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粉件检验规范
喷粉件检验规范

待样板的涂层干透后,将样板涂层面朝上平放在铁板上,用质量为1000 g的冲击棒自500 mm的高处自由落下,样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小于15 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小于15 mm。
4.6盐雾性试验
将试样表面除去污渍,用锋利的美工刀刻划表面涂层至底层金属部分,呈两条交叉约60º的刻痕,放入盐雾试验箱中,以浓度为5%的NaCL中性水溶液进行耐腐蚀试验,累计喷雾80h ,(保证箱内温度保持30℃±5℃)。
3.7耐化学腐蚀性:
按4.7规定对涂层进行试验,要求摩擦时产生杂声且抹布上不带粉层痕迹。
4.试验方法:
4.1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光线不能太弱)下,避免外界强光、反射光的影响,眼睛距喷粉件表面约500 mm,对涂层进行目视检验,并与封样件对照,应符合3.1条要求。
4.2厚度测量
用测厚仪进行测量。测量三处以上,求其算术平均值,涂层厚度应符合3.2条要求。
4.3硬度测量:
在温度为(23±5)℃和相对湿度(50±5)% 条件下进行试验。要求使用2H铅笔,笔芯长度为5mm,磨平笔尖,保证平整光滑。将需检验喷粉件平放,笔杆摆放与涂层成45°角,以1mm/s的速度推动7mm,重复3个来回后,目测检查喷粉件表面。试验结果应符合3.3条要求。
4.4附着性试验
在样板上选三个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用美工刀切割出7*7的网格,每格面积为(2mm*2mm),用剥离强度为(10±1)N/25 mm、宽度为25mm的透明粘胶带附在切割层表面,方向与任意一组切割线同向,用手指压紧。3分钟后迅速、平稳撕下胶带,涂层脱落面积不得超过15%。
3.1外观:
序号
项目
标准
1
涂层
表面喷涂要均匀、色泽一致,无杂质,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麻点、颗粒、粉渣、粉瘤、流挂、露底、掉粉,杂色等缺陷;非桔纹粉或无特殊纹理要求时不能出现桔皮现象。
喷粉检验规程 粉末涂装检验

上海泰极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喷粉检验规程TGB01/QC8.2.4-0301版 1次修改编制:审批:分发号:受控状态:2009年12月01日发布2009年12月05日生效上海泰极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喷粉检验规程文件编号:TGB01/QC8.2.4-03 1. 外观检验标准1.1所有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1.2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2 涂层厚度标准项目户外粉检测方法产品表面厚度60~80 涂层测厚仪单位:µm使用涂层测厚仪测量注意事项:(1)在每次仪器投人使用时,以及在使用中每隔一定时间(至少每小时一次),都应在测量现场对仪器的校准进行核对,以保证仪器的性能正常。
(2)测量前,应除去试样表面上的任何外来物质,如灰尘、油脂和腐蚀产物等;但不能除去任何覆盖层材料。
(3)不要在靠近试样的边缘、孔洞、内转角等处进行测量(4)不要在试样的弯曲表面上进行测量(5)由于仪器的正常波动性,因而有必要在每一测量位置上取几个读数。
覆盖层厚度的局部差别可能也要求在任一给定的面积上进行多次测量3 性能标准3.1 喷涂色板制作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
取与制品同材质的金属板,尺寸80×120mm,与产品正常条件下加工,出炉后标识好粉号、固化条件、日期与时间,并由QE签名经确认后编号命名登记管理。
一件测试用,一件存档。
B、制程喷粉色板有效期限为二年,保存在室温下,保存环境为无任何光线照射。
3.2 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光泽:使用光泽计来判定,入射角度60°,±5%误差为检验合格。
色泽:颜色须符合图纸要求或与制作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3.3 破坏性检验3.3.1附着力测试:百格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在涂膜面上,按间隔2mm纵横平行刻画11道,以适当的力度(划痕以露出基体为准)在喷涂面划成100个方格,再用3M强力透明胶带覆盖按紧,呈45度角,然后突然撕掉,此时检查方格内之物是否掉落,1格为百分之一,验收标准为1级,即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为合格。
