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盘古开天地》这一古代神话故事的内容。
2.掌握生词“混沌”、“长”、“高”、“广”、“精”、“气”、“成”、“天”、“地”、“万物生”的发音和意义。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讲述故事的描述。
2.能够描述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并表达个人见解。
情感目标1.通过欣赏古代神话故事,培养学生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键生词的发音和意义。
难点1.较长的神话故事情节整体理解。
2.理解生词“混沌”、“精”、“气”等词语的抽象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盘古开天地》教材及配套课件。
2.听力设备。
3.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集中注意力(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古代神话动画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故事的氛围。
2. 导入新课(10分钟)•老师提问:“你们知道《盘古开天地》是什么故事吗?”•学生回答后,老师简单介绍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3. 故事讲解(20分钟)•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重点讲解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4. 生词学习(15分钟)•老师板书生词“混沌”、“长”、“高”、“广”、“精”、“气”、“成”、“天”、“地”、“万物生”,并进行发音讲解。
•学生跟读并理解每个生词的意义,老师可以示范用生词造句,鼓励学生模仿。
5. 情感体验(1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对《盘古开天地》的图画或展示。
6. 总结反馈(5分钟)•老师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老师总结故事中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2.让学生搜索并了解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进行比较分析。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描绘中国神话传说的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课时主要围绕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以及盘古的伟大精神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包括天空、大地的形成以及万物的诞生。
2. 深入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伟大精神。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和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文教材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故事情节:教师通过PPT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探讨其伟大精神。
4. 语言表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5. 文章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价值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1. 故事情节:盘古开天辟地2. 人物形象:盘古的伟大精神3. 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和想象力4. 文章结构:总分总结构作业设计:1. 复述故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并写一篇短文。
3. 价值观思考: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写一篇日记或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引导性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板块一品读课文,感受神奇1.默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为什么?2.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二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为什么?(生自由勾画)(2)交流分享(3)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有好奇心3.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第三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为什么?(生自由勾画)(2)交流分享有个孩子发现了“一万八千年”这个数字,顺带让学生在文中找表示时间久的词,猜一猜:为什么神话故事喜欢用这些词?(3)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顶天立地、坚持不懈4.学习第四部分(1)师生配合读第四部分(2)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为什么?(生自由勾画)(3)交流分享(4)想象拓展他的_____变成了______,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
他的_____变成了宝贵的______。
自由想象说。
所以说——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5)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牺牲自我、无私奉献板块二结合故事,理解精神华为公司开发了一款芯片,取名为“盘古”。
结合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你认为为什么要取名为“盘古”?生1:因为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造福了人类,华为希望这款芯片也可以造福人类。
生2:因为这个故事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华为公司认为他们的这个芯片也是开天辟地的,有其他芯片不具备的一些功能。
生3:因为盘古在开天地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牺牲自我,我觉得华为也是觉得他们在研发芯片的过程中一直坚持。
小结:其实,我国的科技领域偏爱以神话人物命名科技设备,比如嫦娥一号、玉兔月球车、祝融火星车、蛟龙号等。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以前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更是中国精神的传承。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优质课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优质课1. 引子:神话的魅力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盘古开天地。
这可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哦,听说过没?想象一下,那时候宇宙还是一团混沌,啥都没有,只有一个巨大的蛋,里面藏着盘古这位大哥,真是让人既好奇又向往!在我们这个时代,网络发达,信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但古代的人们可没有这些便利,只能靠着口口相传来维系这些神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这个奇幻的故事,看看盘古是怎么大展拳脚,开创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2. 盘古的诞生2.1 混沌初开话说在那片混沌的宇宙中,盘古可真是个勇敢的小伙子哦。
他一醒来,就发现自己被困在这团黑乎乎的东西里,像个刚从梦中醒来的小猫,呆呆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咳咳,空气都没有,周围一片寂静,真是无聊得很!不过,盘古可不是个甘于平凡的人。
他心里想着:“这可不行,我得出去看看!”于是,他用力一顶,啪!这下子,混沌被劈开了,光明与黑暗分开,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2 努力与坚持大家有没有想过,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辛苦啊!他不止一次地用力,都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把天地撑开。
他每天都在努力,像个拼命三郎,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撑到了天的高度,实在是了不起!更厉害的是,盘古为了让天地稳定,还用自己的身体做了不少贡献。
