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立体化学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立体化学

第三章
立体化学
Stereochemistry
主要内容
• 一、手性和手性分子
• 二、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的立体化学
• 三、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的立体化学
• 四、 构象与构象分析
• 五、 立体化学的应用
构造 (Constitution)
官能团异构 碳骨架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互变异构
分子式相同,原子 的成键顺序不同。
二、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的立体化学
1、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对应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的构型和描述
注意:分子的旋光度符号和构型(D,L)之间没 有简单的关系。不是都象甘油醛那样D-是右旋, L-是左旋;例如,L-丙氨酸这个氨基酸是右旋的。
2、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对应异构体
例如:
旋光异构体的数目
三、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光活异构体
1.丙二烯型的旋光异构体 (A)两个双键相连
实例:a=苯基,b=萘基,1935年拆分。
(B)一个双键与一个环相连(1909年拆分)
H H3C
COOH H
H CH3
H C CH3
(C)螺环形
H H3C
NH2 H
H COOH
NH2 H
2. 联苯型的旋光异构体
X1 X2
3. 对动态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立体专一反应和立体选择反应 • 立体专一反应是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由立体异构的起始物得出立体异构的不同产 物。 • 立体选择性反应是指:在特定反应中,单一 一种反应物能够形成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 产物,但观察到的是其中一种异构体的形成 占优势。
某些立体专一反应
对烯的立体专一加成反应:
5 6 3 4 2 1
0.18nm 4 5 6 1
立体化学
Stereochemistry
主要内容
• 一、手性和手性分子
• 二、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的立体化学
• 三、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的立体化学
• 四、 构象与构象分析
• 五、 立体化学的应用
构造 (Constitution)
官能团异构 碳骨架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互变异构
分子式相同,原子 的成键顺序不同。
二、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的立体化学
1、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对应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的构型和描述
注意:分子的旋光度符号和构型(D,L)之间没 有简单的关系。不是都象甘油醛那样D-是右旋, L-是左旋;例如,L-丙氨酸这个氨基酸是右旋的。
2、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对应异构体
例如:
旋光异构体的数目
三、不含不对称碳原子的光活异构体
1.丙二烯型的旋光异构体 (A)两个双键相连
实例:a=苯基,b=萘基,1935年拆分。
(B)一个双键与一个环相连(1909年拆分)
H H3C
COOH H
H CH3
H C CH3
(C)螺环形
H H3C
NH2 H
H COOH
NH2 H
2. 联苯型的旋光异构体
X1 X2
3. 对动态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立体专一反应和立体选择反应 • 立体专一反应是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由立体异构的起始物得出立体异构的不同产 物。 • 立体选择性反应是指:在特定反应中,单一 一种反应物能够形成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 产物,但观察到的是其中一种异构体的形成 占优势。
某些立体专一反应
对烯的立体专一加成反应:
5 6 3 4 2 1
0.18nm 4 5 6 1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

将下列化合物改写成Fischer投影式,并标出手性碳构型。
COOH C H CH3 Cl
COOH H Cl (R) CH3H3C来自COOH C Cl H
COOH H Cl (R) CH3
顺序最小的原子(或基团)在竖线上, 顺时针排列为R构型, 逆时针排列为S构型。 顺序最小的原子(或基团)在横线上, 顺时针排列为S构型,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 一. 概述 讨论分子的立体形象及与物理性
静态立体化学 质的关系等。 立体化学 动态立体化学
讨论分子的立体形象对化学反应 性的影响及产物分子和反应物分 子在立体结构上的关系等。
• 原子在分子内的空间位置; • 在反应中, 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原子重新组合, 在空间上的 要求条件和变化过程如何及由此如何决定产物分子中各 原子的空间向位?
