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队列研究

合集下载

流行病习题——精选推荐

流行病习题——精选推荐

流⾏病习题病例对照研究习题单选题1.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的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选()A.现患病例B.新发病例C.死亡病例D.重病例E.轻病例2.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偏倚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烦⼈先后顺序C.适⽤于罕见病的研究D.更易验证病因假设E.容易得到发病率的指标3.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诊断偏倚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下列那种对照⼈群最佳()A.医院内的其他患者⼈群B.与病例来⾃同⼀源⼈群C.病例的亲属⼈群D.病例的邻居或同事⼈群E.整个⾮病⼈群的⼀个随机样本5.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定义和内涵()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群为研究对象B.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分析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暴露⼈群等指标D.探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6.病例与对照配⽐的因素必须是A.未知的混杂因素B.与研究疾病⽆关的因素C.未知的暴露因素D.可疑的暴露因素E.已知的混杂因素⾄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杂因素多选题1. 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组,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B.设⽴⽐较组,没有⽐较就没有鉴别C.设⽴对照增⼤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D.借助于具有可⽐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差别E.⽐较两组中的发病⽐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的之间的关联2.病例对照中常见的偏倚有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错误分类偏倚D.混杂偏倚E.回忆偏倚3 分析性流⾏病学⽅法主要包括A.病例分析B.现患调查C.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4.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选择那些⼈做对照A.病例的配偶B.病例的同胞和亲属C.病例的邻居、同事D.门诊或医院的患有其他疾病的病⼈E.社区⼈⼝中健康⼈或⾮该病病⼈单选题1B2C3B4B5C6E多选题1BD2ABCDE3.CE4ABCDE描述性研究1.当对疾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总是从哪种研究开始()A.实验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分析性研究D.⽐较性研究E.数理性研究2.下列关于⽣态学研究的特点是()A机体内暴露⽔平上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B.群体⽔平上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C.个体⽔平上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D.分⼦⽔平上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E.开展专题流⾏病学调查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3.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A.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B.选择不同性质的群体进⾏对⽐C.被调查的⼈群是以随机抽样的⽅式获得D.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病因线索E.可以验证病因假设4.描述性研究主要适⽤于()A.病因研究B.疾病分布调查C.预防效果调查D疾病危险因素研究.E.疾病⾃然史研究5.以下描述属于普查优点的是()A.调查的精确性⾼,不容易出现漏查B.适合患病率较低疾病的调查C.统⼀的调查技术可以有效保证调查质量D.可以很快获得疾病的发病率的资料E.确定调查对象⽐较简单6.现况调查的结果常⽤下列哪种指标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7、拟调查某地⼈群⾼⾎压的现患率,可采⽤何种研究⽅法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E、理论研究8.抽样误差最⼩的抽样⽅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双盲法抽样9.以下有关样本含量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A.样本量宜⼤不宜⼩B.样本量越⼤资料越准确C.样本量⾜量就好D.样本量的⼤⼩由调查的可⾏性决定E.样本量不能采⽤经验法10.某地开展痛风普查,10万⼈中发现痛风患者400例,据此可计算哪项频率指标A、罹患率为400/10万B、发病率400/10万C、患病率400/10万D、累积发病率400/10万E、发病密度400/10万1.下列哪些是现况研究常⽤的疾病测量指标()A.发病率B.患病率C.感染率D.检出率E.罹患率2.