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

合集下载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为进一步产科质量建设,落实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和兰山区《关于全面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三级转诊制度,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产科工作的重点,力求使高危妊娠的管理到位、实效,现将这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201年1月1日至 2018年3月31日在本院分娩建档总数194人,较高风险107人,高危妊娠率%,专案管理37人,管理率100%。

一、高危妊娠管理采取的措施:1、孕13 周内的建档,完善辅助检查,早发现、早筛选、早治疗高危因素。

2、设立高危孕产妇专科门诊,高危妊娠的孕产妇由副主任以上的医师专管,对评分高的高危孕妇进行登记,定期产检加随访管理。

3、对未定期进行产检的动态因素的高危孕妇电话催检,38周孕妇进行短信温馨提示,建议其定期产检,并有记录。

4、对产时高危者采取积极主动、果断有效的措施,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二、风险分类及主要高危因素统计:图一 2018年1-3月份孕妇风险评估图表1 高危因素的分类及构成比:分类例数构成比基本情况70 %异常分娩史58 %妊娠合并症47 %妊娠并发症19 %其它合计194 100%图2 较高因素分布图:44例较高风险的孕妇其高危因素分布情况:三、高危因素分析:1. 从表 1 可看出我院四大高危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孕妇基本情况、异常分娩史和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占所有高危因素的 100%,因此有效预防和消除这四大高危因素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的有效办法。

2. 从图2可看出我科较高风险的孕妇最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是:(1)高龄(2)肥胖(3)2次子宫手术史(4)内科合并症(5)等因素。

高危妊娠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高危妊娠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高危妊娠管理个人工作总结在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和胎儿的安全健康为首要任务。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高危妊娠管理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下是我个人的工作总结:首先,我在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我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流程,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最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我能迅速应对,稳定局势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次,我注重团队合作,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在高危妊娠管理中,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我积极与妇产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保障患者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另外,我注重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专业知识。

我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和治疗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也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培训,保持对最新医学发展的了解,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和咨询服务。

最后,我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情绪安慰。

在高危妊娠管理中,患者往往情绪波动大,我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她们度过难关,保持心态平稳。

总的来说,高危妊娠管理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工作,我将继续不断提升自己,为患者和胎儿的健康而努力。

在高危妊娠管理个人工作总结中,除了责任心和医疗技能之外,我还注重与家属的沟通与协作。

我深知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会时刻与他们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积极协助他们理解病情、治疗计划以及康复预后,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理解,让治疗过程更加顺利。

此外,在高危妊娠管理中,我也深刻认识到预防与教育的重要性。

我会通过各种方式向患者介绍孕期保健和营养知识,指导她们做好日常护理和饮食安排,提醒她们避免高危行为,保护腹部,注意休息和生活规律等。

同时,我也会在专业情况下就疾病风险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病情,提升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

高危妊娠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高危妊娠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高危妊娠风险管理工作总结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某种特殊情况而面临较高的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健康风险的一种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子宫内生长迟缓等。

如何有效地管理高危妊娠,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首先,及时的筛查和诊断是关键。

对于孕妇来说,定期的产前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高危妊娠情况。

对于已经发现高危妊娠的孕妇,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的风险因素和病情严重程度。

其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不同的高危妊娠情况,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孕期高血压的孕妇,需要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证胎儿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对于孕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胎儿出现先天性畸形等。

这些都需要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最后,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是关键。

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妇来说,需要进行更加密切的监测。

定期的产前检查、胎儿监测、孕妇健康状况评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总的来说,高危妊娠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综合的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高危妊娠的风险,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高危妊娠管理分析总结

高危妊娠管理分析总结

XXX卫生院
2019年第一季度妊娠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分析总结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持续保持高位,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风险增高,满足新增生育服务需求、保障母婴安全的形势较为严峻。

我院为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妊娠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防控风险。

现就我院高危妊娠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如下,2019年第一季度,即2019.01.01-2019.03.31,我院建档人数是269人,其中发现高危人数94人,占比34.9%,橙色高危17人。