头变成了天,脚变成了地,呼吸变成了风,汗水变成了雨,甚至连骨头都变成了山脉,真是牺牲奉献的典范啊,大家不觉得他特别伟大吗?3. 盘古与自然的联系3.1 天地万物的诞生在盘古辛苦地开天地之后,万物也相继诞生了。
小鸟在天上飞,鱼儿在水里游,花儿在地上开,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
这时候,盘古就像个骄傲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茁壮成长,心里一定乐开了花!其实啊,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盘古,我们今天可能连一片绿草都看不见,那生活可真是单调得很。
盘古就像是个艺术家,把这幅宏伟的画卷一点点勾勒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幅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2.理解盘古开天地的含义
3.能够背诵课文并朗读流畅
4.能够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其大意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象征意义
2.背诵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盘古开天地》课本
2.手写板书
3.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 初始阶段
•评析生字
•介绍课文背景
2. 中心阶段
•教授课文,引导学生朗读
•解释课文涵义
3. 巩固阶段
•布置作业,要求背诵课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盘古开天地》这一古代神话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对其中蕴含的哲理也能有一些认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并通过背诵和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七、教学延伸
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重新叙述《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或者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八、作业
背诵课文《盘古开天地》,并绘制你心目中盘古的形象。
以上为本课教学大纲,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四年级上《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四年级上《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同学们,咱们上节课一起走进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了解了盘古在混沌中沉睡,醒来后开天辟地的壮举。
这节课呀,咱们继续来深入感受这个神奇的故事。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盘古在一片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他用斧头劈开了黑暗,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
接下来,咱们看看盘古是怎么一直坚持着把天地撑开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
他累得倒下了,可他的身体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同学们想一想,盘古的身体为什么会变成这些东西呢?这其实是古人对世界起源的一种想象和解释。
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盘古这位伟大的神创造出来的。
咱们再来看,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比如说,盘古能在混沌中睡那么久,一斧头就能把天地劈开,他的身体还能变成世间万物。
这种神奇的想象让这个故事特别吸引人。
那从这个故事中,咱们能学到些什么呢?盘古为了开辟天地,坚持不懈,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不是特别值得咱们学习呀?咱们来一起总结一下这篇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通过丰富的想象,讲述了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塑造了盘古伟大的形象,赞美了他无私的奉献精神。
现在,咱们来做几个小练习。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盘古没有开天地,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咱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有没有人像盘古一样为了大家而无私奉献呢?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盘古的伟大。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精华版】

品读课文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 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 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除了神奇,你还 能感觉到什么呢?
品读课文
10天过去了,天天升和高地10成丈形,地的下过沉程了 非10 常丈,漫盘长古。长高20丈。 100天过去这了样,过天升了高一10万0 八丈,千地年下沉,1天00升丈得,盘高古极长了高了,20地0丈变。 1得000厚天过极去了了。,天盘升古高 这100个0 巍丈,峨地的下沉巨1人00就0 丈像,一盘古根长柱高子200,0丈撑。 十在年天过去和了地…之…百间年,过去不了让…它…千们年重过去新了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 一少万年八千,年天过和去了地…终…又于不成知形过了了多,少年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 倒下了。
12 盘古开天地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chēng jié zī zhēng huǎn zhuó
撑竭滋 睁 缓 浊
复习导入
2.请说出每句话相对应的词语。 (1)指模糊一团的状态。混沌 (2)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或者造出来。创造
3.请用以上两个词语说出盘古创世的原因。
因为宇宙混沌一片,所以盘古要创造世界。
品读课文
比一比:看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他的牙齿变成了 晶莹剔透的宝石 ; 他的鼻子变成了 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山洞 ; 他的骨骼变成了 纵横交错的道路 ; 他的(胡须)变成了 金灿灿的丝线 。
品读课文
比一比:看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他的牙齿变成了美丽的星座。 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 他的头发変成了一棵棵小草。 他的胡须变成了绿油油的藤条。 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 他的牙齿変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 他的脚指头变成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头。
12 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圈划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中国神话故事叙述密码。
3.探寻阅读中国神话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教学重点:1. 通过圈划词句,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
2. 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中国神话故事叙述密码。
教学难点:1. 探寻阅读中国神话的意义,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讲故事的语气去讲好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最扣人心弦最神奇的地方要属故事的经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聚焦盘古开天地的经过,去看看盘古给宇宙带来哪些神奇的变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只要清楚了这些,故事才会讲得更生动,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神话故事传讲人。
