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经济概论

世界农业经济概论
世界农业经济概论

判断:10个*10 单选:15—20 多选:5*2=10 简答:3—4个*5=20 材料分析:论述:2道15-20分

第一、二章

1、世界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世界农业经济发生,发展的规律

2、世界农业经济的理论基础:世界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

3、世界农业经济的概念(狭义):指世界经济体系中在世界范围内超越国界、地区界所进行的农业的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总体。

4、世界农业经济的意义:

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有易于我国建立与完善农业市场机制,应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③加深对农业经济关系的多样性及发展机制的了解与掌握;

④有利于全面正确理解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5、1873年第一次世界性农业经济危机爆发。世界农业经济体系的形成的标志是:第一次世界性农业经济危机

6、【单】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单】世界人口日:7月11日【单】国际牛奶日:6月1日

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世界森林日:3月21日世界水日:3月22日地球日:4月22日

7、战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总趋势: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成反比。

8、战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简答】

战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

①农业比重虽下降,但其重要性在强化;

②战后世界农业增长迅速:a、农业总量增长较快;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提高;

③战后世界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④战后世界农业的市场化:

a、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起点与条件;

b、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市场化的背景下发展的;

c、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

⑤战后世界农业的国际化。

表现为a、农业品国际贸易空前发展b、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在农业发展

⑥战后世界农业的科学化;

⑦战后世界农村的非农化;

⑧战后世界农业企业结构的演变。特征:现代家庭农场的形成与多样化的社会化组织相结合

⑨战后世界农业发展不平衡;

⑩世界日益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世界农业生产

一、世界种植业内部结构:

①粮食类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全世界耕地总面积中的比重和绝对量都有增加;

②在经济作物面积中,油料作物面积趋于上升,糖料作物面积平稳上升,棉麻等纤维作物面积的比重趋于下降;

③发达国家种植业,下降,经济作物面积比重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的种

植业结构变化,恰恰同发达国家的变化情况相反。

二、世界畜牧业内部结构:世界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肉类和鸡蛋都超过谷物的增长速度。

三、世界林业结构:世界森林和林地的面积日趋减少,全世界30亿公顷人均0.62公顷,2/3的林业在俄罗斯;

四、世界渔业结构:在世界渔业结构中,海洋渔业的比重下降,淡水渔业的比重上升;

五、世界粮食生产基本特点:

◆世界粮食发展快,但不够稳定,人均增长63%不稳定性;

◆世界粮食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

a各大洲之间的不平衡:亚洲40%最大,美洲、北美洲占总世界90%;

b在国家之间粮食生产不平衡:美中俄占60%,部分国家不能自给;

c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粮食生产不平衡:1/4人占50%,引出粮食产量问题。

六、谷物类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高粱为主。

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占70%以上,加上大麦占80%以上

七、薯类作物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薯蓣、魔芋等;

薯类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中只占到6%左右。我国种植面积世界第一。

八、食用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花生以及收获籽粒供食用的豆类作物。

大豆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巴基斯坦、中国、阿根廷

九、世界粮食作物的分布:

1、在世界谷物中种植扩展最快的是玉米;

2、小麦世界上种植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北半球(90%在亚、欧北美洲);90%春小麦集中于加拿大、俄国、美国。

3、稻谷的种植遍布世界各大洲,但主要集中在亚洲,亚洲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世界的90%以上。

4、大麦主要产于欧亚大陆;

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玉米生产国,亚洲最大玉米生产国是中国;

6、黑麦、燕麦、小米和高粱单位面积产量低,种植面积较少。

十、世界粮食生产趋势分析【简答】

1、世界粮食生产的现状和趋势:

①世界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发展;A、玉米收获面积所占比重提高;22.57%

②主要粮食品种发展不平衡,表现为:B、稻谷小麦收获面积所占比重下降;

C、粮食收获面积各大洲分布不平衡;

③世界粮食增长减缓而结构矛盾突显,表现为:

