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流程图(三)

流程图(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循环结构的特性.教学难点:循环结构的运用.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问题:给出求满足1+2+3+4+…+>2008最小正整数的一种算法,并画出流程图.我的思路:在解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需要重复处理一类相同的事或类似的操作,如此题就需要重复地做加法运算.如果用逐一相加算法,步骤太多,采用循环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算法如下:S1n←1;S2T←0;S3T←T+n;S4如果T>2008,输出n,结束.否则使n的值增加1重新执行S3,S4.流程图如下:Ⅱ.讲授新课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当型循环在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反复做,不满足时停止;直到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反复做,满足时停止.例1:求1×2×3×4×5×6×7,试设计不同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算法1算法2开始输出X结束X 1X ×2X X ×3X X ×4X X ×5X X ×6X X ×7X开始输出X结束X 1I 2X I ×X I +1II >7是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理解,学会推理分析.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来完成. 算法2具有通用性、简明性.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直观地表示这三种基本的算法结构.例2:有一光滑斜面与水平桌面成α角,设有一质点在t =0时,从此斜面的顶点A 处开始由静止状态自由释放,如下图所示.如果忽略摩擦力,斜面的长度S =300 cm ,α=65°.求t =0.1,0.2,0.3,…,1.0 s 时质点的速度.试画出流程图.解析:从物理学知识知道:质点在斜面上运动时,它的加速度a =g sin α.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为常数,且保持它在B 点时的速度.从A 点到B 点间的速度v ,可由公式v =at =g (sin α)t 求出,到B 点时的速度v B 为v B =at =aaS2=aS 2=2Sg ·sin α. 解题的过程是这样考虑的:按公式v =at =g (sin α)t ,求t =0.1,0.2,0.3……时的速度v ,每求出对应于一个t 的v 值后,即将v 与v B 相比较,如果v <v B ,表示质点还未到达B 点,使t 再增加0.1 s ,再求下一个t 时的v 值,直到v ≥v B 时,此时表示已越过B 点,此后的速度始终等于v B 的值.流程图如下:例3:设y 为年份,按照历法的规定,如果y 为闰年,那么或者y 能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或者y 能被400整除.对于给定的年份y ,要确定它是否为闰年,如何设计算法,画出流程图.解析:总结:1.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算法的表示方法:(1)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2)用传统流程图表示算法.2.能够理解和掌握构成流程图的符号:⑤流程线①起止框④输入、输出框②处理框③判断框⑥连接点3.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2)确定处理方案,建立数学模型,即找出处理此顺题的数学方法,列出有关方程式. (3)确定操作步骤,写出流程图算法见下图. (4)根据操作步骤编写源程序.(5)将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并运行程序. (6)整理输出结果.以上过程可用流程图表示如下:提出问题确定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画流程图编写程序运行程序修改程序有无错误结束Ⅲ.课堂练习课本P 14 1,2.Ⅳ.课时小结循环结构的特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条或多条语句被重复执行多次(包括0次),执行的次数由循环条件确定. Ⅴ.课后作业课本P 14 7,8,9.练习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顺序结构、流程结构、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分支结构、流程结构 D.流程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答案:A2.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 ) A.矩形框 B.菱形框 C.圆形框 D.椭圆形框 答案:B3.下面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流程图,请在空缺的地方填上适当的 标注.结束开始 答案:(1)Δ<0 (2)x 1←aΔb 2+-,x 2←a Δb 2-- (3)输出x 1,x 24.下面流程图表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算法?输入,,a b c5.下面流程图是当型循环还是直到型循环?它表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算法?结束答案:此流程图为先判断后执行,为当型循环.它表示求1+2+3+…+100的算法.6.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5、8、9,写出求梯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答案:解:算法如下: S1 a ←5; S2 b ←8; S3 h ←9;S4 S ←(a +b )×h /2; S5 输出S . 流程图如下:结束7.设计算法流程图,输出2000以内除以3余1的正整数. 答案:结束8.某学生五门功课成绩为80,95,78,87,65.写出求平均成绩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答案:解:算法如下:S2 S ←S +95; S3 S ←S +78; S4 S ←S +87; S5 S ←S +65; S6 A ←S /5; S7 输出A . 流程图如下:结束9.假设超市购物标价不超过100100元,则超过部分按七折收费.写出超市收费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答案:解:设所购物品标价为x 元,超市收费为y 元.