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注射方法

合集下载

藏獒的保定及患病后的四种治疗方法

藏獒的保定及患病后的四种治疗方法

藏獒的保定及患病后的四种治疗方法藏獒生活在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照的西藏,藏獒因为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镜,所以,犬病发生率较低。

然而,近几年藏獒被引入内陆较多,由于环境、气候、温度、食物、饲料管理、生活环境等诸多条件的改变,由此藏獒的疾病也随之而多起来。

由于不同的病情,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现就藏獒疾病的治疗方法加以说明。

一、藏獒的保定藏獒是犬类中最凶猛的大型犬.在治疗时如保定不好就会伤人或伤犬,因此必须保定好才能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多么驯服的獒犬,只要发生敌对情绪时它便会翻脸咬人,甚至咬它的主人。

犬虽然有病本应该治疗,但它对治疗并不理解:因为治疗犬病时,特别是对那些雄性藏定要用绷带或绳索在治疗台上保定牢靠,防止咬人伤人特别是犬嘴一定带上护罩。

如图所示。

二、治疗方法1.自食投药法如果病犬有食欲,投喂的药物又无特殊异味,可用自食投药喂药前,将所给的药物研成细粉末,混于犬的食物中,任其自食,投喂药时,如果是几只犬一起食药,应分开单独进行,防止因有的吃药多而中毒,有的吃药少起不到治疗作用。

特别是在药拌得不均匀、几个犬同时吃食的情况下,则更容易造成多食或少食药物的现象,因此,一定要分只分食具,单独喂给。

2.舐食投药法当病犬食欲不佳,药的异味又特别大,可将药物研成细粉末,混入肉汤、牛奶、白糖或蜂蜜中,让犬自行舐食。

在投给药物时,为了让犬将药舐净,投给的食一定尽量少,这样才能使犬将药全吃掉。

3.投药器投药法当病獒拒食,用药剂量又大时,可先将犬保定牢靠,防止咬伤人,损伤犬,而后,再使用投药器强行投药方法是:特制一个特殊的中间带孔的硬木棒让犬咬住,把人工导管(胃管)通过小孔由口腔经食管插人到犬的胃内,另一端接上装好药液的注射器将药液缓慢地注入胃内。

在灌注药前,首先将灌药一头的导管,放在水盆中,看管口有没有气泡出现,若有气泡出现,说明药管没插到胃中,而插到肺中,此时应拔出导管得新插入,否则药灌入肺中,犬会因肺中有水致死。

四联疗法是哪四种药以及服用方法

四联疗法是哪四种药以及服用方法

四联疗法是哪四种药以及服用方法四联疗法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

四联疗法包括四种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服用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四联疗法所包含的四种药物以及它们的服用方法。

首先,四联疗法中的第一种药物是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是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

化疗药物的服用方法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行。

在接受化疗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且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第二种药物是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是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更为精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

靶向药物的服用方法通常是口服的方式,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并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第三种药物是免疫治疗药物。

免疫治疗药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

免疫治疗药物的服用方法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并且需要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最后一种药物是辅助药物。

辅助药物通常是用来缓解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辅助药物的服用方法根据具体的药物而定,有些是口服,有些是注射,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

总的来说,四联疗法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多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来杀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服用方法,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并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希望通过四联疗法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也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胸腔穿刺术[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者,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准备工作] 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

2.有药物过敏者,需做普鲁卡因皮肤试验。

3.器械准备:胸穿包、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椅子、痰盂。

如需胸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操作方法]1.病人体位: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两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

2.穿刺点定位:胸腔穿刺抽液:穿刺部位宜取叩诊实音处。

一般选择: A.在肩胛下角线7〜9肋间。

B.腋后线7〜8肋间。

C.腋中线6〜7肋间。

D.腋前线5〜6肋间穿刺。

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 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

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3.消毒:分别用碘酒、乙醇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 。

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以2mL 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2mL ,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选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

进针应沿麻醉部位经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

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位胶管的止血钳后即可抽液。

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6.术后处理: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 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

2. 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

阿奇霉素在四种输液中配伍稳定性分析

阿奇霉素在四种输液中配伍稳定性分析

阿奇霉素在四种输液中配伍稳定性分析作者:毛慧琴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62-01【摘要】目的考察阿奇霉素在四种输液中配伍稳定性。