A近年来,世界粮食发展步伐逐步放慢,粮食产量增长缓慢;

B近年来,世界粮食产量年度间波动逐渐增大;

C近年来,世界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化;

D近年来,世界粮食生产正面临耕地、淡水资源的制约;

E近年来,世界粮食生产处于一个新的平台时期;

十一、当今世界粮食问题:

1、粮食问题的主要内容:【简答】①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

②粮食贸易不平衡变得更加突出;

③少数发达国家以余粮争夺国际市场,控制(垄断)粮价;

2、前苏联的俄罗斯有“世界粮仓”之称,但由于农业政策失误,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3、WTO框架下我国粮食安全对策:【知道】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加强国际贸易;

●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调整农业保护政策,给予农业以符合国际多变协议有效保护;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十二、油料作物:

1、油脂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类。

2、油料植物分为:多年生植物(油棕、油橄榄、椰子)与1年生植物(油菜籽、向日葵籽、芝麻、大豆、花生),

或者分为油籽与果肉油料;

油籽供榨量占油籽总产量的80%以上。

3、在植物油的构成中,大豆油一直占最大比重(20%),棕榈油所占比例随产量快速增长而提高(16%);

4、从地区看,南美洲的大豆种植面积扩展最为迅速;四个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

进口大豆最多的是亚洲,中国是大豆进口国(世界大豆第一进口国)

5、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现主要产于中国、美国、印度、印尼、非洲的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国;产量不稳。

6、向日葵原产于非洲,现以欧洲种植最多,欧洲的葵花籽产量约占世界的1/3

7、木本油料:多年生植物的种籽或果肉可以榨油,主要是油棕,油橄榄。

十三、天然纤维作物:

1、主要天然纤维:棉花、各种麻类作物、蚕丝、羊毛。

植物纤维动物纤维

在天然纤维总消费量中,以棉花为主,占到50%以上,麻类纤维占20%--25%.

2、印度是棉花古国,中国古代衣服料主要是蚕丝和麻类;

在世界80多个棉花生产国中,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国,消费占世界第三,中国是棉花第一大消费国、生产国,也是净出口国。

十四、糖料作物:我国是世界第三大食糖生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十五、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在发展中国生产,在发达国消费。世界茶叶产量集中在亚洲,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世界三大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是英国。

咖啡原产地在非洲,现在的主产地在拉丁美洲。可可的原产地在拉丁美洲,现在主要在非洲。

十六、草地资源和饲料资源:

世界草地资源有34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26%,是耕地面积的2倍多(耕地占12%)。

畜牧业的草地资源是指种植业或野生牧草及其草类达5年以上的有较大可供放牧的土地,草地资源分为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工草地面积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人工草地面积少,只有127万公顷,不到草原面积的1%,天然草原的牧草质量也欠佳。

世界养鸡业发展很快。2008年毛皮产量:中国第一

2005年世界森林覆盖率老挝最高69.9%,日本次之68.2%,印度0.1%,埃及最低。中国21.2%,世界34.4%

十七、世界森林资源:郁闭度在0.2以上的森林是郁闭林,才算做森林资源;郁闭度在0.2以下的是疏林地

十八、世界森林的分布:

1966年世界林业大会把世界森林分为5个类型:

◆寒带针叶林:分布在北纬45度—70度之间,俄罗斯、瑞典、芬兰、挪威、加拿大、美国、中国东北。

◆温带混交林

◆暖温带湿润林

◆热带雨林

◆干旱林

大量提供木材的生产基地是:北半球的天然针叶林、亚、非、拉美热带阔叶林----薪炭林

世界林业经营合理化措施:

◆原始的林业经营

◆掠夺式开发经营

◆林业的集约化经营,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实现人工造林,扩大森林的后备资源;

②营造防护林;

③对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

④营造速生阔叶林,解决烧柴问题;

当代世界林业的三种模式:

①森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体化经营模式;德国式模式

②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模式;

③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

十九、世界渔业:

1、海洋渔业是世界水产品的主要来源;

2、世界浴场分为公海渔场(世界共有)和沿海国家渔场(沿海大陆架,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二十、世界水产品利用结构:海洋捕捞业、水产养殖业【主要在亚洲沿海国家,大约占世界水产养殖的85%】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世界农业

1、农业自然资源:指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和参加物质能量交换的某些自然资源。

2、农业自然资源的特征:整体性、可再生性、地域差异性

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是:经济在生产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融合。

3、自然资源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作用:【简答】

◆农业土地的总量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农业用地的结构不同,对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结构都有重大影响;

◆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农业自然资源的结构,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全世界水资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公共用水,分别占73%、21%、6%。

5、农业节约用水的措施:【简答】

◆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提高灌溉效率;

◆有效的利用地表水流;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增产和节约用水相协调;

◆加强植树造林和营造农田防护林带的工作;

6、能源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简答】

◆能源的应用是世界农业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前提条件;

◆能源的应用是增加农业产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条件;

◆能源是世界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章:世界农业的技术进步

1、现代农业的产生条件:①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求增多;

②技术条件:现代大机器工业能吧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

③农业自身条件:农产品商品化,更多农产品能够进入市场

2、现代农业的特征: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现代化的农艺技术、社会化和科学化的组织管理。

3、现代农业技术的特性:【简答】

◆现代农业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与现代生物科学在农业中的运用;

◆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特性是物资集约的农业技术;

◆农业是现代化工业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后进部门;

◆现代农业技术要求社会化的农业;

◆现代农业技术在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

4、农业机械化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拖拉机的发明和使用

5、当前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障碍:

◆工业化水平低,不能吸收剩余劳动力;

◆能源条件不具备;

◆地形导致不能推广机械化;

6、【选择】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进程的特点:长期性、不平衡性、技术上的选择性

7、化学肥料:人口、土地资源、化肥使用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化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世界农药总格局是:以除草和治虫为主,以治病为次。

8、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印度的情况可以说明绿色革命的作用于局限性:

◆采用高产品中作为增产措施,确实可以增产;

◆粮食增长推动了农业机械化;

◆推广高产作物品种是有限度的;

◆在贫富悬殊条件下,农业增产所增加的收入,主要落入占有较多优良土地的大农或富裕农民手中,家居了农民间收入的差距;

第六章:世界农业生产组织与社会化

1、小农经济:指以家庭为单位,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满足家庭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农业生产的组织。

2、小农经济的特点:

◆农户的主人是劳动者;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家庭的消费和支付地租及一些税费;

◆生产工具简陋而落后,因而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率很低;

3、家庭农场这种组织形式是当代世界农业组织中效率最高,最具生命力的组织形式。

4、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合作经济组织是如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简答】

◆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合作经济有利于先进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

◆合作经济通过其购销活动而降低农场主要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场主的利润;

◆利于农村地区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信息的传播;

5、合作经济——农业生产社会化的载体

第七章:世界农业劳动力与农村人口

1、城市化出现的四个阶段:

◆城市化阶段◆市郊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

2、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

◆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表现为:

①城市化速度快,引起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

入城市,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老龄化;

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

③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对茶农数量和质量要求高,扩大了农业的市场,促进了农业的加速发展;

④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争夺土地、水和森林资源;

⑤城市化为附近农村提供电、电话、设备维修设施及各种服务,但也提高了附近农场用水和其他费用;

第八章: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

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①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农产品种类均相对稳定;

②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幅度较大;

③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个全球性特点是,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3、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趋势:

①缓慢但持续地增长;

②农产品出口贸易趋向多极化;

③农产品深加工产品贸易额逐步增加;

④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有利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进展;

第九章: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导致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

①国家政策的相对正确和合理;

②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的作用;

③还有与农业实践密不可分的原因,表现为:

◆农业资源分布不同;◆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难度,高于工业部门,且各国发展进度不一致;