二、研读段落,感悟人物形象1.有人说,一个好的故事,核心最终一定会落在人的“精神”上。
请大家快速朗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力大无穷、永不放弃、勇于献身、甘于牺牲2.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几个词语都是写人物品质的这也正是我们当代小学生应该学习的。
每一个词语都是一幅神奇的画面,让我们先走进力大无穷的巨人盘古。
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1)醒来后的盘古做了哪几个动作?(翻身、拿、劈)(2)那盘古一翻一拿一劈的动作,让宇宙发生了怎样神奇的变化?出示语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用自己的话来给大家讲一讲盘古劈开天地的情景。
3.盘古是一位力大无穷的巨人,仅仅是拥有神力吗?谁再来说一说?出示插图三:如果让你用盘古的一个动作来概括这幅图,你会选择哪一个字?(1)什么叫撑?联系上文,说说盘古怎样撑着天和地?出示句子: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先周课时备课
教案1、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案教案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重难教案难点: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
占
八、、
多媒体课件
教案
准备
教案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大屏幕出示词语,请学生自己读一读。
混沌漆黑抡起缓缓一丈
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四肢
创造下降猛劈逐渐祖宗
2、指名读,齐读
3、师评价后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上屏幕上的一个或者两个词语甚至更多的词语,说说初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4、生汇报交流。
5、师小结: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师以讲故事的口吻讲第一段。
【思考与分析】
教案时,让学生积累词语,学以致用,巩固知识,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复习导入,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再次了解,
为整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
1、师引入: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醒来后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标出有关句子和动词。
生读后汇报交流。
师课件出示第二段。
指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感受。
2、指名读,评价,齐读。
3、师小结:读得多投入呀!这一抡,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用一个成语说就叫做――开天劈地。
(板书:开天劈地)
4、师引读并提问:这时,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请你再回到书上仔细读一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用笔圈一圈。
5、生汇报交流:
6、师再读一读,用上了这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有什么好处?师小结:你们真会感受。
是啊!用上了这么多反义词,轻一点的东西,缓缓上升,重一点的东西,慢慢下降;清的东西缓缓上升,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天地的变化是多么的慢,多么的不容易啊!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示吗?读给同桌听。
再指名读,评,齐读。
【思考与分析】
通过重点词句的体会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从读中感悟,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品读课文第三段
1、师过渡:盘古劈开天地以后,他又沉睡了吗?请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
2、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并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
师旁白,请全班学生演示盘古顶天立地:请伸出你的手,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天好重,快塌下来了,啊!用力;手快托不住了,用头顶住,顶啊!脚用力蹬了,使劲、使劲、再使劲!
盘古就这样,使劲的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天过去了,他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两天过去了,他还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年过去了,他又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百年,一千年过去了,他仍然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万年,十万年,几十万年过去了,他依然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用一个成语说,这就是一一顶天立地。
(板书:顶天立地)
4、请学生谈自己刚才的感受。
5、师小结: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懈的顶着天,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同学
们,请你把“顶天立地”这几个字端端正正的写在英雄-盘古的边上。
【思考与分析】
让学生当盘古,感受这位英雄顶天立地的辛苦和不容易,盘古那顶天立地的形象就深深的印在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
四、品读课文第四段:
1、师过渡:盘古就这样站在天地间,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变得很亮很亮,终于有一天,盘古倒在了地上。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师配乐朗读。
)请你也用心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生汇报交流,指导学生想象美丽的画面,读出美感。
3、指名读,评价,师生配乐齐读第四自然段。
4、师小结:同学们,盘古把自己的肌肤变成了大地,把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全身都奉献出来,化作了万物。
(板书:化作万物)他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再在全班说,说得好的,大家跟着说一遍。
大屏幕出示下面的句式:
他的 ----------- ,变成了 ------- 的 --------- 。
【思考与分析】
盘古身上的其他部分还能变成什么?我有效的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的想象也很富有创造性。
五、品读课文第五段 1师过渡: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 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盘古,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吗?(大屏 幕再次出示盘古的图片) 2、 生谈自己的看法。
3、 师小结:是啊!盘古,你确实伟大!盘古,你确实了不 起!是你,用大斧头分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 地;又是你,把自己的全身都化作了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创造宇宙)。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 之情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小结: 师:盘古开天地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
同学们,你们想把 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吗?请同学们先同桌互相讲,然后再请同学 上台来讲、评价。
要注意声音要洪亮、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上 文中好词佳句,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适当的添加和改动, 把这个故事讲清楚。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创造宇宙 教案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