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杭州智慧实施方案

杭州智慧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杭州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杭州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智慧实施方案。
首先,杭州市在智慧交通方面进行了大力推进。
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建设,以及智能停车系统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杭州市在智慧环保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另外,杭州市还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能源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建设智能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推广智慧能源技术,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智能化管理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的来说,杭州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综上所述,杭州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最新版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引言随着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城市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战略。
智慧城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城市资源,提供全面服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智慧城市应该如何规划总体方案,进行一些探讨。
智慧城市规划理念智慧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从人们的需求出发,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生态良好、文化温馨、安全便捷的城市。
规划要注重城市的创新性、可持续性、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等五个方面,特别是在高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注重与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长远性相结合。
智慧城市规划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
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
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标识,将城市的各种资源、服务和智能终端接入到城市信息网络中,实现城市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智慧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实现智慧交通,并打造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从而将交通信息实时传递、便利出行、提高交通效率。
智慧能源规划智慧能源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应按照城市的实际情况,开展智慧能源规划,充分利用新能源技术,推广城市智慧能源和节能技术。
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慧环境规划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必须从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入手,通过智慧环境规划,推进城市资源的优化整合,达成城市环境闲置资产的利用,进一步满足市民居住和生活的需求。
智慧城市规划实施建立智慧城市战略指导体系根据智慧城市规划方案,需要建立起智慧城市战略指导体系,以此来对智慧城市发展进行指导和管理。
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指导、技术指导、基础设施指导、运作管理等方面,以此来使智慧城市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制定智慧城市规划实施计划智慧城市规划实施计划是实现规划方案的关键步骤。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杭州作为中国东部高度发达的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备了打造智慧城市的优势条件。
为了推动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制定一项全面、系统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总体目标1. 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杭州市为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2.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智慧经济生态体系,推动城市经济的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3. 构建智慧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水平,实现社会管理的全面、智能化;4. 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的质量,加强生态环保,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
三、主要任务1.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优化杭州市的交通流动和运输服务。
包括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交通拥堵预警系统等。
2. 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杭州市的能源供应保障水平。
包括建设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等。
3. 建设智慧环保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高杭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包括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智慧水务系统等。
4. 建设智慧教育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高杭州市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
包括建设智能化教学设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等。
5. 建设智慧医疗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杭州市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包括建设远程医疗系统、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等。
6. 建设智慧政务系统:推进政务服务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提高杭州市政务效能和透明度。
包括建设电子政务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等。
7. 建设智慧公共服务系统: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便利性,打造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智慧城市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为了确保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示范,供参考: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方向。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改善城市治理,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二、总体目标1.提升城市治理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提升城市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
2.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依托智慧技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环境。
3.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通过智能化服务,提供高效、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信息传输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智能城市平台:构建城市数据中心,搭建智慧城市平台,实现城市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3.推动城市治理创新: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4.建设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交通技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优化交通出行体验。
5.提升市民参与度:建立市民参与的平台和机制,提供在线政务服务、电子商务和社区服务,增强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6.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确保城市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健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体系,保护市民个人信息和城市信息安全。
四、实施路径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领导责任。
2.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和支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3.加强技术研发: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技术研发,提供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
2023年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方案

2023年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方案1. 引言本规划旨在指导和推动2023年智慧城市发展,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概述智慧城市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实施计划。
2. 目标-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优化城市交通流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 改善居民生活体验:通过智能化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低碳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 重点领域3.1 智慧交通- 规划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交通拥堵监测和导航优化等功能。
- 推广智能交通卡和移动支付,方便市民出行支付。
- 引入共享出行服务,鼓励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使用率的提升。
3.2 智能能源- 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电力供应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控。
- 鼓励居民和企业使用智能家居和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绿色能源的使用。
3.3 智慧环境- 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环境指标。
- 加强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推动智慧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4. 实施计划- 成立智慧城市发展专项工作组,负责规划和指导智慧城市发展工作。
- 制定具体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
-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
-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
5. 结论本规划方案将为2023年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通过在重点领域的建设和实施计划的推进,为居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环保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供堅實的智慧源泉。重慶提出要以生態環境、衛生服務、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等為重點建設智慧城市,提高市 民的健康水準和生活品質,打造“健康重慶”。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借助現代資訊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的城市經濟走的是一條“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發展之路。面對日益 嚴峻的國際挑戰和資源環境約束,未來在城市產業選擇上應以資訊技術與一、二、三產融合為手段,加快提升 經濟發展智慧化水準。
從國外已有的經驗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將催生出一批新生的產業,同時也將促進現有產業快速
昆明發展重點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服務型電子政務等方面,從而為城市運營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導 能力和管控能力。 佛山市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設智慧服務基礎設施十大重點工程:即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工程、戰 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程、農村資訊化工程、U-佛山建設工程、政務資訊資源分享工程、資訊化便民工程、城市 數位元管理工程、數位元文化產業工程、電子商務工程、國際合作拓展工程。 (4) 以發展智慧技術和智慧基礎設施為路徑
系統。
2 杭州智慧城市建設的背景 2.1 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2.1.1 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建設時間有些城市可能需要兩三年,而有些城市則需要10年甚至更久。 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既可以全面推進,也可以重點突破。目前國內已經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創 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圍繞各自城市發展的 戰略需要,選擇相應的突破重點,提出了“數字南昌”、“健康重慶”、“生態瀋陽”等,從而實現智慧城市 建設和城市既定發展戰略目標的有機統一。 (1) 創新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 前言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要求,为落实《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智慧杭州”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特制定《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指导。
对杭州市未来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基础设施、应用推进、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2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2.1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1.1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建设时间有些城市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些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
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
(1)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代表城市有深圳、南京、沈阳等。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这类城市把建设智慧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如昆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杭州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杭州市是中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经济和科技中心之一,杭州市的发展对于浙江省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规划水平,杭州市政府制定了杭州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目标1. 经济发展:促进杭州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 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环境质量。