3) 旋转轴对称因素 (Cn)
H CH3 H CH3 HO H H H COOH H OH COOH
N
H H H CH3
CH3
C2
C2
C3
C2
无
有
无
有
只含旋转轴对称因素的分子是手性分子。
4) 反射轴对称因素(Sn)
Cl H3C H H H Cl H CH3
Cl
Cl
CH3 H
旋转180o
H H3C H H Cl
如何确定一个活性物质是+60o的右旋体还是-300o的左旋体 比旋光度 [] =
t
?
a
C(g/ml) l(dm)
(物理常数)
例:从粥样硬化动脉中分离出来的胆甾醇0.5g溶解于20ml 氯仿, 并放入1dm的测量管中, 测得旋光度-0.76o. 求其比
旋光度。(-30.4o)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3-第三章 立体化学

联苯类化合物
NO2 CO2H
NO2 CO2H
有对称面(能同镜影分子重选),非手性。
NO2 CO2H
CO2H NO2
CO2H NO2
NO2 CO2H
手性分子
6
Br Br 6'
Br
Br
2' 2 Cl Cl
Cl
Cl
(R)-2,2’-二氯-6,6’-二溴联苯
(R)-2,2’-dibromo-6,6’-dichlorobiphenyl
构型异构: 顺反异构: H
Cl CH3 Cl H
COOH H OH CH3 HO
CH3 H
COOH H CH3
H
对映异构:
D-(-)-乳酸 mp: 52.8° 非对映异构: H
H COOH OH OH CH3
L-(+)-乳酸
COOH H HO OH H CH3
构象异构:
H H
CH3 H H CH3
V U X
R R
V W Z W Z
S S
V
V W X W X
S R
U X
U Z
R S
U Z
Y (A)
Y ( B)
Y (C)
Y ( D)
A和B(C和D)为对映异构体,A和C或者D(B和 C或者D)为非对映异构体。
• 对映异构体之间有相同的性质(除了对偏 振光和手性环境),然而非对映异构体具 有不同的熔点、沸点、溶解度、反应性等 物理、化学及光谱性质。 • 多手性中心的分子最多具有2n个异构体(n =分子中手性中心数),但有时分子内存 在着对称面,这时异构体数减少。
今有两试管分别置入(-)乳酸和(+)乳酸,我 们如何知道它们的构型?
NO2 CO2H
NO2 CO2H
有对称面(能同镜影分子重选),非手性。
NO2 CO2H
CO2H NO2
CO2H NO2
NO2 CO2H
手性分子
6
Br Br 6'
Br
Br
2' 2 Cl Cl
Cl
Cl
(R)-2,2’-二氯-6,6’-二溴联苯
(R)-2,2’-dibromo-6,6’-dichlorobiphenyl
构型异构: 顺反异构: H
Cl CH3 Cl H
COOH H OH CH3 HO
CH3 H
COOH H CH3
H
对映异构:
D-(-)-乳酸 mp: 52.8° 非对映异构: H
H COOH OH OH CH3
L-(+)-乳酸
COOH H HO OH H CH3
构象异构:
H H
CH3 H H CH3
V U X
R R
V W Z W Z
S S
V
V W X W X
S R
U X
U Z
R S
U Z
Y (A)
Y ( B)
Y (C)
Y ( D)
A和B(C和D)为对映异构体,A和C或者D(B和 C或者D)为非对映异构体。
• 对映异构体之间有相同的性质(除了对偏 振光和手性环境),然而非对映异构体具 有不同的熔点、沸点、溶解度、反应性等 物理、化学及光谱性质。 • 多手性中心的分子最多具有2n个异构体(n =分子中手性中心数),但有时分子内存 在着对称面,这时异构体数减少。
今有两试管分别置入(-)乳酸和(+)乳酸,我 们如何知道它们的构型?