描述性研究包括哪些研究设计类型()A.个案调查B.病例报告C⽣态学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研究3单纯随机抽样的⽅法有()A.分层法B.随机数字法C.抽签法D.机械法E.抓阉法某乡有⼈⼝4万⼈约10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其中2000⼈进⾏某病的调查,试问该研究的抽样⽐是A.1/20B.1/10C.1/5D.1/2E.资料不⾜,不能计算若安该家乡家庭⼈⼝登记名册,随机抽取第⼀户,随后每间隔⼏户,再抽取,对被抽到的家庭进⾏调查,这种抽样⽅法称为A.多级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E.简单抽样3.在本次抽样中间间隔的户数是A.20B.10C.5D.2E.资料不⾜,不能计算下列各项研究⽬的,分别可通过那⼀类型的研究实现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B.对个别发⽣的⿇疹病⼈进⾏调查C.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D.⼀项⾷物中毒的调查E.为了调查⼤学⽣⼄肝感染情况1B2B3D4B5E6 C7 D8C9C1BCD 2ABCE 3BCE1a2d3a1c2a3e4b偏倚及其控制1.下列哪⼀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2.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2.临床试验中采⽤双盲法是为了控制3.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院偏倚E、回忆偏倚3.分层分析可减少: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失访偏倚E.测量偏倚4.在流⾏病学调查中由于失访所导致的偏倚属于:A.测量偏倚 B.检出偏倚C.选择偏倚 D.信息偏倚5. 因调查对象有意掩盖某些信息⽽导致的偏倚为A.暴露怀疑偏倚B.测量偏倚C报告偏倚.D.易感性偏倚E回忆偏倚6.下列有关信息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差异错误分类只会使因素的效应估计值远离⽆效值B.信息偏倚的值为0表⽰因素的效应估计值为0C.有差异错误分类指的是在⼀组中对疾病和暴露因素的错误分类率不同D.若信息偏倚⼤于0,则表⽰因素的效应估计值⼩于实际效应值E.⽆差异错误分类⼀般会使因素的效应估计值趋于⽆效值A.B.C.D.E1控制信息偏倚的⽅法A.严格控制信息标准B.采⽤随机化分组的⽅法C.尽量采⽤客观指标进⾏测量D.采⽤匹配的⽅法, E尽可能采⽤盲法收集资料2 关于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指随机误差以外的误差,是系统误差B.减少或避免偏倚可提⾼研究的精确性C.偏倚有⽅向性D.随机误差就是偏倚E流⾏病学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以⾄推论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偏倚3.对于选择偏倚的控制原则有()采⽤多种对照B.采⽤盲法收集资料C.严格选⼊标准D.采⽤客观指标进⾏测量E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应答率4.下列研究⽅法中,那些研究常采⽤随机化的⽅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各处理组中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研究C.队列研究D.现况调查E现场试验研究1.ACE2. ACE 3.ACE4.BE1.E2. B3. C 4 C5C6 E分布练习题1.对于⼀种严重危害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评价其预防效果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患病率E.续发率2.某地为了了解⼈群⾼⾎压发病情况拟进⾏⼀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以下哪⼀种指标()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罹患率E.累积发病率3.如果对某种致死性疾病采取某种⼀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的最合适指标是()A.发病率 B.患病率C.死亡率 D.病死率4.某地过去每年发⽣伤寒患者10例左右,今年发⽣了30例,此种情况称为()A.散发 B.暴发C.流⾏ D.⼤流⾏5.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周期性流⾏规律,其主要原因是:()A.易感者积累 B.病原体变异C.⼈⼝流动 D.发病率下降C 6.关于地⽅病,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在⾃然情况下,某些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 B.某些疾病在某些地区多发 C.某些疾病仅见于某些地区 D.地⽅病难以控制某地有10万⼈⼝,某年有284⼈发⽣肝癌,其中213例于当年死亡,该地区当年肝癌的病死率为:()A.75% B.203/10万C.284/10万 D.35%8在哪种情况下,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值将增⼤? ()A.病死率⾼ 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 D.暴露时间长9.某⼀类特征相似的疾病,其发病率⾼于预期数时,称为:()A.⾼度地⽅性 B.流⾏C.地⽅性流⾏ D.暴发10.恶性肿瘤时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短期波动 B.明显季节性C.周期性 D.长期变异11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 234⼈,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

