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和他如何炼成钢铁般的意志。

这篇课文旨在通过保尔的事迹,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于名著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于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和钢铁意志的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保尔的钢铁意志,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体会他的钢铁意志。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内涵,将保尔的精神品质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感受保尔的成长历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保尔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案例分析法:分析保尔在不同困境下的抉择,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提前准备好《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原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分析。

2.相关资料:收集与保尔·柯察金相关的资料,如他的生平和名言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3.教学设备:准备好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保尔·柯察金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了解钢铁意志的内涵。

2.呈现(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章1.保尔做了什么事被瓦西里神父从学校赶走开始了工作?谁最先想到做这件事?答:①保尔在瓦西里神父家里补考时向复活节要用到的发面团里撒烟末。

②谢廖沙。

2.保尔因为什么事被人暴打一顿并被赶出食堂?谁帮他报了这个仇(写出人名)?答:①他打开水龙头,却没有水。

后来他没关,因为太累睡得太沉了,结果水来了之后漫到了整个食堂,所以他被暴打并被赶出食堂。

②他哥哥阿尔焦姆揍了那个人,帮他报了仇。

第二章1.“布尔什维克”游击队来到谢佩托夫卡小镇后四位领导人开会时讨论后决定是撤退还是打一仗?最终决定让谁留在车站工作?如何处置沙皇时代留下的两万支步枪?答:①撤退。

②水兵朱赫来。

③分发给当地农民,让他们被逼无奈时举枪反抗。

2.保尔在发电厂上班时得到了几支枪?分别是怎样得到的?答:①两支。

②步枪是从一个小孩手里抢来的,这枪后来被阿尔焦姆拆了扔了;他还从邻居律师家偷来了德军中尉的手枪,并把手枪藏到了老砖窑,后来他把手枪送给了谢廖沙。

3.游击队分发步枪时,保尔好朋友谢廖沙得到了几支枪?他是怎么处置这些枪的?答:①三支步枪。

②他把枪藏到了破板棚的大坑里。

第三章1.保尔因为什么事暴打了苏哈里科一顿?他的拳法是向谁学的?答:①保尔在钓鱼,苏哈里科辱骂他,想赶走他,并推他到水里。

②朱赫来。

2.保尔在做什么事情时初识了他的初恋情人?她叫什么名字?答:钓鱼,冬妮亚。

3.阅读下面摘自第三章中的几段话,完成相关题目。

货仓笨重的铁门开了,驻站司令德军中尉和他的副手以及一队德国兵一齐走了进来。

那副手喊道:“柯察金,波利托夫斯基,勃鲁扎克,你们三个马上去开车。

如果违抗——就地枪决!你们去不去?”①这里的柯察金是谁?德国军官强迫他们开车想达到什么目的?②他们三个人最终没有把列车开到目的地,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答:①这里的柯察金是阿尔焦姆,德国军官强迫他们开车是为了把讨伐队送到前线去增援。

②他们打死了看守的德国兵,让列车停了下来,跳车逃跑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经典常谈》名著导读+章节梳理+内容速读+真题+读后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经典常谈》名著导读+章节梳理+内容速读+真题+读后感

名著概览章节梳理《〈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2《〈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3《〈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4《〈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

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

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7《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

《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复习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复习导学案设计

初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10)(内容:名著《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复习目标】1、对名著作者、年代及主要人物的了解;2、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3、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4、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5、在综合题中运用名著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复习重难点】1、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2、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3、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课前诊断】(1)任何时代,都需要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的结局即使悲壮但绝不可怜。

《苏菲的世界》中自称为“雅典的牛蝇”,献身真理的哲学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描写的精神巨人、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和他的精神导师,都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真正英雄。

(5分)(2)阅读下面名段的两个翻译版本,回答问题。

(7分)【甲】“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的结论挑战。

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完全错了。

咱们走着瞧吧!”【乙】“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①【甲】段的“亲爱的”或【乙】段的“好姑娘”指,文中医生的“病情诊断”是。

(2分)②主人公准备“大干一场”,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2分)③这两个翻译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简述理由。

(3分)【巩固练习】(一)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像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

[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梳理

[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梳理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作品简评】《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全中国父母的典范。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许多强烈的感染和启迪……《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

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城南旧事》复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城南旧事》复习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城南旧事》复习十五、《城南旧事》1、《城南旧事》的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