第三章立体化学

第三章立体化学
CH3
CH3
H
C
C OH HO
H
Ph
Ph
非对称分子 不对称分子
手性分子
对映体 旋光活性
第三章立体化学
不对称分子一定是手性分子 而手性分子不一定是不对称分子
COOH HO H
H OH COOH
左旋酒石酸
COOH H OH HO H
COOH
右旋酒石酸
COOH H OH H OH
COOH
第三章立体化学
两种同分异构体A和B
A和B的连接顺序是否相同
否
是
构造异构
立体异构体
A和B是否具有不能叠合的实物和镜像的关系
否
是
非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
第三章立体化学
构造异构体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C H 3C H 2C H 2C H 3
C H 3C H C H 3 C H 3
C H 2 = C H C H 2 C H 3 C H 3 C H = C H C H 3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C H 3 C H 2 O H C H 3 O C H 3
OO
O HO
C H 3 C C H 2 C O C H 2 C H 3 C H 3 C = C H C O C H 2 C H 3
第三章立体化学
立体异构体
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
H 3 H CCCH C H 3
HH H 3 CCCC H 3
第三章 有机立体化学
Organostereochemistry
2010年3月18日
第三章立体化学
1
对映异构体
2
动态立体化学
3
CH3
CH3
H
C
C OH HO
H
Ph
Ph
非对称分子 不对称分子
手性分子
对映体 旋光活性
第三章立体化学
不对称分子一定是手性分子 而手性分子不一定是不对称分子
COOH HO H
H OH COOH
左旋酒石酸
COOH H OH HO H
COOH
右旋酒石酸
COOH H OH H OH
COOH
第三章立体化学
两种同分异构体A和B
A和B的连接顺序是否相同
否
是
构造异构
立体异构体
A和B是否具有不能叠合的实物和镜像的关系
否
是
非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
第三章立体化学
构造异构体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C H 3C H 2C H 2C H 3
C H 3C H C H 3 C H 3
C H 2 = C H C H 2 C H 3 C H 3 C H = C H C H 3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C H 3 C H 2 O H C H 3 O C H 3
OO
O HO
C H 3 C C H 2 C O C H 2 C H 3 C H 3 C = C H C O C H 2 C H 3
第三章立体化学
立体异构体
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
H 3 H CCCH C H 3
HH H 3 CCCC H 3
第三章 有机立体化学
Organostereochemistry
2010年3月18日
第三章立体化学
1
对映异构体
2
动态立体化学
3
高等有机第三章立体化学ppt课件

手性辅剂的去除
在合成完成后,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手性辅剂从目标化合物中去除 。
不对称催化合成策略
1 2
不对称催化剂的设计
针对目标反应设计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不对称催 化剂。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实现
在不对称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反应底物形成特定 的立体构型,实现不对称合成。
3
不对称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通过特定的方法将不对称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 离出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通过旋转晶体收集衍射数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 处理和结构解析。
结构解析与精修
利用直接法、帕特森函数等方法解析晶体结构,并通过最 小二乘法进行结构精修。
核磁共振波谱在确定结构中应用
核磁共振原理
利用核自旋磁矩在外磁 场中发生能级分裂,通 过射频脉冲激发核自旋 跃迁,产生核磁共振信 号。
数据收集与处理
。
拉曼光谱原理
利用光与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拉曼散射光谱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与处理
通过红外光谱仪或拉曼光谱仪 收集光谱数据,并利用计算机 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谱图分析 。
结构解析与验证
根据特征峰位、峰强等参数推 断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和化学 键信息,并通过与其他实验数
据相互验证。
其他实验方法及技术
圆二色光谱
小分子的代谢与排泄
生物活性小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能会因立体构型的改变而影响其生物活 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06
实验方法及技术在立体化学研究 中应用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在确定结构中应用
X射线晶体衍射原理
利用X射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离相互作用产生衍射现象, 通过分析衍射图谱确定晶体结构。
