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责任妙手论苦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杰出的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80多年,可是每当我们想起他光辉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的革命形象,就不禁肃然起敬,深受感动和鼓舞。
2013年1月22日,我有幸来到位于河北省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参观学习。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根功绩柱。
功绩柱高3.8米,呈6棱柱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
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党旗党徽的图案。
8根功绩柱,占位8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
李大钊的8大功绩是:“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
在李大钊纪念广场东西两侧的浮雕墙上,镶嵌着高1.2米,宽5米,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8块大型浮雕。
这八块浮雕的内容分别是:童年岁月;含愤东渡;五峰情深;红楼星火;五四旗手;开天辟地;国共合作;赤旗世界。
8块浮雕栩栩如生,展现了李大钊同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战斗画卷。
登38级台阶,可到达瞻仰大厅。
这38级台阶象征了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
瞻仰大厅内,安放着大钊同志汉白玉坐像,坐像高3.6米,神态沉静、深思。
面容和蔼可亲。
坐像背面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馆中展出的不同时期的文物、图片、资料有近500件,这一切都是纪念的索引,寻求真理的佐证,联接民族复兴的历史。
李大钊将他38岁短暂的生命历程定格成永恒,使我的视线久久凝视于代表他思想的这些物件之上的视觉主题。
看着这些文物、图片,我的思想重游于李大钊生活的时代,去追寻他的足迹,去感受他的人生。
一、年少有为思政理,忧国忧民寻真知李大钊在祖父的悉心抚育、严谨庭训下勤奋学习,在孤苦家世中历练成长。
铁肩担责任妙手写奉献作文

铁肩担责任妙手写奉献作文哎呀呀,责任和奉献这两个词,听起来好像好深奥呀,但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呢。
我看到那些警察叔叔,嘿呀,不管是大热天还是大冷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护着我们大家的安全,他们用铁肩担起了保护城市的责任,嘿嘿,真的好厉害呀!
还有那些医生护士们,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细心地照顾我们。
哎呀,特别是在疫情的时候,他们不顾危险,冲在最前面,那就是在奉献呀,哈哈。
我们的老师们也是呢,每天辛苦地教我们知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本领,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担责任、做奉献呀。
嘿呀,我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我也想向他们学习呢。
我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这也是我在担起家庭的小责任呀。
在学校里,我也可以帮助同学,嘿嘿,这也是一种小小的奉献呢。
我相信,等我长大了,我也能像那些大人一样,用我的铁肩担起更大的责任,用我的妙手写出更美的奉献篇章,哈哈,我要加油努力呀!哎呀,我一定会做到的!。
铁肩担道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前几年热播的《铁肩担道义》再现了李大钊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的革命奋斗历史,“铁肩担道义”出自明嘉靖时期南京兵部员外郎中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后来革命先烈李大钊将其创新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此后,“铁肩担道义”一句形容有志之士敢于匡扶正义、担当重大责任。
虽然他的生命只被授予了短短38年,但他对我们新中国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个青年人身上我们往往可以读到一种深刻的民族责任感。
他是一个播种者,奠基者,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要角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在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兴起,李大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救国存亡的道路。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这就为他在回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
也许,当他开始接触时,可能没有想过这个主义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这个主义影响着我们整个新中国的历史直至现在。
1916年,他回到祖国,被蔡元培先生聘请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且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
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的传播,改变了一些旧社会一些封建的礼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为当时的青年打开了一扇已经破旧不堪的窗,让青年看到了清晰的世界。
恰巧,在这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大钊先生的想法似乎得到了事实的认可,就像毛主席说过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大钊先生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极大地传播了马克思思想。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成语,意为“用铁一般的肩膀承担道义的重任,用高超的手法写作文章”。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德,以及在完成这些任务时的卓越表现。
“铁肩担道义”指的是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这种信念和责任感可以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信念和责任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竞争激烈的世界中,需要不断地努力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
“妙手著文章”则强调了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中需要具备的高超技巧和敏锐洞察力。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在写作时需要拥有精湛的技巧和深刻的思考能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这种技巧和洞察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只有在不断努力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将这两个成语结合起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强调了一个人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同时需要在文学创作中具备高超的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种品质和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和卓越的必要条件。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都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成就。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考场作文(2篇)