2、西欧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和企业制度的内在激励性,是西欧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政府高度的重视和正确的政策;

◆美国的援助和支持;

◆工业对农业的巨大支持;

◆1958年建立和发展的欧共体及其推行的共同农业政策,对西欧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使西欧不得不努力发展农业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

3、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新进展:

①在全面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②高度的农业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③农业劳动力绝对减少;

4、发达国家农业危机的表现和原因:

表现:农产品伸长大量过剩和农民收入的相对下降。

原因:农业生产增长的幅度,远超过需求增长的幅度;农产品需求弹性不充分;政策的负面作用。

5、发达国家农业危机的特征:

①危机时间持续较长,其程度则时缓时烈;

②对农业关联企业的经营有重大影响;

③比其他部门的危机更难“克服”;

6、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农民能取得稳定而不断增加的收入,使农民减少风险,保持正常生产,从而使国民经济得到均衡发展。我国的主要目标是:追求高产、多产为主。

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的比较(差异):【案例分析】

①以西方七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按人均占有农业资源的数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具占有率差距大,导致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③农业生产率的明显差距;

④发达国家农业资源人均占有和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且资源的环境质量也优于发展中国家。

措施:控制人口、保护环境、重视技术、改变国际经济秩序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8页精选文档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世界经济: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2、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3、产业结构“软化”:一个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件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件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4、产业空心化: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5、信息经济: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6、新经济: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9、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竞争。 10、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世界经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几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答: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世界经济萌芽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上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被发现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西欧殖民者运用暴力或超经济强制等手段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 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 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 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 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它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5分) 6、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 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5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答:(1)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2分) (2)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2分) (3)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2分) (4)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2分)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北大经济学院教材 全院必修 经济计量学《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鲁宾费尔德,平狄克机械工业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曼昆北大出版社 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平狄克人大出版社 中级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等人大出版社 世界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宋则行经济科学出版社 专业必修 外国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北大出版社 中国经济史《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箫国亮新华出版社 《资本论》选读《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叶静怡北大出版社 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赵靖北大出版社 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Jeffrey church,Roger ware 清华出版社 信息经济学《The Theory of Incentives》Jean laffont Princeton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教程》吕随启,苏英姿北大出版社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李权北大出版社 分类选修 博弈论基础《博弈论基础》吉本斯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学方法论《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王曙光新世界出版社 经济学名著选读《国富论》等 劳动经济学《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伊兰泊格,史密斯人大出版社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Alfred Field 机械工业出版社 转轨经济学《转型与经济学罗兰北大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王志伟北大出版社 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青木昌彦上海远东出版社 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刘次邦陕西人民出版社 金融经济学导论《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人大出版社 金融市场学《Financial Markets,Industuments and Institution》 Santomero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何小锋中国发展出版社 营销学《营销管理》科特勒,菲利普人大出版社 世界经济专题《全球网络经济》箫琛华夏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朱小平人大出版社 财政学《财政学》刘怡北大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易纳,吴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 公司财务《财务管理学》刘力企业管理出版社 现代金融理论简史《金融学》《数理金融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北大出版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上海人民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陆立军中国经济出版社农业经济学《社会注意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中国农业出版社 房地产经济学《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谢经荣东北财大出版社 人口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云彦中国经济出版社

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萌芽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 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Word版

填空(10*2)单选(5*2)多选(5*3)名解(4*5) 简单(2*10)论述(1*15) 一、填空 1、当今世界的国际三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贸易效应: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3、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分类 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 以资本的来源为标准:官方的资本流动、私人的资本流动 以资本的特性和作用分: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4、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市场的扩大 5、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跨国性 6、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及其基本职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 职能:汇率监督、提供信贷 7、国际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 (1)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2)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8、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 9、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国际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10、跨国公司的分类、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分类:横向型水平型多种经营、垂直型多种经营、混合型多种经营 要素转移效应、国际收支效应、就业效应、主权效应、稳定效用 11、国际分工的主要类型: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 12、国际汇率制度的形式演变: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中心汇率 国际货币的形式演变:金本位、银本位、现代货币 13、金融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资本跃出国界的现象 二、选择 1、历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蒸汽机第二次:发电机第三次: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2、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动机” 理论(罗伯特逊)、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技术差距理论(波斯 纳)、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费农) 新型:规模经济理论(保罗·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理论:重商主义、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李斯特)、新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模型(高德莱)“中心—外围”理论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市场内部化理论(巴克利、卡森、拉格曼)、贺希模式、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战略联盟理论(技术协调论、市场权力论、交易

