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植树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植树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植树应用题植树问题在数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应用题类型,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数学运算的掌握,还涉及到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植树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的简要说明。

题目一:直线植树小明的学校要在一条长100米的直线上植树,每隔10米植一棵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首先确定植树的间隔,这里是10米。

2. 计算间隔数:100米除以10米,得到10个间隔。

3. 由于是直线两端都要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即10+1=11棵。

题目二:环形植树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0米,计划在花坛周围每隔5米植一棵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环形植树时,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

2. 计算间隔数:120米除以5米,得到24个间隔。

3. 因为是环形,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即24棵。

题目三:两端不植树学校要在一条长150米的直线上植树,但两端不植。

每隔15米植一棵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这里是15米。

2. 计算间隔数:150米除以15米,得到10个间隔。

3. 由于两端不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减1,即10-1=9棵。

题目四:两端都植树在一个长200米的直线上,每隔20米植一棵树,两端都要植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这里是20米。

2. 计算间隔数:200米除以20米,得到10个间隔。

3. 由于两端都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即10+1=11棵。

题目五:植树与间隔的关系在一个长300米的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植一棵树,共植了15棵树。

请问每棵树之间的平均间隔是多少米?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棵数,这里是15棵。

2. 由于是两端都植树,所以间隔数为植树的棵数减1,即15-1=14个间隔。

3. 计算每棵树之间的平均间隔:300米除以14,得到约21.43米。

题目六:植树与总长度的关系一个公园的长是400米,宽是200米。

三年级应用题植树问题

三年级应用题植树问题

三年级应用题植树问题一、两端都种树的情况(8题)1.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解析:首先计算间隔数,间隔数 = 总长度÷间隔长度,即20÷5 = 4个间隔。

因为两端都要栽树,所以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即4 + 1=5棵树。

2.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10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解析:间隔数为100÷10 = 10个。

两端都栽树,树的棵数 = 间隔数+1,所以共需要10 + 1 = 11棵树苗。

3. 一条路长180米,在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6米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解析:间隔数是180÷6=30个。

由于两端都栽,树的棵数为30 + 1 = 31棵。

4.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

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解析:因为两端都种树,间隔数 = 棵数 - 1,即36 - 1 = 35个间隔。

每个间隔6米,所以距离为35×6 = 210米。

5. 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种多少棵树?- 解析:先计算一边的情况,间隔数为300÷5 = 60个,两端都种时树的棵数为60+1 = 61棵。

两边种树,则一共种61×2 = 122棵树。

6. 学校要在长120米的直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6米插一面(两端都插),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 解析:间隔数为120÷6 = 20个,两端都插彩旗,彩旗数 = 间隔数 + 1,所以需要20+1 = 21面彩旗。

7. 有一条长4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8米栽一棵杨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杨树苗?- 解析:间隔数为400÷8 = 50个,两端都栽树,所以需要50 + 1 = 51棵杨树苗。

8. 要在一条长5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盏(两端都要安装),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解析:先算一边,间隔数为50÷10 = 5个,两端都安装时路灯数为5+1 = 6盏。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9:植树问题(含解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9:植树问题(含解析)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9:植树问题(含解析)植树问题【含义】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线形植树: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距离÷棵距两端植树:棵数=间隔数+1=距离÷棵距+1两端都不植树:棵数=间隔数-1=距离÷棵距-1环形植树:棵数=间隔数=距离÷棵距正多边形植树:一周总棵数=每边棵数×边数-边数每边棵树=一周总棵数÷边数+1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解题思路和方法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植树节到了,少先队员要在相距72米的两幢楼房之间种8棵杨树。

如果两头都不栽,平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米?解:1、本题考察的是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栽的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棵数比间隔数少1。

2、因为棵数比间隔数少1,所以共有8+1=9个间隔,每个间隔距离是72÷9=8米。

3、所以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8米。

例2:佳一小学举行运动会,在操场周围插上彩旗。

已知操场的周长是500米,每隔5米插一根红旗,每两面红旗之间插一面黄旗,那么一共插红旗多少面,一共插黄旗多少面。

解:1、本题考查的是植树问题中封闭图形间隔问题。

本题中只要抓住棵数=间隔数,就能求出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2、棵数=间隔数,一共插红旗500÷5=100(面),这一百面红旗中一共有100个间隔,所以一共插黄旗100面。

