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优质课说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合集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精选7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精选7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精选7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篇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示例(一)一、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计: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知识。

包括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内在要求及其作用。

(1)课题知识要点分解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运用①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学生学习水平描述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①理解运用从世界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归纳、理解②理解运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内在特性的分析,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分析、讨论、理解③理解运用通过对实行对外开放作用的认识,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认识、归纳、理解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觉悟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的基础上,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教育学生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三、媒体的选用与组合:1、设计思想本框内容既是第八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教学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抽象难懂,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交融,根据各知识要点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媒体(如计算机、录像、投影等)来辅助教学,以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本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整理] 精品

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整理] 精品

夯实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案例今年5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在瑞安五中举行的温州市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评比要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我认为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落实得不甚理想。

课后经过专家的指点,5月底我对该课进行重新设计和修改,重新开了一节教改公开课,获得听课老师的较高评价,较好的落实了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本文试通过两节课的比较略谈“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下文用案例A和案例B表示)。

案例描述案例A:(导入)[片段一]多媒体: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日企支持日本右翼教科书,美化侵华历史……师:各地因此出现了“抵制日货”的运动,你怎样看待“抵制日货”?生:不能抵制。

(导入即刻引起了学生的愤怒,但问题出现时,学生答者寥寥并没有出现我预期的激烈讨论,不得已叫起两位学生回答,也只是很规范的答出“不能”,暴露出我在设计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瑞安五中生源来自飞云镇,农村孩子缺乏对热点时政的直接体验,教师又缺乏对相关知识的铺垫,预设中的激烈讨论并没有出现,自然无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片段二]多媒体:你知道我们温州、瑞安有哪些企业开拓了海外市场?这些企业是以什么方式打进国际市场的?(链接进入/chinese/market/gjmy.htm)在引出了当地知名企业“瑞立集团”后,我打开“瑞立集团”网站,逐一打开网页展示了“瑞立集团”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并马上自己提取有效信息展示出来。

师:“瑞立集团”是怎样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哪些表现?瑞瑞瑞瑞在瑞瑞瑞瑞瑞瑞上市(结果出乎意料对于如此简单的问题,学生答非所问。

后在老师指导阅读相关内容后才答出。

这暴露出我在设计时,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了,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三者是统一的,本案教师自己提取有效信息,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其结果只能是学生既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也没有“情感”体验。

高一思想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高一思想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高一思想政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刚进入高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初中到高中,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而高一的经济常识是一门思想政治课,而不是一般的具体经济专业课。

因此从学生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入手,并用经济学原理加以分析,从具体到抽象。

让他们发现原来所学知识并不是一堆大道理,让他们发现原来生活中彼彼皆是的现象中蕴含着这么多的经济学道理,从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真正地进行自主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地完成经济常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几方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经济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觉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改革开放意识,认清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深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从而认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三、教学重难点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谈话法
六、教学流程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的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经验、市场经济的特点与内在要求以及现实需要等几个方面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二、研究主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结合三、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计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知识。

包括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内在要求及其作用。

(1)课题知识要点分解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运用①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②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学生学习水平描述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①理解运用从世界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归纳、理解②理解运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内在特性的分析,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分析、讨论、理解③理解运用通过对实行对外开放作用的认识,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认识、归纳、理解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觉悟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的基础上,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教育学生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五、媒体的选用与组合:1、设计思想本框内容既是第八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教学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抽象难懂,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从历史经验、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几方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能力方面:培养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树立开放和竞争意识,提高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并且理解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

【教学重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谈话法相结合来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确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的密切,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要加入T的重要原因。

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面向世界呢?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上个世纪40年代,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来自中、法、俄、德、美、意的贵宾聚集一堂,纷纷夸赞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唯有美国人笑而不语。

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更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拿出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酒,来彼此相敬。

中国人首先拿出了古色古香、做工精细的茅台,打开瓶盖,香气四溢,众人为之称好。

紧接着,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亮出葡萄酒,德国人取出威士忌,真可谓异彩纷呈,唯有美国人两手空空。

最后,大家把目光齐聚到美国人身上,只见美国人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把大家先前拿出来的各种酒都倒出一点,兑在一起,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综合创造,我们随时准备召开世界文明智慧博览会。

”从鸡尾酒的故事中我们所得到的启示颇多: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还要虚心学习借鉴外国的长处,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这样才能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教学反思总结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自己去“悟”,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进而去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明确了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对外开放能节约社会劳动吗?能增强企业活动吗?)对外开放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而且提出了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解决了问题。

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积累。

同时,学生增强了对外开放意识。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事性极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究活动进行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以积极自主的方式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网上探究学会围绕研究课题,通过多途径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培养他们对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和在网上发布信息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生动,主体作用发挥更充分。

