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2022年行业分析国内地区粳稻米市场平稳趋跌

2022年行业分析国内地区粳稻米市场平稳趋跌

国内地区粳稻米市场平稳趋跌近日,国内地区粳稻米市场平稳趋跌。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稻米市场购销不旺,收购价格比较稳定。

哈尔滨市五常库点收购稻谷,一般长粒价格在1900元/吨,优质长粒价格在2160元/吨,水分均为15%,大米出厂价格一般为2900-3000元/吨,长粒为1.60元,价格均与没变化。

齐齐哈尔市其次粮库收购稻谷,到库价格长粒为1860元/吨,圆粒为1800元,水分为15%以内,出米率为70%;齐齐哈尔市广厚稻谷加工企业稻米报价,稻谷收购到厂价格圆粒为1800元/吨,长粒为1820元/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粮食局报价,库点稻谷收购价格长粒在1760-1780元/吨,水分为15%,从稻农手中收购1720-1740元/吨。

以上价格均无变化。

牡丹江市林口县粮食局报价,库点收购稻谷长粒和圆粒价格为1860元/吨,在稻农手中收购价格为1820元/吨,火车板不含包装物价格为1920元/吨;牡丹江市海林稻米加工厂收购稻谷,到厂价格长粒为1780-1820元/吨,圆粒为1760-1780元/吨/吨,水分均为14.5;牡丹江市东宁稻米加工企业收购长粒稻谷,到厂价格为1800元/吨,从稻农手中收购为0.88元,水分为15%,出米率为63%,火车板价格为1920元/吨,不含包装物。

佳木斯周边地区收购稻谷,到库厂价格为0.88-1800元/吨,在稻农手中收购价格在1700-1720元/吨,水分为15%以内,出米率为68-70%;建三江地区的稻谷收购价格长粒为1760-1800元/吨,在稻农手中收购价格在1700-1720元/吨,水分为15%以内,出米率为70%,价格基本没变化。

绥化市海伦粮食局报,库点收购稻谷价格长粒为1900元/吨,圆粒为1840元,火车板不含包装物价格长粒为2000元/吨,圆粒为1940元/吨,价格均无变化;绥化市秦家粮库收购稻谷,到库价格长粒为1900元/吨,在稻农手中收购价格为1880元/吨,圆粒为1840元,在稻农手中收购价格为1820元/吨,水分为14.6%,质量为国标二等,价格无变化。

粮食供求分析与价格走势预测

粮食供求分析与价格走势预测

粮食供求分析与价格走势预测对未来粮食价格的预期与判断粮食价格变化总体情况表现为:克服自然灾害影响,秋粮产量再创新高;秋粮价格大幅上涨,水稻创下历史新高;受地域环境和运输条件等约束,粮食价格走势区别较大;粮食价格上涨产生联动效应,推高CPI。

基于此,对未来粮食价格的预期与判断如下:(一)粮食价格上涨,符合我国变化规律。

综观我国近年来粮食价格变化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即每隔3年左右的时间,粮食价格上涨就会出现一个小高峰。

按照这一变化规律,预计今年粮食价格涨幅较大应属正常。

(二)成本压力增大,粮食价格将继续上涨。

今年春耕期,柴油、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资料投入,同时苗期出现严重干旱,增加了抗旱投入,农业生产亩成本明显高于上年。

一是租地及外包地费用每亩比上年增加大约30元左右。

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民每亩地增加20元左右的投入。

三是人工费用大幅度增加,使今年每亩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15到25元。

四是抗旱等额外费用增加。

综上所述,虽然粮食价格较上年上涨幅度较大,但对于种植户来讲,其经济效益仅比上年提高了3~4%。

农村实际劳动人口下降,导致农村用工短缺,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成为粮食价格上涨的主动力。

(三)需求不断增大,农民对粮食看涨的预期较高。

在粮食供应量不变(或涨幅不大)的情况下,改变了需求关系,从而给价格异动埋下了伏笔。

调查显示,92%的粮农预期新粮价格持续较大幅度增长,惜售心理很强。

同时粮食市场收购主体收购意愿强烈,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仍将持续上涨。

(四)受国际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粮食价格上涨短期内难以改变。

从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看,也会影响到粮食价格持续走高。

(五)收购政策支撑较强,推高水稻价格上涨预期。

2005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和确保粮食生产,国家对水稻和小麦出台了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玉米和大豆实行临时收储政策。

