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拌法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路拌法)

城市道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路拌法)

城市道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路拌法)一、项目背景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

级配碎石基层是道路基层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采用路拌法施工可以确保基层的均匀密实,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本方案旨在对城市道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碎石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灰符合要求,采用外加剂应检查质量并符合要求。

2.设备准备:应配备搅拌机、压路机、喷水车等设备,并确保设备完好。

3.人员准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

三、工艺流程1.基层准备:按设计要求,清理基础表面,保持干净和湿润,确保基础平整,无积水和坑洼。

2.碎石铺设:将级配碎石按要求从技术要求符合要求的货场中运入现场,进行平铺,注意均匀分布并滚压密实。

3.拌合:在铺碎石的同时,使用搅拌机进行拌合作业,将碎石、水泥、石灰等材料充分搅拌均匀。

4.压实:完成拌合后,使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压实,保证基层密实、均匀,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5.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对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碎石充分硬化,并防止裂缝及移动变形。

四、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碎石、水泥等符合标准要求。

2.工艺控制:施工过程中按工艺流程操作,确保拌合均匀、压实到位。

3.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保证基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及安全帽,操作设备时注意安全操作规范。

2.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通行。

3.暴露操作中应注意防空气粉尘,防止飞石等伤害。

六、施工效果采用路拌法进行城市道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可以确保基层的均匀密实,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施工后的道路基层平整、牢固,符合设计要求,有助于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结语城市道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路拌法)是城市道路施工中常用且重要的一种施工方式,正确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质量的关键。

三七灰土路拌法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三七灰土路拌法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三七灰土路拌法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一、施工准备1.灰土选择:选择质量好,含石量适宜的黄土作为灰土材料。

2.设备准备:准备好挖土机、平地机、水车、喷淋车等必要设备。

3.原材料准备:按照规定配比准备好石子、水泥和水等原材料。

4.环境整理:清除路面上的杂物和破碎物,并进行平整处理。

二、工艺方法1.拌料工艺:(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例的确定。

(2)将黄土和石子放入场地,用挖土机进行搅拌并迅速均匀。

(3)将搅拌好的黄土和石子转移到平地机上,继续进行搅拌。

(4)在搅拌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逐渐加入水泥,同时进行搅拌,确保水泥充分混合均匀。

2.散装施工工艺:(1)将拌好的三七灰土运送到施工现场。

(2)用平地机将三七灰土均匀撒在路基上。

(3)用压路机对三七灰土进行压实,确保其密度和稳定性。

(4)将完成的路面进行湿压处理,提高路面的密实度。

3.加水施工工艺:(1)将拌好的三七灰土运送到施工现场。

(2)用平地机将三七灰土均匀撒在路基上。

(3)用喷淋车对三七灰土进行湿润加水处理,确保路面湿润程度适宜。

(4)用压路机对三七灰土进行压实,确保其密度和稳定性。

(5)将完成的路面进行湿压处理,提高路面的密实度。

三、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例的确定,确保灰土的质量和材料的充分混合。

2.在拌料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工地的清洁和整洁,减少杂物和破碎物的混入。

3.在湿加水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加水量,避免灰土湿润度过高或过低。

4.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路面的湿压处理,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5.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通过进行三七灰土路拌法施工,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抗冻性能,使得道路更加平坦和稳定。

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工艺方法的合理掌握和施工规范的执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的提高。

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确保施工效果的最大化。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 (路拌法)

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 (路拌法)

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级配碎石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路达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项目部二0一六年七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原则 (2)四、施工组织 (3)五、材料采备和控制 (3)六、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5)七、施工方法及工艺 (5)1、施工方法 (5)2、施工工艺 (5)八、质量保证措施 (8)九、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0)十、环境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 (12)十一、注意事项 (15)十二、应急措施 (15)一、工程概况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起点位于庐江县冶父山镇和白山镇分界处,东北走向基本沿现状X089(规划X067)经戴桥、金八贵、十联村、鸡鸣村,至X062(盛同路)附近庐江白山农业机械管理站处.本标段起讫桩为K13+788~K23+390,路线全长9。