其中高危因素有剖宫产2次、前置胎盘、体质指数大于28、重度子痫前期、精神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治疗中、年龄>40岁、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哮喘治疗中、糖尿病合并妊娠胰岛素治疗中、BMI>28、妊娠合并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

其中有出现错报一例:慢性肝炎,乙肝大三阳未治疗者错报橙色高危。

在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中,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突出“严防、紧盯、死守”,全力维护每一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高危妊娠管理是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

我国在高危妊娠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

本文将对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工作回顾第一季度,门诊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按照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危妊娠筛查:门诊医生在产前检查中,严格按照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孕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

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及时进行专案管理,专人负责。

2. 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孕妇的危险程度,将其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实施分级诊疗、专人负责和专案管理。

3. 转诊和救治: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根据病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确保母婴安全。

对重症高危孕妇,安排医护人员陪护转诊。

4. 孕期保健知识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向孕妇及家属宣传孕期保健知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5. 追踪随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追踪随访,确保母婴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1. 高危妊娠筛查覆盖率不够:虽然门诊医生在产前检查中进行了高危因素筛查,但部分孕妇未能及时接受筛查,存在漏诊风险。

2. 分级分类管理不够精细:部分医疗机构在分级分类管理中,未能严格按照孕妇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救治不及时。

3. 转诊和救治能力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在处理高危孕妇时,由于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导致病情延误。

4. 孕期保健知识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孕妇及家属对孕期保健知识了解不足,影响母婴健康。

5. 追踪随访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妇幼保健机构在追踪随访中,未能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高危孕产妇的病情,影响母婴安全。

三、改进措施1. 提高高危妊娠筛查覆盖率:加强宣传,提高孕妇对高危妊娠筛查的认识,确保所有孕妇都能接受筛查。

2. 优化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按照孕妇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

门诊高危妊娠治疗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治疗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治疗第一季度总结摘要本文总结了我门诊在第一季度中对高危妊娠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我们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治疗情况在第一季度中,我们共收治了100例高危妊娠患者,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疾病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进行了定期随访和管理,并配合其他相关科室进行联合治疗。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孕妇安全性考虑,我们合理使用了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合规性和不良反应情况。

3.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采取了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如饮食调控、运动指导等,以帮助患者控制疾病并改善妊娠结局。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我们观察到以下治疗效果:1. 疾病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情稳定。

2. 妊娠结局:通过定期产检和监测,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妊娠结局良好,胎儿发育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

3.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我们得知大部分患者对我们门诊的治疗效果和服务态度表示满意。

建议和改进鉴于第一季度的治疗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1. 加强团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形成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3.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通过对门诊高危妊娠治疗的总结和分析,我们认为在第一季度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治疗,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高危妊娠患者。

门诊高危妊娠照顾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照顾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妊娠照顾第一季度总结
介绍
本文档总结了门诊高危妊娠在第一季度的照顾情况。

针对高危
妊娠患者,我们的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以确保他们得到
适当的关爱和医疗支持。

风险评估
我们的医生团队在每位高危妊娠患者的初诊时进行了全面的风
险评估。

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我们
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妊娠风险级别。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每位高危妊娠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
护理计划。

该计划基于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医疗指导,旨在确保患者
的安全和健康。

定期复诊和监测
我们强调高危妊娠患者的定期复诊和监测。

通过定期随访,我
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管理。

多学科合作
为了给予高危妊娠患者最好的照顾,我们积极与其他医疗团队
合作。

包括产科医生、内科医生、营养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以确保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

教育和支持
除了医疗照顾外,我们还为高危妊娠患者提供相关教育和支持。

包括妊娠保健知识、饮食建议、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指导,使患者能
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和妊娠过程。

结论
通过门诊高危妊娠的照顾,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每位患者在妊娠
期间获得最佳的关爱和医疗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和提高我们
的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门诊高危孕妇护理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孕妇护理第一季度总结

门诊高危孕妇护理第一季度总结引言本文档总结了门诊高危孕妇护理工作的第一季度情况,包括工作内容、挑战与解决方案、成果和改进建议。

工作内容在第一季度期间,门诊高危孕妇护理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高危孕妇筛查:根据相关指南和流程,对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确保高危孕妇及时获得必要的关注和干预。