2018任务型作文:“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考场作文“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考场作文【原题回放】【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分)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
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
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明确你的选择,明确你的选择,并阐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字。
【考场作文】【考场作文】铁肩辣手,文人风华(57分)分)深圳一考生深圳一考生嘉靖年间,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被处死,斯人已矣。
然而他“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绝命之联,却流传至今。
在我看来,纵多方易字几出新意,此联仍以“铁肩”凸显文人面对道义的不退让,“辣手”诉说文人讽喻时弊的勇气,为文人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为文人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李大钊将辣改为“妙”,赞友人妙手著文。
杨联陞以“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自谦自警自勉,钱穆改“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状似平常却暗含期许与勉励。
后人对“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几度易字,各有新意各有理趣,固然均为佳作,然而却难将文人大勇大智的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
然均为佳作,然而却难将文人大勇大智的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
“铁肩”是世对道义的绝不妥协。
文人何来“铁肩”?文人苦读书斋,想来只当柔柔弱弱何来铁肩!诚然,文人不是武将,没有雄健的肉体,铁的臂膀,但是面对道义,他们却在精神上筑起铁肩,承天下道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文章写作中含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文章写作中含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文章写作中的含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一句著名的古诗,不仅深含着诗人爱国热情,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对文章写作的高度赞扬。
文章写作之所以受到文人的称道,是因为它不仅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而且能够传递文化、思想和价值观,鼓舞时代的精神力量。
文章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古代,文章写作就是文人的标准作法。
他们把文章写作当作一种大道理,用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路、意见等,并通过文章来唤起社会的觉悟。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种做法也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用文章来传承文化、表达思想、交流心得。
因此,文章写作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关键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章写作的内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现代人认为,文章写作是一种艺术,它融合了语言、艺术和思想,为读者带来美景和思考。
在文章写作中,人们可以用语言的技巧和思维的敏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理论,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记录着历史。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艺术化的写作方式,让文章可以宣扬正义,激发人们的热情和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让文章写作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继承者,用文章唤醒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权的认识,也是文章写作的重要价值所在。
文章写作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工具,它是一种艺术,可以表达情感和信念,探讨社会问题,激发人们的斗志。
它不仅能够传承古代文化,也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让文字成为今天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如文章可以赋予羽毛之羽,文字可以创造人类的生活世界,文章写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可以带来美好,也可以创造灾难,有了文章写作,人们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文字,使文章写作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文章写作对人类文化、社会以及个人的价值和意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更体现出文字的力量和艺术的美感,激发了人们行动的欲望,真正唤醒了一个社会的活力。
文章写作将永远保留着古典古诗家带来的理想和热情,当今社会,文章写作也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精神火种和力量传承下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解

其次,“妙手著文章”则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这句话中的“妙手”指的是卓越的才华,意味着要用巧妙的手段去写出优秀的文章。文章是语言表达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撰写文章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构思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锻炼的。
两者的结合,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意味着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同时展现出卓越的才华。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成语,意为“用坚实的肩膀承担道义责任,用卓越的才华撰写文章”。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责任与才华,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铁肩担道义”意味着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这句话中的“铁肩”指的是坚实的肩膀,意味着要有勇气和力量去承担重要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承担责任来维护社会公正、保障人民利益,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拓展:
1.“铁肩担道义”这句话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比如《孟子》中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了政治家应该为人民负责承担起重要的责任。类似的文化经典还有很多,它们都表达了人类对于责任的自觉承担,强调了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2.“妙手著文章”这句话则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经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写作的才华和技巧。中国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和作品,它们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才华和创造力,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什么意思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什么意思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意思是坚实的双肩负责起世间的正道情义,灵巧的双手书写出流传的篇章。
“铁肩担道义”的意思是把救国救命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怀着为人民做事的理想和愿望;“妙手著文章”的意思是要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写作和宣传理想上,用文字的力量启发唤醒被压迫的人民群众。
这句话出自明代杨椒山的诗,原文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后被李大钊将“辣”字改为了“妙”。
这两个字的修改表现出李大钊先生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
“道义”指的是为国为民的理想和抱负,“文章”两字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歌颂共产主义的文章作品,这句话也充分诠释了李大钊为理想、为和平鞠躬尽瘁的一生和强烈反对军阀主义的态度。
“铁肩担道义”是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特别是青年人,要敢于担当,敢于接受挑战,不怕累不怕苦,在自己的岗位上深入研究、善于思考;“妙手著文章”是指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因为新时代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大量的新知识,所以要有时刻学习,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干出一番成绩,创造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肩担责任妙手论苦乐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1年第42期
人生百味,痛苦与快乐如影随形。
何谓苦?何谓乐?近代著名的“维新变法”的领军人梁启超以其超乎平常的责任感和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写下《最苦与最乐》,堪称是对人生苦乐观最好的诠释。
一、定姊妹命题,巧合二为一
作者以“最苦与最乐”为标题,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把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种境界分开论述,巧妙地论证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中心论点。
文章的开篇采用水到渠成的铺垫,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作者一开始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这些最困扰人的痛苦——贫困、失意、老、死,这样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还有比这些更令人痛苦的事情吗?这时候再因势利导,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会使问题显得突兀,有一种水到渠成之妙。
接下来作者承接前文的“最苦”,做更为具体的说明,指出人生在世,无论对朋友、家庭、社会、国家,甚至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便永远无法解脱。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在第二部分里,作者用凝练的语言论述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观点。
作者巧妙地将事物的两个方面“最苦”与“最乐”联系起来,进而得出“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最后作者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全文最终合二为一,以“勇于负责”有力地收束全文。
二、摆事实明白晓畅,讲道理层层深入
“摆事实”就是事实论证,“讲道理”就是道理论证,这是议论文中最基本的论证方法。
本文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使读者易于接受。
文章前半部分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作者首先列举了对个人的责任:“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识什么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
然后作者又由对个人说到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文章的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圣贤的话充当理论论据,来论证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言辞恳切地讲道理,使论述层层深入,观点也更加鲜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