队列习题

队列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有为另一组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两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2)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C.只可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3)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选择偏倚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4)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5)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B.发病密度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6)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A.RRB.ARC.PARD.AR%E死亡比例(8)用人年为单位计算发病率可信的一个前提是A.样本含量必须足够大B.追踪观察的时间必须足够长C.相对危险度必须足够大D.观察期相对危险度变异小E.暴露因素在人群中比例高(9)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罕见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1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二)多项选择题(11)队列研究的缺点A.包括资料靠回忆提供,可能存在偏倚B.观察时间长,费用高C.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D.不适用多因素疾病研究E.准备工作繁重,设计要求高(12)下表为对职业男性工人进行的一次队列研究结果表6-4重度吸烟与不吸烟者冠心病、肺癌年龄调整死亡率(/105·年)肺癌冠心病重度吸烟者160 590不吸烟者7 422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认为:A.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肺癌的工人多于不患冠心病的工人B.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冠心病的工人多于不患肺癌的工人C.重度吸烟对肺癌带来的相对危险比冠心病高D.重度吸烟对冠心病带来的相对危险比肺癌高E.所给数据难以区分重度吸烟与肺癌和冠心病的关系的大小13.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B.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C.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D.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同时出现E.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14.在队列研究中,随访结局可指:A.发病情况B.暴露情况C.死亡情况D.预期结果的事件E.随机分组15.造成失访的原因是:A. 观察对象迁移B.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而不愿参与C. 外出D. 拒绝参加E. 其他原因死亡16.回顾性队列研究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原理上相似于病例对照研究B.具有研究期短、出结果快的特点C.必需具有完整可靠的研究对象,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史 D.如研究对象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史不详,应有补救办法 E.其应用较前瞻性队列研究更普遍17.在队列研究中,暴露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般有:A.职业暴露的测定可以工种(暴露量)乘以暴露时间(工龄)作为暴露剂量的估计B.环境暴露因子应考虑工作、家庭、社会环境三方面的综合作用C. 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的因子可通过询问调查获得D.与性格有关的因子可通过生理检查获得E.属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因子可通过实验测定18.队列研究随访的目的主要有:A.确定哪些人尚在观察之中B.确定哪些人已死亡及其死亡原因C.确定发病者经过何种治疗D.确定终点事件是否发生E.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是否有变化19.队列研究应用的指征包括:A.有明确的检验假设B.该病的发病率较低(5‰)C.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D.明确规定了结局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E.可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20.队列研究中的发病密度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 适应于一个观察人数变动较大的动态人群B.是表示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C.没有时间单位D.分子为一个人群在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数E. 分母是研究人群中成员所提供的人时的总和21.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包括:A.比值比(OR)B.相对危险度(RR)C.特异危险度(AR)D.人群归因危险度(PAR)E. 标准化死亡比(SMR)22. 标准化死亡比(SMR)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当对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死亡率进行比较时,可用SMRB.当对暴露组的死亡率与全人群的死亡率进行比较时,可用SMRC.为了排除混杂。

队列习题_精品文档

队列习题_精品文档

队列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其中一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其中一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其中一种暴露因素有为另一组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其中一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其中一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其中一种暴露因素两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2)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C.只可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3)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选择偏倚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4)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5)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B.发病密度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6)评价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A.RRB.ARC.PARD.AR%E 死亡比例(8)用人年为单位计算发病率可信的一个前提是A.样本含量必须足够大B.追踪观察的时间必须足够长C.相对危险度必须足够大D.观察期相对危险度变异小E.暴露因素在人群中比例高(9)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罕见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1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二)多项选择题(11)队列研究的缺点C.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D.不适用多因素疾病研究E.准备工作繁重,设计要求高(12)下表为对职业男性工人进行的一次队列研究结果表6-4重度吸烟与不吸烟者冠心病、肺癌年龄调整死亡率(、105·年)重度吸烟者不吸烟者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认为:A.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肺癌的工人多于不患冠心病的工人B.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冠心病的工人多于不患肺癌的工人肺癌1607冠心病590422C.重度吸烟对肺癌带来的相对危险比冠心病高D.重度吸烟对冠心病带来的相对危险比肺癌高E.所给数据难以区分重度吸烟与肺癌和冠心病的关系的大小13.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分析性研究练习题