则y =⎩⎨⎧-⨯+⨯≤).100(7.01009.0,100 ,9.0xx x收费时应先判断标价是否大于100,其算法如下:S1 输入标价x ;S2 如果x ≤100,那么y =0.9x ;否则y =0.9×100+0.7×(x -100); S3 输出标价x 和收费y . 流程图如下:开始结束10.写出求1×3×5×7×9×11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答案:解:算法如下: S1 p ←1;S3 p ←p ×I ; S4 I ←I +2;S5 若I ≤11,返回S3;否则,输出p 值,结束. 流程图:结束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试写出工资x (x ≤5000元)与税收y 的函数关系式,给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算法及流程图.答案:解:研究这个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如果以一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为自变量x ,那么应纳税款y =f (x )就是x 的一个分段函数.y =⎪⎪⎩⎪⎪⎨⎧≤<-≤<+≤<-≤<5000.2800 28000.151752800,13001300)0.1(251300,800 )800(05.08000 0x x x x x x ,x )(+ -算法为:S1 输入工资x (x ≤5000); S2 如果x ≤800,那么y =0;如果800<x ≤1300,那么y =0.05(x -800); 如果1300<x ≤2800;那么y =25+0.1(x -1300); 否则y =175+15%(x -2800); S3 输出税收y ,结束. 流程图如下:12.根据下面的算法画出相应的流程图. 算法:S1 T ←0; S2 I ←2; S3 T ←T +I ; S4 I ←I +2;S5 如果I 不大于200,转S3; S6 输出T ,结束.答案:解:这是计算2+4+6+…+200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如下:开始输出T结束T 0I 2T I +T I +2II >200NY13.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互不相同,十位数字比个位、百位数字之和还要大,且十位、百位数字不是素数.设计算法,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三位数,要求画出流程图.答案:开始=120a = m o d 100b a =(1-100) m o d 10c a b=-100-10a b b c c a=或=或=b a +c ≤a =2,3,5,7b =2,3,5,7=+1<1000输出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14.已知算法:①指出其功能(用算式表示).②将该算法用流程图描述之. S1 输入X ;S2 若X <0,执行S3;否则执行S6; S3 Y ←X + 1; S4 输出Y ; S5 结束;S6 若X =0,执行S7;否则执行S10; S7 Y ←0; S8 输出Y ; S9 结束; S10 Y ←X ; S11 输出Y ; S12 结束.答案: 解:这是一个输入x 的值,求y 值的算法.其中y =⎪⎩⎪⎨⎧>=<+.0 ,0 0,0 1x x x x x流程图如下:15.下面流程图表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算法?试用当型循环写出它的算法及流程图.输出A答案:解:这是一个计算10当型循环的算法如下: S1 S ←0; S2 I ←1;S3 如果I 大于10,转S7; S4 输入G ; S5 S ←S +G ;S6 I ←I +1,转S3; S7 A ←S /10; S8 输出A. 流程图:开始结束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月亮,必须得抬头看,不然你看见的月只是水中月,而思故乡,必须得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土地连结深情,传递的思念感应才会自然。
教学流程图例子

教学流程图例子
关于本节课设计方案的说明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课,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细胞对学生来说又是细微、抽象的。
因此如何化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形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本节课中采纳了多媒体电脑设备,演示细胞膜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采纳了浸泡后的玉米和煮熟后的玉米进行的选择透性的实验;自由扩散的渗透系统的实验。
本节课先从复习旧知识——细胞的结构开始,通过提问新问题让学生发觉原有知识不足,想明白更多的知识,产生求知欲。
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获得新的知识,并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举例,关心学生认识细胞的类型,加深对细胞结构的名称、位置的认识。
学生学习知识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紧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猎取信息,加工信息,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
因此在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这一部分内容中,采纳了提问和多媒体
演示结合的方法,通过师生的交流,纠正明白得错误之处,取长补短,得到提高。
用事实来验证理论,更有说服力。
因此在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内容中,先用渗透装置的演示实验证明了自由扩散的方式。
并让学生分析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然后用活、熟玉米浸泡红黑水的对比实验来说明了主动运输的过程,从而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使他们明白得科学理论从实验中来,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然后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过程,把微观的运动变成可视的动画,进一步认识细胞膜的特性。
最后教师把物质通过细胞的三种方式用表格比较列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明白得,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课件:4.1 流程图(共44张PPT)

解:生产该产品的工序流程图如下:
考点类析
[小结] 对于工序流程图,应先理清工序大体分几个阶段,再对每一阶段细分. 应注意每一步的先后顺序.