《农业经济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精心整理农业经济管理_在线作业_1. 一单项选择题 1.城乡人口迁移学说是由哪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来的?()(5.0 分) a 托达罗b 刘易斯c 拉文斯坦d 舒尔茨 d 提高 (5.0 ) a a 6. 按来源,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b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c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d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 7. 按分配形式,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b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c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d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8. 按用途,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b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c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d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9. 按周转性质,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b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c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d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10. 资金的循环是指资金经过四个阶段。化肥、农药处于哪个阶段?()。(5.0 分) a 二 手武装 。(5.0 分) 产力 自给自足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 6. 农业的农学(根本)特征包括()。(5.0 分) 农产品的多样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业生态的平衡性。土地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7.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5.0 分) 植物动物微生物拖拉机

8. 自然环境是农业的依存条件。主要包括()。(5.0 分) 水分和养分气候和热量土地及土壤阳光和空气 9. 农业管理过程的目的是()。(5.0 分) 多打粮食农产品质量物质生产的时效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10. 农业的管理过程就是()生物的生命动活过程。(5.0 分) 强化管理控制服从 一 料d 产b 程。(5.0 分) a 劳动活动b 运动过程c 生命活动d 经济活动 6. 农业中,解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是()。(5.0 分) a 服务业b 畜牧业c 水产业d 种植业 7.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靠()农业。(5.0 分) a 狭义农业b 养殖业c 广义农业d 种植业

美国有农业经济学专业的大学

美国有农业经济学专业的大学 在21世纪世界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形成了以信息化、国际化、协调化、持续化和无周期性经济危机为特征的农业新经济发展模式,代表了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对海外留学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小马过河留学专家,也可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123-267! 农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生产力和投资及国内/国际发展趋势.这包括了很多经济学领域和农业领域的相关知识。 美国开设农业经济学专业的学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宾州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乔治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马萨诸塞大学安默斯特校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田纳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 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 怀俄明大学University of Wyoming

南大网院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

header header end container 课程作业 首页> 课程作业 作业名 称 世界经济概论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 分100 通过分 数 60 起止时 间 2019-10-21 12:52:41至2019-10-21 13:27:29 学员姓名学员成 绩 100 标准题 总分100 标准题 得分 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的体现,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向全球拓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是()(1)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2)市场规则的全球化(3)金融运作的全球化(4)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

?A、(1) ?B、(1)(2) ?C、(1)(2)(3) ?D、(1)(2)(3)(4)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就是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减少,而研究、设计、开发和信息服务等服务性劳动的比重增加,既表现为“硬产业”中科技知识等“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A、内涵式软化 ?B、外延式软化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还是国际驰名连锁店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是( )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反映。 ?A、国际分工 ?B、引进技术 ?C、经济全球化 ?D、劳动输出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内地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造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贴上美国的商标在全球销售。从某一个侧面看,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不吻合的是( )。 ?A、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 ?B、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 ?C、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D、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学员答案:c