例3:多多从一楼爬楼梯到三楼需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从三楼爬到十楼需要多少分钟?解:1、本题考查的是植树问题中锯木头、爬楼梯问题的情况。

需要理解爬的楼层、锯的次数与层数、段数之间的关系。

所在楼层=爬的层数+1;木头段数=锯的次数+1。

2、从一楼爬楼梯到三楼,需要爬2层,需要6分钟,所以每层需要6÷2=3(分钟)。

三年级植树问题练习

三年级植树问题练习

植树问题(一)
【含义】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能够利用公式。

例1 同学们在全长81米的小路一侧植树,每隔9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有一个水池,一条边的长度是10米。

现在想在这条边上每隔2米摆一盆花(头尾都摆),一共需要几盆花?
2、在一条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

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芙蓉树,栽芙蓉树多少棵?
3、一条河堤36米,每隔4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4、小新把贝壳放在桌上,每5厘米放一颗,到20厘米处,能够放几颗?
5、在一条长25米的路一旁栽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6棵,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你知道是多少米吗?
6、小新在桌上等距离地摆了8颗贝壳,已知第1颗到第8颗的距离为56厘米,求每两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7、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10棵。

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8、一条路每隔5米有电线杆一根,连两端共有10根,算一算,这条路有多长?
9、小新把7颗贝壳放在桌上,每两颗之间距离是5厘米,从第一颗到第七颗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10、有72盆菊花,排成8行,每行中相邻两盆菊花之间相距1米,每行菊花长多少米?
11、在一条长30米的走廊两边,每隔5米放一盆花,这样一共需要放多少盆花?。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应用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应用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应用题及参考答案1、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5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2、锯一根30米长的木头,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如果要把这根木头锯成相等的6段,一共要多少分钟.3、阳光小学举行对列比赛,在长80米的跑道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都不插,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先画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4、在一段长3000米的公路两旁安装路灯(两端要安装),每相邻两根的距离是200米,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5、在笔直的人行道的一侧插了26面彩旗(两端都插),它们的间隔是2米,这条人行道长多少米?6、一座新建大桥通车,在桥两边的栏杆上插彩旗,从头到尾共插20面,相邻两面彩旗的间隔都是5米,求这座桥长多少米?7、比赛时,刘翔要跨10个栏,两栏间距离约为9米,请你算出从第一栏架到最后一个栏架约有多少米.8、学校要在教学楼前150米长的路的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共需要多少棵树苗?9、小明把9根绳子打结连起来,变成一根长绳,这根长绳上有多少个结?10、要在五边形的花坛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6盆花,最少需要多少盆花.11、小明从一楼到三楼要用36秒,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继续从三楼到七楼,还需要多少秒的时间才能到达.12、每上一层楼要走12级台阶,王宏家住六楼,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13、在学校绿化地的一周种桂花树,两棵树之间的间距为4米,刚好种了23棵桂花树,学校绿化地的周长是多少?14、兄弟两人比赛跑楼梯,当弟弟跑到3楼时,哥哥恰好跑到4楼.照这样计算,弟弟跑到5楼时,哥哥跑到几楼.15、放学了,1(2)班的23个男同学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同学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是多少米.16、上午9时到10时,车站每10分钟开出一辆2路车,从9时开出第一辆到10时开出最后一辆,车站共开出2路车多少辆.