方法将阿奇霉素分别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

采用硫酸呈色分光光度法在4℃,25℃下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阿奇霉素含量,同时观察其外观并测定pH值。

结果7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变化,pH值及阿奇霉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阿奇霉素可以与四种输液在7h内配伍使用。

【关键词】阿奇霉素配伍稳定性硫酸呈色分光光度法临床上常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钠盐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目前2000版中国药典[1]中规定阿奇霉素含量测定方法为微生物法,但微生物法操作繁琐且检测时间长。

阿奇霉素缺乏分析上很好利用的紫外光吸收区,一般采用末端吸收波长进行检测。

硫酸呈色分光光度法具有专属性。

为配合临床治疗,我们采用硫酸呈色分光光度法对阿奇霉素与四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UV-756FW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仪器厂);PHS-2F型数字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HH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中大仪器厂)。

1.2 试药阿奇霉素标准品(由苏州长征一凯欣制药,批号:050103);芙琦星(苏州长征一凯欣制药,批号为20050107);5℅葡萄糖注射液(5℅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安微丰原制药厂,批号分别为05030805,05042103,050620),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针)(江苏鹏鹞制药厂,05041304);NaH2PO4(分析纯);NaOH(分析纯);H2SO4(分析纯);乙醇(分析纯)。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4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4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4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葡萄糖、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醋酸林格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首先介绍了奥美拉唑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然后详细阐述了配伍稳定性的概念、重要性和评估方法。

接着分别分析了奥美拉唑钠与葡萄糖、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醋酸林格注射液的相容性研究,总结了相容性的结果和结论。

最后比较了奥美拉唑钠在不同注射液中的相容性差异和原因,并探讨了相容性比较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奥美拉唑钠的相容性较好,但在醋酸林格注射液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相容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药物的配伍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奥美拉唑钠;配伍稳定性;注射液;相容性引言:近年来,注射液在临床用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药物的配伍是注射液制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错误的配伍会导致药物不稳定、降低疗效、产生不良反应等问题。

奥美拉唑钠是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抑酸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

然而,奥美拉唑钠在注射液制剂中的配伍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本文将分别从葡萄糖、氯化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和醋酸林格注射液两个方面,探讨奥美拉唑钠在不同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一、奥美拉唑钠概述奥美拉唑钠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2],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

其药理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质子泵的H+/K+ 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达到减少胃酸和胆汁反流的效果。

奥美拉唑钠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亲和性,能够在酸性环境下迅速转化为活性形式,持续抑制质子泵。

奥美拉唑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胃肠道损伤等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奥美拉唑钠也可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预防胃肠道出血等方面。

二、配伍稳定性的概念和重要性1、配伍稳定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配伍稳定性指的是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其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是否会发生改变,包括颜色、溶解度、药物浓度、药效等方面的变化。

疫苗安全接种预防接种操作培训课件

疫苗安全接种预防接种操作培训课件

5、接种场所符合要求
(1)接种门诊设置至少是合格标准化预防接 种门诊或示范化(数字化和智慧化)预防接种 门诊。
(2)接种门诊分区要合理:设取号候种室 (区)、预检登记(微机)室(区)、接种室、 留观室(区)、冷链室(有条件的配置空调)、 资料室。
(3)接种流程:取号处→预检→登记录入接 种信息→接种→入微机打证签字→留观。
先复温、服苗前后30分钟内均不能喂奶。 (2)、皮内接种的卡介苗选择左上臂外侧三角肌
中部略下处。 (3)、皮下接种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
苗、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 苗等,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4)、肌肉注射的百白破、白破、乙肝、IPV、 HIB、狂犬疫苗等,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 外侧中部;千万要注意回抽无血才能推注,回抽有 血要拔出另选部位重新接种。
2、暂缓接种 出生体重<2.5 kg 的早产儿,暂缓接种卡介苗。待体重 ≥2.5 kg,生长发育良好,可接种卡介苗。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接种
接种建议
支气管哮喘不是预防接种的禁忌。
1、 可以接种 哮喘的缓解期(长期维持吸入哮喘药物包括低剂 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且健康情况较好时应按免疫规划程序进 行预防接种。既往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MMR)来自 于鸡胚,对蛋类食物过敏的哮喘儿童,接种MMR、流感疫苗 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目前 MMR 疫苗来自于鸡胚成纤 维细胞,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明显降低,如对蛋类严重过敏的 哮喘儿童,可在有抢救设备的场所和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接种。
(4)一、二类疫苗公示,咨询电话,投诉电 话。
6、接种人员形象要求
(1)预防接种人员应穿戴工作衣、帽、口 罩、干净整洁并佩戴上岗证,接种前双手 要清洗干净。

