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药店慢性病健康管理培训-----心脑血管类
培训资料--慢性病管理汇报幻灯

社区药学的服务实践
用药咨询 科普讲座(公众、社区药师、执业药师) 电视台节目 科普文章 药学知识书籍 电话、信件、电子邮件 清理家庭药箱 为革命老区服务 结合教学及人才培养,开展社区药学服务 社区药学服务科学研究
药师对社区患者的 慢病管理工作模式
Thanks for listening
慢病管理
慢病管理(CDM)是指 组织慢病专业医生、药 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 患者提供全面、连续、 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 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 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 率、延长寿命、提高生 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 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内容
包括对疾病的认识、正 确的用药知识、健康的 生活方式、疾病的自我 管理能力。
同伴支持管理模式
同伴支持管理模式
同伴支持管理模式
同伴支持管理模式
专业人员指导的 团体交流模式
自我管理能 力训练计划
同伴辅导
慢病管理系统
社区工作管理模式
我国慢病 管理模式
我国慢病 管理模式
我国慢病 管理模式
我国慢病 管理模式
我国慢病 管理模式的不足
慢病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
药师对社区患者的 慢病管理工作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
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 残疾人、贫困军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 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 务。
职责从诊疗专项健康促进!
药师对社区患者的 慢病管理工作模式
•患者住院期间的慢病管理 •患者出院后的慢病随访
住院期间应选择控制疾病控制不理 想的患者纳入慢病管理。
药师对住院患者的 慢病管理工作模式
心脑血管健康培训计划方案

心脑血管健康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的1. 增强公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心脑血管健康意识;2. 提供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促使参训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3.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培训内容1. 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1)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和危害;(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3)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运动、戒烟限酒等。
2.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和体检,帮助参训者了解自己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3. 健康生活方式培训(1)饮食健康:食物中蔬菜水果的重要性、合理膳食原则、饮食中盐糖油的控制;(2)运动健康:适度的体育锻炼对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推荐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时长;(3)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危害,戒烟和限酒的方法和意义;(4)心理健康: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4. 急救培训(1)心脑血管急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2)心肺复苏术和使用AED进行心脏和呼吸骤停急救;5. 计划实施本培训计划安排为期一个月,每周进行一次培训,每次培训2小时。
培训分为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模拟演练等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帮助参训者掌握心脑血管健康知识。
三、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请心脑血管专家参与培训,对心脑血管健康知识进行系统讲解,解答参训者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疑问。
2. 案例分享邀请曾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经验分享,使参训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和预防重要性。
3. 角色扮演安排参训者进行心脑血管急救的角色扮演,帮助他们学会心脑血管急症的早期处理方法。
4. 调查问卷通过发放心脑血管健康问卷,收集参训者的健康管理需求和建议,为下一步的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四、培训评估1. 知识水平的测评通过课后测试、问答等形式,对参训者掌握的心脑血管健康知识进行考核,以评价培训效果。
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管理培训

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这些疾病通 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
总结词
慢性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详细描述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呈现年 轻化趋势。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分享各国 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 做法,促进全球慢性病防控水平
的提高。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引进 国际先进的慢性病防控技术和理 念,提高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
效果和质量。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成功案例介绍
