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映异构基本概念
对映异构

第六章对映异构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是一种以三度空间来研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科学,有机分子是立体的,所以在研究它时必须要有立体化学的观念。
目前已发现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一定要从它们的空间排列来解释。
正由于有机分子是立体的,所以会因它们中的各原子在空间排列位置的不同而造成异构现象--立体异构。
前面所讲的构象异构和顺、反异构都是立体异构。
可是构象异构和顺、反异构不同,构象异构可借分子中单键的旋转而互变。
因此很难分离出构象异构体,只能利用光谱分析、热力学计算、偶极矩测量以及X-光或电子衍射证明它们的存在。
而顺、反异构体的互变要通过键的断裂,比较困难,因此能得到纯的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
立体异构除了上面两种以外,这里我们介绍第三种,那就是对映异构(Enantiomerism)。
例如:当我们进行2-丁烯的水合反应时,分离到两种丁醇,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对偏振光的作用上有差异,一个使偏振光向右转(右旋体Dextrorotatory)一个使偏振光向左转(左旋体Levorotatory),转的度数基本上也相同。
它们的结构如按照平面来书写,很难看出有什么两样,都是CH3CH2CH(OH)CH3,可是在空间排列上,它们是不同的,它们互成镜象不重合,所以不是一个化合物,是构型异构体。
由于这两个异构体互相对映,故称为对映体(Enantionmers).又因为它们中的一个要使偏振光向左转,另一个使偏振光向右转,所以也常称为旋光异构体(Optical isomers)。
旋光异构现象是用偏振光来鉴别的,那么什么是偏振光?化合物的旋光性又是怎样测得的?第一节物质的旋光性一、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振动方向与其前进方向垂直。
在普通光线里,光波可在垂直于它前进方向的任何可能的平面上振动。
中心圆点"O",表示垂直于纸面的光的前进方向,双箭头表示光可能的振动方向。
有机化学 第四章对映异构

一、手性和手性分子
例如:乳酸分子
镜子 CO2H C HO H3 C H H CH3 CO2H C OH
存在实物和镜像关系,又不能重叠的一 对立体异构体,互为对映异构体(简称对映 体enantiomer)。
二、手性分子的判断 1.对称面:能将分子结构剖成互为实物和镜像
关系两半的平面(symmetrical plane, 符号为σ)。
C H3 Cl C2H5 H
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
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一个取代基保持不变,其余三个依次换 位,不改变构型。
C H3 H C2H5 同一化合物 Cl
固定甲基,其余 三个顺时针转
C H3 C2H5 Cl H
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将Fisher投影式的书写规定和注意事项可 归纳如下: 横向前,竖向后,含碳原子上下连。
CH2OH D-(+)甘油醛
羟基在右边即为D-型,在左边为L-型。 将其他手性化合物的Fischer投影式与甘油醛的比 较,若手性碳上的取代基写在碳的右边,就称该化 合物为D-型;反之,为L-型。
第二节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法
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Fischer投影式书写规则 :
1、“+”字交叉点代表*C;
2、主链碳直立,编号较小的一端朝上;
3、“横前竖后”
4、多个手性碳以重叠式进行投影。
COOH HO HO C H CH3
COOH
H CH3
COOH
OH
CHO H C OH HO C H CH2OH
HO H
CHO H HO OH H CH2OH
H OH
H OH HO H CH2OH CHO
第七章 对映异构

H S-2-氯丁烷
直接根据Fischer投影式命名的简便方法介绍:
COOH 中 H OH 大 CH3 小 R-(-)-乳酸 CH2Cl 中 HOCH2 HO
COOH H
CH3 S-(+)-乳酸 H
最小基在横 键上,纸面 走向与实际 走向相反.
小
Cl
H S-2,3-二氯丙醇
大
最小基在竖 HOCH2 Cl 键上,纸面 走向与实际 CH2Cl 走向相同. R-2,3-二氯丙醇
—C —O
N C —C ≡N 看作 —C — N N C
Question 4:
1.比较 —C(CH3)3 与 —C≡CH的优先次序.