喷粉检验标准

喷粉检验标准
权责
质检部:负责对喷粉的各项产品检验与判定
喷粉车间:负责对喷粉过程的各项产品自检工作
检验方式与标准
1.目测,所有涂层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涂面应无划痕,颗粒,起泡,桔皮,针孔,积粉,色差,杂质,喷薄等不良现象。
2.目测,产品表面喷粉要均匀,连续,色泽一致。
3.附着力,在试样上横向划10行间距为1MM的平行线,然后纵向划10行间距为1MM的平行线,要求交叉且垂直,形成100个1MM平方的面积,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贴胶带时应使胶带与实验区紧密结合,不能有气泡或起皱,2—3分钟垂直于涂层方向迅速拉起,要求所有试样上的涂层与基材之间都应100%附着,不可有掉粉现象。
4.硬度,粉层的硬度不低于2H铅笔硬度,要求铅笔与工件保持45度,施用1KG的力,向前移动10MM选择不同的地方做5次,涂层表面应无明显掉粉现象。
5.厚度,在试样上一半喷涂,目测无涂层面与涂层面的外观,厚度应大于50微米。
喷粉件检验要求

喷粉件检验要求
目的:规范喷粉件的检验标准及验收标准,确保所有喷粉件能够符合本厂使用要求。
范围:适合所有喷粉件。
检验要求:
其它要求:
1.工件或包装袋表面不能有油污或其他附着物(报纸印等)
2.包装袋不能套装及破损,不能用有颜色的绳绑工件。
3.不能将不同规格的产品混装在一起。
4.不能有搬运或周转过程中造成的产品质量变异、影响装配(如管口碰凹,法兰打歪)或失去功能(如工件压扁及折弯等)
5.不能出现损坏本厂信誉的质量事故,如喷粉后直接发给客户的产品内混有严重的工件问题(裂管、变形、其它材料不良),或严重喷粉不良(如附着力不行,影响产品功能的厚粉),及多次返工不良等(即同一问题多次返工或同一产品接连返工)
6. 来料判定不合格批在指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返工处理好,不得耽误总装车间的交货时间。
7. 总装车间生产过程中挑选出来的不良品要在指定的时间内需返工处理好,不得耽误。
8. 允许总装生产过程中有小许的划花或其它损耗(不得超过3‰),由喷粉车间负责返工处理。
9. 不合格来料如需总装车间帮忙返工,总装车间将按每天8小时20元收取计时费用,在喷粉车间工资总
额中扣除。
10.对于交货期紧迫的不合格来料,如不能及时派人来返工,总装车间有权自行处理。
费用由喷涂车间承
担。
编制:审核:。
喷粉件检验规范

1目的为了保证品质,作为质控部门检验判定的依据(进料/制程/出货),符合顾客的要求。
2范围此标准可适用公司所有外发喷粉件表面喷涂细砂纹粉和桔纹粉的检验依据。
3权责3.1 质控部:负责所有物料检验及品质标准之执行。
3.2 采购部:负责自购件、委外加工品出现品质问题时与供应商进行联络、沟通。
3.3 研发部:负责新产品开发及产品结构、功能、标准等的变更。
3.4生产部:负责物料的在线生产符合公司及客户的标准及要求。
3.5工艺部负责制定公司的作业文件,并协助生产部和质控部拟定生产中品质问题的解决方案。
4 检验工具:游标卡尺、点规5检验条件5.1目视距离——A等级面为300±50mm;B等级面为500±50mm ;C等级面为800±50mm。
5.2视力要求——标准视力1.0以上(纠正视力)。
5.3光照条件——自然光源或双管日光灯(1000LUX±200 LUX)。
5.4检验角度——视角为45º或90º。
5.5 目视时间——以扫描方式在所检查面停留3-10秒。
6.抽样方案按照MIL-STD-105E抽样标准,一般检验水平的Ⅱ级,严重缺陷不允许,主要缺点按AQL=0.4,主要缺点按AQL=0.65进行抽样和检验。
7.定义7.1表面等级划分:A面(一级区域):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门框的前面等。
B面(二级区域):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门框的侧面等。
C面(三级区域):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门衬的内表面等。
D面(四级区域):指定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在D面的非功能性的外观问题,程度不做限定.7.2缺点定义:7.2.1严重缺点(CR):凡是影响产品的性能或产品的组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有发生危险或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不能符合客户的特殊要求的缺点,则是严重缺点.7.2.2主要缺点(MA):介于严重缺点或次要缺点之间,会影响或减低使用原产品之设计功能和影响销售外观缺陷,称为主要缺点.7.2.3次要缺点(MI)不影响产品的特性,外观轻微瑕疵者,且不会影响使用原产品的设计功能和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性,称为次要缺点.7.2.4限度样品:用于代替文字无法描述清楚或不易判定合格与否的外观缺点的不良允收样品,作为检验依据.8.注意事项8.1当本检验规范与客户“要求或标准”有冲突时,以客户的“要求或标准”为主,并进行更改。