分析性研究练习题

练习题二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1、某学者对一人群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如下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吸烟量肺癌观察死亡率(支/日)死亡数人年数(1000人年)RR AR AR%0 3 42,800 0.071-14 22 38,600 0.5715-24 54 38,900 1.40≥25 57 25,100 2.27(1)请计算表中各项指标,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等级间的RR。

2、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平均每十年增长一倍,在发展中国家上升速度更快。

在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人群队列研究中,吸烟组5万人,5年共发生肺癌病人150例,非吸烟组10万人,5年共发生100例,目前全人群肺癌的发病率为30/10万。

据以上资料计算下列指标:(1)X2值;(2)RR;(3)AR;(4)AR%;(5)PAR;(6)PAR%;(7)RR95%CI;练习三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1、某医师进行了饮酒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OR=6.11,χ2=84.29,P<0.01,已知吸烟与冠心病有关,调查中发现饮酒者多数也吸烟,将上述研究资料按是否吸烟分为两组,其结果如下:吸烟与不吸烟者中饮酒与冠心病的关系饮酒史不吸烟饮酒史吸烟病例对照合计病例对照合计+ 69 191 260 + 102 190 292- 9 257 266 - 20 138 158合计78 448 526 合计122 328 450 χ2=53.99,P<0.01 χ2=24.62,P<0.01(1)上述分析的意义为何?(2)计算各层间OR值,说明其意义,计算OR MH;X2MH并判断有无混杂及其意义。

2、某学者进行了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死(MI)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口服避孕药(OC)与心肌梗死(MI)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MI)对照合计服OC 39 24 63未服OC 114 154 268合计153 178 331问题1:请计算分析,并判断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流行病学模拟习题

流行病学模拟习题

流行病学模拟习题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B、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C、发生偏倚的机会少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正确答案:B2、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是A、接种部位炎症反应B、发热C、晕厥D、接种部位淋巴结肿大E、腹泻正确答案:C3、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要条件是A、联系的一致性B、联系的合理性C、联系的强度D、时间顺序,即先“因”后“果”E、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正确答案:D4、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芽胞B、微生物C>病毒D、病原体E、细菌正确答案:D5、伤寒的常见潜伏期为A、12~13天B、15~16天C、13~14天D、∏~12天E、14~15天正确答案:C6、免疫接种的“双盲试验”中A、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B、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哪些对象接受疫苗,哪些对象接受安慰剂C、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观察者是同一个人D、试验组接受疫苗接种,对照组接受安慰剂E、对照组不知道试验组的受试人正确答案:B7、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实验室C、流行病学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评价D、流行病学研究可用于群体诊断E、流行病学研究中主要使用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正确答案:E8、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选择A、新病例的对照不难选择B、对照较病例难选择C、病例较对照难选择D、病例与对照都不易选择E、病例与对照都容易选择正确答案:B9、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检验表示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即A、归因危险度B、比值比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相对危险度E、超额危险度正确答案:B10、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可不加考虑A、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B、联系的强度和特异性C、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D、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所得结果一致性E、剂量反应关系与现代科学知识协调正确答案:CIK下列关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主要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与防制措施C、只研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D、只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正确答案:E12、下列哪项不是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A、安慰剂应用不当,会出现道德问题B、随诊时间较长时,易出现病人流失C、不易设立对照组D、该试验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花费较大E、对象的代表性有时也有一定局限性正确答案:C13、下述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B、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C、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D、可直接计算发病率E、多用于罕见病正确答案:E14、有关抽样误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抽样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B、抽样误差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C、抽样误差可通过科学地调查研究设计加以控制D、抽样误差是由随机抽样而造成的E、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差正确答案:E15、病例对照研究的推断性统计主要检验A、病例和对照的年龄、性别分布B、均衡性检验C、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差异D、相对危险度E、归因危险度正确答案:C16、某广告称用某药治疗了IOO例某病病人,其中95例痊愈,治愈率达95%o 此治愈率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是A、所治病例数过少B、没有关于偏倚控制的说明C、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D、治愈率太高E、缺少对照组正确答案:E17、特异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8、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需要隔离A、鼠疫B、结核病C、细菌性痢疾D、钩虫病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D19、为了摸清某地居民肺结核的发病情况,相隔两年进行了两次调查,用调查发现的新发病例数来确定发病率。