参考答案:1.【解答】解:(45-1)×5=44×5=220(米)答: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是220米.【分析】根据题干,此题属于两端都要栽的情况: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可以求出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之间有45-1=44个间隔,再乘以5即可解决问题.2.【解答】解:3×(6-1)=3×5=15(分钟)答:锯完共需15分钟.故答案为:15.【分析】首先求得一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的次数,再利用锯一次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求出总共所需时间即可.3.【解答】解:80÷10-1=8-1=7(面)答:一共需要7面彩旗.【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可得: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由此利用80÷10求出间隔数,再减去1就是要求的彩旗面数.4.【解答】解:(3000÷200+1)×2=(15+1)×2=16×2=32(盏)答:一共需要安装32盏路灯.【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求出3000米里面有几个200米,即有几个间隔,然后根据两端要安装,用间隔数再加上1,求出一旁安装路灯的盏数,进而求出两旁安装路灯的盏数即可.5.【解答】解:2×(26-1)=2×25=50(米)答:这条人行道长50米.【分析】一侧插了26面彩旗(两端都插),用彩旗的面数减去1,求出间隔数,再用每个间隔的长度乘上间隔数就是这条人行道的长度.6.【解答】解:(20÷2-1)×5=9×5答:这座桥长45米.【分析】根据题意,在桥两边的栏杆上插彩旗,从头到尾共插20面,则一边的间隔数是20÷2-1=9个,再乘上每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5米,就是这座桥的长.7.【解答】解:9×(10-1)=9×9=81(米)答:从第一个栏架到最后一个栏架约有81米.故答案为:81.【分析】间隔数是:10-1=9(个),已知相邻两栏间距离约为9米,根据间隔数=栏架数-1(两端都放),所以,从第一个栏架到最后一个栏架有9×9=81米.8.【解答】解:150÷5-1=30-1=29(棵)答:共需要29棵树苗.【分析】两端都不栽,那么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先用总长度除以间隔的长度,求出间隔数,再减去1,即可求出一旁栽树的棵数.9.【解答】解:9-1=8(个),答:这根绳子上有8个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得,此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栽的情况:间隔数是9,则打结的个数=间隔数-1,据此即可解答.10.【解答】解:(6-1)×5=5×5=25(盆)答:最少需要25盆花.故答案为:25.【分析】在五边形的花坛边上摆花盆,五个顶点各摆上一盆,这样摆花盆最少,然后用每一边摆的6盆花减去1,再乘上边数5就可以求出结果.11.【解答】解:36÷(3-1)×(7-3)=36÷2×4=18×4=72(秒)答:用同样的速度从三楼到七楼还需要72秒的时间才能到达.【分析】根据“小明从一楼到三楼要用36秒,”知道小明走了(3-1)个楼梯间距用了36秒,由此求出走一个间距所用的时间;再根据“从三楼到七楼”,知道是走了(7-3)个间距,由此求出要求的答案.12.【解答】解:12×(6-1)=12×5答:从一楼到六楼要走60级台阶.【分析】从一楼到六楼要走6-1=5层楼梯,每层楼梯有12级台阶,根据乘法的意义,就是求5个12是多少,据此解答.13.【解答】解:4×23=92(米)答:学校绿化地的周长是92米.故答案为:92米.【分析】围成一个圆圈植树时,植树棵数=间隔数,用间隔数乘间距即得周长,据此解答.14.【解答】解:(5-1)×[(4-1)÷(3-1)]+1 =4× +1=7(楼), =6+1答:弟弟跑到5楼时,哥哥跑到7楼.【分析】因为弟弟跑到3楼是跑了(3-1)个楼层间隔,哥哥恰好跑到4楼,是跑了(4-1)个楼层间隔,由此得出哥哥的速度是弟弟的(4-1)÷(3-1);再由弟弟跑到5楼时是跑了(5-1)个楼层间隔,进而求出哥哥跑的楼层间隔数,从而求出哥哥跑到几楼;据此解答.15.【解答】解:(23-1)×1=22×1=22(米).答:这路纵队全长大约是22米.故答案为:22.【分析】根据题意,23个男同学排成一路纵队,有23-1=22个间隔,再乘上每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1米,就是这路纵队的长.16.【解答】解:10时-9时=1小时1×60÷10+1=6+1=7(辆)答:车站共开出2路车7辆.故答案为:7.【分析】从上午9时开出第一辆车开始,到10时共经过了1小时,共有1×60÷10=6个间隔,再加1即可.3 2。

(完整版)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

(完整版)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实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满后再踩实一次,填好的土要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