2009年国家五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2010年国家继续提高2010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国标三等水稻最低收购价为1.05元/斤,较上年上涨0.1元/斤,涨幅10.5%。

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粮食收购价的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1. 收购价水平根据调研数据,不同粮食品种的收购价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小麦为例,平均收购价为每斤1.6元,而水稻的平均收购价为每斤1.8元。

说明当前粮食收购价相对稳定,总体上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

2. 影响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影响粮食收购价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

在政策导向方面,国家对粮食收购价进行了一定的调控,以保障农民的收入。

在市场需求方面,粮食市场的供需状况会直接影响收购价的浮动。

而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则是决定收购价上下波动的关键因素。

3. 农民意见根据访谈结果,大部分农民对目前的粮食收购价较为满意。

他们认为收购价的增长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增强种植的积极性。

然而,也有一部分农民表示收购价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希望国家能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收购价,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调研分析通过对上述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粮食收购价水平总体上相对稳定,且有所增长,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2. 影响粮食收购价的因素众多,决策者需要充分考虑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购价。

3. 农民对当前的粮食收购价整体上表示满意,但仍有一部分农民认为收购价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建议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 决策者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粮食收购价,既要顾及农民的利益,也要保证市场的稳定。

2.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从而降低粮食收购价,减轻粮食市场的供需压力。

3.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从而提高粮食收购价。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当前粮食收购价的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及农民的意见。

2011年以来粮食价格分析及后期走势展望

2011年以来粮食价格分析及后期走势展望

作者 简介 :朱 险峰 (9 4 ) 17 一 ,男 ,江西 吉安 人 ,硕士 ,高 级经 济师 ,从 事 国际 、国 内价格 分析 和预测 工作 。E ' i h x1 9@vp ia  ̄ al uf9 9 i.n . n :z s
COI1 I
A 农业展望 圈 O
21 年第 8 01 期
0 I 一 1 0 I 0 l 1 0 { 寸 0 } I C l 0 卜 0 I ∞ I e c J c 0 I 一 0 I 0 _ _ I e 0 I c 寸 C 0 f I 0 1 I
中 ,标 准 粉 和 富 强 粉 两 种 面 粉 平 均 价 格 为 41 元 /g . 2 k,
2 1 年 前 7个 月 ,我 国 国内粮 食 价格 稳 中有 升 , 01
玉 米 价 格 大 幅 上 涨 。 根 据 监 测 , 1 7月 , 国 内原 粮 收 -
购 均 价 为 每 5 g ( 同 )1 1 ,比上 年 同期 上 涨 Ok 下 1元 1%:其 中 ,小 麦 、稻 谷 和 玉 米 收 购 价 分 别 为 13 5 0 元 、15元 和 9 2 7元 ,分 别上 涨 6 %、1%和 1%。 8 7 1 . 小 麦价 格先 升后 降 .1 1 7月 下 旬 ,主 产 区 国 有 和 非 国 有 粮 食 企 业 白小
底 的 高位 震 荡 ,有 涨 有 跌 。 展 望 后 期 粮 价 走 势 ,从 长 期 和 短 期 来 看 ,中 国 国 内粮 食 价 格 趋 涨 ;而 短 期 国 际粮 价 总 体 将 继 续在 7月份 水 平 高位 震 荡 .大 米 价格 走 势 将较 为 坚挺 。 关 键 词 : 国 内外 ;粮 食 ;价 格 ;走 势 ;展 望
图 1 21 0 0年 以 来 国 内市 场粮 食 价 格 走 势 ( 等 品 收 购价 ) 混

五谷杂粮市场分析

五谷杂粮市场分析

五谷杂粮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五谷杂粮是指粮食中不同类型的作物,如小麦、玉米、大米、豆类等。

在中国,五谷杂粮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五谷杂粮市场可以分为传统市场和现代市场两个部分。