队列研究习题

队列研究习题

第五章队列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A 研究对象分两组B 有对照C 属于前瞻性研究D 有干预措施2. 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A 回忆偏倚B 混杂偏倚C 选择偏倚D 失访偏倚3. 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A 时间顺序合理B 时间顺序不合理C 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D 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4. 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A 累计发病率B 发病率C 续发率D 发病密度5. 队列研究的样本组成()A 病例组与对照组B 实验组与非实验组C 暴露与非暴露组D 无病个体随机分组6. 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C 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D 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7. 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 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B 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 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C 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D 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8. 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A 现患调查B 生态学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抽样调查9. 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A 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B 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 设立对照组10. 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 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4. 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 ( ) A 相对危险度 B 绝对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 人群归因危险度15.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 )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16. 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指标可借助于 ( ) A 潜伏期 B 传染期C 相对危险度D 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17. 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 2A rB X 2C PD RR 18. 在队列研究中 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 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 C 只能计算比值比D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 19. 相对危险度是A 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11.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 48.0/10 者为 25.4/10 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 )A 1.89B 22.6/10 万C 48.0D 0.004812.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 48.0/10 烟者为 25.4/10 万,其归因危险度为 ( )A 22.6/10 万B 1.89C 48.0D 0.004813.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 48.0/10 烟者为 25.4/10 万,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 )A 52.92%B 47.08%,不吸烟,不吸,不吸C 88.98%D 43.04%B 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C 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20. 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少见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些项目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 A样本小,获结果快,费用低B对照组选择不易得当C可研究多种疾病与一种因素的关系D无失访E可直接估计疾病与暴露的关系2. 下列哪些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可算累积发病率B可算发病密度C可计算RR、AR、PAR D结果可靠多用于少见病E可验证病因假设1.队列研究可计算:A累积发病率 B RR C RR的95%可信限D率差 E SMR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B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C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D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与“果”同时出现E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5.衡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可选用( )A 率差B率比C患病率D X 2 E人群归因危险度6. 在队列研究中,除非访结局可指()A 发病情况B暴露情况C死亡情况D 预期结果的事件E随机分组7. 造成失访的原因是()A 观察对象迁移B 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C 外出D 拒绝参加E 因其他原因死亡8.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点是 ( ) A 适合于少见病研究B 可用于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D 所需样本小,花费较小E 多用于检验病因假设9. 设暴露组的发病率为 Ie, 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为 Io ,则有 ( ) A 相对危险度 =Ie/Io B OR=Ie-IoC 归因危险度 =Ie-IoD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 ×Ie 1-0I 0o %IoE OR =Ie × Io10.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的选择来源通常有 ( ) A 某种职业暴露 B 某种特殊暴露人群C 一般人群中的暴露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中的暴露者E 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D 利用医院的常规登记资料A 医疗记录B 劳动记录和劳保资料C 访问调查 D医疗检查E环境测定14.队列研究的随访方法有11. 有队列研究中,对照的选择有 A 内对照 B外对照 C D 多重对照 E可疑病例对照12. 影响队列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主要有 A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B 病例组危险因子的暴露率C 两组对象发病率之差D 要求的检验显著性水平E 要求的检验把握度13. 队列研究的基线资料的一般来源有 ()总人群对照()访问调查 C 定期体检E 利用人事、劳保、保险等档案资料15. 队列研究随访的目的主要有()A 确定哪些人尚在观察之中B 确定哪些人已死亡及死亡原因C 确定发病者经过何种治疗D 确定终点事件是否发生E 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是否有变化16. 关于队列研究的失访,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应尽可以减少失访B 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C 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结局D 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E 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17. 关于队列研究中的偏倚问题,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队列研究的结论一般可无条件地推及全人群B 即使随访工作做得好,选择偏倚也是难免的C 回忆偏倚对队列研究影响不大D 要设法保证各组间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以减少信息偏倚的发生E 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仍可设法控制18. 队列研究的应用指征包括()A有明确的检验假设B该病的发病率较低(5‰)C 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D 明确规定了结局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E可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19. 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包括()A ORB RRC ARD PARE SMR20. 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B 是从因求果的研究C 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D 可适应于罕见病的研究E 只能用于病因研究三、填空题1. 队列研究的类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习题-第四章队列研究