糖尿病管理项目
该项目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糖和健康指导,有效控制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要意义。
公众健康教育是提高慢性病早期 发现率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健康 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
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医疗机构应加强慢性病的筛查和 诊断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率,为 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慢性病防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共
同应对挑战。
心血管疾病预防计划
该计划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和早期筛查,成功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经验总结与启示
跨学科合作
慢性病防控需要多学科合作,包 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 询师等,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
方案。
长期跟踪与评估
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和评 估,及时调整管理方案,确保效
连锁药店慢性病健康管理培训-----心脑血管类

连锁药店慢性病健康管理培训-----心脑血管类现在心脑血管病比较多,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作息时间不规律和工作压力等方面原因,心脑血管疾病还在进一步年轻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脑血栓等所涉及到的药品,统称为心脑血管用药。
所以,心脑血管用药在我们药店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安全,高效,针对性的销售好心脑血管药品,我们就必须掌握药品的用途、用量、用法和销售技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和对症用药,熟练掌握这套知识后,将对我们今后的药品销售中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常见症状和用药:1、高血压:连续三次(非同一天测量,高压高于140或等于140,低压高于90或等于90即认为是高血压。
如何测量血压?在同一时间,同一臂上测定血压,必须静息状态下测量。
1.1高血压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有明确的原因,占5%—10%,这种高血压可能是肾病,内分泌病等。
1.2高血压的症状:早期的高血压往往不明显,有的没有症状,一般仅有头痛,颈后部发紧,头晕,也有的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这些都是高血压的晚期表现。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高血压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可以说一个人自患上高血压病、用药和预防将伴随终生,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降压治疗,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1.3高血压用药和联合用药:降压药物很多,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并发症。
①高血压初期发病:血压高140,低90左右可单一选药,服用复方降压片或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缓释片。
②血压高160,低100以上者,可选用联合用药:苯磺酸地平片、复方降压片或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缓释片。
慢性病管理培训讲义 (2)

(四)分类干预
❖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 <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 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 一次随访时间。
❖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 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 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 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110mg/dl)~< 7.0mmol/l(126mg/d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
❖ 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 (140 mg/dl)~<11.1 mmol/l (200 mg/dl)称糖耐量受损(IGT)。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二)Ⅱ型糖尿病患者服务内容
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吸烟与饮 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接触等因 素。 ❖ ◆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各种应 激状态
第五页,共35页
慢性病的管理
第六页,共35页
一、高血压病服务管理 二、2型糖尿病服务管理
第七页,共35页
一、高血压病服务管理
主要服务内容及要求 ❖ (一) 高血压分级 ❖ (二) 高血压患者筛查 ❖ (三) 随访评估 ❖ (四) 分类干预 ❖ (五) 健康体检
第八页,共35页
(一) 高血压分级
血压类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理想血压
﹤120
﹤ 80
正常血压
﹤ 130
﹤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高血压 Ⅰ级
140~159
90~99
高血压 Ⅱ级