喷涂件检验通用规范

5.1检验亮度:200-300 Lx,相当于自然光或40W日光灯。
5.2检验视角:如条件许可,检验者目视方向应与光源方向成45°,有多面的部件,每一侧都要当作一个单独的平面来检验。。如下图所视:(图1)
5.3检验距离/时间:日光灯距离产品为600~900mmm。(光效)
A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600 mm,目视时间约7秒。
刮伤划伤有感以上兀许3处以内宽020mm以内长度10mm以内间距100mm以上可宽030mm以内长20mm以内间距150mm以上可可接受但不能对产成功能性影响具体可参照样板无感刮划伤参照磨花磨桔皮橘皮参照样板一般可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批准版本号ao审核生效日期编制文件标题喷塑件检验通用规范刀痕砂带痕包括拉模伤深度040mm不接受深度080mm不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造成功能性影响凹陷压伤碰伤02mm间距同一05mm间距同一个面100mm不露底可以接成功能性影响顶针印行位印05mmh10mm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造成功能性影响不能影响产品组装印痕流痕凹入深度020mm面积10c凹入深度040mm面积20c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造成功能性影响孔穴针孔不接受5间距10mm个数3不接受0间距10mm个数6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造成功能性影响缺料崩缺以接受以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高015mm厚03mm有利边刮手不接受03mm厚05mm有利边刮手不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成功能性影响斑点麻点颗粒杂质15mm05mm间距100mm个数二30mm10mm间距100mm个数5以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成功能性影响斑点麻点线条杂质05mm05mm间距100mm条数2以接受长二20mm宽二08mmh05mm间距100mm条数5以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成功能性影响污点脏点10间距10mm个数5不脱落露白可以接受20间距10mm个数10不脱落露白可以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成功能性影响气泡10间距10mm个数5不脱落露白可以接受20间距10mm个数10不脱落露白可以接受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成功能性影响有限公司文件标题喷塑件检验通用规范色差异色不允许露底掉漆不允许30mm05mm间距100mm可以接受不允许08间距100mm个数5可以接受50mm05mm间距100mm个目视不明显可接受般可接受文件编号批准版本号ao审核生效日期编制附加说明
喷涂烤漆喷粉件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編号:DG-QA-039
1.目的
明确和规范公司冲压及钣金件的表面喷涂、烤漆、喷涂检验标准,以使进料检验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
本标准结合钣金件及冲压件行业及喷涂类行业外观通用检查标准,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所有五金件经过喷涂、烤漆、喷粉表面处理的产品。
3.职责
本公司IQC人员负责对喷涂、烤漆、喷粉的冲压件及钣金件进行检验;
4. 表面等级
A 级面: 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或客户日常操作能近距离视角接触,并直接正视关注的产品表面和商标文字和图案丝印表面;
B 级面: 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背面,或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或客户不明显关注的外观表面,或不易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外部表面;