602km,级配碎石51769。

2m3。

二、编制依据1、环巢湖大道连接线庐城至环巢湖大道二期工程二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招标过程中的补遗书等;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6)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042—2005)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2008)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三、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2、确保工期的原则3、确保质量创优的原则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5、科学管理的原则6、文明施工的原则7、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8、环境保护的原则9、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10、遵照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原则四、施工组织1、组织机构设施工组、测量组、试验组、警戒组和保障组,各司其职.⑴、施工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以及机械及人工安排;⑵、测量组负责对拟铺路段的施工测量工作,以及施工中的测量控制;⑶、试验组负责拟铺路段的相关试验;⑷、警戒组负责警示牌的设置、危险人员和车辆的撤离;⑸、保障组负责设备与器材的采购、检查和维护。

路拌法的施工流程

路拌法的施工流程

路拌法的施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路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路拌法。

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方案路拌法范文

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方案路拌法范文

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方案路拌法1. 背景在路面工程中,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路基的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范,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使路基能够满足行车安全及使用寿命的要求。

在路基的建设中,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层是常用的路基结构。

那么,该如何进行施工呢?2. 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2.1 材料准备•采用优质的级配碎石作为基层材料,粒径范围应控制在30-50mm之间,分选好后按级配比进行混合。

•进行水分和杂质的除去,要求材料干净,无泥土、草木等杂质。

•依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压实试验,保证材料符合压实度要求。

2.2 施工步骤•基层施工前,需先对路基进行修整,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将待用的级配碎石倒在路基上,压实后再进行再次平整。

•级配碎石基层铺筑后进行初期压实,其覆土层厚度应不小于20cm,并要求采用大振幅压路机进行施工。

•在基层压实到基础密实度要求后,必须进行养护,保证基层平整度和结实程度,一般养护时间为7天左右。

3. 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方案3.1 材料准备•采用优质的级配碎石和水泥,掺和比例应控制在3%~5%之间。

•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硅酸盐水泥。

•硬质杂物、泥土、草木等应在采用前进行筛选和清除。

3.2 施工步骤•在级配碎石基层的铺筑工作完成后,即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

•将水泥和级配碎石进行混合,为了确保掺合均匀,需进行摊铺和翻抛,然后进行碾压。

•碾压时,首先采用胶轮碾压机进行震实,使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其次采用重型静压轮振动式碾压机进行最终压实,压缩比应符合设计规定。

•同样,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后也需进行养护,通常养护时间为7天左右,禁止车辆和行人在养护期间进入施工区域。

4. 路拌法相比于进口设备,路拌法是一种机械化施工技术,其能够满足较大的施工强度和效率,并且可确保材料的混合均匀性。

路拌法主要过程如下:•原材料的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粉煤灰等依据掺和比例使用装有计量器的荷斯坦车供料到路拌机内;•依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可对路拌机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合均匀,掺合比例也更加精准。

石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方案

石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方案

石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石灰土处理设备等;3.采购好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石灰土、碎石等;4.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包括锹、镐、铲等。

二、施工步骤1.检查施工场地,确保基层路面平整、无障碍物,并清除杂物;2.使用挖掘机对基层路面进行剥离,确保剥离深度符合设计要求;3.使用压路机对基层路面进行压实,使其坚实平整;4.使用水车对基层路面进行洒水,以提高土壤的湿度;5.使用石灰土处理设备将石灰土与碎石进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适量加水,使混合物湿润;6.使用铲车将混合物装入货车中,运输到施工现场;7.将混合物均匀地铺在基层路面上,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8.使用压路机对铺设的石灰土底基层路面进行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9.撒水对压实后的路面进行保养,并保持湿润,防止开裂和起皮。

三、质量控制1.对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石灰土的质量符合要求;2.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每个步骤的操作正确;3.进行路面厚度的实测,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4.对压实后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密实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5.进行保养期间的定期检查,修补出现的问题,确保路面质量稳定。

四、安全措施1.提醒施工人员佩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安全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周边人员注意施工区域;3.严禁施工人员在机械设备作业区域内行走,确保安全;4.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防止因杂物滑倒而造成伤害;5.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五、环境保护1.使用环保型的原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在施工现场或者车辆运输过程中严禁乱丢杂物,保持环境整洁;3.控制噪音污染,尽量减少机械设备的运转时间;4.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是石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方案,具体施工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路拌法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路拌法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路拌法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1. 引言水泥稳定土是一种由水泥、土壤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道路、场地和堤坝等工程的承载层和基础层。