习题-第四章队列研究

第四章队列研究名词解释1.cohort study2.Cumulative incidence3.Relative risk4.Attributable risk5.selection bias6.lost to follow-up bias7.standardized ratio8.end point选择题1.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D.较直接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2.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A.PARB.SMRC.AR%D.RRE.AR3.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B.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能计算相对危险度,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E.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4.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A.整个人群的发病率B.传染期C.相对危险度D.潜伏期E.以上都不是5.下列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应用于试验流行病学中B.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也可以应用到生态学研究中D.无效假设值为零E.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6.在进行队列研究时,队列必须A.有相同的遗传史B.居住在共同地区C.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D.暴露于同种疾病E.有共同的疾病史7.在队列研究中,累积发病率指的是A.某动态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B. 某动态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时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C.某流动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某病现患病例数与时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D.某固定的研究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新发病例数与开始时总人数之比E.某动态的人群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数之比8.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标化死亡比B.发病密度C.发病率D.现患率E.死亡率9.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进行了随访观察B.是否设立对照组C.是否应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E.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1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1.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D.可直接计算发病率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12.在队列研究中,率差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C.暴露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D.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E.以上都不是13.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的是A.相对危险度小于1,说明存在负联系B.相对危险度等于1,说明暴露与疾病关联很强C.是暴露组危险度与对照组危险度之比D.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O-∞之间E.相对危险度大于l,说明存在正联系14.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队列研究中,相对危险度等于暴露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发病率B.特异危险度等于暴露组死亡(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死亡(发病)率C.病例对照研究中,可用比值比估计相对危险度D.病例对照研究中,相对危险度等于病例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发病率E.病例对照研究中,成组资料与匹配资料的效应测量值的计算公式不同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B.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填空题1.队列研究中,根据研究的方便与可能,暴露人群通常有下列4种选择:、、和。