以下是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文章仅供大家参考!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公式:棵树=段数+1 段数=棵树-1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1.兄弟俩人准备在门前20米路的一边栽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2.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旁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几棵?3.在一条长30米的走廊两边,每隔5米放一盆花,这样一共放多少盆花?4.一条大道全长360米,在他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的放着10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5.园林工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马路一旁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6.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95棵树,两头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7.小明把一捆电线剪成10米长的一段,剪了8次正好剪完,这捆电线长多少米?8.一个湖泊周长180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3米栽一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湖泊周围各栽了多少柳树核桃树?9.一个花园周长200米,沿四周每隔5米栽一棵柳树,花园周围一共栽柳树多少棵?10.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要在这条跑道的一边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需要多少面彩旗?11.小明从一楼到二楼走了18个台阶。

当他向上走54个台阶时,他已经到达几楼?12.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付费2元,如果要锯成15段,则要付费多少元?1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走16个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个台阶,她家住在几楼?14.晶晶上楼,从第一层到第三层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基础题1.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答:41根.2000÷50+1=41(根)2.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答:248棵.(1000÷8-1)×2=124×2=248(棵)3.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答:150÷3=50(棵).4.一根木料截成5段要1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答:每截一次需要:16÷(5-1)=4(分钟),截成7段要4×(7-1)=24(分钟).5.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答: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1)=16(级),从1楼到6楼共走:6-1=5(段)楼梯,16×5=80(级)台阶.6.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21千米.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7×(151-1)÷3×60÷1000或7×(151-1)×(60÷3)÷1000=7×150÷3×60÷1000=7×150×20÷1000=21(千米)=21(千米)提高题1.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答:41根.2000÷50+1=41(根)2.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答:248棵.(1000÷8-1)×2=124×2=248(棵)3.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答:150÷3=50(棵).4.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答:火车的总长度为:5×20+1×(20-1)=119(米),火车所行的总路程:119+81=200(米),所需要的时间:200÷20=10(分钟)答:需要10分钟.5.一根木料截成5段要1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答:每截一次需要:16÷(5-1)=4(分钟),截成7段要4×(7-1)=24(分钟).6.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答: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1)=16(级),从1楼到6楼共走:6-1=5(段)楼梯,16×5=80(级)台阶.7.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21千米.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7×(151-1)÷3×60÷1000=7×150÷3×60÷1000=21(千米)或7×(151-1)×(60÷3)÷1000=7×150×20÷1000=21(千米)【精品案例分析】: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精品案例课前准备:俞老师课前板书好两道题目,左边是“20米长的路,每隔5米种一棵,种几棵?”右边“20米,平均每5米分一段,分几段?”中间画着线段图:四段5个点。

小学三年级植树问题基础应用题【三篇】

小学三年级植树问题基础应用题【三篇】

小学三年级植树问题基础应用题【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三年级植树问题基础应用题【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应用题: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
答案:41根.2000÷50+1=41(根) 【第二篇】应用题: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答案:248棵.(1000÷8-1)×2=124×2=248(棵) 【第三篇】应用题: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
答案:150÷3=50(棵)。

典型应用题(一):植树问题

典型应用题(一):植树问题

典型应用题(一):植树问题在不封闭路线上植树【例1】园林工人在长96米的公路两边每隔6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裁的树有多少棵?思路引导因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故是12的整数倍的地方不需要移动,所以求出一侧栽树的棵数再乘2,即可得出不用移栽的树的总棵数。

正确解答:因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96÷12=8(棵)(8+1)×2=9×2=18(棵)答:不用移栽的树有18棵。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要掌握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植树的数量关系式。

【变式1】园林工人在长60米的小路两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栽的树有多少棵?【例2】为了美化乡村环境,王张村准备给一条长800m的村道两侧栽树,每隔20m栽一棵(只栽一端)。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思路引导只栽一端的植树问题,公式是:植树棵数=间隔数,两侧的棵数=一侧的棵数×2,据此计算即可。

正确解答:800÷20×2=40×2=80(棵)答:一共需要80棵树苗。

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分清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做题,并且看清楚是路的两侧还是一侧植树。

【变式2】聪聪家门前有一条长60米的小路,绿化队要在小路的两旁栽树(一端栽,一端不栽)。

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例3】“一根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多少分钟?”这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

A.两端都不栽B.两端都栽C.一端栽一端不栽思路引导锯木头,锯1次,平均分成2段;锯2次,平均分成3段……锯的次数=段数-1;属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锯木头的次数=段数-1,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列式为:5-1=4(次),5×4=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实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满后再踩实一次,填好的土要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 厘米。