本文档旨在介绍水泥稳定土施工的路拌法施工方案,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材料选用2.1 水泥水泥是水泥稳定土的主要成分,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选用水泥时应考虑其强度、活性和耐久性等性能,同时需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2 土壤土壤是水泥稳定土的填料,常用的土壤有黏土、砂土等。

选用土壤时应考虑其颗粒大小、塑性指数等指标,以保证混合后的稳定土具有合适的强度和流动性。

2.3 水水是混合水泥和土壤的介质,需要保证清洁并符合施工要求。

3. 施工工艺3.1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设备:•路拌机:用于将水泥、土壤和水进行混合。

•平板夯实机:用于夯实已拌和的水泥稳定土。

•水车:用于供水。

3.2 施工过程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特性,确定水泥、土壤和水的配合比例。

3.将水泥、土壤和水按照配合比例放入路拌机中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和转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4.混合后的水泥稳定土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施工区域。

5.利用平板夯实机对水泥稳定土进行夯实,夯实厚度和夯击次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6.夯实后,对路面进行养护,保持施工区域的湿润状态,避免干裂。

3.3 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帽、鞋子等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

•操作设备时,严禁戴手套、长袖衣物,以防危险。

•注意设备和施工区域的平稳,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质量控制4.1 施工前质量控制•对水泥、土壤和水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对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2 施工中质量控制•定期对拌和后的水泥稳定土进行取样检测,包括强度、含水率等指标。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以保证材料的质量。

路基石灰处治土施工(掺拌法 路拌法施工)

路基石灰处治土施工(掺拌法 路拌法施工)

石灰处治土施工一、施工方案1、施工组织本标段路基石灰处治土共336560 M³,主要为原地面以上40cm 石灰土、清表后翻挖25cm石灰土、清淤回填与基坑回填石灰土、桥头锥坡、路基中部填筑、80cm路床填筑、软土沉降补偿、施工加宽等内容。

按灰剂量分:5%石灰处治土240081m³,6%石灰处治土38135 m³,7%石灰土58344m³。

施工计划分三大块,由路基工区三个作业队负责施工:土方一队:负责施工互通立交主线路基石灰处治土;土方二队:负责施工互通立交A、B匝道石灰处治土;土方三队:负责施工互通立交C、F匝道石灰处治土。

2、施工要求(1)路基边坡填土高度H<1.8m 时,清除耕植土后,根据路基设计高度确定下挖深度≥1.96m,确保压实度的过渡,原地面碾压后其压实度要大于85%。

当原地面潮湿时,将原地面翻松25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密实度≥87%。

当基底处于上路堤X围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上路堤的压实度标准。

其上填筑两层各20cm5%石灰处治土,其压实度分别为90%、93%。

路床部分80cm采用40cm6%石灰处治土+40cm7%石灰处治土。

(2)路基填土高度1.8≤H<2m时,清除15cm耕植土后,进行原地面碾压,其压实度≥85%,当原地面潮湿时,翻压20cm掺5%石灰处理并碾压,其密实度≥87%,经过处治,碾压后的地面以上的路床以下全部采用5%石灰处治土填筑以阻断毛细水上升并便于路基施工。

当H>2m时,原地面以上40cm顶即路基中部填料采用就近取土,若采用非膨胀土作细料,以其中部总体积的50%掺5%石灰控制;若采用弱膨胀土作细料,则路基中部全部掺5%石灰处理。

(3)土质路堑段为保证路高的使用效果,路床部分(0~80cm)采用掺灰处理,其压实度≥95%,同时为了保证路床部分路基的压实度,在其下设置40cm的过渡取(两层各20cm压实度分别为90%、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东路路面工程基层水泥稳定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及总结
(路拌法)
云东公路改造工程LM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0七年六月十三日
路拌法施工方案
云东公路路面工程K5+800-K23+300地处风波岭。

由于线路纵坡大,弯道多,厂拌料运距远,质量无法控制。

施工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故该段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

其方案如下:
一、人员、机械情况
1)、管理人员
施工主管:张本良(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以及相关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马道林(主要负责路拌法技术质量、检测工作)。

