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羊的选择以及鉴定方法
山羊选种选配技术

丫a n g z h I殖SHU^科普惠农■山羊选种选配技术■张科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选择好种羊,了解掌握山羊的繁殖规律,科学 地运用繁殖原理,提高山羊的繁殖能力,使母羊多 产羔,产好羔,是养羊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山羊的选种1.概念:山羊的选种,就是将符合人们期望和要 求的优良个体从群体中挑选出来,留作种用,让它 们组成新的繁殖群再繁殖下一代。
经过这种如此反 复地多个世代选择,不断地选优去劣,保持和提高 羊群的优良生产性状、群体水平,最终形成一个遗 传性能稳定、生产性状稳定、体形外貌较一致的群 体(或品种)这个过程称为山羊的选种。
2指标:山羊选种主要选择有经济价值的数量 性状和质量性状。
肉用山羊主要选择山羊的体重、产肉量、屠宰率、胴体重、肉品质量、生长速度和繁 殖力等生产指标。
3.方法: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根据不同 用途的羊确定其生产性能指标,制订好要达到的目 标;二是要制订选种的方案(方法)肉用山羊可从个 体品质鉴定(个体品质包括体形外貌、生长发育、生 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等诸多方面)后裔测定(后代的 生产性能测定)系谱审查和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山羊的选配山羊的选配,是选种工作的继续,其目的是将 选种选出的优秀个体之间有选择地进行配种,防止 公母羊野交乱配。
1.同质选配:选择性状相同及品质一致的公母 羊进行交配,以便使其相同的特点在后代中能得到 巩固和提高,如特级公羊配特级的母羊:本格大、产 肉量高的公母羊进行交配,则体格大的和产肉量高 的性能便可遗传给后代,并逐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2异质选配:异质选配是选择不同优良性状的 公母羊进行交配,以获得双亲优良性状的后代。
不 同等级的公母羊交配也是异质选配。
异质选配可大 大丰富后代群体中的遗传性,又能提高后代的活 力。
缺点是由于公母双方遗传基础有较大差异,可 能会出现好的后代,也可能产生较差的后代。
3.亲缘选配:亲缘选配是用具有共同祖先或具 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公母羊进行交配繁育,是在山羊 育种过程中必要的手段。
羊的品种选择与外貌评定—绵羊的品种分类及代表品种介绍

三、国内绵羊品种
1.小尾寒羊
• 原产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菏泽地区和河北省境内。该 品种羊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母羊5~6月龄开始发情,常年发情,经产母羊 产羔率达270%,居我国绵羊品种之首,是世界上著名的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之一 。
(二)半细毛羊 边区来斯特羊
原产于英国。属肉毛兼用型半细毛羊长毛种。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三)粗毛羊品种
1.蒙古羊
➢ 原产于内蒙古自治区。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三)粗毛羊品种
2.西藏羊 :原产于青藏高原,按其所处地域可分为高原型、草地型、山谷型、欧拉型。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高原型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1.滩羊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五)裘皮、羔皮用绵羊品种 2.卡拉库尔
• 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境内 .该品种羊所产羔皮具有独特而美丽的轴形和卧蚕 卷曲,花案美观漂亮;所产羊毛是编织地毯的上等原料;所产羊肉味鲜美。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六)乳用绵羊品种 东弗里生羊
• 原产于荷兰和德国。是目前世界绵羊中产乳性能最好的品种。
半细毛
地毯毛
卡拉库羊品种分类
• 2、根据羊毛类型分类 • (1)细毛型品种 (澳洲美利奴、新疆细毛羊) • (2)中毛型品种 (南丘羊、萨福克) • (3)长毛型品种(罗姆尼羊、边区莱斯特) • (4)杂交型品种(如考力代羊、波尔华斯羊) • (5)地毯毛型品种 (蒙古羊、藏羊、哈萨克羊) • (6)羔皮羊型品种(卡拉库尔羊、湖羊)
澳洲美利奴羊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二、绵羊的主要品种
美利奴羊被分为四种类型,它们是超细型,细毛型,中毛型及强毛型。生 产性能见下表:
肉羊育种方案

肉羊育种方案
肉羊育种方案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肉羊进行繁殖、选择和改良,以达到提高肉羊品质、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选育优良种羊
1. 选择母羊:选用产羔能力强、乳量高、体型适中、繁殖力强、疾病抵抗力强的优良母羊作为种羊,同时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
2. 选择公羊:选用体型大、生长快、肉质好、繁殖力强、疾病抵抗力强的优良公羊作为种羊,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
二、科学管理
1. 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保证羊群的营养需求;定期进行驱虫、疫苗注射等预防措施;做好消毒、通风等环境卫生管理。
2. 繁殖管理:控制配种次数和季节,避免过早或过晚配种;进行孕检、分娩管理等措施,保证母羊和新生羔羊的健康。
三、遗传改良
1. 选择:根据肉羊品种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繁殖的优良种羊,进行配种,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筛选出高产、高质、高效的种羊。
2. 杂交:通过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产生优良后代,提高羊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肉羊的产量和品质。
3. 基因编辑: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肉羊的基因进行精准改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减少疾病发生率。
四、经济效益
通过肉羊育种方案,提高肉羊品质、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养殖户
的收益,同时也可以提高肉羊行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山羊的选种

