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研

合集下载

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队列研究医学研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队列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以特定的目标群体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以探究不同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或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队列研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观察人群暴露到某一特定因素(例如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与某一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

此外,队列研究还可以用于观察不同暴露因素组合可能对人群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以及评估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进行队列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

队列研究一般包括建立研究队列、确定暴露和结果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步骤。

研究者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潜在的干扰因素,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尽管队列研究具有许多优势,如能够提供较强的证据支持和较高的研究效应,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队列研究需要长时间的追踪观察,因此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此外,由于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不能主动干预暴露因素,因此无法获得与干预研究相同的证据水平。

展望未来,队列研究方法仍将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管理的完善,队列研究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研究过程中的挑战,提供更加可靠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队列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研究方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队列研究能够为我们揭示不同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或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文章主体内容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的主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队列研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方法进行综述。

1.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文章将简要介绍队列研究的概念和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同时,也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框架。

队 列 研 究(Cohort Study)

队 列 研 究(Cohort Study)

27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研究对象的条件
1)临床研究 满足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并不能被
排除的患者,有无特征的两个队列应有 较大的可比性。 2)病因研究 目前未患某研究结局疾病,在 观察期间 可能发生研究结局疾病的人群。
28
3)暴露与非暴露分组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若研究因素(暴露 因素)属于分类变量 如:心电图正常与不正常, 心电图不正常 暴露组 心电图正常 非暴露组 如果暴露因素是连续变量,如:胆固醇 水平,可将暴露水平分为几个级别(亚组), 暴露水平最低者为非暴露组。
隐伏期(病因过程完成到疾病发现前时间)。如: 评价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发生恶性肿瘤危险时, 没必要在原子弹爆炸发生即开始随访,应根据评价 恶性肿瘤特征最短诱导期和隐伏期,在原子弹爆炸 数月后或数年后开始随访,尽量缩短观察期,节约 人力、物力、经费并减少失访。
队列研究开始前,对最短诱导期和隐伏期应做出 恰当估计,以合理确定随访观察期限。
19
(2)选择历史性队列研究时,除考虑前述
1)~5)点,还应考虑是否有足够量的、
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内有关研究
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 材料。 如:医院的病历、个人的医疗档案、
及工厂和车间的各种记录等。在具备条件
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历史性队列研究 设计方法。
20
(3)选择双向性队列研究时,应考虑: 在具备进行历史队列研究的基础上, 如果从暴露到现在的观察还不能满足 研究的要求,需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
13
(3)双向性队列(ambispective cohort )
两种冠 脉支架 接受者
紫 杉 醇 药物释放 冠脉支架 雷帕霉素 药物释放 冠脉支架

《队列研究临床研》课件

《队列研究临床研》课件

样本选择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 从肺癌患者中筛选出符 合条件的样本。
数据采集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随访 信息。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 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 计、相关性分析和生存 分析等。
研究结果与结论
主要发现
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率与治疗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对 生存率有影响。
生存分析
生存函数
描述生存时间的分布情况,如概 率密度函数、累积生存函数等。
生存比较
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治疗方式的生 存时间差异。
风险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探究其 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
04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A
代表性
队列研究能够较好地反映目标人群的整体情况 ,因为研究对象是在特定时间段内招募的,具 有更好的代表性。
确保数据质量
采取措施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如培训调查员、进行数 据核查等。
样本量与抽样方法
确定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和预期效应大小,计算所需的样本量。
选择抽样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队列研究的分析方法
03
描述性分析
总结性描述
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指标 等进行初步的描述和总结 ,帮助研究者了解数据的 基本情况。
队列研究的分类
01
02
03
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者对人群进行长期追 踪观察,收集暴露和结局 数据。
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者利用已有的数据资 源,分析暴露与结局的关 系。
历史性队列研究
结合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 的特点,利用长期追踪的 数据进行分析。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三)——队列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三)——队列研究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设立非暴露是为了比较,没有比较就看不出暴露的作 用,故其重要性不亚于暴露组。 非暴露组的基本要求是有较高的可比性,即人群除未暴 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或人群的特征 (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都应尽可能地与暴露组相 同。
• ⑴外对照:
职业人群及特殊暴露人群常需在该人群之外 去寻找非暴露组,故名外对照。 如以放射科医生为研究射线致病作用的暴露 对象时,可选择不接触射线或接触射线极少的五 官科医生为外对照。
(二)设计与实施
• • • • •
1.确定队列研究工作是否开展(研究目的) 2.暴露人群的选择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4.样本含量 5.资料的收集
1.确定队列研究工作是否开展(研 究目的)
• ⑴是否有明确的假设供检验,检验的因素是否已
• • • • •
找准。 ⑵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低,低于5% 不适宜。 ⑶是否规定了明确的暴露因素,暴露资料能否完 整获得。 ⑷是规定了明确的结局变量,有无简便可的手段 获得结局材料。 ⑸有无足够的研究人群。 ⑹随访人、财、物有无保证,随访依从性如何?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三)——队列研究
提纲
• (一)定义、分类与用途 • (二)设计与实施 • (三)资料分析 • (四)优点与局限性
(一)定义、特性、分类与用途
• 1.定义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又称定群研究, 是在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 成两个队列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成若干个队列, 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多组间的发病率 或死亡率,以检验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联系。队 列研究是一种以因推果的病因研究方法。设计模 式见图2。