2.比较
与 —C≡CH的优先次序。
常见基团的先后次序:
—I >—Br > —Cl > —SO3H >—SH > —F >—O—C—R > —OR O >—OH > —NO2 > —NR2 > —NHR > —NH2 > —CCl3 > —CO2H > — C —NH2 > —C—H > —CH2OH > —C≡N > O O >—C≡CH >—C(CH3)3 >—CH=CH2 >—CH(CH3)2 >—CH2CH2CH3 > —CH2CH3 > —CH3 > —D > —H > (孤对电子);
-CH2CH2CH3 > -CH2CH3 > -CH3 -CH2CH2CH3 <-CH-CH3 CH3
H C C C C C H
H
(3) 遇到双键或叁键时,则当作两个或三个单键看待。(重键化单) —CH=CH2 看作 —CH —CH2 C O —C=O H 看作 H C C C C —C≡CH 看作 —C — C—H C C
第七章对映异构

2
有机分子的异构现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异构现象:
异构体(Isomers) 具有相同分子式的不同化合物
构造异构体 (Constitutional isomers) 化合物中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立体异构体 (Stereoisomers) 化合物中原子的排列顺序相同, 但是空间排布不同
(a)以 H 原子远离我们的眼睛,按照与碳相连的原子的原子 序数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列,一个是顺时针方向,一个是逆时 针方向。
F H
Br Cl
Cl
H
Br
F
18
(b)交换一个异构体中任何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得到 其对映异构体,即得到的化合物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 列顺序与以前相反。
上面的例子说明,对映异构现象实质:是基团在空间 的不同排列所引起。但是原子或基团的不同排列与旋光 性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每种异构体的空间排列?
H
H
其他的不存在对映异构现
H
A
象。
38
练习:判断下列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1.
与
2.
与
3.
与
解: 1. 一对对映异构体 2. 同一化合物 3. 同一化合物
39
判断对映异构体的方法
最直接的方法是建造一个分子和它的镜像的模型。观察镜像和 分子是否重叠?
是否有对称面、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寻找手性碳原子(手性中心)。 (但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性碳原子有例外,内消旋体)
15
1) 手性中心、 不对称碳原子
(chiral center, asymmetric carbon)
Cl
H
(整理)第六章对映异构1

第六章 对映异构一、 基本内容本章从不对称物质具有旋光性的现象出发,解释了有机化学中不对称性分子产生旋光性原因。
从立体化学的角度对分子的构型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各种表示构型的方法。
主要有费歇尔投影式、纽曼投影式、楔型式及锯架式。
介绍了手性的概念及如何用对称元素来判断分子有无手性及如何表示手性碳原子的方法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及内消旋体等概念。
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强调了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
二、 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所学的各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多做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基本内容及有关立体化学知识的理解。
包括R/S 命名法、各种表示构型的方法及相互间的转换、对称元素及其操作、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及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及内消旋体等概念。
难点主要体现在对立体化学的理解上。
如表示构型的方法及相互间的转换和反应过程中的立体化学问题。
三、精选题及其解6-1 某化合物溶于乙醇,所得溶液为100 mL 溶液中含该化合物14克。
(1)取部分该溶液放在5 cm 长的盛液管中,在20 o C 用钠光作光源测得其旋光度为+2.1o ,试计算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2)把同样的溶液放在10 cm 长的盛液管中,预测其旋光度。
(3)如果把10 mL 上述溶液稀释到20 mL,然后放在5 cm 长的盛液管中, 预测其旋光度。
解 比旋光度是旋光物质特有的物理常数,用下式表示:t 为测定时的温度(一般为室温,15-30 o C );λ为测定时的波长(一般采用波长为589.3 nm 的钠光,用符号D表示),在此测定条件下得出的比旋光度用[α]D 表示亦可。