1.1 传统市场传统市场是指传统的农贸市场和农村集市,这些市场依然是五谷杂粮的主要销售渠道。

消费者可以在这些地方购买到新鲜的五谷杂粮,价格相对便宜,但选择范围较小。

1.2 现代市场现代市场是指超市、便利店等销售渠道。

这些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购物环境,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包装精美、品质有保障的五谷杂粮,但价格较传统市场略高。

二、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五谷杂粮市场规模庞大,年销售额达数千亿。

其中,大米、小麦、玉米是市场的主要产品,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2 市场竞争五谷杂粮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不同系列的五谷杂粮产品,如有机五谷杂粮、速食五谷杂粮等,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传统品牌和新兴品牌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市场格局较为复杂。

2.3 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五谷杂粮的营养价值。

有机五谷杂粮、天然无添加的五谷制品受到青睐。

同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速食五谷杂粮产品也备受青睐。

2.4 市场机遇与挑战五谷杂粮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多元化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来拓展市场份额;挑战在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何突出品牌特色和提升产品品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市场前景五谷杂粮市场在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五谷杂粮产品将不断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未来,消费者对五谷杂粮产品的选择将更加注重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企业需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上是对五谷杂粮市场的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10月份宁夏粮食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10月份宁夏粮食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10月份宁夏粮食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到:2022年10月份宁夏粮食市场运行状况如下文所示。

一、粮食市场价格据全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10月末,全区粮食收购均价:小麦2.87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上涨3.24%;稻谷2.72元/公斤,环比上涨0.03元/公斤,同比上涨1.49%;玉米2.22元/公斤,环比下跌0.02元/公斤,同比上涨6.73%。

成品粮油零售均价:特二粉3.92元/公斤,环比上涨0.02元/公斤,同比上涨2.62%;国标三级米5.19元/公斤,环比上涨0.03元/公斤,同比上涨0.78%;胡麻油18.70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21%;葵花油11.19元/公斤,环比下跌0.15元/公斤,同比下跌0.97%;豆油10.27元/公斤,环比下跌0.07元/公斤,同比下跌1.06%。

二、粮食市场运行状况1.国内粮食市场小麦:10月中上旬小麦行情稳定,下旬,国家加大政策性小麦的投放力度,供应格局较为宽松,产销区小麦价格在前期基础上有所回落。

河北收购价2.61元/公斤,山东2.60元/公斤,河南2.58元/公斤,安徽2.54元/公斤。

稻谷:东北产区新粳稻质量总体较好,收购主体入市收购乐观性较高,价格在 3.10元/公斤的价位上下波动。

中晚籼稻主产区稻谷收购量渐渐增加,收购价基本在 2.76元/公斤左右。

玉米:东北玉米产区价格维持弱势,华北产区止跌趋稳,局部消失回升,南北港口玉米价格连续回落。

2.宁夏粮食市场10月份,宁夏粮油市场总体供需平稳。

秋粮收购工作启动以来,各类收购主体乐观入市,收购市场活跃,秩序井然。

截止10月底,已累计收购秋粮35.9万吨。

水稻收购价格2.69~2.72元/公斤,玉米收购价格2.21~2.24元/公斤。

成品粮市场供应充分,受市场需求影响,价格涨跌互现,总体保持稳定。

小麦:小麦市场供应充裕,价格连续前期平稳态势,全区收购价格稳定在2.87元/公斤,与上月持平。

中 国粮油市场分析报告

中 国粮油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粮油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粮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市场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物价以及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粮油市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二、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油市场的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在过去的几年里,粮油消费总量稳步上升,尤其是食用油和优质大米、面粉的需求增长较为明显。

从长期趋势来看,消费者对于粮油产品的品质和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有机、健康的粮油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这也促使粮油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

三、消费结构与需求特点(一)食用油在食用油领域,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橄榄油、玉米油等小品种油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消费者对于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加工工艺和品牌信誉更加关注,高端食用油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二)大米大米是中国居民的主食之一,消费者对于大米的口感、品质和产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东北大米、泰国香米等优质品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功能性大米如富硒米、胚芽米等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三)面粉面粉市场的消费结构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普通面粉,专用面粉如面包粉、饺子粉、蛋糕粉等的需求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于面粉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无添加、纯天然的面粉产品更受欢迎。