(三)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研究生)

队列研究(研究生)

暴露 61 306500
非暴露 27 915000
合计 88 1221500
61 88 306500 1221500 9.57 88 306500 91500 (1221500 )2
查u值表u0.05=1.96 u0.01=2.58,所得x> u0.01 即p<0.01拒绝假设 检验。说明暴露组与对照组白血病的发病率有差异,暴露组 高于对照组。
– – – – 暴露-疾病时间前后关系明确 可以直接估计疾病危险(发病率、RR、AR等) 可以研究疾病自然史和暴露的多种效应 所收集的资料完整可靠,不存在回忆偏倚
• 缺点
– 不适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 在较长随访期内,容易产生失访或暴露特征改变 – 所需研究资源较多,实施难度大
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混杂与效应修饰作用分析
• 常见偏倚的控制
–选择偏倚:随机抽样 –失访偏倚: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测量偏倚:测量方法标化、调查者培训、 资料核实、盲法调查、暴露和 非暴露两组对象同等测量等 –混杂偏倚:配比、分层分析、logistic回 归和Cox回归分析等
四、优缺点
• 优点
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 PAR)
PAR I t I u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 or PAR%)
It Iu PAR% 100% It Pe RR 1 PAR% 100% Pe RR 1 1
死亡率% 0.11 1.12 4.90 10.83 21.20 2.58
对两组死亡率进行假设检验
N1i M 1i ai T 1i 2 x M 1i N1i N oi 2 T i

队列研究临床研

队列研究临床研
5
1. 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 暴露因素已存在, 但疾病尚 未发生
在随访过程中,可获取暴露因素变动情况 属于规模巨大的研究
6
2. 历史性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 暴露与疾病均已发生 先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和非暴露组,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 死亡情况 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 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 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可能歪曲研究结果
14
非暴露组种类
内对照 与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比较 设立比较组 多种对照
15
队列研究的样本含量
有关计算样本量的几个问题 抽样方法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例 失访率
16
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公式:
N (Z 2 pq Z p1q1 p0q0 )2 ( p1 p0 )2
7
不同研究类型
历史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 ------------------------------
暴露因素 发病,死亡 暴露因素
发病,死亡




病例对照研究
-------------------------
暴露因素
病例,对照
------------------------------------------------------------
过去
现在
将来
8
暴露组
暴露组的选择 暴露因素的规定 暴露水平的分级 暴露因素的收集
9
暴露组的选择
选择暴露组应考虑的问题
已经处于暴露因素中、能提供可靠的暴露史、 职业暴露

《队列研究研》课件

《队列研究研》课件

队列研究的重要性
01
病因研究
揭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 系,为病因提供科学依据。
02
疾病预防
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为制定 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03
临床医疗
评估新药或治疗方法的疗效, 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队列研究的分类
开放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部分或全部对象已有结局,需长期追踪观察。
封闭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所有对象均无结局发生,追踪观察一定期限后 结束。
04
队列研究的实际应用
公共卫生领域
03
评估预防措施效果
监测健康状况
制定疾病控制策略
队列研究可以用于评估各种预防措施的效 果,如疫苗接种、健康宣传和教育等,为 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队列研究,可以长期追踪特定人群的 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并评估 疾病控制措施的效果。
基于队列研究的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 疾病控制策略,如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疾病管理和治疗水平。
多中心队列研究
01
总结词
多中心队列研究将加强研究的 可靠性和可推广性。
02
详细描述
通过多个研究中心的合作,多 中心队列研究能够纳入更多的 样本量,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
可靠性。
03
总结词
多中心队列研究还有助于发现 不同地区或人群中的差异性。
04
详细描述
由于不同地区或人群的暴露因 素和疾病发病率可能存在差异 ,多中心队列研究能够更好地 揭示这些差异性,为制定针对 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队列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结合
总结词
随着研究的深入,队列研究将更多 地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更全 面地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4队列研究(群组研究)