3. 城市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4.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5.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规划内容1. 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城市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加强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划分。
重点发展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副中心,提升其功能和形象。
同时,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 交通规划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公交系统的建设。
加强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4. 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制定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环境监测等。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 文化传承规划保护和传承杭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加强对历史建造和文化遗址的保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2.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和参预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 前言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要求,为落实《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智慧杭州”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特制定《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指导。
对杭州市未来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基础设施、应用推进、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2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2.1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1.1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建设时间有些城市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些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
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
(1)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代表城市有深圳、南京、沈阳等。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这类城市把建设智慧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如昆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宁波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
(3)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昆明发展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
佛山市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设智慧服务基础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
(4)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新推出的《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即“云海计划”,将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云计算提供非常优秀的基础条件。
南昌提出把打造“数字南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重点,通过实施数字南昌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市政府应急系统、“数字城运”、“数字城管”等重大工程,提升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从而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
(5)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成都提出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智慧的人文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
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打造出智慧城市的新样板,向全球展示了未来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的新方向。
2.1.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它既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那么与之内涵一致的“智慧化”城市则可以被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例示范。
针对国内社会的具体需求,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将在以下三个领域重点突破:(1)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其内涵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为焦点,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
具体来说,包括:智慧医疗、智慧食品、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最终实现全面的“智慧民生服务”。
(2)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城市经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发展之路。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挑战和资源环境约束,未来在城市产业选择上应以信息技术与一、二、三产融合为手段,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智能化水平。
从国外已有的经验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催生出一批新生的产业,同时也将促进现有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以智慧城市产业为纽带,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良好运转。
对于我国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将直接催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计算、物联网等)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
从产业催生、产业促进和产业提升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产业主要有四种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促进智慧农业和提升现代服务业。
(3)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在城市中,至少包含了市民、工商组织、政府部门、公共设施(交通、通信等)、环境资源(水、能源等)等核心系统,这些核心系统相互联系并且交互利用。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上系统不仅受到了来自各自内部的挑战,还面临着相互关联的挑战。
如频繁的商务活动将加重公共设施系统的负担,公共设施系统的运行将占据大量的环境资源,市民的素质会影响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等等。
因此,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和决策问题与生俱来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复杂性。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综合的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是提升政府部门规划和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
行政决策辅助系统能够使决策者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不但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还能保障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时效性和适应性,从而有效避免以往靠主观经验决策而导致的失误。
例如,在新城的规划方面,通过对地理、人口等信息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知城市未来的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
根据城市的发展策略和经济特点,市政部门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设定功能区域规划,包括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居住卫星城、医院、警署、大学城、文化场所、运动设施、图书馆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
在老城区的规划方面,通过分析经济快速发展和功能定位的差异、人口数量和结构性的变化,市政部门同样可以制定城市调整和优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老工业区的拆移、外迁和升级改造计划,老的商业区、居住区、城中村的改造和功能再定位等。
2.2 杭州市相关“十二五”规划要点2.2.1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1)扩大内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得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为市民增加更多消费的机会;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经济的改造,将保障杭州市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有助于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内需;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投资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也将相当显着。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发展智慧产业,智慧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杭州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杭州市“3+1”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
同时,实现对现有产业的改造,促进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的集聚,有助于杭州市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的形成。
(3)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城市发展的又一次规划和布局,通过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将加快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功能划分和协调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助于杭州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目标的实现。
(4)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方面:对原有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改造,以及新建智慧的基础设施是贯穿整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领域,不管是交通、水利、能源、网络等任何方面的基础设施都将会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获益。
(5)建设生态型城市方面:通过智慧环保领域的建设将使得城市变得更加节能、低碳、环境更加优美等等,有利于杭州市真正实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
(6)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建设学习型城市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使市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更多、效率更高,使企业更加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开展技术创新和公关。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真正成为杭州市将自己建设成为创新型、学习城市的助推器。
2.2.2 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要点(1)以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以信息化的智慧手段对原有的产业经济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发展相关的智慧产业,实现“两化”融合,这将极大的推动杭州市经济的升级。
(2)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所带动的相关智慧产业将是杭州市信息产业的重要的新兴增长点,智慧产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传统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毕竟实现杭州市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推进电子政务的深度应用方面:智慧政务的建设将是现有的电子政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合理化,并将开拓出诸多电子政务的新功能和新应用,这将成为推进电子政务深度应用的良好契机。
(4)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和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的智慧改造并将新建一大批智慧化基础设施。
这对于全面提升智慧的信息化水平和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2.2.3 杭州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要点(1)高科技产业规划思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运用高科技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一城、两区、三带、多块”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保持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力争尽早迈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
(2)高科技产业产值目标: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年平均增长2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5%,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3)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重要战略支撑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显着增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4)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主要发展现代通信设备、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高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
2.2.4 杭州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点(1)综合实力显着增强方面:智慧城市在产业方面的建设是将城市原有的产业加以智慧化改造,同时还将因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催生一批战略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