山羊的选种山羊的育种方法和原理与绵羊基本一致.但山羊的选种方法与绵羊有较大区别,这里重点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选择种用山羊,是根据其个体品质(包括体质外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祖先和后代品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鉴定的基础上来评定其优劣。
这也称之为“综合选种法。
.实践征明,坚持这种方法.对奶羊品质的改良和提高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偏废某一方面,会因选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丽给育种工作造成损失.因此,综合选种在山羊育种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体品质的评定(根据个体昌质选种)(一)体质外形评定不同生产方向的山羊,其体质外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奶用山羊具有细致紧凑的体质,骨骼细而结实,肌肉结实,外形轮廓清晰,不过肥、不臃l|申,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不甚发达,而内脏器官和乳房发育很好.性情活泼好动。
肉用山羊体质显得细致松弛,骨骼比较细致,皮肤薄而松软,皮下脂肪和肌肉层发达,性情迟钝。
毛皮用山羊与上述二者比较,体质结实而略显粗糙。
骨骼结实.皮肤紧密,皮下结缔组织和肌肉发育一般,外貌强壮有力.总的来讲.山羊的体质比绵羊更结实,性情活泼好动.是家畜中抵抗力最强.适应性最好的畜种。
单就外貌特征而言.用途不同的山羊差别较大,但共同的要求是。
胸部深广,肋骨拱圆,背宽而直,尻宽而长,四肢端正,骨骼坚实,体躯深长,腹大而不下垂,乳房发达而有弹性。
乳头大而整齐•被色整齐而有光泽.山羊外形上常见的缺陷有。
胸部狭窄,尻部倾斜,凹背.垂腹,前后肢呈X状,卧系以及乳房上的各种缺陷等。
这些缺陷在选种时是不允许的,应逐步淘汰或加以纠正。
现以奶用山羊为例,介绍山羊外形评定的具体方法.不同奶用山羊品种各有鉴定标准和要求,但仍有其共同之处。
凡奶用山羊均应具备以下特点。
成年奶用山羊.前躯较浅,后躯较深,全身呈一楔形.从各部位看,头小额宽,颈细长,背平直,尻部宽长而不太倾斜,腹部发达,四肢细长而强健,肢势端正,皮肤薄而有弹性,毛细有光泽。
乳房呈球形或梨状,与腹部附管面广,容积大,乳房皮肤细薄而富有弹性,乳房上无粗长毛,乳头大小适中并略倾向前方•要求乳房腺体组织发达,挤奶后乳房皱缩.皮肤上出现小皱纹。
小尾寒羊选种的基本方法

小尾寒羊选种的基本方法小尾寒羊主要的选种方法有性能测定、系谱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在实际运用中,不要过分强调采用某一方法,而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方法结合选种,结合使用时可以使选种更加真实。
例如,以个体性能测定和指数选择为主,同胞测定和系谱审查为辅,适当开展种公小尾寒羊后裔测定。
还要注意小尾寒羊选种的时段性。
在不一样小尾寒羊月龄要注意观察小尾寒羊的特点。
(1)个体表型选择:根据个体表型决定取台是最现实最简便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选种方法。
适用于遗传力在中等以上的性状,一般都能获得较大的遗传改良。
其方法主要包括断奶时鉴定和种羊场一般鉴定两种。
断奶时或幼龄羊鉴定。
可阱根据羔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淘汰。
基本操作方浩是先按体形大小把小尾寒羊只分为两群,再在每群中检查断奶日龄及断奶重、羊毛品质、发育状况等小尾寒羊性状;最后对体形大的一群中淘汰掉最差的小尾寒羊,对体形小的一群中选留最好的个体,饲养一段时间再根据个体表现决定是否淘汰。
初生羔羊腿较高,断奶时应体躯长宽发育均衡,要求体躯长,背腰平,四肢结实,嘴稍粗。
种羊场一般鉴定。
可根据年龄淘汰繁殖母羊和公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羊群经济利用年龄一般为5岁左右,但当有些母小尾寒羊产羔率太低或5岁左右时牙齿磨损而不利于抚育羔羊时,也可提前淘汰。
母小尾寒羊淘汰比例耍考虑到补充到母羊群的后备母羊数,通常对l岁母羊进行鉴定时,先选出优秀个体作为选样标准,应注意此标准不要过高,否则会造成入选后备母小尾寒羊数太少而不足以补充淘汰的母小尾寒羊。
空怀母小尾寒羊和发现有明显礁陷的个体应在产羔结束时作上标记,以便淘汰。
周岁母小尾寒羊是每年鉴定的重点,要逐头进行。
鉴定项目取决于品种标准,主要包括外貌体形、羊毛性状、繁殖能力等。
在鉴定过程中,各种鉴定项目内容不可同等对待,应根据品种特征特性、育种阶段和育种要求而有所侧重。
实践证明,在逐只鉴定之前挑出个体瘦小和有缺陷的母羊淘汰,能节省时间和劳力。
重视利用公小尾寒羊的鉴定选择对小尾寒羊羊群遗传改良提高非常有利,尤其是用直观外貌鉴定法选择公小尾寒羊,有助于羊群向理想型一致化方向发展(3)同胞测定:此法包括全同胞测定和半同胞测定,是按照其同胞的表现成绩选种。
羊的选种——精选推荐