4队列研究(群组研究)
说明了石棉与肺癌联系的强度与普遍性
三.队列研究的实施 (一)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
1.前瞻性队列研究
(1) 有明确检验假设; (2) 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一般不应低于5‰; (3) 有把握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 (4) 有确定发病或死亡等结局的简便而可靠的手段; (5) 有把握获得足够数量的观察人群,并且该人群能
• 特点:
➢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取相对真实而可靠的资料; ➢但是如果需要观察大量人群,则花费太大; ➢如果疾病的潜伏期很长,则需要观察的时间很
长。这些都会影响其可行性。
1.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条件
• 研究的检验假设明确; • 研究的疾病的率不太低,不低于5%; • 暴露因素明确,且能有效测量; • 结局明确,并有简洁可靠的手段确定; • 有足够的研究人群; • 队列能够有效的随访; • 有足够的物质、人力、资金的保证
Cohort study: 选定暴露于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 两组人群,随访观察一定的期间,比较两组人群 某种事件的结局(一般指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 率),从而判断该暴露因素与发病或死亡有无关 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
重要任务,病因研究的逻辑顺序应该是来自先有病因存在,然后有疾病发生。
群 • 对照:一般人群 • 随访时间:20~30年 • 指标:SMR(标准化死亡比)
暴露与结局
暴露:接触石棉环境的职业人群 结局:各种疾病原因的死亡 假设:石棉可以引起死亡的增加
结果
1. 全死因:SMR 1.41~1.64 合计 1.47 2. 所有肿瘤:SMR 2.59~3.86 合计 3.26 3. 肺癌:SMR 3.21~7.62 合计 5.31 4. 胃肠道肿瘤:SMR 1.61~3.17 合计 2.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是肺癌死亡,观察方法仍为信访。
阶段小结:此研究持续至1976年,共20余年,观察期中
于1954、1956、1964和1976年多次进行了阶段小结, 资料以男性为主作了多方面的分析。
3
研究实例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doll和hill)
(二)结果与分析
以1956年第二次小结为例,男性35岁及以上:
吸烟与肺癌:
33
(四)确定样本大小
相关参数
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水平:P0 暴露人群的发病率P1 或 RR值(P1=RR×P0) 显著性水平:α 把握度 (power):即1-β
34
计算公式:
2
N z
2 pq z p0q0 p1q1
p1 p0 2
p0为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p1为暴露组的发病率, q1 = 1-p1, q0=1-p0
类型: 内对照 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照 一般人群对照 多重对照
32
内对照:同一队列无暴露或暴露水平低者 如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
外对照:在特殊暴露人群以外的特设对照 放射科医师——五官科医师
一般人群对照:发病或死亡率易得且稳定 缺点:资料粗糙,项目不全 注意:时间和地区应同暴露人群
多重对照:多种对照方式
调查:信访。从1951年10月开始,以信函(调查表)
访问为手段,调查了59600位医生,得到满意应答的 40701名,其中男性34494人,女性6207人。
2
研究实例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doll和hill)
分组:调查对象按有无吸烟分为暴露组(吸烟)和非
暴露组(不吸烟),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相同。
确定观察期间和观察方法:随访观察期为20年,观察
关。所以某些职业人群也是特殊暴露人群。 常用于历史性队列研究。 例如:
联苯胺致膀胱癌——染料厂工人 石棉致肺癌——石棉作业工人
射线与白血病——放射科医生或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的人 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
29
一般人群
指某行政区划或地理区域内的人群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 人作为研究人群。
选择指征:
所研究的因素与疾病是人群中常见的; 计划观察一般人群的发病情况。
率或死亡率较高。 非暴露组必须与研究因素无关或暴露程度较低,而且在其
他方面可比。 交通较便利,无明显的环境污染。
27
暴露组的选择
原则:人群有暴露史,目前及将来仍将继续暴露于某因素;
能够提供明确的暴露信息和结局信息。
类型: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居民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28
特殊暴露人群
指对某因素有高的暴露水平的人群。 在研究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时,首先选择特殊暴露人群。 某些职业中常存在特殊暴露因素,可能与某些疾病有
25
在判断结局时应注意:
① 终点判断的疾病诊断要准确,必须有明确
的统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也可以从人口 统计资料中获取。 ② 发生或死于非终点观察疾病不应作为终点, 发病时应继续观察,死亡应作为失访。
26
(三)确定研究人群
基本要求:
人口相对稳定、愿意合作,便于随访,同时数量要足够。 医疗机构健全、医疗条件好、医学资料较完整,容易查询。 暴露组要有较高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所研究疾病的发病
长期随访观察而取得完整可靠的资料; ➢ 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4
Famous Example Framinham heart study
弗明汉心血管疾病研究
In 1948, the researchers recruited 5,209 men and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30 and 62 from the town of Framingham, and began the first round of extensive physical examinations and lifestyle interviews.