讲座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管理案例分享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管理,有效控制血糖 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男,60岁,患有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 的运动和饮食管理,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 运动、合理安排餐次、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等,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与康复案例分享
05 心脑血管疾病患 者的健康管理
定期健康检查
要点一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疾 病相关指标的检查,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要点二
自我监测
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时了解自己的 健康状况。
合理膳食与营养
控制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避免营养过剩。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以维持肌肉和免疫系统健康。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分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安全用药与药物管理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 药。
定期复查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 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训练
如太极拳、瑜伽等可以改 善身体平衡和协调性。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
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冷静 思考,采取积极的应对措 施。
增加社交活动
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 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 感受和压力。
培养兴趣爱好
阅读、音乐、绘画等兴趣 爱好可以缓解压力,让人 心情愉悦。
慢性病健康管理培训

预防慢性病的关键领域
行动因素
关键措施
血脂升高(高脂血症)、 促进合理营养:限制高脂、高盐和腌制加工食品的摄入;增加
高脂饮食、膳食纤维摄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控制垃圾食品、方便面、软饮料等高热量
入不足
低营养食品的摄入;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等。
超重和肥胖 久坐生活方式
提倡多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保持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 体力活动并持之以恒,与每日规律活动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自 己的方式,步行较适合于中老年人和心血管病人在内的所有人
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 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 访转诊情况。
(二)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7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6)健康检查(高血压)
➢ 纳入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健康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血压、体重、腰围、空 腹血糖以及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 力的一般检查;
➢ 心理压力过大。
城乡居民慢病危险因素
吸烟率,% 超重率,% 肥胖率,%
2004年全国监测数据
(15-69岁)
31.5
23.1
7.0
中心性肥胖
30.7
率,%
经常锻炼率,
19.2
%18.1
率,%
糖尿病患病
2.6
率,%
2007年广西城乡居民监 测数据(15-69岁)
25.6 27.4 1.5 22.4
(二)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4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3)生活方式行为干预。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 况和特殊情况,应重点关注: ①膳食指导原则。 ②身体活动指导原则。 ③戒烟限(或禁)酒指导原则。 ④缓解精神压力指导原则。
连锁药店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为例)

一、登记(有条件的门店建议建立顾客档案)具体工作技巧:1、形象大方,语言得体。
充分体现我们的服务意识,让顾客感觉亲切,年龄稍大的要适当搀扶,有丈夫陪同的要夸奖丈夫,有小孩的表扬等等,拉近距离。
2、态度诚恳,热情礼貌,书写规范。
医学名词,药物名称等专业术语必须准确掌握,准确使用。
3、对登记表上所列项目必须准确登记,特别是有心脑血管发病史或家族史,是否检查,治疗,治疗效果如何等。
4、对顾客所咨询问题,作出准确答复,如果有答复不了的,采取比较科学婉转的方式。
5、对自己的身份明确告诉顾客,突出“药师”“、专业的健康顾问”,对于本次活动意义要初步告知,帮助后面环节提高顾客的认识水平。
6、把握好人员的控制和环节的节奏问题,后面环节人多不能堆起,无人不能空闲,速度适当。
7、观察每个登记顾客的态度,治疗欲望,经济状况,作好准确的登记,供后面参考。
二、沟通问病过程1、亲和力强、对顾客做简单询问,使其产生依赖感,并且对心脑血管作出初步判断,对症状明显的,小声的告诉顾客,(语气中带有一定的威信、力度)。
2、对无病史,但有症状或自我感觉有病的,治疗欲望强的,作出重点说明,直接进入销售促销环节。
3、了解顾客的经济状况及对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欲望。
4、随时保持专业形象,会摆谱。
5、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及顾客的接受能力(语气平稳,语气大众化,而又夹杂一些专业术语)。
三、促销及咨询1、全面熟练掌握药品有关知识及心脑血管病的专业知识,而且一定要宣扬自我保健意识很强。
2、对顾客要礼貌。
热情周到,尊重每一个顾客,活跃现场氛围。
3、在对顾客讲解时,表情要丰富。
语气平稳,语速要适当。
给顾客一定的思考时间。
4、以专家的口吻与顾客沟通,且不能抢话,突出专业的权威。
5、话不要多讲中心,任务是快速促成购买,适当讲明不治疗的危害性(不要过度,因为前面环节已经讲过了)。
6、准确把握顾客心理,明白顾客所顾虑的是什么?适时解决她心中的忧虑。