(1)将旋光度α=+2.1o 带入上式,得(2)旋光度为α=+2.1o *2=+4.1o(3)旋光度为α=+2.1o /2=+1.05o1 c ( g / mL )l (10 cm)=t[ ]λαα= + 15ol (10 cm ) c ( g / mL )100 / 14+ 2.1o=c ( 14g / 100 mL )+ 2.1 o=ααD [ ]20=l (10 cm) c ( g / mL )6-2 将一葡萄糖的水溶液放在10 cm 长的盛液管中,在20 0C 测得其旋光度为+3.20,求这个溶液的浓度。
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对应异构:两种物质互为镜像,就跟人的左右手间的关系一样,外形相似但不能重合。
我们知道,生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4个原子或基团可以通过4根共价键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
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
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
比如它们的沸点一样,溶解度和光谱也一样。
但是从分子的组成形状来看,它们依然是两种分子。
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的物体那样,看上去互为对应。
由于是三维结构,它们不管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那样,所以又叫手性分子。
定义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一般指烯烃的双键,也有C=N双键,N=N双键及环状等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也用 cis- 来表示。
反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侧的为反式异构体,也用 trans- 来表示。
图中Pt(NH3)2Cl2应该没有顺反异构2产生条件⑴分子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⑵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注:同分异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顺反异构是空间构象不同。
但顺反异构属于同分异构。
若双键上两个碳原子上连有四个完全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按“顺序规则”分别比较每个碳原子上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团,若两个较优基团在π键平面同侧者为Z型异构体,在异侧者为E型异构体。
顺反异构体的性质顺反异构体,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顺序以及双键的位置相同,只是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因此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不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反式有较高的熔点,较低的溶解度,且较为稳定。
第三章 对映异构

Cl H H F
旋转 180°
H
结论:有对称中心的分子能和它的镜像重合,没有手性。
(3)对称轴(Cn):穿过分子画一直线,以它为轴旋转一 定角度后,可以获得与原来分子相同的构型,这一直线叫 对称轴。 当分子沿轴旋转360°/n,得到的构型与原来的分子相重合, 这个轴即为该分子的n重对称轴,用Cn表示。
对映异构又称旋光异构或光学异构。
从动物肌肉中提取出的乳酸和糖发酵所得的乳酸,具有 相同的结构式CH3-CH(OH)-COOH。但前者能使平面偏 振光向右旋转,叫做右旋乳酸;后者却能使平面偏振光向 左旋转,叫做左旋乳酸。
旋光性不同的异构体,对人和机体的生理效应和药理效
应常常是不同的。 如右旋维生素C有抗坏血病的作用,而左旋体则没有; 左旋氯霉素治疗伤寒等疾病有效,右旋体则几乎无效。
1. 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则分子是手性分子。 2. 不具有任何对称因素的分子都有对映体存在。 3. 具有手性的分子必定存在对映体。 4. 没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不是手性分子。 二、下列物体哪些是手性的? 钉子,螺丝钉,篮球,你的手,你的脚,你的耳朵。 ³ √ √ ³
³
√
³
√
√
√
§3-3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 旋光度():旋光物质使偏光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称 为旋光度
和溶液的浓度、样品管的长度、温度、光的波长都有关系。
二、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1. 旋光仪的工作原理
Nicol棱镜
WXG-4圆盘旋光仪
α 2. 比旋光度 [ ]λ :表示化合物旋光性的物理常数
t