考点类析
【拓展】在华罗庚先生的《统 筹方法平话》中,有一个“喝茶 问题”:假设洗水壶需要2 min,烧 开水需要15 min,洗茶壶、茶杯 需要3 min,取、放茶叶需要2 min,沏茶需要1 min.试给出“喝 茶问题”中最快能喝到茶的流 程图,并计算最快喝到茶的时间 是多少.
么两者可同时进行.拆迁和土建设计进行完才能进行厂房建设,
厂房建设和设备采购进行完才能进行设备安装,然后进行设备
测试,最后才能进行试生产.上述过程的工序流程图如图4-1-2
所示,则设备采购、厂房建设、土建设计、设备安装与图中
①②③④处正确的对应顺序应为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4.2 结构图
本章总结提升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 学会绘制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框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使学生了解 流程图的一般形式、特征和作用.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去感受、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 的大量的流程图,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和观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培养学 生严谨的数学习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预习探究
[探究] 如何准确画出工序流程图?
解:做好调查研究是画工序流程图的基础,主要调查三件事:(1)列举出本工程 (任务)的所有工序;(2)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3)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 可见处理工序流程图,首先要弄清整项工程应划分为多少道工序,其次要仔 细考虑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联系、制约的程度,最后要考虑哪些工序 可以平行进行,哪些工序可以交叉进行.依据这些去组织生产,指挥施工,能收 到统筹兼顾的功效.
(管理流程图)流程图顺序结构

1.2.1流程图——顺序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等)的意义;2、能用程序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重点】重点:运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 难点: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课前预习】1、写出1+2+3+4+5的一个算法。
2、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为89,数学成绩为96,外语成绩为99.求他的总分和平均成绩的一个算法为:第一步:取A=89 B=96 C=99 第二步:_____ ____; 第三步:_____ __; 第四步:输出计算的结果.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为了将设计好的算法清晰直观的描述出来,通常采用画流程图的方法来表示。
流程图是怎样构成的?如何用流程图描述基本的算法结构? 例如,计算1+2+3+4+5的算法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来表示这种用框图来描述算法的方法叫流程图算法的基本结构: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任何算法都可以由这三种基本结构通过组合和嵌套表达出来. 符号 形状名称功能圆角 矩形 起止框 表示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平行 四边形输入、 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矩形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菱形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带箭头的(折) 线段流程线 表示流程进行的方向.四、建构数学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一个算法思考:如何该题的算法如如何用流程图来表示像这种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如左图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顺序结构,其中A和B两个框是依次执行的.顺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3、数学运用例1、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S r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例2、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1、阅读右边的流程图(1)如果2,3r h ==,那么V =(2)该流程图的功能可以是2、已知一个数的13%为a ,写出求这个数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3、写出解不等式组21(1)215(2)x x -<⎧⎨+>⎩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模板]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模板]教学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aa51f62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e.png)
[教学流程图模板]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篇1: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教学设计是为了方便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流程图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哦!教学设计流程图模板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 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生特征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的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依据。
高中数学 1.2 流程图—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