队列研究习题

队列研究习题

第五章队列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A 研究对象分两组B 有对照C 属于前瞻性研究D 有干预措施2.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A 回忆偏倚B 混杂偏倚C 选择偏倚D 失访偏倚3.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A 时间顺序合理B 时间顺序不合理C 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D 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4.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A 累计发病率B 发病率C 续发率D 发病密度5.队列研究的样本组成()A 病例组与对照组B 实验组与非实验组C 暴露与非暴露组D 无病个体随机分组6.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C 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D 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7.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 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B 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C 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D 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8.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A 现患调查B 生态学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抽样调查9.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A 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B 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 设立对照组1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 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1.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 1.89B 22.6/10万C 48.0D 0.004812.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A 22.6/10万B 1.89C 48.0D 0.004813.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A 52.92%B 47.08%C 88.98%D 43.04%14.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A 相对危险度B 绝对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 人群归因危险度15.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A 患该病的人B 未患该病的人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16.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指标可借助于()A 潜伏期B 传染期C 相对危险度D 整个人群的发病率17.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 rB X2C PD RR18.在队列研究中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 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C 只能计算比值比D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19.相对危险度是()A 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B 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C 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20.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 多用于少见病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些项目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样本小,获结果快,费用低B 对照组选择不易得当C 可研究多种疾病与一种因素的关系D 无失访E 可直接估计疾病与暴露的关系2.下列哪些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算累积发病率B 可算发病密度C 可计算RR、AR、PARD 结果可靠多用于少见病E 可验证病因假设1.队列研究可计算:A 累积发病率B RRC RR的95%可信限D 率差E SMR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B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C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D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与“果”同时出现E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5.衡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可选用()A 率差B 率比C 患病率D X2E 人群归因危险度6.在队列研究中,除非访结局可指()A 发病情况B 暴露情况C 死亡情况D 预期结果的事件E 随机分组7.造成失访的原因是()A 观察对象迁移B 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C 外出D 拒绝参加E 因其他原因死亡8.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点是()A 适合于少见病研究B 可用于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D 所需样本小,花费较小E 多用于检验病因假设9.设暴露组的发病率为Ie,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为Io,则有()A 相对危险度=Ie/IoB OR=Ie-IoC 归因危险度=Ie-IoD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 OR =Ie×Io10.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的选择来源通常有()A 某种职业暴露B 某种特殊暴露人群C 一般人群中的暴露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中的暴露者E 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11.有队列研究中,对照的选择有()A 内对照B 外对照C 总人群对照D 多重对照E 可疑病例对照12.影响队列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主要有()A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B 病例组危险因子的暴露率C 两组对象发病率之差D 要求的检验显著性水平E 要求的检验把握度13.队列研究的基线资料的一般来源有()A 医疗记录B 劳动记录和劳保资料C 访问调查D 医疗检查E 环境测定14.队列研究的随访方法有()A 信访B 访问调查C 定期体检D 利用医院的常规登记资料E 利用人事、劳保、保险等档案资料15.队列研究随访的目的主要有()A 确定哪些人尚在观察之中B 确定哪些人已死亡及死亡原因C 确定发病者经过何种治疗D 确定终点事件是否发生E 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是否有变化16.关于队列研究的失访,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应尽可以减少失访B 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C 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结局D 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E 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17.关于队列研究中的偏倚问题,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队列研究的结论一般可无条件地推及全人群B 即使随访工作做得好,选择偏倚也是难免的C 回忆偏倚对队列研究影响不大D 要设法保证各组间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以减少信息偏倚的发生E 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仍可设法控制18.队列研究的应用指征包括()A 有明确的检验假设B 该病的发病率较低(5‰)C 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D 明确规定了结局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E 可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19.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包括()A ORB RRC ARD PARE SMR20.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B 是从因求果的研究C 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D 可适应于罕见病的研究E 只能用于病因研究三、填空题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队列研究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队列研究习题
1.确定某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A )
A 相对危险度
B 统计学检验的x2值 C某人群某病的患病率 D 某人群某病的发病率 E 某人群某病的死亡率
2相对危险度是( C )
A 病例组暴露比例与对照组暴露比例之比
B 病例组暴露比例与对照组暴露比例之差
C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应率之比
D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应率之差
3特异危险度是( D )
A 病例组暴露比例与对照组暴露比例之比
B 病例组暴露比例与对照组暴露比例之差
C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应率之比
D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应率之差
4以下是队列研究的优点,除了( A )
A.较适用于少见病 B. 由“因”至“果”观察
C.能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D.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E.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5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B )
A.OR B.RR
C. 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D.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E.总人群中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6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可以研究人群某疾病的自然史( C )
A 现况研究
B 实验研究
C 队列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7队列研究是( A )
A.由“因”推“果” B.由“果”推“因”
C.描述“因”和“果”在某一时点的分布
D.由“果”推“因”后再由“因”推“果”
8最不适合作为队列研究的人群是( A )
A 志愿者
B 随访观察方便的人群
C 有某种暴露的职业人群
D 某地区某年龄组的全部人口
E 以上都不是
9 对于队列研究的错误观点是( D )
A 人力、物力花费较大
B 通常要考虑失访和混杂偏倚的影响
C 可以直接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D 若疾病罕见而暴露因素常见,则适宜进行队列研究
E 若疾病常见且暴露因素常见,则适宜进行队列研究
10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暴露因素的RR的95%可信限为~,说明( E )
A 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 B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C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D 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 11在一次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5000人,暴露组40人发病,非暴露组20人发病,则相对危险度为( B )
A B C D E 无法计算
12为探讨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影响,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无风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妇,然后追踪两组孕妇的胎儿出生的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B )
A 临床试验
B 队列研究
C 现况调查
D 病例对照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13 自1945年至1975年间,观察到做夜光表(接触放射性核素)的1000名女工中得骨癌者20例,而同期1000名话务员中得骨癌者4例。