2. 高危孕妇监护:对已筛查为高危孕妇的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护和评估,包括血压监测、胎儿监测等,以及与其他专科的联合会诊和指导。

3. 高危孕妇教育:通过个别或集体教育形式,向高危孕妇传授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提高孕期健康意识,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挑战与解决方案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面临了以下挑战,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 工作量增加:门诊高危孕妇的人数逐渐增多,导致工作量加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加强了队伍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每位高危孕妇都能得到及时的护理服务。

2. 技术难题:高危孕妇护理涉及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护士团队的素质要求较高。

我们通过定期培训和交流,提升了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

3. 患者情绪管理:高危孕妇由于面临较高的风险和压力,情绪较为敏感。

我们采取了温和、耐心的态度,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困难。

成果在第一季度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高危孕妇的筛查率:通过加强宣传和筛查工作,我们将高危孕妇的筛查率提高到了95%以上。

2. 提升了护理质量:通过培训和交流,我们提升了护理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 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定期监护和教育,我们帮助高危孕妇正确管理孕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门诊高危孕妇护理工作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增加宣传力度:加强对孕妇的宣传教育,提高高危孕妇的自我筛查意识和就诊率。

2.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与其他专科的合作和沟通,加强联合会诊的效果,形成多学科协作的护理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高危妊娠管理第一季度总结
为进一步产科质量建设,落实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和兰山区《关于全面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三级转诊制度,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产科工作的重点,力求使高危妊娠的管理到位、实效,现将这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201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在本院分娩建档总数194人,较高风险107人,高危妊娠率20.0%,专案管理37人,管理率100%。

一、高危妊娠管理采取的措施:
1、孕13 周内的建档,完善辅助检查,早发现、早筛选、早治疗高危因素。

2、设立高危孕产妇专科门诊,高危妊娠的孕产妇由副主任以上的医师专管,对评分高的高危孕妇进行登记,定期产检加随访管理。

3、对未定期进行产检的动态因素的高危孕妇电话催检,38周孕妇进行短信温馨提示,建议其定期产检,并有记录。

4、对产时高危者采取积极主动、果断有效的措施,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二、风险分类及主要高危因素统计:
图一2018年1-3月份孕妇风险评估图
表1 高危因素的分类及构成比:
图2 较高因素分布图:
44例较高风险的孕妇其高危因素分布情况:
36.10%
29.70%
24.10%
10.10%
风险因素构成比
基本情况异常分娩史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
三、高危因素分析:
1. 从表1 可看出我院四大高危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孕妇基本情况、异常分娩史和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占所有高危因素的100%,因此有效预防和消除这四大高危因素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的有效办法。

2. 从图2可看出我科较高风险的孕妇最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是:(1)高龄(2)肥胖(3)2次子宫手术史(4)内科合并症(5)等因素。

3、由于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高龄妊娠成为第一大高危因素,高龄妊娠、分娩风险较大,要做好孕前咨询和孕期管理,保障母婴安全。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前几年剖宫产理解的误区和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率较高,再次妊娠后的疤痕子宫发生率自然也就提高,成了我科第二大高危因素。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孕产妇的孕期知识的宣传和引导,另一方面要提高产科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控制剖宫产率,既是提高产科质量的关健,也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的关健。

4、从我们的资料中可以看出,糖尿病高危因素占内科合并症排第一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营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由于宣教不到位,仍有部分孕妇不注意合理饮食,导致营养过度,使得高危因素增加,难产率也相应增加,因此,我们提倡合理饮食,劳逸结合,使妊娠期体重合理的增长。

四、今后的工作任务:
1、继续做好和完善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及时识别高危妊娠,使高危人群得到及时的检查和追踪。

2、继续加强孕期知识宣教,配合有关部门,争取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个孕妇自觉地到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高危因素,控制高危妊娠的发生率,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3、认真贯彻学习《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发〔2017〕42号)、《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

加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

4、继续孕产妇管理质量自查和持续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