C 级面: 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不可视面,或客户一般不易观察并关注到的内外部表面,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或经其他工件覆盖需拆卸才能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内外部表面。
检验距离/时间:日光灯距离产品为600~900mmm(光效)
A 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600 mm,目视时间约7 秒;
B 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750 mm,目视时间约5 秒;
C 级面: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900 mm,目视时间约3 秒;
备注:当一个面并没有在图面中被定义时,按一般要求 B 级面作业。
5.外观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
以上所有外观标准均依12寸铁门/平板面积为基准。
喷粉产品检验标准

1.目的规范喷粉产品外观及性能的通用检验规范,使QC检验人员准确地、更快地掌握喷粉产品的检验,保证产品品质。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喷粉车间所有喷粉制成品的质量检验。
3.职责3.1品质部:依本标准进行检验与测试;3.2生产部:依本标准进行产品生产;3.3资材部(仓库):依本标准进行仓存。
4.作业程序4.1检验场地:喷粉生产车间;4.2检验工具:百格刀、软毛刷、3M胶带、直尺、铅笔、橡皮擦、99.8%无水酒精、棉花棒、千分尺4.3外观检验环境:5.缺陷分类5.1严重缺陷(MAJ):漏喷、涂层脱落、同一工件明显色差5.2轻微缺陷(MIN):属外观轻微缺陷,非严重缺点或者主要缺点,不影响使用或装配;5.3.外观面区域划分:①A级面(关键区域):此区域非常重要,它通常在产品的正面,是客户容易看到的区域,例如:扶手、挡风玻璃支架、顶篷支撑、箱子外表面等;②B级面(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是指产品的侧面,客户可以看到,但不会非常关注,例如:刹车踏板、顶篷架(散件除外)、玻璃门把手、箱子内表面等;③C级面(非重要区域):此区域通常不能充分看到,一般是组装在产品内部或产品在下表面,例如:车架、轴承座、摇臂、箱子顶部、箱子底部等;6.检验标准6.1材料定性:6.1.1用于制造喷粉件的粉体及前处理化学制剂应为研发部认可的材料;6.1.2供应商应向我司提交每一批次的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6.1.3粉体应为户外用粉体,超过贮存期或潮湿的粉体不允许继续使用;6.1.4加入前处理槽内的各种化学制剂符合行业的相关标准;6.2原材料检验:检验人员须核实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6.3工序检查:检验人员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监控各工序的执行情况,监督作业员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如有异常及时在现场进行处置。
铁件、铝件喷涂的工序依次为:打磨→上件→除锈→中和→除油→清洗1→清洗2→表调→磷化→清洗3→烘干→上挂→喷粉→固化→下挂→检验→包装→仓存;不锈钢喷涂的工序依次为:打磨→清洁→上挂→喷粉→固化→下挂→检验→包装→仓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各类产品中使用的喷粉部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喷粉部件的进货检验。
2.规范引用文件: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4956-2012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测量法》
《GB/T 9286-200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3.技术要求:
3.1 外观:
序号项目标准
1 涂层表面喷涂要均匀、色泽一致,无杂质,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麻点、颗粒、粉渣、粉瘤、流挂、露底、掉粉,杂色等缺陷;非桔纹粉或无特殊纹理要求时不能出现桔皮现象。