羊的选种动物科学摘要:在现代化养羊业中,无论是羊肉生产方向还是羊奶生产方向,要想实现高效高质的生产,场内种羊的质量非常关键。
而合理的选种、留种是保证种羊质量的前提。
本文主要从养羊选种的目的与意义、选种的依据、选种的方法、选种的时间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关键词:羊,选种依据,方法,选种时间1选种的目的与意义:羊场育种群是整个羊场的核心,优秀的种羊群体可以从更本上提高整个羊场的生产力。
为组建优秀的种羊群体,后备种羊的补充是关键,固然合理的选种制度与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选种也是养羊业中最基本的改良育种技术,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选种最终目的一是可以使羊群的整体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把羊群变成一个全新的群体或品种。
2选种的依据:生产中选种主要根据羊本身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进行选择,辅助以测定后代品质、系谱审查4个方面进行鉴定。
2.1体型外貌体型外貌在纯种繁育中非常重要,凡是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羊不能做为选种的对象。
另外,体型与生产性能有直接的关系,也不能忽视。
如果忽视体型,生产性能的评判完全依靠实际的生产性能测定来完成,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造成浪费。
例如产肉性能、繁殖性能的某些方面,就可以通过体型选择来解决,从而可以避免浪费。
2.2生产性能生产性能指体重、屠宰率、繁殖力、泌乳力,早熟性、产毛量、羔裘皮品质等方面。
羊的生产性能,可以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因此选择生产性能好的种羊是选育的关键环节。
但要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品种是不可能的,应突出主要优点。
2.3后代品质种羊本身是不是具备了优良性能这是选种的前提条件,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优良性能是不是传给了后代。
如果种羊的优良性能不能传给后代,则不能继续作为种用。
与此同时,在选种过程中,要不断地选留那些生产性能好的后代作为后备种羊。
2.4系谱审查血统即系谱,是选择种羊的重要依据、不仅能提供种羊亲代的有关生产性能的资料,而且记载着羊只的血统来源,对正确地选择种羊作用很大。
怎样选择种公羊和种母羊

怎样选择种公羊和种母羊
种羊的优劣,对后代品质有重大影响,而种公羊对整个羊群的影响最大,选择时更要慎重,具体做法如下:
(1)看xx:
祖先品质的好坏能直接遗传给后代。
故选种时要对它上几代的生产性能〔如体重、泌乳量、产毛(肉)量、繁殖等〕和体形外貌进行系统考察。
选留小种羊时,应有计划地用最好的种公羊与优良母羊交配,并注意加强对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让胎儿充分发育,以便羔羊出生后供选择种羊之用。
(2)看本身:
种羊的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不仅与本身的健康、生长发育等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所以必须优中选优。
羊的品种不同,要求也就不一样,选留种羊时,应垠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及育种的要求来选留。
选留一头种羊,一般要经过多次鉴定才能最后确定,如初生、断乳、周岁及在生后代以后进行鉴定。
(3)看后代:
种羊的好坏,最终是看其后代来断定的。
优良的种羊,不仅本身的生产性能高,品质优,而且能将其遗传给后代。
如果它的后代不理想,就不能作种用,特别是种公羊更要严格要求。
对于后代品质不佳的母羊,应选用性能优良的种公羊交配,以提高后代品质。
1/ 1。
羊的选种、选配及杂交改良技术

