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四大名著导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思维导图
(1)
(2)高频人物(藤野先生、长妈妈、范爱农)
4.《格列佛游记》(6年59考)
(1)主题思想(6年13考)
(2)整体情节梗概
(3)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年55考)
(1)保尔人生经历
(2)
6.《骆驼祥子》(6年51考)
(1)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图
一起(一流车夫) 二起(二次奋斗) 三起(再次买车)
1.《水浒》(6年124考)
(1)主题思想及主要人物
(2)绰号来源
(3)高频情节思维导图(①智取生辰纲 6年15考 ②拳打镇关西 6年11考)
2.《西游记》(6年7芭蕉扇 6年9考 ②三打白骨精 6年7考 ③大闹天宫 6年7考)
3.《朝花夕拾》(6年61考)
一落(理想破灭) 二落(曹家遇险) 三落(妻死卖车,彻底堕落)
(2)人物关系图
7.《童年》(6年43考)
(1)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图
(2)高频人物性格特征归纳图
8.《名人传》(6年51考)
(1)作者及主要内容
9.《繁星·春水》(6年35考)
(1)主题思想
10.《三国演义》(6年34考)
(1)高频情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2)
11.《鲁滨逊漂流记》(6年30考)
(1)
12.《简·爱》(6年29考)
(1)
(2)简·爱性格特征及相关情节
13.《海底两万里》(6年19考)
(1)作者及主要内容
14.《伊索寓言》(6年19考)
15.《傅雷家书》(6年10考)
16.《安徒生童话》(6年10考)
《红楼梦》《艾青诗选》《培根随笔》《昆虫记》《红岩》《红星照耀中国》

四大名著导读

四大名著导读
四大名著导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文学
经典
四大名 著
小说
读者
理解
可以
四大名著 导读
阅读
四部 中国
进行
导读
思想
形象
中国文学
通过
人物
艺术
内容摘要
《四大名著导读》是一本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导读类书籍,它选取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 四部小说:《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 全面了解这四部文学经典的内容、风格和思想,提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对每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以《红楼梦》为例, 该书不仅介绍了该作品的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基本信息,还对其中的文 化内涵、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 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该书的目录还注重引导读者的阅读思维。例如,在解读《水浒传》时,作者 先从作品的主题入手,引导读者思考该主题的现实意义;在解读《西游记》时, 作者则从作品的情节入手,引导读者思考情节背后的深意。这种引导方式有助于 培养读者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红楼梦》对于爱情与命运的深入思考、细腻描绘,可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 翘楚。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 无奈。它告诉我们,爱情和命运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主题,我们需要正视它们的 存在,并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四大名著导读》让我深刻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学艺术的无 穷魅力。通过阅读这些古典名著,我不仅了解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从中汲 取了智慧和启示。这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古典名著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 生、探索人性的宝贵机会。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思维导图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思维导图

【作品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 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 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 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 “玄奘西行”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 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降妖伏魔(13-100回) 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八十一难, 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内容概括】
一、主要人物
人物身份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 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 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 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唐僧
1.崇信佛法,严守戒律 2.目标明确,立场坚定 3.偶有迂腐,是非不分 4.慈悲善良
经过
唐僧、悟空、沙僧三人均不为所动,只有猪八戒 迷恋于富贵和美色。
结果
猪八戒贪心不足想要娶三个女儿,结果被菩萨吊 在树上。

(第 二
闹十

四 至

二 十
观六
回)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万寿山五庄观
唐僧肉眼凡胎不食人参果,八戒嘴馋怂恿悟空偷果, 因不识果性掉落地上一枚,又偷食三枚
道童清风、明月找唐僧理论,言语冲突;悟空气恼, 怒推人参果树,果树被毁;镇元大仙回观用袖里乾 坤神通两次擒住师徒四人;大仙两打唐僧、一下油 锅,悟空皆代师受刑。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分析探究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作品简介 内容概括 主题思想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中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小说家。

思维导图解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整本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整本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解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整本书思维导图
写在开头:
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正本书的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第1—28回思维导图。