7、明确告诉顾客药品的价格(千万不能模糊),突出药品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锁药店慢性病健康管理培训-----心脑血管类现在心脑血管病比较多,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作息时间不规律和工作压力等方面原因,心脑血管疾病还在进一步年轻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脑血栓等所涉及到的药品,统称为心脑血管用药。
所以,心脑血管用药在我们药店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安全,高效,针对性的销售好心脑血管药品,我们就必须掌握药品的用途、用量、用法和销售技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和对症用药,熟练掌握这套知识后,将对我们今后的药品销售中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常见症状和用药:1、高血压:连续三次(非同一天测量,高压高于140或等于140,低压高于90或等于90即认为是高血压。
如何测量血压?在同一时间,同一臂上测定血压,必须静息状态下测量。
1.1高血压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有明确的原因,占5%—10%,这种高血压可能是肾病,内分泌病等。
1.2高血压的症状:早期的高血压往往不明显,有的没有症状,一般仅有头痛,颈后部发紧,头晕,也有的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这些都是高血压的晚期表现。
预防和治疗周期长,高血压治疗用药和预防措施很多,而且是一种长期的治疗和预防过程,可以说一个人自患上高血压病、用药和预防将伴随终生,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降压治疗,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1.3高血压用药和联合用药:降压药物很多,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并发症。
①高血压初期发病:血压高140,低90左右可单一选药,服用复方降压片或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缓释片。
②血压高160,低100以上者,可选用联合用药:苯磺酸地平片、复方降压片或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缓释片。
附:三甲医院流行高血压AB/CD(AS)治疗方案参照英美国家高血压成人防治指南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用药指导意见,并结合国内知名专家经验,针对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群,推出不同层次的AB/CD (AS)高血压治疗方案。
1、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AB/CD规则<55岁≥ 55岁第1步用 A(或B) C或D第2步用 A(或B) + C 或D第3步用 A(或B) + C + D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A、B、C、D的含义:A:ACEI 或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
ARB类推荐药物: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ACEI类推荐药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B、β-阻滞剂。
推荐:卡维地洛、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C、钙通道阻滞剂。
推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维拉帕米(本品不能与β-阻滞剂合用,因都抑制心肌收缩)D、利尿剂(噻嗪类或噻嗪样),推荐吲达帕胺、氢氯噻嗪。
呋噻米、螺内酯(保钾利尿药不宜与ACEI合用)。
AS、A--指阿司匹林;S—指他汀类调脂药。
注意:涉及B(β-受体阻滞剂)和D(利尿剂)的联合治疗比其它的联合治疗可致更多新发糖尿病。
α-阻滞剂:特拉唑嗪、哌唑嗪、多沙唑嗪。
2、具体用药方案(结合年龄与消费水平):2-1基层患者(低收入患者),每月费用约需10元钱。
<55岁≥ 55岁第1步用卡托普利、尼群地平或吲达帕胺第2步用卡托普利 + 尼群地平或氢氯噻嗪第3步用卡托普利 + 尼群地平+氢氯噻嗪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2-2普通患者(中等收入患者),每月费用约需50--100元钱。
<55岁≥ 55岁第1步用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吲达帕胺第2步用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吲达帕胺第3步用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2-3中产阶层患者,每月费用约需100--200元钱。
<55岁≥ 55岁第1步用替米沙坦或缬沙坦或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第2步用替米沙坦或缬沙坦或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第3步用替米沙坦或缬沙坦或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第4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3、AB/CD系统规则说明:1)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须用一种以上药物控制血压。
临床试验显示AB/CD治疗规则系统使血压控制好于现在临床实践中的其它治疗方案。
2) AB/CD规则系统的理论基础是: 高血压可概括的分为“高肾素” 或“低肾素”二类。
小于55岁的人一般有较高的肾素浓度,因而开始治疗选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两类降压药中之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或β阻滞剂(B)). 一般来说A或B类药作为最初的降压药治疗比C或D类药更有效。
3)对于年龄≥ 55岁的人一般肾素浓度较低,C或D类药是更有效的一线药。
在大多数严重或有并发症的高血压, 逐步加药至血压被控制。
如果血压明显下降到理想水平之下,以后治疗可减少剂量。
4)如果须要两种药, 合理的联合是 (A或B)+ (C或D), 其后如果血压仍不能充分控制,则建议(A或B)+ C+ D. 当固定剂量的联合达到要求的治疗计划, 则可减少用药的剂量. 如果高血压仍对治疗抵抗,则A+B+ C+D或加一种α阻滞剂或小剂量的螺内酯, 可能有效。
5)在AB/CD规则系统中, B在括弧里, 是强调这样的事实: 最近一些试验结果已报告,病人用B或D药物治疗比用A或C药物治疗,会使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 建议当应用B、D时要小心,尤其是当B和D联合应用于有高危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时---例如, 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 糖耐量减退,代谢综合征的表现的人。