(1)质量浓度ρB = 1g/mL的旋光物质溶液,放在l = 1dm长
H Cl Cl H H Cl Cl H 。 旋转 90 Cl Cl H H H Cl Cl H H Cl Cl H H Cl Cl H
第6章 对映异构

比旋光度 (Specific Rotation)
t
B l
:旋光度 B :质量浓度(g/ml) l :盛液管的长度(dm)
8
:光源的波长
t :测定时的温度
说明
•比旋光度[]:体现物质特性,可在手册中查到 •一般用钠灯(D)作光源,λ=589.3nm,t=20℃ •物质的旋光度,需要通过改变浓度或者改变盛液管长度 的方式测定两次,才能确定。 •溶液一般为稀溶液,否则测出的α值不准 •若溶剂不是水,则要在后面标出溶剂及相应浓度 右旋酒石酸: (乙醇, 5%)
25
CH3 C HO H CH2CH3 HO
CH3 C CH2CH3 H HO
CH2CH3 C H CH3
S
R
R
S
≡ ≡
A B C
≡
B
B
A
C
D
D
R
D A C
≡
A
D B
26
C
Fischer投影式中R、S的简便确定法: •若最小基团d在竖线上,则a,b,c顺时针旋转为R型, 逆时针为S型; •若最小基团d在横线上,则a,b,c顺时针旋转为S型, 逆时针为R型。 使用费歇尔投影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纸面上转动180°或偶数倍,构型不变。
n
﹡
﹡
I
≡
II
III
IV
关系:对映体:III和IV
内消旋体:I和II
非对映体:I和III,II和III,I和IV,II和IV
33
内消旋体(meso):分子内部形成对映两半的化合物 (有) 内消旋体无旋光性(抵消), 不能分离成光活性物质
mp
(+)-酒石酸 (-)-酒石酸 170oc 170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对映异构本章要点:1、概念: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对映体,内外消旋体,……2、产生原因:根本原因、常见原因3、构型表示:费歇尔投影式;D/L、R/S命名4、对映异构体及数目判断一、基本概念1、旋光性——物质使平面偏振光旋过一定角度的特性;有左旋和右旋之分;物质具备旋光性与否需要通过旋光仪进行测定。
2、旋光性物质——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分左旋体(l或-)、右旋体(d或+)。
3、手性——实物与镜像关系,即只能重合不能重叠。
4、对映异构——构造相同的两个化合物,互呈“实物与镜像”关系,对映而不能重叠,它们对平面偏振光的作用不同,生理活性也不同,称为对映异构体。
因其旋光性上的表现不同,又称旋光异构体。
5、对映异构体特征——构型上互为实物与镜像关系;旋光性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外消旋体——等量的左旋体+右旋体,混合后体系失去旋光性(外因使然),是混合物。
7、内消旋体——分子内存在对称因素使分子不具有旋光性(内因造成),是纯净物。
8、手性碳C——sp3杂化,连接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
9、手性分子——分子内无对称因素(要求掌握对称面),常常是“有且只有一个手性碳”的分子;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存在对映异构体。
10、对称面(σ)——把分子分成实物与镜像关系的面,即平分分子的平面,把分子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个部分,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手性、手性分子、旋光异构体、对映体:bcdabcd 实物镜像两者对平面偏振光作用不同,称为旋光异构体;两者只能重合不能重叠,互为镜像关系,具有手性,是手性分子;因具有镜像关系,又称对映体对称面σ举例(可以有多个):C=CClHClH对称面对称面C=CCl HClH对称面ClHClH对称面C对称面二、分子具有手性的原因根本原因——分子内无对称因素;常见原因——具有手性碳原子。
三、对映异构体的判断手性分子具有对映异构体,故判断有否对映体只需判断是否是手性分子。
1、有且只有一个C ,一定是手性分子。
2、分子内找不到对称因素(掌握对称面),一定是手性分子。
注:有C 不一定是手性分子(内消旋体);无C 不一定不是手性分子(丙二烯型,两端碳所连原子或基团不同时;其余类型略)。
四、对映异构体的构型及表示 (一)费歇尔投影式1、标准费式书写规则:(1)C 处中心,主链直立,1号碳最上;(2)横前竖后进行投影;(3)十字交叉,交点为C ,基团标注。
例题:乳酸CH 3CH(OH)COOH 的标准费歇尔投影式:COOHCH 3C H OHCH 3CH(OH)COOH投影摆放COOHCH 3HOH*标准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立体形象)横前竖后2、非标准费式的转换:①平面内旋转180后相同——同一构型;旋转90(270)后相同——相反构型; ②同一C 上基团互换偶数次后相同——同一构型,互换奇数次后相同——相反构型。
例题:CH 3H OHCOOHCH 3HOHCOOHCH 3H(1)(2)(3)是否是对映体解:(1)式是标准费式,在纸平面上旋转180度后得到(2)式,所以两者为同一化合物; (2)式中甲基与氢互换一次、羟基与羧基互换一次后得到(3)式,同一手性碳上的基团互换偶数次后相同,所以两者为同一化合物;因此,(1)、(2)、(3)貌似不同,实为同一化合物。