以下是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文章仅供大家参考!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公式:棵树=段数+1 段数=棵树-1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1. 兄弟俩人准备在门前20 米路的一边栽树,从一端起,每隔5 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2. 校园里有一段长80 米的路,在路的一旁栽松树,每隔5 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几棵?3. 在一条长30 米的走廊两边,每隔5 米放一盆花,这样一共放多少盆花?4. 一条大道全长360 米,在他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的放着10 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5. 园林工人要在一条长1000 米的马路一旁每隔10 米种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6. 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95 棵树,两头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 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7. 小明把一捆电线剪成10 米长的一段,剪了8 次正好剪完,这捆电线长多少米?8. 一个湖泊周长1800 米,沿湖泊周围每隔3 米栽一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湖泊周围各栽了多少柳树核桃树?9. 一个花园周长200 米,沿四周每隔5 米栽一棵柳树,花园周围一共栽柳树多少棵?10. 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00 米的环形跑道,要在这条跑道的一边每隔4 米插一面彩旗,需要多少面彩旗?11. 小明从一楼到二楼走了18 个台阶。

当他向上走54 个台阶时,他已经到达几楼?12. 一根木头,锯成3 段要付费2 元,如果要锯成15 段,则要付费多少元?13. 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走16 个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 个台阶,她家住在几楼?14. 晶晶上楼,从第一层到第三层需要走36 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三年级植树问题应用题基础题1. 有一条2000 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 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答:41 根.2000 ÷ 50+1=41(根)2. 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 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 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答:248 棵.(1000 ÷8 -1)×2=124×2=248(棵)3. 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 米,每隔3 米栽种一棵树. 问:共需树苗多少株?答:150÷ 3=50(棵).4. 一根木料截成5 段要16 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 段要几分钟?答:每截一次需要:16÷(5 -1)=4(分钟),截成7段要4× (7 -1)=24(分钟).5. 从1 楼走到4 楼共要走48 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 楼到6 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答: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 -1)=16(级),从1 楼到6楼共走:6-仁5(段)楼梯,16× 5=80(级)台阶.6. 马路的每边相隔7 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 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 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21 千米. 先求出无轨电车3 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7×(151 -1)÷3×60÷1000 或7×(151 - 1)×(60÷3)÷1000=7× 150÷3× 60÷1000=7× 150× 20÷1000=21(千米)=21(千米)提高题1. 有一条2000 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 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答:41 根.2000 ÷ 50+1=41(根)2. 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 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答:248 棵.(1000 ÷8 -1)×2=124×2=248(棵)3. 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 米,每隔3 米栽种一棵树. 问:共需树苗多少株?答:150÷ 3=50(棵).4. 一列火车共20 节,每节长5 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 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 米的速度通过81 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答:火车的总长度为:5×20+1×(20 -1)=119(米),火车所行的总路程:119+81=200(米),所需要的时间:200÷ 20=10(分钟)答:需要10 分钟.5. 一根木料截成5 段要16 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 段要几分钟?答:每截一次需要:16÷(5 -1)=4(分钟),截成7 段要4×(7 -1)=24(分钟).6. 从1 楼走到4 楼共要走48 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 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 -1)=16(级),从1 楼到6楼共走:6-仁5(段)楼梯,16× 5=80(级)台阶.7. 马路的每边相隔7 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 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 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21 千米. 先求出无轨电车3 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7×(151 -1)÷3×60÷1000=7× 150÷3× 60÷1000=21(千米)或7×(151 -1)×(60÷3)÷1000=7× 150× 20÷ 1000=21(千米)【精品案例分析】: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精品案例课前准备:俞老师课前板书好两道题目,左边是“ 20 米长的路,每隔5 米种一棵,种几棵?”右边“ 20 米,平均每5 米分一段,分几段?”中间画着线段图:四段5个点。

一. 复习旧知师:20 米,平均每5 米分一段,分几段?生:20÷5=4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平均每5 米分一段。