数据收集与处理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可能会因立体构型的改变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在合成完成后,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手性辅剂从目标化合物中去除 。
不对称催化合成策略
1 2
不对称催化剂的设计
针对目标反应设计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不对称催 化剂。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实现
在不对称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反应底物形成特定 的立体构型,实现不对称合成。
3
不对称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通过特定的方法将不对称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 离出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通过旋转晶体收集衍射数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 处理和结构解析。
结构解析与精修
利用直接法、帕特森函数等方法解析晶体结构,并通过最 小二乘法进行结构精修。
核磁共振波谱在确定结构中应用
核磁共振原理
利用核自旋磁矩在外磁 场中发生能级分裂,通 过射频脉冲激发核自旋 跃迁,产生核磁共振信 号。
数据收集与处理
。
拉曼光谱原理
利用光与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拉曼散射光谱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与处理
通过红外光谱仪或拉曼光谱仪 收集光谱数据,并利用计算机 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谱图分析 。
结构解析与验证
根据特征峰位、峰强等参数推 断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和化学 键信息,并通过与其他实验数
据相互验证。
其他实验方法及技术
圆二色光谱
小分子的代谢与排泄
生物活性小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能会因立体构型的改变而影响其生物活 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06
实验方法及技术在立体化学研究 中应用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在确定结构中应用
X射线晶体衍射原理
利用X射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离相互作用产生衍射现象, 通过分析衍射图谱确定晶体结构。
数据收集与处理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可能会因立体构型的改变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第三章 立体化学讲解

优势构象
叔丁基是一个很大的基团,一般占据e键。
某些取代环己烷,张力特别大时,环 己烷的椅式构象会发生变形,甚至会 转变为船式构象
CH3
H
H3C
CH3
C
H
C(CH3)3 C(CH3)3
C(CH3)3 H
椅式
船式 优势构象
一般对优势构象的讨论,只是从取代 基的体积影响进行分析,对于烷基这类基 团来说是正确的。但有时非键合原子间的 其它作用力 如偶极-偶极间的电效应也会 影响分子的构象稳定性。
109o28'
60o
105o
3.3.1Baeyer张力学说
当碳原子的键角偏离109°28′时,便会产生一种 恢复正常键角的力量。这种力就称为张力。键角偏离 正常键角越多,张力就越大。
偏转角度=
109°28′内角
2
N=3 4 5 6 7
偏转角度
24o44’ 9o44’ 44’ -5o16’ -9o33’
…… n个C*
…………
AB+ B-
C+ C- C+ C-
D+D- D+D-D+D-D+D-
…………
2 4
8 16 …… 2n
例如: 一个C* 二个C* 三个C*
R\S RR\SS RS\SR RRR\SSS RRS\SRR RSR\SRS RSS\RRS
(2)非对映体
不呈镜影关系的旋光异构体为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体具有不 同的旋光性,不同的物理性质和不同的化学性质。
立体异构体的定义: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互相连接的 次序相同,但在空 间的排列方向不同而引起的异构体。
3.1 轨道的杂化和碳原子价键的方向性
高等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

高等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化学
contents
目录
• 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 碳原子立体化学 • 手性分子结构与性质 • 立体化学在有机合成中应用 • 立体化学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实验方法与技巧
01
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立体异构现象
立体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的化合 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碳原子手性判断
对称面与对称中心
若一个分子中存在一个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则该分子不具有旋光性。对称面是指能将分子分为两个互为镜像的部 分的平面;对称中心是指能将分子中任意一点与另一点重合的点。
潜手性与非对映异构体
潜手性是指分子中某些基团可以围绕单键旋转而产生手性的现象。非对映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 且不能通过旋转操作相互转化的立体异构体。