(二)相对构型(D/L )及其表示左旋CHO CH 2OHOH HCHOCH 2OH H HO羟基在右是D 型右旋D-(+)-甘油醛规定:表示:L-(-)-甘油醛羟基在左是L 型1、以“甘油醛”的一对对映体为基本对象,人为规定:标准费歇尔投影式中羟基在右的为 D 型右旋的甘油醛,羟基在左侧的为L 型左旋的甘油醛。
2、因是人为规定,所以称“相对”或“D/L ”构型,后证实恰好与规定相符,故沿用至今。
3、其他物质由甘油醛作为底物合成而来,并由此推断D 型或L 型,旋光方向由旋光仪测得。
4、注:①D/L 要求标费,横向上优先大的基团在右为D 型,在左为L 型; ②+/-靠测定,D/L 与+/-没有对应关系;③D/L 存在局限,不能通过甘油醛合成的物质无法判断D/L 构型。
例如:乳酸可以通过甘油醛来合成:COOHCHO CH 2OH OH H[O]COOHCH 2OHH[H]CH 3HOH OH D-(+)-甘油醛D-(-)-甘油酸氧化未破坏骨架,仍为D 型旋光仪测得产物为左旋D-(-)-乳酸还原未破坏骨架,仍为D 型旋光仪测得产物为左旋由此合成得到的乳酸,左旋的是D 型,那么右旋的乳酸就是L 型:L -(+)-乳酸。
乳酸的一对对映体:COOH CH 3HOH COOHCH 3HOHD-(-)-乳酸L-(+)-乳酸 (三)绝对构型(R/S )及其表示1、基本思想:由C 上基团优先顺序确定构型,非人为规定,故称“绝对”或“R/S ”构型,不需要写出标准费歇尔投影式。
2、判断方法:①立体判断:C上基团比出优先,最小的放在离眼最远处观察,剩下的由大到小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
Cadc b假定优先顺序是a>b>c>d,d放在最远,剩下由a到c为顺时针,是R型。
Cab c假定优先顺序是a>b>c>d,d放在最远,剩下由a到c为逆时针,是S型。
②平面判断:写出费歇尔投影式,基团比出优先,“小上下同向,小左右反向”。
小上下同向——最小基团在费式纵向,则剩余基团由大到小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与立体判断法相同。
小左右反向——最小基团在费式横向,则剩余基团由大到小顺时针为S,逆时针为R,与立体判断法相反。
ab cd 假定优先顺序a>b>c>d,d在纵向上,剩余由a到c为顺时针,是R型。
(与立体判断法相同)ad 假定优先顺序a>b>c>d,d在横向上,剩余由a到c为顺时针,是S型。
(与立体判断法相反)(四)相对构型(D/L)和绝对构型(R/S)的注意事项:1、D/L、R/S是两套构型标注方法,没有对应关系;2、构型与旋光方向没有对应关系,即D/L、R/S与+/-之间没有对应关系;3、D/L构型需要写出标费,要从立体角度思考;R/S不需要标费,立体、平面都可判断。
五、旋光异构体数目的判断(要求掌握1~2个C*化合物的判断)(一)概述1、含n个不相同C*的化合物:旋光异构体数= 2n对映体对数= 2n/2外消旋体数= 2n/2注:不相同C*——C*上四个基团不完全相同。
2、含n个相同C*的化合物:旋光异构体数2n注:①相同C*——C*上四个基团完全相同。
②要求掌握2个相同C*化合物的判断:旋光异构体数=3 (1对对映体+1个内消旋体)。
(二)例题1、**CH3C2H5Cl HH Cl(2R,3R)-2,3-二氯戊烷的旋光异构体有多少个解:两个C*上各自的四个基团不完全相同,是不相同的C*,旋光异构体数=22=4:其中,Ⅰ~Ⅱ~Ⅲ~Ⅳ互称为旋光异构体;Ⅰ~Ⅱ,Ⅲ~Ⅳ之间具有物像关系,称对映体,其余为非对映体。
可见:旋光异构体范围大,对映体是旋光异构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物像关系),无物像关系的旋光异构体称为非对映体。
2、**COOHCOOHH OHHO H(2R,3R)-2,3-二羟丁二酸的旋光异构体数目解:两个C*上各自的四个基团完全相同,是相同的C*,旋光异构体数<22:其中,Ⅰ~Ⅱ~Ⅲ=Ⅳ互称为旋光异构体;Ⅰ~Ⅱ为对映体,Ⅲ=Ⅳ为内消旋体(有C*的非手性分子),余为非对映体;因此,(2R,3R)-2,3-二羟丁二酸的旋光异构体数目=3(1对对映体+1个内消旋体)六、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要求:能判别环上C*构型、判断对映体、找出对称面。
例如:1,2-环丙烷二甲酸的旋光异构体有几个1、12**HCOOHHCOOHσ(顺式):1号碳连有“H、COOH 、亚甲基2号碳、2号碳亚甲基”四个不同基团,因此属于C*;2号碳也同理。
1号碳的四基团优先顺序:COOH>2号碳亚甲基>亚甲基2号碳>H,从环下往上观察,从“COOH”到“2号碳亚甲基”,再到“亚甲基2号碳”是顺时针因此是R型;2号碳的四基团优先顺序:COOH>1号碳亚甲基>亚甲基1号碳>H,从环下往上观察,从“COOH”到“1号碳亚甲基”,再到“亚甲基1号碳”是逆时针,因此是S型;该分子中虽有两个C*,但存在一个对称面,因此是内消旋体。
2、**H COOH12(反式):与上题类似,1、2号碳都是C*,均为R 型;无对称面,是手性分子。
3、**H HOOC12也同样,1、2号碳是C*,都是S 型;无对称面,是手性分子。
结论:顺式的是内消旋体,两个反式的(2和3)是一对对映体,故旋光异构体有3个:12**H COOHHCOOHσ**HCOOH12**H HOOC12内消旋体对映体验证:1,2-环丙烷二甲酸具有两个相同的手性碳,故有:旋光异构体数= 3 :一对对映体 + 一个内消旋体说明:联苯型、螺环等其他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异构分析、以及对映体的拆分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