金陵科技学院《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

《世界经济概论》 名词解释 1、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以国际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的一种投资行为。 2、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 3、结构性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经济体制内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快的部门便会形成劳动力供应紧张,引起物价的急剧上涨;而发展不快的部门因失业的劳动力不易转移,成为社会上的失业人口,因而使社会出现高物价与高失业并存的停滞膨胀现象。 4、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5、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设立的一项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账面资产,可以作为会员国的储备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以及会员国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 6、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7、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8、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选择题 1、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模式:美国是传统市场经济模式;日本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干预主导型的模式;法国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 3、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 4、发达国家在技术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 5、战后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是水平型分工,特点是 6、特别提款权是IMF创造出来的。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2)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3)实行可调节的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8、紧急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更加现代化 随着我国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农业经济,以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中也更加注重农业产品质量,重视对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同时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关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需要让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更加现代化。 2.信息化应用更加广泛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逐渐渗透到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变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也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推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

水平,以此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农业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生产和管理提供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经济政策提供支撑。农业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也能促进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利用。 3.农业经济日趋产业化 农业经济产业化带动了农业产品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台农业合作政策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农业经济相关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也发展迅速,通过利益联结在一起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大型企业实现了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化,大大提升了农业产品质量,很多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大型企业的生产供应提供了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中,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管理的经济效益。 4.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农业经济体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克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政府部门应该增强对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各种高新农业技术,逐步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新版农业经济论》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新版农业经济论》 [日本]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著 沈金虎、周应恒、张玉林、曾寅初、张越杰、于晓华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9月 定价:25元 目录 中文版序 新版序言 第1章现代世界农业问题 1.1 世界粮食、农业经济的不平衡 1.2 经济发展阶段与食品供需结构 1.3 农工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1.4 三种农业问题 第2章粮食问题的理论 2.1 问题概要 2.2 粮食问题的理论模型 2.3 经济发展模型与粮食问题 第3章农业调整问题的理论 3.1 问题概要 3.2 农业调整问题的理论模型 3.3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农业调整问题 3.4 农业保护的经济学 3.5 农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第4章农业增长与粮食问题的解决 4.1 国际展望 4.2 日本农业发展的宏观展望 4.3 稻作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4.4 技术转移的条件 4.5 “绿色革命”与世界粮食问题 第5章经济发展与农业问题的转换 5.1 经济发展与农业的地位 5.2 历史的展望——农业与财政 5.3 农业政策的性质转变 5.4 战前、战后的基调变化 5.5 农地改革的意义 第6章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 6.1 农业保护的主要手段 6.2 从国际比较看战后日本农业保护的特征 6.3 混乱的农产品国际贸易 6.4 世界农业体制的改革 第7章价格政策的失败

7.1 粮食管理法下的米价政策 7.2 向新粮食法的过渡 7.3 从价格支持向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渡 第8章农业结构改革的挫折 8.1 经济增长与农业结构 8.2 农地制度与技术进步 8.3 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途径 第9章日本农业政策的课题 9.1 自立农业的构想 9.2 阻碍农业自立发展的主要原因 9.3 发展自立型农业经营的努力 9.4 条件不利地区的环境与社会 9.5 食品供给的安全保障 9.6 处在十字路口的日本农业 著者简介 速水佑次郎(Hayami Yujiro, 1932年生) 1956年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毕业。曾先后在农林水产省农业综合研究所、东京都立大学、青山学院大学工作。从2000年起兼任国家开发高等教育机构(FAISID)研究生院Program Director和政策研究研究生院教授。Iowa大学博士。主要著作有《日本农业的增长过程》(创文社,1973年)、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ith Ruttan, V. W., Jho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农业经济论》(岩波书店,1986年)、《发展经济学》(创文《新版发展经济学》(创文社,2000年)、Development Economics: From the Poverty 社,1995年)、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Oxford Press, 2001)、Communities and Marke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青木昌彦, Oxford Press, 2001)等。 神门善久(Godo Yoshishisa, 1962年生) 1984年京都大学农学部毕业,1987年该校农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退,任职于滋贺县立短期大学,现为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农学(农林经济学)博士。主要论文有《对农业经济学的反思》(《农业经济研究》日本农业经济学会,第73卷第2期,2001年)、《农地问题和日本农业》(奥野、本间编《农业问题的经济分析》日本新闻社,1998年)等。 译者是在日本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世界经济概论作业 一不定性选择 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B 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C 垂直型国际分工 D 混合型国际分工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B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 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 仰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A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 扩大了资本积累 C 增加了就业 D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 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B 劳动力短缺 C 经济发展加快 D 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 A 、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B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 、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 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 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 独资经营 B 国有经营 C 合资经营 D 合作经营 E 合作开发 10 跨国公司的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 2.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 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岀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 条件的工业 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 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5.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 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都以高科技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前提;都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的全球化。 6.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 “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 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 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变化,贸易依存度是判断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 指标 7. 重商主义::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产生于16 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岀,增加金银输入。早期重商主 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论 8. 国际金融组织: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超国家性质的,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机构。 二、简答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内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内容:20世纪末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来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现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特点:这次科技革命涉及领域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既在自然科学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又在生产技术上有全面的创新,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 国民经济结构实现了全盘现代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达到新的水平 影响:1、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世界经济的工业化程度得到提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科技革命使先进国家普遍获益。产业内部分工得到发展规模经济收益十分明显3、科技革命使产品日益复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品行优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社会经济调查方法,灵活应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熟练地应用英语收集国外资料和国际交流,能独立和创造性地开展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或专门的经济管理工作,能主持较大型科学研究、探索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2、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3、制度经济与农村发展 4、农村金融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为3年。 2、在职攻读博士,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3、硕博士连续,学习年限为5-6。 四、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由导师和相关研究方