在课堂开展探究性活动,提倡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使他们在课上课下与同伴合作分工,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别人达成一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大胆放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探究性教学,对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课件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课件1
⑴、生产的国际化
⑵、市场的国际化
⑶、资金的国际化
• 材料三:为了加强西欧国家在尖端技术领域的 合作,欧洲19个国家参加了由法国于1985年提 出的“尤里卡计划”,投资达140亿法郎,并 且已经通过了72个合作项目。
我国已经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 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定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合 作协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
• (三)、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 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 条件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
(2)、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 和先进技术才能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近几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单位:亿美元)
414 311
⑴、生产的国际化
⑵、市场的国际化
⑶、资金的国际化
⑷、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材料四:
2001年企业的网上广告开支激增75﹪, 达32亿美元。而美国在美国以外全球其 他地区的广告支出增加7﹪,达到2314亿 美元。
(一)、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 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 际化的客观要求
⒈对外开放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 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⒉当今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的表现
⑴、生产的国际化
⑵、市场的国际化
⑶、资金的国际化
⑷、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⑸、信息传播国际化
(一)、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 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 际化的客观要求
⒈对外开放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 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⒉当今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的表现
2003年4月30辆空中客车加入中国运营
(一)、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 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 际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

<meta charset="utf-8"/><h1 align="center">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h1><div bdsfid="71" class="content"><p bdsfid="10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p>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教学设计示例(一)<br bdsfid="106"/>一、教学目标的分类设计:<p bdsfid="107"></p><p bdsfid="108"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一)" bdsfid="109" loading="lazy" src="./img/origin/1660755876.3189854643792.jpeg"/></p><p bdsfid="110">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知识。

包括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内在要求及其作用。

</p><p bdsfid="111">(1)课题知识要点分解表:</p><p bdsfid="112">内容要点学习水平</p><p bdsfid="113">识记理解运用</p><p bdsfid="114">①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p><pbdsfid="115">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p><p bdsfid="116">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p><p bdsfid="117">(2)学生学习水平描述表:</p><p bdsfid="118">内容要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p><p bdsfid="119">①理解运用从世界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p><p bdsfid="120">归纳、理解</p><p bdsfid="121">②理解运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内在特性的分析,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p><p bdsfid="122">分析、讨论、理解</p><p bdsfid="123">③理解运用通过对实行对外开放作用的认识,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p><p bdsfid="124">认识、归纳、理解</p><p bdsfid="125">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bdsfid="126">3、觉悟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的基础上,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教育学生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优质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说课提纲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1)从整个经济常识角度看:基本国策。

(2)从本课内容来看:联结点,承上启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三个原因
(2)能力目标:三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实美,创造美;改革开放的意识;(4)教学重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依据:符合国情,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5)教学难点:经济国际化。

依据:首先、从它的产生来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

其次、从它的内容来看,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再次、从它的本质来看,学
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2、学法:
(1)情境教学法。

(1)知识再现法:
(2)案例教学法。

(2)问题探索法:
(3)演绎归纳法:
3、教学手段:多媒体;
三、学情分析:
1、对有关知识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深化。

2、渴望成功体验,渴望了解社会。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企业及已经在国外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有哪些)。

(二)导入新课:
1、调查成果汇报展示。

2、激趣导入。

(三)学习新课:
1、突出重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方式手段——漫画、故事;表格填充;举例论证;
(2)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知识再现法;
(3)实现目标——知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领会合乎规律的现实美)
2、突破难点:(经济国际化)
(1)方式手段——新闻播报(录音);表格填充;讨论;举例分析;
(2)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索法;
(3)实现目标——知识(历史经验)
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领会合乎规律的现实美)
3、作用概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1)方式手段——设疑自学;图表分析;
(2)方法运用——演绎归纳法;
(3)实现目标——知识(现实需要)
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领会合乎规律的现实美)
4、结论概括:(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本国策)
(1)方式手段——图片展示;
(2)方法运用——讲解法;
(2)实现目标——知识(基本国策)
(四)评价提高:
1、反馈练习:
(1)形式——单选题+图表分析题;
(2)方法——知识再现法;演绎归纳法;
(3)目标——学情调查;
2、小结:
(1)形式——知识网络图;
(2)方法——知识再现法;
(3)目标——知识(理解知识)
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树立改革开放的意识)
3、布置作业:
(1)建立第一节的知识网络图;
(2)写政治日记;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说课教案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从整个经济常识角度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从本课内容来看:本课一共六框,前两框介绍了世界市场及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可以看作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最后三框介绍了对外贸易的若干问题,可以看作是怎么样的问题,而本框(第三框)内容讲的则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联结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框教学,使学生从历史经验、市场经济的特点与内在要求以及现实需要等几个方面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教学,使学生由对外开放的必然性把握合乎规律的现实美,体会投身改革开放的创造美。

培养学生树立改革开放的意识,认同并拥护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4)教学重点: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依据:竞争性和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这一要求,扩大开放。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可以深化学生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认同。

(6)教学难点:经济国际化的表现。

依据:首先、从他的产生来看,经济全球化在二战后出现,80年代形成雏形,90年代以来一直在发展,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

其次、从他的内容来看,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资金等很多方面,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再次、从他的本质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用是双向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利用利用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漫画、故事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

(2)案例教学法。

通过具体材料或反馈练习,教会学生正确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学法:
(1)知识再现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举例分析等再现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举一反三”。

(2)问题探索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3)演绎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教学手段: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