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随时加入。
9
(二)用 途
验证初步的病因假设
一因一果、一因多果
评价保护因素的自发的预防效果 描述群体疾病的自然史
观察群体中疾病发生、发展直到结局的全过程
10
(三)种 类
根据研究对象进入队列时间及研究终止观察的 时间不同,分为: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双向性队列研究
15
Since 1948, the subjects have continued to return to the study every two years for a detailed medical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7
队列研究原理示意图
研究 人群
a
+
b
c
-
d 暴露 结局 人数 率
a/(a+b)
因 素 统和 计疾 学病 分的 析关 联
c/(c+d)
队列(cohort)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共同经历、暴露于某事物或 某因素的一组人群。
根据特定条件的不同队列可分为: 固定队列——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的相对固定。 动态人群——某队列确定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
19
实例:苯胺类染料引起膀胱癌的研究
从上世纪末起即有人怀疑苯胺类染料可能引起染料厂工人的膀胱 癌。Case等从1950年开始对英国21家化工厂的工人进行了调查。 目的是查明制造或使用苯胺、联苯胺、1-萘胺或2-萘胺能否在从 业人员中引起膀胱癌。他们调查得到1921年起到1952年2月1日 止曾在这些工厂至少工作过6个月的人员名单,共4622名。在此 期间曾在染化行业工作过的人中间发生膀胱癌444例,其中属于 上述21厂名单内且死于膀胱癌者有127例。
heart disease 1959 Some heart attacks discovered to be “silent” (causing no pain) 1961 The term “risk factor” introduced 1962 Cigarette smoking found to increase risk for heart disease 1965 First framingham report on stroke 1967 Physical activity shown to reduce risk of heart disease. Obesity found to be
选择一个尚未发生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根据研究因素的暴露 与否分为两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一定时间后, 比较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判断研究因素与疾 病之间有无关联及其关联程度。
同义词:前瞻性研究 prospective study 随访研究 follow-up study 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24
(二)确定结局
结局(outcome):指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
❖ 结局不仅限于发病,还有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 如血清抗体的滴度,血脂、血糖达到一定水平等。
❖ 判断结局的标准应尽量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标准。 ❖ 需考虑到疾病的不同类型,不同临床表现等,应
注意记录下其他可疑的症状或现象供以后详细分析。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heart disease 1970 High blood pressure shown to increase risk of stroke
18
历史性队列研究
➢有足够数量完整可靠的有关暴露的记录或档案材料; ➢有可靠的的疾病诊断资料; ➢可获得有关暴露与疾病关系的混杂因素的资料
Disease occurrence
Study starts
回顾性队列研究
Exposure
Disease occurrence
time 前瞻性队列研究
13
前瞻性队列研究
➢ 有明确检验假设; ➢ 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一般不应低于5‰; ➢ 有把握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 ➢ 有确定发病或死亡等结局的简便而可靠的手段; ➢ 有把握获得足够数量的观察人群,并且该人群能被
21
(四)特 点
研究对象在设计时根据暴露分组。 人群的暴露及其变化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人为干预的,
属于观察性研究。 追踪观察的是两组间的结局发生情况(发病、死亡和
其他健康状况)的差异。 是由因推果。 其论证强度优于病例对照研究。
22
二、研究设计
(一)确定暴露因素 (三)确定研究人群 (五)资料收集与随访
11
时间顺序
过去
研究开始
回顾性队列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将来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
双向性队列
前瞻性收集资料
前瞻性队列
队列研究类型示意图
12
Exposure Study starts
Disease occurrence
time
双向性队列研究
Exposure
time
Study starts
30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指作为一般人群的特殊形式,如医学会会员、工会会员等某 些群众组织或专业团体成员,参加人寿保险或医疗保险的人 员等。
优点:便于有效率地收集随访资料。 缺点:研究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31
非暴露组(对照)的选择
选择原则:对照人群除未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它因
素或人群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等构成)应尽可能地与暴露人群相同。
吸烟者死亡率:0.9‰ 不吸烟死亡率:0.07‰ 相对危险度(RR)=0.9/0.07=12.86
吸烟量与肺癌:
吸烟量
死亡率 (‰)
RR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