外表面正面任意10×10cm正方形面积内直径在0.3mm-0.5mm的粉渣不得超过两个,表面不得有深0.1mm,长度大于10mm的划痕;背面在任意10×10cm正方形面积内粉渣不得超过三个,表面划痕不得超过两条。
2 颜色颜色符合色卡或封样要求。
3 包装喷涂后的产品包装必须按照包装作业要求进行包装保护,以保证件与件、层与层隔离保护。
3.2 喷粉厚度:
按 4.2 规定的方法检测,外表面初次喷粉涂层厚度≥60μm,≤90μm;外表面二次喷粉涂层厚度≤120μm;内表面涂层厚度≥25μm。
3.3 硬度:
按4.3方法试验,允许涂层表面存在压痕,压痕长度不得超过3mm;不得出现涂层擦伤或划破。
3.4 附着性能:
按 4.4 规定的方法试验后,涂层按评级表判定结果需保证为 0 级、1 级或 2级,见表 1。
编制:审核:批准:
3.5 耐冲击性:
按 4.5 规定的方法试验后,用4 倍放大镜检查,试样涂层不应出现脆裂及脱落现象。
3.6 耐盐雾性:
在潮态或有淋水状态下工作的喷粉件,按4.6方法进行 10 个周期试验,试样涂层划线两侧1 mm 范围内,棱角范围 2 mm 以外范围内,不应出现长于1 mm 的锈点。
3.7耐化学腐蚀性:
按 4.7 规定对涂层进行试验,要求摩擦时产生杂声且抹布上不带粉层痕迹。
4.试验方法:
4.1 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光线不能太弱)下,避免外界强光、反射光的影响,眼睛距喷粉件表面约500 mm ,对涂层进行目视检验,并与封样件对照,应符合3.1条要求。
4.2 厚度测量
用测厚仪进行测量。
测量三处以上,求其算术平均值,涂层厚度应符合3.2条要求。
4.3 硬度测量:
在温度为(23±5)℃和相对湿度(50±5)% 条件下进行试验。
要求使用2H铅笔,笔芯长度为5mm,磨平笔尖,保证平整光滑。
将需检验喷粉件平放,笔杆摆放与涂层成45°角,以1mm/s 的速度推动7mm,重复3个来回后,目测检查喷粉件表面。
试验结果应符合3.3条要求。
4.4附着性试验
在样板上选三个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用美工刀切割出7*7的网格,每格面积为(2mm*2mm),用剥离强度为(10±1)N/25 mm 、宽度为25mm的透明粘胶带附在切割层表面,方向与任意一组切割线同向,用手指压紧。
3分钟后迅速、平稳撕下胶带,涂层脱落面积不得超过15%。
4.5 冲击性试验
待样板的涂层干透后,将样板涂层面朝上平放在铁板上,用质量为 1000 g 的冲击棒自 500 mm 的高处自由落下,样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小于 15 mm ,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小于 15 mm 。
4.6 盐雾性试验
将试样表面除去污渍,用锋利的美工刀刻划表面涂层至底层金属部分,呈两条交叉约60º
的刻痕,放入盐雾试验箱中,以浓度为 5% 的NaCL中性水溶液进行耐腐蚀试验,累计喷雾 80 h ,(保证箱内温度保持30℃±5℃)。
4.7 耐化学试剂试验
用深色棉布沾丙酮液,以约 4.9 N/cm²力用手指压在要检查的试样涂层表面停留 15 s ,
然后用同等力来回搓擦约 5 s( 10 个来回)。
5 检验规则:
5.1材料检验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按GB/T2828进行。
分为入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具体规定
见表I
检验项目不合格
品分类检查水
平
质量水
平
检验类别检验方法
入厂检验型式检验
外观 B S—3 1.0 √√目测喷粉厚度 B S—3 1.0 √√ 4.2 硬度 B N=3 1.0 √ 4.5 附着性 A N=3 0.65 √√ 4.3
a、初次送样时;
b、每隔六个月;
c、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本次检验结果与上次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外协件检测中心或其他部门要求时。
5.3型式试验项目有一项出现不合格就视为本次型式试验不合格。
6.标志、包装、贮存
6.1 喷粉件必须有良好的防护,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划伤和磨伤。
6.2 K1外桶在卸货和存放时高度不超过2层,K2存放高度不超过3层,层与层之间用硬纸板隔开,
每层整体用胶带缠绕防止跌落。
K5后板和前板要竖直存放。
6.3 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避免潮湿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