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d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43)(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43)(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4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 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 加入合适催化剂,能改变某反应的△HC.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D. 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就一定能够发生并完成2. 下列各组金属均有导线相连,并插入稀H 2SO 4液体中,其中铁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①Fe −Fe ②Cu −Fe ③Fe −Zn ( )A. ②>①>③B. ②>③>①C. ③>①>②D. ①>②>③3. 下列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H 2O(l)+CaO(s)=Ca(OH)2(s)B. Ba(OH)2·8H 2O +2NH 4Cl =BaCl 2+2NH 3↑+10H 2OC. 2KClO 3MnO 2̲̲̲̲̲̲̲̲▵2KCl +3O 2↑ D.4. 已知:2H 2(g)+O 2(g)=2H 2O(l)△H =−571.6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放出热量571.6 kJB. 2 mol H 2(g)和1 mol O 2(g)反应生成2 mol H 2O(l),吸收热量571.6 kJC. 2 mol H 2O(l)分解为2 mol H 2(g)和1 mol O 2(g),吸收热量571.6 kJD. 2 mol H 2(g)和1 mol O 2(g)反应生成2 mol H 2O(g),放出热量571.6 kJ5.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表示如下: Pb(s)+PbO 2(s)+2H 2SO 4(aq)⇌放电充电2PbSO 4(s)+2H 2O(l)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PbSO 4在两极上除去B.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C. 放电时,PbSO 4只在负极生成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 4+2H 2O −2e −= PbO 2+4H ++SO 42−6.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与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A. 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 pH 升高C. 每消耗 1 mol 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为 14 molD. 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基本不变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O2(g)=H2O(g)△H1=a kJ⋅mol−1②2H2(g)+O2(g)=2H2O(g)△H2=b kJ⋅①H2(g)+12mol−1O2(g)=H2O(l)△H3=c kJ⋅mol−1④2H2(g)+O2(g)=2H2O(l)△H4=d kJ⋅③H2(g)+12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a<c<0B. b>d>0C. 2a=b<0D. 2c=d>08.LiOH和钴氧化物可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wd无答案)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wd无答案)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反应热的单位kJ·mol-1表示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C.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成热能D.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焓变与逆反应焓变相等(★★★) 2.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风能、潮汐能、天然气等为清洁能源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C.化石燃料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D.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燃烧效果好(★★★) 3. 25℃、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H=-57.3kJ∙mol -1,,石墨的燃烧热△ H=-393.5kJ∙mol -1,乙醇的燃烧热△ H=-1366.6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 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CaCO 3(s)CaO(s)+CO2(g),平衡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至一半,新平衡的浓度与原平衡相同C.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可快速制取氨气D.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 5. 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 2O(g) CO(g)+H 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增加CO的量;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以增大压强;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以增大体积。