师:平均分的事情,所以用除法。

板书:平均分。

(为什么用除法? 学生重读了其中的条件“平均分5 米分一段”,如果我是执教老师,会非常不满意。

我希望学生回答出“每5米分一段,就是求20 里面有几个5,所以要除法计算”。

但俞老师显然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他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平均分这件事就是用除法来算的”,并且板书“平均分”。

现在想来,他的处理更好。

除法只是一种记录形式,这是规定。

再说,所有的学生都一样,你问他为什么用除法,他就是把条件再读一遍。

那就顺着学生,理解平均分用除法就好了。

)二.探究新知师:20 米路,每5 米种一棵树,共种几棵树?生:20÷5=4 一组火车开下去,全部同意。

全班只有1 人不同意。

生:第1 段要种,所以要加1,种5 棵树。

师故意愣哪儿,装作听不懂。

(装傻的本领,我要学点。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的有在听我的回答,并且和我一直思考。

而我,每天像个先知一样站在讲台上,只负责提问,然后冷眼旁观学生的回答。

学生眼里,老师不是合作者,而像个监狱长一样盯着他们。

)师:你听得懂吗?我们都是4 棵,他偏偏说5 棵。

你懂吗? 生:不懂。

生:就是从第0 米开始就要先种一棵。

师:她说第0米开始就要种1 棵。

是这意思吗? 师:你现在支持4 棵还是5 棵?生:5 棵吧。

师学他的语气:5 棵吧?为什么5 棵? 生:生说不出来。

生:5 棵。

0 上面也要种一棵。

师车草图种5 棵。

师: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就这一个小朋友做对。

你们有什么问题问他吗?生:没有。

师:我有。

我们都是4 棵,你怎么5 棵。

生:我看过一本书,那里面就是5 棵的。

师:他看过一本书。

你看过吗?、生:没有。

生:没有。

生:没有。

师:谁上过奥数班? 师:同学们,几棵树?生:5 棵树。

(如果全班没有1 个学生回答正确,那又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永?俞远胸有成竹,知道在哪里放,哪里收,恰到好处。

这功力是如何练成的?我上课经常该收不收,该放不改,课堂拖沓。

)师:这两道题目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生1 站起来,说不清楚。

还是那个做对的学生回答。

生:前面问种几棵树,后面问种几段。

师:几段与几棵不一样吗?(板书段与棵。

)生:几段是平均分。

师:那几棵呢? 生:不知道。

生:不知道。

生:一样。

生:棵是一个为单位的,段是两个单位之间的。

师:这么复习,你听得懂吗?生:听得懂。

棵是一个点,段是两个之间的那一段。

师:平均分是一段一段的,种树是种在哪里的? 生终于被引导出来:点上。

板书:点。

师:点和段有什么差别?学生没有反应,他带领整理:1 段几个点?2 段——3 个点,3 段——4 个点,4 段——5 低点。

师:点和段有什么关系? 生说不出来。

师:点多,还是段多? 生:点多。

一条线上两个点。

师再带领学生理了一遍:1 段2 个点。

学生终于出来:点比段多1.板书:点+段+1 师:植树植在点,所以要段上面加1。

师:你那时候看书有没有看出这些东西业? 生:没有。

书上只有解法。

、师:那我再给你讲讲。

梳理一遍。

练习:100米呢?40 米呢?50 米呢?( 俞老师在和学生交流中,学生会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他就了解了他们的学习起点,真是太厉害了。

反观自己的课堂,我一节课下来,有时没有听到学生一句真话,全是在揣测老师想要的答案。

撬开学生的嘴,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对我来说,难。

)三.举例建模师:除了植树人,把树种在点上之外,还有什么人,把什么也是放在平均分的点上?学生刚开始都不会,后来几乎每个人都能举出自己独特的例子。

(他的引导看似聊天,太对学生很有启发。

)四.变式练习师:小明背着5 棵树来种。

唉,发现这里有座房子,怎么办?学生又傻了,有学生说拆房子。

(学生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外。

我原以为,如果有房子那就不种呗,这是很自然的反应,每个学生都能想到的。

学生却很少能想到这一点,他们就想把5 棵都种完。

我对学生太不了解了。

而俞老师这样设计问题,显然他对学情非常了解。

)师:小明又背着5 棵树来种。

唉,这两边都有房子,怎么办?这回,学生都知道两边不种,减2 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