流程图—循环结构引入新课1.问题:北京获得了2008年的奥运会的主办权,你知道在申办奥运会的最后阶段时,国际奥委会是如何通过投票来决定主办权归属的吗? 对五个申报的城市进行表决的程序是:首先进行的第一轮投票,如果有哪一个城市得票超过半数,那么该城市将获得举办权,表决结束;如果所有的申报城市的票数都没有半数,则将得票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申办城市为止.你能用一个算法来表达上述过程吗?你能猜想出循环结构的大致流程图吗?例题剖析例1 写出求54321⨯⨯⨯⨯值的一个算法.画出计算1019131211+++++Λ值的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总 课 题算法初步 总课时 第 4 课时 分 课 题 流程图——循环结构 分课时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会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 重点难点 掌握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的算法.例2例3 设计一个计算10个数的平均数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巩固练习1.设计计算108642⨯⨯⨯⨯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2.先分步写出计算100642++++Λ的一个算法,再画出流程图(使用循环结构).3.用i N 代表第i 个学生的学号,i G 代表第i 个学生的成绩(50321 =,,,,Λi ),上图表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算法?课堂小结了解循环结构的含义,能识别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开始 i ←1 G ≥80 打印i i G N Y N i ←i+1 i >50 Y N结束课后训练一 基础题1.在算法中,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 ) A .顺序结构 B .循环结构 C .选择结构 D .分支结构2.写出计算997531+++++Λ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使用循环结构).3.如下图所示的四个流程图,都是为计算2222100642++++Λ而设计的, 正确的流程图序号为_________;图③中,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须给出算式表达式).二 提高题4.写出求222299321++++Λ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是 否5.设计一个算法求100991431321211⨯++⨯+⨯+⨯Λ的值,并画出流程图.。
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图一般说来,组成教学设计模式的因素有以下八个方面,我们将在第四、第五、第六章中展开论述,这里先作一简介。
1.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系统同其他系统一样,都有一定的目标,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之一就是对教学系统环境的分析。
这是系统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例如,在普通教育中,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要求来确定,而且还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来制定。
在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学目标则应通过受训者所准备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由此可以看出,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必须分析教学系统的环境,分析教学系统环境的过程,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我们只有在客观地分析学习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并确定教学设计课题的目标。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考虑。
例如,开展教学设计具备哪些条件,有哪些不利因素?哪些因素必须考虑进去,哪些因素可以从次考虑?等等。
总之,在学习需要的分析中,必须解决教师“为何教”,学习者“为何学”的问题。
2.学习内容的分析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都确定了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的导引下,须确定课程目标,并具体设置课程。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大纲、选编教材。
在此基础上,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分析学习者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达到什么程度和水平。
培养何种能力和态度,使其身心获得怎样的发展。
学习内容的分析与学习者的分析密切相关。
我们不仅考虑教师如何教这些内容,更要考虑学习者怎样学习这些内容。
总之,在学习内容的分析中,必须解决教师“教什么”,学习者“学什么”的问题。
3.学习者的分析奥苏伯尔和加涅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某项学习目标的学习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
这就告诉我们,搞好教学设计的蓝图,必须分析学习者在进入学习过程前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必须确定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必须注意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特点,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准备状况。
国培作业3: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

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作业考核3)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流程图1、文字型:这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类似于详案。
文字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兼顾了三维目标,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为教师进行文字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包括课前提问、情景导入、教学过程、拓展练习等。
具有过程详细、具体的优点,对青年教师非常有用。
有的文字型教学过程还可以呈现教师的设计意图,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科学。
2、表格型: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教学过程呈现的一种形式。
与文字型呈现方式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能直观的看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好的体现师生的双边互动。
使教师能在备课时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步步为营,一环紧扣一环,让每一个问题和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使它们不在是孤立的个体,能带着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3、流程图: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是近几年教科研活动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过程图示,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
与前两种呈现方式相比,具有设计科学、应用方便、美观明了等特点。
教学过程流程图反映了双边活动的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流程图、教学活动流程图。
附:七年级上册植物细胞教案(表格型)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目标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