A.②③B.①④C.①⑥D.④⑥(★★★) 6.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②⑧B.①⑥C.②④D.③⑧(★★★) 7.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2NO 2(g)N2O4(g),开始时充入1molN2O4,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若改变温度使平衡常数增大,则该反应一定是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8. 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0B.2H2(g)+O2(g)=2H2O(l) ΔH<0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0D.2CO(g)=2C(s)+O2(g) ΔH>0(★★★) 9.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可能偏小B.a、b、c三点,a点时醋酸溶液中H+浓度最小C.b点时,醋酸电离程度最大D.可通过微热的方法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 10. 氢碘酸(HI)可用“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3分)某同学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配制50mL0.001mol/L FeCl3溶液、50mL对照组溶液x,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1滴1mol/L HCl溶液、1滴1mol/L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M点对应的pH,说明Fe3+发生了水解反应
B.对照组溶液x的组成可能是0.003 mol/L KCl
C.依据曲线c和d说明Fe3+水解平衡发生了移动
D.通过仪器检测体系浑浊度的变化,可表征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2.(3分)对于反应A(g)+2B(g)⇌2C(g),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若生成物C的含量w(C)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正反应放热B.T1<T2,正反应放热
C.T1>T2,正反应吸热D.T1<T2,正反应吸热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 页共26 页。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52)(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52)(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B. 煤的炼制方法中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方法,煤的干馏是化学方法C.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D.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2.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 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 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C. 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 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丙烯的键线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CH4的球棍模型:D. 甲基的电子式:4.只用滴管、试管和水就能鉴别的物质组是()A. 乙醇、甘油、苯酚B. 乙醇、乙醛、乙酸C. 乙二醇、乙醛、溴代烃D. 苯、乙酸、CCl45.下列分子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 C2H4O2B. C3H6C. CH2OD. C5H126.芳香化合物中,由于侧链与苯环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它们在性质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下列反应或事实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 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乙烷不能B. 甲苯和乙烷都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C. 甲苯和乙烷都能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 甲苯和乙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B. 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 AC. 0.1mol CH4光照条件下最多能和0.2N A的Cl2反应D. 26g C2H2和苯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2N A8.下列物质与CH3CH2OH互为同系物的是()A. H−OHB. CH3OHC. C6H5OHD. C2H5OCH2OH9.“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广东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2020-2021版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l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 .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C . B都是弱酸,则5>a>2D . A、B都是弱酸,则5>a>22. (2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CH3COONa ②NaOH③NaNO3④HCl⑤Al2(SO4)3A . ①②③④⑤B . ⑤④③②①C . ④⑤③①②D . ④⑤②①③3. (2分)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一种与其它物质的漂白原理不相同,这种物质是A . HClOB . H2O2C . O3D . SO24. (2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以表示()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质量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③⑤D . ②④⑥5. (2分)(2015·辽宁模拟) 某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电极I为Al,其它均为Cu,且开始时四电极质量均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为原电池,乙、丙均为电解池B . 电子流动方向:电极Ⅳ→A→电极IC . 当0.1mol电子转移时,电极I和电极Ⅳ的质量差为4.1gD . 若丙中的电解质改为CuCl2 ,电极Ⅲ的电极反应发生改变6. (2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 . 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B . 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2后溶液的pHC . 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 . 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7. (2分)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8. (2分) (2015高二上·宁波期末)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NH4)2CO3 ③(NH4)2SO4 ④NH4HSO4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 ②③①④B . ④①③②C . ③②①④D . ③②④①9. (2分)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c(H+)等于1×10﹣7 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B . 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C . 室温时,pH=2的CH3COOH和0.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pH=7D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HS混合溶液中:2c(Na+)=3[c(S2﹣)+c(HS﹣)+c(H2S)]10. (2分)(2018·福建模拟)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图所示。

广东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广东省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8高一下·双流月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中过度排放或对自然物产过度开发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的治理中错误的是()A . 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开发清洁能源B . 雾霾——适当限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及扬尘C . 白色污染——杜绝塑料袋的生产,从根源上治理D . 水体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2.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期中) 已知在25 ℃、101 kPa下,0.5 mol辛烷C8H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 759 kJ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C8H18(l)+ O2(g)=8CO2(g)+9H2O(g) ΔH=-48.40 kJ·mol-1B . C8H18(l)+ 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C . C8H18(l)+ 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D . 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ol-13. (2分) (2018高二上·江西期中) 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 . 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 . 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4. (2分) (2018高一上·邯郸期中)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9)(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9)(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练习题 (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某些成人由于长期偏食,会形成“多酸症”,引起人体缺钙、血液黏度过大。