最新修订部编版语文《水浒传》中考名著导思维导图

最新修订部编版语文《水浒传》中考名著导思维导图

【经典情节】 吴用
正值酷热时节 智用天时
起因
以黄泥冈做掩护,将
杨志等人引入松林
智用地利
杨志一行内部矛盾激化, 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智用矛盾
“智” 取生 辰纲
开端 发展
将药巧妙下在酒里 智用计谋
结果
杨志押送生辰纲 七雄贩枣蒙杨志, 白胜设计诱官军 杨志无奈买酒
吴用智取生辰纲
【经典情节】 林冲
林冲:武艺 高强,富有 正义感,侠

经过 宋江不答应将刘唐带来的一百两金子和书信交给阎婆

惜,争执中宋江怒杀阎婆惜。

结果
知县派朱仝、雷横二人前来捉拿宋江,朱仝义释宋江, 宋江前去投奔柴进。
宋江:不畏强权和威逼利诱,威武不能屈
浔阳楼 吟反诗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寻友不得,浔阳楼独赏景
触景生情,题反诗留姓名,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 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 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性格特点 所持武器
朴刀
面圆耳大、鼻直口方,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人物形象
人物身份
鲁智深,本名鲁达, 绰号“花和尚”,原本 是渭州经略府提辖。
见义勇为、同情弱小、 疾恶如仇、粗中有细、 直爽热心。
性格特点 所持武器
一口戒刀或禅杖 鲁智深
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手持羽扇。
人物形象 人物身份
吴用,绰号智多星,道号“ 加亮先生”,表字学究,原 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 私塾先生。
肝义胆,疾 风雪山 恶如仇,同 神庙
时又有奉公 守法、忍辱 负重、软弱 善良的一面。
起因 开端 发展 结果
在沧洲,陆虞候等人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 后又欲用计置林冲于死地。

思维导图巧学四大名著,名著脑图整理高清速取!

思维导图巧学四大名著,名著脑图整理高清速取!

思维导图巧学四大名著,名著脑图整理高清速取!作者:知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项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很高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四大名著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知识点繁杂又难记,通过思维导图就能轻松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四大名著思维导图怎么画?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四大名著的主要知识点。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四大名著的主要知识点就是[作者]、[内容简介]、[创作背景]、[作品鉴赏]和[影响]一、[四大名著-红楼梦]《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号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下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二、[四大名著-水浒传]《水浒传》取材于南宋梁山英雄的故事,施耐庵先生集众多民间故事与画家、文学家的作品之精华而汇编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叙事文学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书中的林冲、鲁智深、武松等经典人物及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罗贯中先生在陈寿《三国志》为基础,吸收了民间传说、戏曲等故事,写成了此书,书中的关公、曹操、赵子龙、刘备等形象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四大名著-西游记]《西游记》作为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由吴承恩根据僧人玄奘取经的历史实事为背景,在加以部分戏曲故事等基础上,进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的。

《西游记》一书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摧毁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

以上就是四大名著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的知识点了,高清内容可以通过点击图片或在知犀思维导图模板库获取,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初中语文走进名著——感受古典文学之美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走进名著——感受古典文学之美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走进名著——感受古典文学之美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走进名著——感受古典文学之美适用年级九年级(上)所需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1、2、3、(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激发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激情。

(2)培养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水平。

(3)学习、借鉴优秀篇目的写作方法,提高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4)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热爱祖国语言文化。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2、通过朗读、默读方法,感知文章内容3、品读优美语段,分析人物形象4、进一步了解古代名著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2、体会中国古代名著的博大精深3、赏析重点语段,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感情,把握人物形象4、借鉴并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5、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对作品时代意义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对应课标12、分析主要内容,体会重点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3、欣赏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4、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陶冶学生情操5、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开阔学生视野6、运用网络、多媒体等形式搜集网络信息主题单元问题设计2、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四大名著在塑造人物方面堪称典范,你从本单元学习中,有何认识?专题划分专题二:专题二:自读名著作品《杨修之死》《香菱学诗》(4课时)(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所需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2、赏析优美语段,概括人物形象2、文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是找出加以分析。

3、两篇文章在写法和结构安排上各有何特点?4、读完两篇文章后,你对人物刻画的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微机多媒体常规资源:教科书课本名著读本学习活动设计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3、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的写作方法。

初中必读名著12部思维导图整理

初中必读名著12部思维导图整理

初中名著导读思想导图整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 年 ,是鲁迅所写的独一一部回想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直获取极高的评论。