感谢观看
。
化学性质差异
手性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表 现出不同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
生物活性差异
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是手性的 ,其生物活性与手性密切相关 ,不同手性分子的生物活性可
能存在显著差异。
手性识别与拆分方法
手性识别
通过对手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其手性特征。常见的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圆二色光 谱、核磁共振等。
构型与构象
构型
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中的相 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空间排列
。
构象
由于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空间排 列,是动态的空间排列。
构型与构象的关系
构型是构象的基础,构象是构型的 动态表现。不同的构型可能产生不 同的构象,而同一构型也可能产生 多种不同的构象。
02
碳原子立体化学
碳原子杂化类型
sp杂化
03
contents
目录
• 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 碳原子立体化学 • 手性分子结构与性质 • 立体化学在有机合成中应用 • 立体化学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实验方法与技巧
01
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立体异构现象
立体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的化合 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碳原子手性判断
对称面与对称中心
若一个分子中存在一个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则该分子不具有旋光性。对称面是指能将分子分为两个互为镜像的部 分的平面;对称中心是指能将分子中任意一点与另一点重合的点。
潜手性与非对映异构体
潜手性是指分子中某些基团可以围绕单键旋转而产生手性的现象。非对映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 且不能通过旋转操作相互转化的立体异构体。
感谢观看
。
化学性质差异
手性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表 现出不同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
生物活性差异
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是手性的 ,其生物活性与手性密切相关 ,不同手性分子的生物活性可
能存在显著差异。
手性识别与拆分方法
手性识别
通过对手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其手性特征。常见的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圆二色光 谱、核磁共振等。
构型与构象
构型
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中的相 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空间排列
。
构象
由于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空间排 列,是动态的空间排列。
构型与构象的关系
构型是构象的基础,构象是构型的 动态表现。不同的构型可能产生不 同的构象,而同一构型也可能产生 多种不同的构象。
02
碳原子立体化学
碳原子杂化类型
sp杂化
03
第三章立体化学基础

2、D/L命名法 这是与(+)—甘油醛比较得出的,故用 这种方法标记的构型叫相对构型。 当一个光活性化合物在发生反应时,只 要不对称中心的键不发生断裂,分子的空 间构型就保持不变。例如:
CHO H OH CH 2OH D-(+)-甘油醛 [O] H COOH [H] OH CH 2OH D-(-)-甘油酸 H CH 3 D-(-)-乳酸 OH COOH
COOH
OH
H
OH
CH3
CH3
例如:(+)- 酒石酸
COOH H HO C C OH H
H HO COOH OH H COOH
透视式
COOH
Fischer投影式
例如: COOH
H C OH Fischer 投影式 HO
CH3
COOH H CH3
CHO H C CH3 Fischer 投影式 H CHO NH2 CH3
H3 C C2 H5 H OH
-OH >-CH2CH3 >-CH3 > H
R-2-丁醇
(3)若手性碳连有含重键的基团时,则可 看作多次与同一原子相连。例如:
-CHO < H,O,O
H3C CHO H CH2OH
-COOH O,O,O
< -CH2SH H,H,S (S>O)
-CHO>-CH2OH>-CH3>H
Fischer规定D-(+)甘油醛的Fischer投影式如下:
CHO H OH CH2OH HO CHO H CH2OH
D-(+)甘油醛
L-(-)甘油醛
羟基在右边即为D-型,在左边为L-型。 将其他手性化合物的Fischer投影式与甘油醛的 比较,若手性碳上的取代基写在碳的右边, 就称该化合物为D-型;反之,为L-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象异构
HH
H
conformational HH H H H
异构现象:由化学键的刚性和方向性引起的
2
3.1 构象与构象分析
• 构象:
由单键旋转所形成的分子中基团在空间不同排列的立体 形象。
是立体异构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层次,是在构造、构型确 定的基础上因为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 在空间的排列。