长期偏食下列食物,会导致上述疾病的是()A. 水果类B. 肉类C. 有酸味的食物D. 蔬菜类2.关于合金说法正确的是()A. 合金为化合物B. 合金具有金属特性C. 合金都耐腐蚀D. 合金的硬度一定比成分金属的低3.化学与从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食品袋中放入含硅胶、生石灰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B. 举重和体操运动员手上涂抹的碳酸镁白色粉末可防滑C. LED光源中的氮化镓(GaN)熔点为1700℃,属分子晶体D. 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减弱,是由于酸雨所含成分被氧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g、Al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B. 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C. 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D.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化学腐蚀所致5.下列有关药物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麻黄碱是兴奋剂,奥委会严禁运动员使用B. 药物能防病治病,可以大量使用C. 胃酸分泌过多,可用氢氧化钠作抗酸药D. 使用青霉素前,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钠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B. 硫酸铜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可用特殊橡胶制成共享单车免充气轮胎D. 使用含甲苯的内墙涂料可加速涂料风干7.最近,全国特大“地沟油”案件宣判大快人心.“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通过适当方法,可将“地沟油”用于生产燃料B. 地沟油有毒,不能回收利用,只能排入下水道C. 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D. 地沟油可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肥皂等产品8.下面是小张在医院做的血常检查报告单的部分内容。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训练卷 (7)(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训练卷 (7)(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训练卷 (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6.0分)1.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A. ×B. √2.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彼此互溶的液态混合物B. 图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少量的NH3C. 图③表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溶液转移过程D. 图④可用于除去SO2中的HCl气体3.下列反应中是吸热反应的是()A. 氧化钙溶于水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碳酸钙受热分解4.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都增大B. 都减小C. v1增大,v2减小D. v1减小,v2增大5.下列关于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CC14的电子式为B. CaC12的电子式为C. CO2的电子式为D. 乙烯的结构式:CH2=CH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铁、铜相比较,铜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最低而铁元素含量最高B. 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态AlCl3、MgO的方法冶炼Al、MgD. 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7.1g氯气完全溶于水,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 AB. 将0.1molNH4Cl固体溶于氨水,所得中性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0.1N AC. 1molN2与过量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为6N AD. 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 A8.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X Y ZA. 原子半径:W<XB. 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 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碱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2H2OB. 测得0.1mol/L明矾水溶液pH<7的原因是:Al3++3H2O=Al(OH)3↓+3H+C. 用Mg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MgCl2Mg2++2Cl−D. 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4H++O2=2I2+2H2O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mol/L的KNO3溶液中:H+、Fe2+、C1−、SO42−B. 通人过量SO2 气体后的溶液中:H+、Ca2+、Fe3+、NO3−C.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a+、K+、CO32−、NO3−D. 通人足量CO2的溶液中:H+、NH4+、Al3+、SO42−11.将0.48g Mg粉加入到500mL 0.1mol/L的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NO2B. NOC. N2O3D. NH4+12.现有反应X(g)+Y(g)⇌2Z(g),ΔH<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和反应的中和热,则和反应的中和热
B.的燃烧热是则反应的
C.已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则可知C(石墨)=C(金刚石),
D.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压强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闻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C.酸碱混合时,量筒中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D.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和原来相同
(★★★) 3. 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时发生反应2NO(g) + 2CO(g) N 2(g)+2CO 2(g),且降温反
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H>0
B.降低温度转化率增大,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增大压强,可以使NO和CO完全转化为无污染的N2和CO2而消除污染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减小
(★★) 4. 一定温度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02468
n(SO3)/mol00.8 1.4 1.8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O2)=0.4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后继续反应一段时间,SO2的转化率大于90%
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2、1mol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SO3)/n(O2)增大
(★★★) 5. 在恒容绝热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 2(g)+I 2(g),下列方法中能证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②各组分浓度相等
③体系压强不再变化④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⑥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⑥
(★★) 6. 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
平衡的影响图象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
C.图3中,点3的反应速率v正>v逆
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 7.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释解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压使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D.实验室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
(★★★) 8. 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 2(g)+3H 2(g) 2NH
3(g)△ H=-92.60 kJ/mol。

图1表示N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H 2的物质的量对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适当催化剂后,该反应的△H<-92.60 kJ/mol
B.11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N2物质的量变化曲线为c
C.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0.045 mol/(L·min)
D.在A、B、C三点所表示的平衡中,B点表示的N2的转化率最高
(★★★) 9.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
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6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A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 10. 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g)和1 mol B(g)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H<0,在时达到平衡。

在、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
测得容器中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1
B .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压缩容器体积
D .时刻v(逆)可能小于时刻的v(逆)
二、实验题
(★★★) 11.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
中所加试剂及
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
褪至无色所需时
间/
溶液
稀硫酸
溶液
1
3.0
2.0
2.0
3.0
1.5
2
2.0
3.0
2.0
2.7
3
1.0
2.0
3.0
3.9
请回


(1)

中 _____,
_______.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若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
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
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忽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
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




小组同







.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
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溶液
稀硫

溶液
4
3.0
2.0
2.0
3.0
A
t







A

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理综合题
(★★) 12.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1)NO X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 2和O 2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CO 、NO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脱硝反应: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在570K 时,K 值极
大,为1.0×10 59,但汽车上仍需装备尾气处理装置,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以Mn 3O 4为上述脱硝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者提出如下反应历程,将历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4)T℃、2L 密闭容器中,充入各1mol 的CO 和NO 混合气体,加入Mn 3O 4发生脱硝反应, 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过程中CO 2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比较大小:a 处υ(正)_____ b 处υ(逆)(填“>”、“<”或“=”) ②若
,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CO 气体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

③N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T℃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

(★★★★) 13.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反应可生成甲醇
和副产物 ,反应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④
、 、 、 分别表示反应①、②、③、④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
_____
,


的关系为
______.
(2)图1中能正确表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字母),其
判断理由为____________.
(3)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 和 生成 的选择性效果,某实验室控制 和 的初始
投料比为 进行实验,得到如下表1数据:
时间/
催化剂种类
甲醇的含量(%)
450
10
78
450
10
88
450
10
46
①由表1可知,反应Ⅰ的最佳催化剂为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时转化率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利于提高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
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和的初始投料比
D.恒容下,再充入和
(4)已知,反应.该温度下,在某时刻体系中、
、、的浓度分别为、、、,则此时上述反应的_______ (填“>”、“<”或“=”)达到平衡时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