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

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学青年出版了众多学名作。

被称为“台湾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

她已出版了18本书。

散集《窗》[与何凡(夏承楹)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2、《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

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八下名著阅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重点与基本题型。

2.掌握答题方法。

3.积累八下名著相关知识,应对考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名著阅读中的答题方法。

积累名著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考纲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节课的名著阅读复习主要是应对第6题题型。

利用空余时间完成八下名著阅读的复习、整理,为下阶段名著的文段阅读训练作铺垫。

五、教学过程:引入授课: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题。

(一)名著阅读考题类型:题型:主观题和知识识记类客观题。

考点:1. 文学常识。

2. 作品主体内容概括、作品的思想意义。

3. 主要人物与相对应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4. 个性化阅读的感受和对作品或人物的评价。

15、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名著阅读题答题模版1.概述类题目:筛选信息;抓住要点;组织语言。

2.仿写类题目:内容一致;修辞一致;结构一致;立意一致。

3.点评类题目:表观点,举例子,作分析。

特别提醒:注意审题。

(三)我们还要做什么?复习名著内容,应对中考。

指引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八下名著进行归纳和整理。

(四)布置作业:1. 复习八下名著。

2. 结合语文课本、手上的名著,归纳整理,完成表格。

23。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复习课件(共31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复习课件(共31张PPT)

一、常识填空 选读名著
1.《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本书是由朱光潜写的,主要内容是:_
信以青年们现实中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生活、学习、处事的事项为题,其中包含了青年读书、 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处世经验、世间与时间、人生选择、心理成长等。就是劝青年 眼光要沉,干什么、做什么、看什么都要从根基做起,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 图近利,要珍惜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用时间、用实践来检验自己学到的成果。 树道德、分善恶,用卓越的理智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走向一条正确的路。
22
(5)这封家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对子女深 切的期望。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谈对你有哪些启发?
我们的父母在平日里也像傅雷一样,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 只不过我们习以为常,没有觉察到。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6)请你为《傅雷家书》写一篇推荐语
参考:《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 信摘编,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 议。它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8
1.作者简介 父:傅雷(1908一1966),字怒安,号怒庵,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 子: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开始学
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长大 后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 人”之美名。
9
人物形象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 (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 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一、《海底底万里》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海底底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这种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方式也是本书的精妙这处。

他的小说由于具有科学科学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够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使他们大胆地幻想未来的远景。

二、《名人传》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作者痛感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写作了《名人传》。

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

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相关练习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在于(),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小说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3、()是一名()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的体现。

4、《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国人。

5、阿龙纳斯的仆人叫(),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鱼叉手之王”指的是()。

6、鲸鱼用()进行呼吸,《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

7、潜艇的主人是(),他会说()种语言,分别是()。

8、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做成的。

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做成的。

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做的。

9、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有()册,鹦鹉螺号的造价是()万法郎。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0、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

()《名人传》相关练习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6、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

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7、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8、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9、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

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10、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1、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2、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3、《贝多芬传》还附有:()。

14、“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5、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是对()的外貌描写。

16、“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

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是对()的外貌描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参考答案:《海底两万里》参考答案1、《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

2、(诺第留斯)(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尼摩船长)(反抗压迫)(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4、(儒勒•凡尔纳),(法)5、(康塞尔)(《海底的秘密》),(尼德•兰)。

6、(肺)(鹦鹉螺号)。

7、(尼摩船长),(四)(法、德、英、拉丁)。

8(大叶藻)(贝壳类的足丝)(鲸的触须)(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9、(12000)册,(200)10、(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名人传》参考答案答案: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3、(《约翰、克里斯朵夫》)4、(《第九交响曲》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7、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8、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9、(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答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0、(“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11、(《大为》)。

12、(《胜利者》)13、(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14、(托尔斯泰)15(米开朗琪罗)16、(贝多芬)17、(《第五交响曲》)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人物: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孙悟空: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事件: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相关练习1.《西游记》,长篇______小说,是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______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全书_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8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l3回至l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______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______。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___________ 。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又唤______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 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

6.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______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7.沙僧也叫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 ,被贬下界,在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 。

8.白龙马原是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____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______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 ,法名是______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 。

11.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______ 转世投胎作状元______之子,出家后法名______ ,修成正果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

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闹_____ _ 、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___________ 。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____________ 。

14.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

天宫是______ 的代称;玉帝是____________ 的化身;孙悟空是______ 的化身和______ 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