四、供给状况(一)国内生产中国的粮油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受到耕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因素的限制,部分粮油品种仍需依赖进口。

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保障国内粮油市场的基本供应。

(二)进口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油进口国之一,进口的粮油品种主要包括大豆、棕榈油、小麦等。

进口粮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缺口,但也对国内粮油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五、价格波动因素(一)供需关系供需平衡是影响粮油价格的最基本因素。

当市场供应不足或需求旺盛时,粮油价格往往上涨;反之,价格则会下跌。

中国粮油市场分析

中国粮油市场分析

中国粮油市场分析简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粮食生产及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粮油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国粮油市场的情况。

中国粮食生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稻谷、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河南、湖北、江苏等省份是粮食主产区。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中国粮食消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之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每年的粮食消费量都很庞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品质和多样性的要求也在增加,粮食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中国粮油市场进出口中国的粮油市场进出口规模庞大,主要进口大豆、棉籽油、棕榈油等油脂类产品,主要出口大米、小麦等粮食产品。

中国粮油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全球粮油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粮油市场政策中国政府对粮食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粮食产销政策、粮食价格管理、粮食储备等,以保障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和价格合理性。

政府还鼓励粮食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粮油市场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粮油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

粮食生产者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粮油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政策引导,以推动中国粮油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论中国粮油市场具有巨大的规模和潜力,是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粮油市场的生产、消费、贸易等方面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市场机遇,推动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中国粮油市场的综合分析,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

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

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

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

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

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

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

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

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

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

2009年3月,国内
进口的泰国大米到岸价为3927元/t,比黑龙江市场批发价高33%,比广东批发价高6.3%。

1.2中国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到岸价格比较。

通过比较粮食出口到岸价可以看出,除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高幅攀升阶段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出口至进口国的到岸价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到岸价相差不大,目前美国、泰国粮食出口重新取得一定价格优势。

玉米: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玉米出口优势交替,到岸价相差不大。

以玉米进口地韩国为例,长期以来,中国玉米出口到韩国到岸价基本与美国玉米出口到韩国接近。

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国玉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其出口至韩国到岸价已经低于中国。

2009年3月,国内玉米出口至韩国到岸价为1474元/t,高于美国出口至韩国65元/t(4.6%)。

小麦:近年来,除2007年中期至2008年9月美国小麦出口到岸价迅速提高外,中美两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相差无几。

目前,美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降至1846元/t,低于中国242元/t(11%),而最高时(2008年3月)美国小麦出口韩国到岸价达到3731元/t,高出中国出口到岸价一倍。

大米:通过比较黑龙江、广东和泰国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的到岸价可看出,2008年前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到岸价比泰国大米高20%以上,在2008年泰国大米价格大幅上扬时期,中国大米出口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如2008年5月,我国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到岸价分别约为3559元/t、4569元/t,比泰国大米出口到岸价分别低50.3%、36.2%。

最近,泰国大米价格迅速回落,出口至非洲到岸价为3453元/t,比广东出口到岸价低13%,比黑龙江大米出口到岸价高7%。

2.粮食价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目前,各国粮食进出口关税在0%~8%,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粮食批发价格孰高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及中间成本特别是海运费的变化。

而更深入分析,美国、泰国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种植成本具有比较优势,高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使其粮食单产高于中国,加上补贴政策的不同,决定着两个市场粮食价格存在差距。

2.1海运费是影响粮食进出口到岸价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海运费价格剧烈波动,但总体来看其始终占粮食贸易成本较大比重,2007年底巴拿马型船美国到中国海运费达到77美元/t,占当时小麦、玉米价格的22.5%和47.5%。

2005年以来美国到中国(巴拿马型船)海运费平均为42.3美元/t,占美国小麦、玉米出口离岸价的19%、30%;泰国至中国海运费为29美元/t,是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的10%。

除去海运费因素,2005-2006年,郑州小麦批发价比美国小麦出口离岸价平均高15.3%,2008年9月至今高18.8%;2005年至今,国内玉米批发价比美国玉米出口离岸价平均高25%;2005-2008年,黑龙江、广东大米批发价分别比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高20.8%、34.9%。

由此判断,国际主要市场粮食价格虽然波动剧烈,但是其粮食价格偏低,而海运成本直接导致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