权:立法机关可以通过制定和颁布法律的一般性规定和决议,补充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四、我国立法法的运用及其意义在我国,立法法是指国家通过宪法规定的程序,对各个领域的法律进行制定、修改和废止。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立法法部分一、法律《立法法》第7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8条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九)诉讼和仲裁制度;(十)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9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例1】根据现行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作出:A.制定人民法院组织法B.对合同法进行部分修改C.授权国务院制定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D.授权国务院制定有关劳动教养的行政法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二、行政法规《立法法》第56条国务院根据和,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立法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立法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立法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立法法是关于什么的基本法律?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监督答案:A2. 我国立法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规范立法活动B. 提高立法质量C. 完善法律体系D. 保障公民权利答案:A3. 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什么?A. 行政法规B. 地方性法规C. 部门规章D. 以上都是答案:D4. 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A. 适用新的一般规定B. 适用旧的特别规定C.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D. 由国务院裁决答案:A5. 我国立法法规定,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A. 适用新的一般规定B. 适用旧的特别规定C. 由国务院裁决D.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答案:C二、多选题6. 我国立法法规定的立法原则包括哪些?A. 坚持党的领导B. 坚持民主立法C. 坚持科学立法D. 坚持依法立法答案:ABCD7. 我国立法法规定的立法程序包括哪些?A. 法律案的提出B. 法律案的审议C. 法律案的表决D. 法律的公布答案:ABCD8. 我国立法法规定,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D. 国务院答案:ABCD9. 我国立法法规定,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C. 国务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BCD10. 我国立法法规定,哪些主体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答案:ABC三、判断题11. 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和废止法律。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立法法相关知识点立法法是指国家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序和规则。

它是国家行使立法权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立法法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立法机关、立法程序、法律效力等方面。

一、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指行使立法权的机关。

在我国,立法机关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基本法律和重要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解释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则负责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二、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指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序和规则。

在我国,立法程序主要包括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表决、公布和施行等环节。

其中,法律草案的起草由立法机关的工作机构或者代表提出,经过审查、修改、征求意见等程序后,提交立法机关审议;审议时,立法机关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辩论,最终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法律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公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始施行。

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实现。

在我国,法律效力主要包括普通法律效力和特别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特别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只对特定的人或者特定的事物具有约束力,如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四、立法监督立法监督是指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在我国,立法监督主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机关进行。

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人民法院负责对违法行为进行审判;人民检察院则负责对违法行为进行检察。

五、立法改革立法改革是指对立法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我国,立法改革主要包括立法程序的改革、法律效力的改革、立法机关的改革等方面。

立法法重点

立法法重点

对《立法法》几个问题的认识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于2000年7月1日正式施行。

立法法属于宪法性规范范畴,学习和掌握立法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对提高司法人员的法的观念,指导司法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立法活动的法律规范,现除了立法法外,此前,还有宪法、全国人大通过的各国家机构的组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或者有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规章的决定;此后,国务院依据立法法制定了三个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法律规范较多,内容十分丰富。

本文只就立法法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1]。

一、法的范围这里讲的法的范围实际上就是指立法法调整的范围,也就是说哪些“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活动受立法法的调整。

关于这一问题在立法法的起草和审议过程中有较大的争议和分歧。

有的主张立法法的调整范围只应限定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有的主张可限于法律和地方权力机关的法规;有的主张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有的主张应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还有的主张军事法规、规章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也应纳入调整范围。

经反复研究、协商,最后通过的立法法的调整范围是:(一)法律。

法律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具体范围立法法第8条明确规定了10项。

法律的制定实际又分有层次,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二)行政法规。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三)地方性法规。

依法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包括:1、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2、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立法法》看复习备考与法律学习

《立法法》看复习备考与法律学习

从《立法法》看复习备考与法律学习黄徐前(金牌专服)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法规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区人民政地方性法规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经济特区所在省、市的经济特区法规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单行法律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立法法》第7 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8 条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七)民事基本制度;(八)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九)诉讼和仲裁制度;(十)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9 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例1】根据现行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作出:A.制定人民法院组织法B.对合同法进行部分修改C.授权国务院制定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D.授权国务院制定有关劳动教养的行政法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 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复习Ⅰ(一)法律1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2008-1-63,多)A 国务院B 中央军事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D 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2 依据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有关立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1-63,多)A 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B 现行宪法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C 1954年宪法没有授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D 现行宪法则明确规定了国务院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3 依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02-1-41,多)A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B 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C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D 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4 依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2002-1-34,多)A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 教育制度C 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5 依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2003-1-3,单)A 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 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 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 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6 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2000-1-2,单)A 宪法B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 基本法律D 国际条约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2000-1-1,单)A 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 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C 诉讼和仲裁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1.ABC;2.ABCD;3.BC4.ACD;5.B;6.C;7.A(二)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8 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2-41,单)A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立项不属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B 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C 对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经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布D 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9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2005-2-49,单)A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C 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 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10 按照《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机关或者机构具有制定规章的权力?(2003-2-77,多)A 国务院办公厅B 国家体育总局C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D 审计署11 关于规章制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3-2-76,多)A 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起草单位必须举行听证会B 部门规章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统一审查C 除特殊情况外,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D 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制机构依法报有关机关备案【答案】8.C;9.D;10.BD;11.CD(三)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2005-1-14,单)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 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1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2004-1-12,单)A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C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D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14 在我国,哪些国家机关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1998-1-74,多)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C 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15 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2003-1-9,单)A 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 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 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16 关于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2002-2-80,多)A 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适当性审查B 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C 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作出不批准的决定D 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较大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后,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17 下列哪个选项的法规或条例或法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1999-1-27,单)A 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C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单行条例D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答案】15.C;16.BC;17.B(四)适用与备案18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8-1-56,多)A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B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C 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D 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19 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在此情形下,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2006-1-3,单)A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B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C 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D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20 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2004-1-84,不)A 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对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B 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应当适用国家法律进行审判C 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通过所在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D 法官审理行政案件,如发现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可以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21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2004-1-54,多)A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下级地方政府规章但不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B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C 按照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某些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可以溯及既往D 经济特区法规依据授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22 李某在某特区打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

依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依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性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

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2002-2-24,单)A 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B 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C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 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23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现地方规章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应当选择下列哪种做法?(2000-1-18,单)A 由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送请上级人民法院裁决B 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C 由受理该案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送请同级权力机关裁决D 由受理该案法院的同级权力机关解释或者作出裁决(五)立法监督24 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2008-1-14,单)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C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D 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25 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2005-2-43,单)A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B 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C 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D 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26 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2004-1-13,单)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27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何种选项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2003-1-86,任)A 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B 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D 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28 某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