向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3-5人的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可聘请一名副导师协助指导工作。 2、博士研究生应以科学研究为主,少上课。课程学习应密切与科学研究和时间环节相结合。要提高自学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和社会经济调查能力。学位课一般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进入调查研究阶段。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论文需要指定选修和补修课程,可跨学科、跨学校听课。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20学分(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六、实践教育 博士生除进行自己的论文课题研究外,还要兼任教学和科研的助理工作,配合导师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独立进行若干次社会经济调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献计献策,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年开始,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120学时。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50分) 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 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2分) 3、我国目前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3分) 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4分) 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1985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6分) 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7分) 7、改革初期,我国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战略上选择了不同于经典刘易斯模式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个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弊端,主要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 8、近10年来我国农民负担较为沉重。请列出农民负担沉重的至少三个主要方面:费重于税、收费不断攀升、农民负担不均。(3分)(还有:农民负担现金支出压力大;农民暗税负担依然沉重) 9、2001年,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安徽省全省推开,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一项改革”。(3分) 10、列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至少三种主要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基金会。(3分) 11、广州天河区的股份合作制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著称,它最初的股权由集体股、社员分配股和个人现金入股构成。目前被取消有股权是集体股,因为其产权依然不清。(5分)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世界经济格局,作何思考? 一、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 (一)世界经济依然是西方主导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是从总体上看,冲击并未根本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1.经济实力 本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经济实力中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在体现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贷款等方面,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依然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2.科技实力 毫无疑问,各发达经济体仍是全球研发能力最强的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上的巨大优势,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最为重要的凭仗之一。 3.国际经济事务 一国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对世界经济中重要事务的影响力。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中一些重要事务的影响能力,也远远强于发展中国家。例如,发达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就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一方面,由于跨国垄断的大规模发展,发达国家对诸如计算机、汽车、黄金、原油等商品的国际价格,都有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决定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商品价格的发布也基本上来自于发达国家能够控制的市场。不仅如此,主要西方大国由于充当着国际本位货币的发行者,还不断收取高额的铸币税。 (二)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20年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人均GDP日益上升;其二是发展中大国在要素国际流动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其三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发言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经济实力的显着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首的一些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世界贸易组织秘书长候选人甚至已经能够在2013年5月7日击败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所支持的候选人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二十国集团”在经济事务方面的影响力正在超越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而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向发展中国家做了些转移。这一举措意味着,未来发展中国家在这两个组织中发言权的变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相应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