本研究方法是( E )
A 实验研究
B 现况调查
C 临床实验
D 回顾性研究
E 前瞻性研究
14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当失访率达到20%时说明( A )
A 该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将受到影响
B 该研究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一定错误
C 该研究的失访一定是因为研究时间太长
D .该研究结果不能推广,但是还是真实的
15队列研究时,当研究对象多且变化较大、随访时间
较长时,应采用以下哪项指标测量疾病率( B )
A 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累积发病率
D SMR
E 患病

共同题干(16~18)
在探讨某职业工人接触某化学物质后发生某种癌症的
队列研究中,得到以下结
果:
16在该研究中,相对危险度是( C )
A 13
B
C
D E
17由该化学物质所致该癌症的特异危险度估计值为( B )
A 0
B
C
D
E 不能计算
18在该研究中,该物质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B )
A 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
B 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C 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D 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
E 无
法判断
19为确定一种新发明的避孕药是否增加了中风的危险,进
癌症(人数) 非癌症(人数) 合计
暴露组 10 30 40
非暴露组 20 440 460 合 计 30 470 500
行了一项队列研究。

选取生育年龄的一个随机样本,发现9920名妇女适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0名定期使用该种避孕药,其他人不用。

对整个样本人群随访10年,结果如下:
避孕药与中风关系的队列研究
中风病例未中风者合计
服避孕药者 10 990 1000
未服避孕药者 10 8910 8920
合计 20 9900 9920
由上表资料能得出哪些结论( A )
A 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中风的危险,因为使用该药的人中有1%发生中风,而未使用该药的人中有%(10/8920)发生中风。

B使用该药并未增加中风的危险,因为中风病例中有50%(10/20)使用了该药,50%未使用该药。

C 使用该药并未增加中风的危险,因为虽然使用该药的人中1%确实发生了中风,但使用该药的人中尚有99%(990/1000)并未发生中风。

D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中风的危险,下述事实表明了这种危险程度;中风病例中50%(10/20)使用该药,而未中风病例中10%(990/9900)使用该药。

肺癌冠心病
重度吸烟者 160 590
不吸烟者 7 422
20重度吸烟与不吸烟者冠心病、肺癌年龄调整死亡率(/105.年)
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认为:(答案多选)(A,C)
A 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肺癌的工人多于不患冠心病的工人。

B 如果人们都不吸烟,则所挽救的不患冠心病的工人多于不患肺癌的工人。

C 重度吸烟对肺癌带来的相对危险比冠心病高。

D重度吸烟对冠心病带来的相对危险比肺癌高。

E 所给数据难以区分重度吸烟与肺癌和冠心病的关系大小。

共同题干(21—22)
应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吸烟和肺癌的发病关系,研究设计的原则是:
21应该选择的研究对象是( E )
A 吸烟和不吸烟的人群
B 患有肺癌的人群
C 未患肺癌的人群
D 患有肺癌且吸烟的人群
E 未患有肺癌而吸烟和不吸烟的人群
22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分组原则是按 ( D )
A 随机方法分组
B 是否患病分组
C 年龄性别分组
D 是否吸烟分组
E 不同家族史分组
A 比值比
B 发病率
C 回忆偏倚
D 失访偏倚
E 相对危险度
23在队列研究中可以直接计算( B,E )
24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的系统误差是( D )
25在队列研究中见不到的系统误差是( C )
A 选择偏倚
B 失访偏倚
C 信息偏倚
D 混杂偏倚
E 存活病例偏倚
26在队列研究中,哪种偏倚不可能出现( E ) 27在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
素分析,主要是为了控制(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