“朝”表示从前期间, “夕”表示晚年期间,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清晨的花夜晚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暮年回想童年期间、少年期间、青年期间的人和事。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想文”。

主要篇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老来娱亲”、“郭巨埋儿”)、《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 深刻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主要描绘了孙悟空出生, 后遇到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 , 一路降妖伏魔, 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终于抵达西天, 见到如来佛祖 ,最后五圣成真的故事。

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和“西天取经”三部分构成的百回大书,深刻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朝统治阶级腐败衰败,世风堕落,表示歧视皇权的精神。

《骆驼祥子》老舍的长篇小说。

描绘了旧北京的一个黄包车夫的酸楚故事,它深刻揭穿了旧中国的黑暗,控告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盘剥、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感人民的深切怜悯,向人们展现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基层贫困市民生活于难过深渊中的图景。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的科学想象小说,该小说叙述了“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表达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在大海深处旅游的故事。

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作海底旅游。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 , 经过珊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很多稀有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怪情景, 又经历了很多危险。

最后, 当潜水艇抵达挪威海岸时, 阿龙纳斯教授不告而别, 把他知道的海底奥密公之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四大名著的精彩故事情节,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2)、启发学生能简要分析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鲁达、武松、李逵、孙悟空、猪八戒、曹操、诸葛亮、贾宝玉、林黛玉等),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对应课标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学习态度评价
1.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
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效率较高。
评价指标:契合名著写作特点和主题。
专题三
名著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四大名著中对主要的人物形象的把握。
2.对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有自己见解。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四大名著的作者,地位和影响?
2、你熟悉名著中的哪些精彩片段?
3、名著中主要人物你有何理解?
专题划分
专题一:总体了解四大名著。(一课时)
专题二: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精彩片断。(一课时)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在老师指导下,初步了解四大名著,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学会阅读四大名著,课内外结合,读完四大名著。
(3)、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断。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环境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认识四大名著的作品现实意义。
活动三:教师示范解读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评价要点:
1.学生能结合背景,结合现实生活,说出有理有据的对人物的分析,获得学生的认可。
2.见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合情合理。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
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四大名著的地位和影响。
《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
《水浒传》——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
《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2.学生对名著大体内容了解情况。
学习态度评价
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
评价指标:
学生对内容掌握情况。
专题二
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精彩片断。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走进四大名著精彩故事情节的介绍。
2、能结合教材体会精彩情节,收集整理故事。
专题问题设计
1、名著中最打动你的情节是哪里?
1.《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
2.学生谈谈对这些章节更深层次的理解,联系整部作品的内容,从全局看章节的现实意义。
活动三:看图片,猜故事,看谁知道的故事多。
1.学生猜故事,讲故事,小组比赛,看谁准备的故事多。
2.收集整理精彩故事。
评价要点
学习成果评价
1.能够介绍精彩故事情节。;
2.结合作品,更深层次谈节选章节的意义。
2、初中教材中节选名著中哪些章节?
3、看图片,你能猜猜这是名著中的哪些情节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
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播放四大名著相关剧情,走进名著精彩故事情节的介绍。
活动二:初中教材中节选名著哪些章节?结合整部作品更深层次谈谈对这些章节的理解?
《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评价要点
学习成果评价
1.学生对名著作者的了解情况。
《红楼梦》——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
活动二、四大名著内容简介(一句话概括),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
《水浒传》——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专题三:名著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课时)
专题一
总体了解四大名著。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1课时,课外共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名著完成顺序,明确具体时间。
2.名著地位和影响。
3.名著作者简介,内容简介,认识作品现实意义。
专题问题设计
1、你知道四大名著吗?有哪些?
2、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完成书的时间?
3、你能说说每篇名著的大体内容吗?
专题问题设计
1、每一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2、名著中主要人物有哪些?
3、你对哪一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网络教室
其他:开放网络论坛、作文本或练习本、笔等。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活动二:学生谈对名著中人物的独特解读。
四大名著导读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经过岁月洗涤流传下来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四大名著作为明清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四大名著的教学不应忽视。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并且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节选的章节,也是中考的复习篇目。单元学习重点了解四大名著总体内容,知道名著中重要情节,教学难点解读名著中的重要人物性格。划分为三个专题,第一专题总体了解四大名著,第二专题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精彩片段,第三专题人物形象分析。三个专题从总体到局部,由浅入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