CH3
H
H
CH3
H
CH3
H3CCH3
HCH3
H
H
CH3
对位交叉式
H
H
H
邻位交叉式
H H
HH
H3C H
H
全重叠式 部分重叠式
构象稳定性: 对位交叉式 > 邻位交叉式 > 部分重叠式 > 全重叠式 最稳定的对位交叉构象是优势构象,能量最低。。
7
正 丁 烷 构 象 分 析 势 能 图
8
注意:并不是任何化合物都是对位交叉构象所占比例 大于邻位交叉构象。
碳链(碳架)异构
构造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constitutional
OH OH OH
isomers
同
官能团异构 CH3CH2OH CH3 O CH3
分 异 构
enantiomers
configurational 对映异构
构型异构
顺反异构
非对映异构
立体异构
stereoisomers
diastereomers 光学异构( 非物象关系)
第三章 立体化学
Stereochemistry
• 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就是空间化学(1874) • 立体化学的任务:研究分子的立体形象及与立体形象相 联系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科学。 • 有机立体化学
1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4
• 一个分子总是要采取能使其总能量为最低的几何形状。最 低能量几何形状有一定程度的张力,其大小决定于它的结 构参数偏离它们的理想值的程度。
• 总的空间能:
E空间=E(r)+E(θ)+ E(ø)+E(d)
• E(r)是与单键伸长或压缩有关的能量增值; • E (θ)是键角变形的张力能;
• E(ø)是扭转张力; • E(d)是由于原子或基团之间非键相互作用结果
产生的能量增殖。
5
• 非键相互作用能E(d)的贡献是最难估算的,它可 以是吸引作用,也可以是排斥作用。
• 伦敦力或色散力:每个原子在另一原子作用下电 子的相互极化作用结果,产生了吸引作用。这种 吸引力称为伦敦力或色散力,伦敦力的变化与核 间距的六次方成反比。
6
(二)非环分子的构象 正丁烷的构象
绕C-2和C-3之间的σ键旋转,形成的四种典型构象。
• 构象分析:
对与构象相关的“能量-含量”关系的确定,以及与化学 和物理性质的关系的研究等,被统称为构象分析。
3
(一) 空间张力和分子力学
• 分子将采取能量最低的几何形状,这种几何形状是通过围 绕单键的旋转而达到的。某一分子依靠键旋转所能达到的 各种几何形状称为构象。
• 许多分子之所以呈现张力,是由于非理想几何形状造成的。 分子将尽可能地利用键角或键长的改变来使能量达到最低 值。但是,这些结构的调整并不能完全补偿非理想成键排 列所引起的不利后果,并且,与根据分子中全部键能简单 加合计算出来的稳定性相比,这些分子的稳定性较低。这 种降低的稳定性称为张力能 。
系C=C-C=O中各原子的共平面性的。重要的异构体是 s-反式和s-顺式构象。
H
H
O
H
H
O
H
H
CH3
HH 丙烯醛唯一存在 的构象s-反式 ;
H CH3 s-反式(73%)
HO s-顺式(27%)
• 当存在不利的范德华相互作用时:
H
H3C
O
CH3 CH3 s-反式(28%)
H
H3C
CH3
CH3 O s-顺式(72%)
10
• 分子内氢键也使邻位交叉式构象比对位交叉式构象稳 定,如邻二醇就有这种氢键,并经乙二醇、丁二醇、 已二醇的IR证实。
H
H
OH
H3C
OH CH3
内消旋
H
H3C
OH
H3C
OH
H
d,l
11
下图各构象的稳定性顺序为:a>b>c。
因a、b中存在氢键,且a中甲基与 乙基相距较远。但如果把乙基换成 体积很大的苯基或叔丁基,其稳定 的构象则为对位交叉式。
醛、酮来说与羰基重叠的是烷基而不是氢,这种情况
在酮中比在醛中更明显。
OH3C HHH EOH HH CH3 F
E比F稳定0.9千卡/摩尔
• 当取代基具有异常的空间要求时:
O
(H3C)3C H
HH G
O
H H 氢重叠构象H比较稳定
H C(CH3)3 H
15
•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1,3-二烯类似,要有利于体
12
• 不饱和化合物
• 围绕烯的sp2-sp3键的重叠式构象占优势是一个普遍现象, 如1-丁烯:
H3C
CH2 H
H
CH2
H3C
H
CH2
H
H
H
CH2 H
H
H HA
H CH3 B
HC
CH3 D
• 构象A和B为重叠式,C和D为交叉式。稳定的旋转异构体
是重叠式构象A和B。构象B(氢重叠式)比A(甲基重叠
式)更稳定一些。焓差大约为0.15千卡/摩尔。
13
• 在1, 3-丁二烯的构象中,两个双键是共平面的,以便使电 子离域时作有效的轨道重叠。1, 3-丁烯的两种共平面构象 称为S-反式和S-顺式。S-反式构象是1,3-丁二烯的最稳定 的构象。
H
H H
H
H
H s-反式
H
H H
H H
s-顺式 H
CH2 H
CH2 H
歪斜式
14
• 羰基化合物的优势构象也是重叠式而不是交叉式,对
16
(三) 环己烷衍生物的构象
• 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椅式,这个椅式比起利用四面体分 子模型所得到的椅式稍微平展一些。与“理想的”椅式构象 60°的扭转角相比,它的扭转角为55.9°,并且直立式C-H键 不是完全平行的,而是向外偏出7°左右。C-C键是1.528Å, C-H键是1.119 Å 和C-C-C角是111.05°。
9
• 在某些卤代烃中范德华力显然属于吸引性的。氯代正丙烷达
成平衡时,邻位交叉式构象略比对位交叉式构象占优势。
HH
Cl
H
CH3
H
邻位交叉式
H
Cl
H
H
CH3
H
对位交叉式
• 在邻位交叉式构象中,甲基和氯之间的距离接近于它们的范 德华半径之和,它们之间有着起稳定作用的伦敦力,邻位交
叉式的能量之所以比较低,认为是这种力作用的结果。
邻位交叉效应:
•
若只从范德华排斥作用考虑,对位交叉式构象应占优势,
但事实上有一些化合物却是邻位交叉式构象占优势。有人认
为有氢键生成产生的稳定作用,但这种解释尚难以被普遍接
受。2-氟乙醇和1,2-二氟乙烷等几乎全以邻位交叉式构象
存在,后者并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将这种有利于形成邻位
交叉式构象为优势构象的效应称为邻位交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