羊的选种、选配及杂交改良技术乌日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农牧种业工作站 012200摘 要:为更好提高羊生产性能,促进羊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羊的选种、选配、杂交改良等技术在羊的生产繁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对羊的选种、、杂交改良中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探析论述,以期对羊群的生产生长提供更好的参考。
羊;选种;选配;杂交改随着我国羊产业发展,羊产业朝着集约化、标准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改变饮食结构,选择鲜美的羊肉作为肉类的消费品。
这就要求我国羊产业要进行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种业作为国家的“芯片”技术,要想打好种业翻身仗,就必须加强我国各类畜禽的选种、选配、杂交技术改良等技术。
为此,加强羊的选种、选配、杂交改良等技术对促进我国羊产业、畜牧业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1 选种在羊的品种改良和繁育中,选种是从原有的畜群中选择出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将不良个体进行淘汰。
按照能够预定完成的生产和育种目标,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育种。
现阶段,我国的养羊业中选种的主要对象是种公羊。
选种的一般原则为选优去劣,优中选优。
选择的主要性状主要包括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两方面。
如在生产实际中,选用肉用山羊的时候,体重、产肉量、屠宰率、胴体重、生长速度、繁殖力等就是主要考虑的因素;选用毛用羊时,羊的体重、剪毛量、毛长度、细度、产绒量、绒纤维的长度及绒的颜色等是主要的因素。
1.1 根据个体本身的表型选择 羊只个体表型值的高低则是通过个体品质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的结果来进行衡量的。
因此,首先要掌握个体品质鉴定的方法和生产性能测定的方法。
此法标准明确,简便易行,尤其在育种工作的初期,当缺少育种记载和后代品质资料时,此法是选择羊只的基本依据。
个体表型选择是我国山羊、绵羊育种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择方法。
1.2 根据系谱进行选择 系谱是系统地记录个体及反映个体祖先各种祖先的一种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羊的选择以及鉴定方法
选择种羊除了依靠生产性能的表现外,个体鉴定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基础母羊一般每年进行一次鉴定,种公羊一般在1.5~2岁进行一次。
鉴定种羊包括年龄鉴定和体型外貌鉴定。
一、年龄鉴定
年龄鉴定是其他鉴定的基础。
肉羊不同年龄生产性能、体型体态、鉴定标准都有所不同。
现在比较可靠的年龄鉴定法仍然是牙齿鉴定。
牙齿的生长发育、形状、脱换、磨损、松动有一定的规律。
因此,人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比较准确地进行年龄鉴定。
成年羊共有32枚牙齿,上颌有12枚,每边各6枚,上颌无门齿,下颌有20枚牙齿,其中12枚是臼齿,每边6枚,8枚是门齿,也叫切齿。
利用牙齿鉴定年龄主要是根据下颌门齿的发生、更换、磨损、脱落情况来判断。
羔羊一出生就长有6枚乳齿;约在1月龄,8枚乳齿长齐;1.5岁左右,乳齿齿冠有一定程度的磨损,钳齿脱落,随之在原脱落部位长出对齿;2岁时中间
齿更换,长出第二对齿;约在3岁时,第四对乳齿更换为齿;4岁时,8枚门齿的咀嚼面磨得较为平直,俗称齐口;5岁时,可以见到个别牙齿有明显的齿星,说明齿冠部已基本磨完,暴露了齿髓;6岁时已磨到齿颈部,门齿间出现了明显的缝隙;7岁时缝隙更大,出现露孔现象。
为了便于记忆,总结出顺口溜:一岁半,中齿换;到两岁,换两对;两岁半,三对全;满三岁,牙换齐;四磨平;五齿星;六现缝;七露孔;八松动;九掉牙;十磨尽。
二、体型外貌
鉴定体型外貌鉴定的目的是确定肉羊的品种特征、种用价值和生产力水平。
体型评定往往要通过体尺测定,并计算体尺指数加以评定。
测量部位有:①体高,指肩部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②体长,指取两耳连线的中点到尾根的水平距离;
③胸围,指肩胛骨后缘经胸一周的周经;
④管围,指取管部细处的周经,在管部的上1/3处;
⑤腿臀围,由左侧后膝前缘突起,绕经两股后面,至右侧后膝前缘突起的水平半周。
为了衡量肉羊的体态结构、比较各部位的相对发育程度和评价产肉性能,一般要计算体尺指数:体长指数=体长/体高;体躯指数=胸围/体长;胸围指数=胸围/体高;骨指数=管围/体高;产肉指数=腿臀围/体高;肥度指数=体重/体高。
肉羊的外貌评定通过对各部位打分,后求出总评分。
将肉羊外貌分成四大部分,公羊分为整体结构、育肥状态、体躯和四肢,各部位的给分标准分别为25分、25分、30分和20分;母羊分为整体结构、体躯、母性特征和四肢,各部位的给分标准分别为25分、25分、30分和20分,合计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