4、药物剂量:理想的降压药是一天一次给药,24小时有效且血压维持平稳,应至少观察4个星期视其完全的药物效应. 药物剂量应根据药品说明由低剂量逐渐向上调整。
2、三高血脂的常识:2.1血脂可分为四项:①油三脂、②总胆固醇、③高密度蛋白、④低密度蛋白什么是高血脂?①总胆固醇参考值(TC)2.35—5.35②甘油三酯(TG)1.71—2.26③高密度蛋白(CHDL)1.06—1.72④低密度蛋白(LDLC)0.25—3.11当血脂四项超出正常值就是高血脂症,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是隐藏的,逐渐的进行和全身性的。
早期高血脂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不重视。
2.2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其实高血脂对身体危害很大,直接加速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堵塞,就形成血栓,造成脑梗。
高血脂症也可能造成肾衰竭,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结石,胰腺炎,眼底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所以及早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2.3高血脂用药:初期可服用辛伐他汀或脂必妥如果单一用药不明显者可服用:辛伐他汀、通脉降脂或辛伐他汀、卵磷脂、螺旋藻。
3、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与感染,肥胖因素有关,其临床从高血糖、高血脂、高糖血症倾向为主的疾病,基本病理为体内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
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症)为主要症状,常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中医称作糖尿病为消渴病,消渴病是指以顺渴,消各患饥,小便频繁为特征的疾病。
疾病因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肾精亏损证有关。
3.1血糖正常值:空腹3.9—6.1 餐前不超过:7.8 餐后不超过:11.13.2糖尿病合并症用药:3.2.1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硝苯地平缓释片+辛伐他汀,或硝苯地平缓释片+通脉降脂,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脂灵颗粒,肥胖或女性最好选用降脂排毒。
3.2.2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硝苯地平缓释片+丹参片或丹参舒心胶囊,银杏片或分散片+阿司匹林+降压片,可预防治疗心肌梗塞,冠心病,45岁以上可常年服用心脑康或心脑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2.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药+二甲双胍肠溶片。
初期:糖尿乐片、消渴降糖片,抗饥消渴片。
或降糖胶囊+二甲双胍肠溶片或缓释片。
3.2.4高血压合并头晕:脑络通胶囊+降压药,通脉颗粒+降压药。
3.2.5高血压失眠:降压药+舒心颗粒,降压药+安神补心片或补脑安神片,珍合灵19降压药。
4、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而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4.1临床特征:有明显的发作诱因:体力劳动或劳动过量,情绪激动不稳定如愤怒、焦虑、兴奋、受寒等都可以诱发本病,那么疼痛持续时间是发生在劳动当时,而不是劳动之后。
心绞痛疼痛区域:是在胸骨上,中段后方,可波及到心尖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疼痛时刻放射到左肩,右上肢及小拇指。
疼痛的性质:为压榨性紧缩性可伴有窒息感。
疼痛时间:持续3—5分钟,发作时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高、心率快、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出现奔马律。
注:心尖区听诊部位位于人体做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骨间交叉处4.2心绞痛包括三种类型:稳定型心绞痛,这种类型最常见,指疼痛发作的性质部位,频率持续时间,诱发的活动强度及服用药物后缓解时间限均相似,在3个月内大致不变。
初发型心绞痛,指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现在新发现的不足一个月。
恶化型心绞痛,在3个月内,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都增加,服用药物后不能使之完全缓解。
4.3治疗原则:主要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减低心肌的耗氧量,同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4联合用药:服用芎香通脉丸,硝酸甘油,川苏救心喷雾剂,这些药物以予应急用,那么时常可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一次20mg,一天2次,也可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应用中药制剂丹参片,精制冠心片等活血化瘀药都有可观疗效。
5、药物制剂的区别:在药物制剂中常见的片剂,冲剂、针剂、气雾剂、S剂的方式上出现。
随着药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缓释剂,分散剂等。
缓释剂:服用缓释剂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的制剂,临床药店常规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药物)。
缓释药物与一般药物区别:一般药物制剂每天给药多次,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血药浓度起伏很大,导致血药浓度在体内不稳定,当药物浓度处于高峰时又难以发挥作用,而缓释制剂能控制药物在体内释放速度,减少避免血药浓度的波动,便药物较平稳的持续发挥疗效,江都毒副作用,较少用药次数,改善用药的依从性等特点。
注:缓释剂需用水吞服,严谨嚼碎分次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分散剂:是指药物在体内循序崩解并且均匀分散吸收的一种剂型。
特点:服用方便,吸收快,药物利用度搞,在胃内不宜被胃酸破坏,不刺激胃粘膜。
附:联合用药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