技术员:张剑屈有金
施工员:朱正民赵方金
试验、检测员:张明李智
2)、劳动力:35人,负责人:姜太全。

3)、机械组合方案
1、柳工50装载机2台。

2、常林165平地机1台。

3、华山210路拌机1台。

4、一拖16T振动压路机1台。

5、8T 双钢轮压路机1台。

6、洒水车6ml 4部。

7、集料运输车25部。

二、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案及控制措施
(一)、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已经业主、质量监督部门、驻地监理,共同组织验收。

同意路面基层施工。

(二)、施工放样
1、在老路面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 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指标桩。

2、在两侧指标桩上作出明显标记,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三)、备料、及运输料,集料的堆放
1、该料在旬河选用天然砂砾,经过筛分,采用自卸汽车拉运至施工工作面。

2、根据各路段稳定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集料数量。

3、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和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出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4、集料装车后,应严格控制每车集料的数量,卸料距离严格控制,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过多。

(四)、摊铺集料
1、通过试验路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该种集料经过试验后松铺系数调整为1.33。

必要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2、摊铺集料应以日进度的需要量为度,够次日一天内完成加水泥、拌和、碾压、成型即可。

3、我们采用装载机先初平,平地机在将集料均匀的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

并有规定的路拱。

4、摊铺过程中,应将大的径料,及其它杂物捡除。

(五)、洒水闷料
1、如已整平的集料含水量过小,在集料层上洒水闷料,洒水要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现象。

2、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

(六)、摆放和摊铺水泥
1、计算出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并用白灰做出标记。

2、水泥用量的计算方法
A、根据水泥稳定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出每平方(㎡)水泥稳定砂需用的水泥用量,并计算出每
袋水泥(通常重50㎏)水泥的摊铺面积。

B、根据水泥稳定砂的宽度,确定摆放水泥的行数。

C、根据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和每行水泥的间距。

3、水泥应当日用汽车直接送到摊铺路段,直接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及多余。

运水泥的车应有防雨设备。

该工程有4辆专用水泥车均匀摊开。

应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没有空白的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七)、拌和
1、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达到稳定底,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人员调整拌和深度,严防拌和层底部留有砂砾夹层。

2、先用平地机将铺好水泥的集料翻拌两遍,使水泥分布到集料中,但不应翻拌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底部。

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相反,从内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侧翻。

接着用路拌机拌两遍。

3、补充洒水和湿拌
在上述拌和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洒水距离应长些。

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

洒水车不应在正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分过大。

4、洒水后,应在次进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

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拌和,尤其在纵坡大的路段上应配合紧密,减少水分流失。

5、洒水拌和过程中。

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值,不应小于最佳值。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

没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拌和过程中应捡出超过尺寸颗粒的不合格料。

(八)、整型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型。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边。

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对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水泥混合料进行找补整平。

再用平地机整平一侧,局部地方机械不能到位的用人工整平。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分离。

(九)、碾压
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

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一般需要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的碾压速度。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砂面始终保持潮湿。

如表层水分蒸发的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如出现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立即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应保持稳定砂表面不受破坏。

(十)、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来未压部分,要在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

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即工作缝)的处理。

在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砂末端,沿稳定砂挖一条横贯全路宽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应与路德中心线垂直,且靠稳定砂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

将两根方木(长度与厚度应符合要求)放在槽内并紧靠着已完成的稳定砂,以保护其边缘不致遭到第二天工作的机械破坏。

第二天,摊铺水泥及湿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方木能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进行充分拌和。

整平时,接
缝处的水泥稳定砂应高出已成型的稳定层面5cm,再进行修正碾压成型。

(十一)、养生及交通管制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覆盖和洒水两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养生。

养生期间应经常洒水保持基层湿润、潮湿,同时应视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养生不宜少于7天。

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砂基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对于工程车辆,应限制吨位,车速不能超过30km/h。

养生结束后,应立即喷洒透层沥青,并在其表面撒布3~8mm中粗砂。

四、通过对K5+800段的试验施工,人员、机械已能满足施工要求。

并得出稳定砂的干密度为2100kg/m3,施工含水量最佳为9%,松铺系数为1.33,拌和深度在22~25cm。

水泥剂量为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