母兔催情交配四种方法

母兔催情交配四种方法

母兔催情交配四种方法
兔子养殖过程中,采用人工催情的方法,提高母兔发情增加交配及受孕几率。


兔催情交配有以下四种方法可以参考。

一、激素催情
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次100单位;也可静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次80单位,2-3天后即可发情配种。

二、挑逗催情
先让公兔与其追逐挑逗,纠缠多时后送回原笼。

经过8小时后,母兔外阴变红,
呈发情表现,这时交配容易成功。

一般早晨催情,晚上交配。

三、按摩催情
将母兔慢慢抓起,抚摸几遍,使它安静,再用手指轻柔地按摩阴部l-2分钟。


免外阴部出现发情表现,随即放入公免笼中交配。

四、拍阴催情
交配前,用左手提起母兔尾巴,右手以快速的频率,拍其阴部,使母兔产生交配
时感觉,到母兔自愿举臀时,随即送入公兔笼内交配。

abvd方案化疗具体用法

abvd方案化疗具体用法

ABVD方案化疗具体用法什么是ABVD方案化疗?ABVD方案(Adriamycin,Bleomycin,Vinblastine,Dacarbazine)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的化疗方案。

ABVD方案化疗包括四种药物的组合使用,每种药物都有特定的作用机制,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ABVD方案化疗的具体用法因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下面将逐步介绍ABVD方案化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Adriamycin(A)的使用Adriamycin是ABVD方案化疗中的第一种药物。

它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阻断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Adriamycin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通常在医院内进行。

•剂量:Adriamycin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5-40毫克。

剂量会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调整。

•频率:Adriamycin的使用一般为每21天一次,每个周期中的第1、15天进行治疗。

第二阶段:Bleomycin(B)的使用Bleomycin是ABVD方案化疗中的第二种药物。

它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干扰癌细胞的正常功能。

Bleomycin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剂量:Bleomycin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每周10-20单位。

剂量会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调整。

•频率:Bleomycin的使用通常是每个周期的第1、15天进行治疗。

第三阶段:Vinblastine(V)的使用Vinblastine是ABVD方案化疗中的第三种药物。

它通过阻断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Vinblastine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剂量:Vinblastine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4-6毫克。

剂量会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临床疗效进行调整。

•频率:Vinblastine的使用一般为每21天一次,每个周期中的第1、15天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注射方法
肌肉注射 Intramuscular, IM
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通常为了治病。主要适用于: 1、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 2、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3、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吸收途径: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 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随静脉血入 右心房,再入右心室,经肺循环后回到左心房,再左心室,进入 体循环,到达肝脏,代谢出活性成分,再随血流达到全身或病灶。 若不需代谢即有活性,就不需进入肝脏就能直接到全身。
注射部位 大动物与犊、驹、羊、犬等多在颈侧及臀部;
猪在耳根后、臀部或股内侧;禽类在胸肌部或大腿部。但应避 开大血管及神经径路的部位。
皮注射
就是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 液,发挥药效作用,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凡是易溶解、无强刺激 性的药品及疫苗、菌苗、血清、抗蠕虫药( 如伊维菌素)等,某些局部 麻醉,不能口服或不宜口服的药物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均 可做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
• 注射部位多选在皮肤较薄、富有皮下组织、 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大动物多在颈部两侧; 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羊在颈侧、背胸侧、 肘后或股内侧;犬、猫在背胸部、股内侧、 颈部和肩胛后部;禽类在翼下。
注射方法
• 术者抽取药液,排出气泡,注射针安装牢固。动物实行 必要的保定,局部剪毛、消毒。注射时,术者左手中指 和拇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同时用食指尖下压使其呈 皱褶陷窝,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从皱褶基部陷窝处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针头的 2/3(根据动物体型的大小,适当调整进针深度),此时 如感觉针头无阻抗,且能自由活动针头时,左手把持针 头连接部,右手抽吸无回血即可推压针筒活塞注射药液。 如需注射大量药液时,应分点注射。注完后,左手持干 棉球按住刺入点,右手拔出针头,局部消毒。必要时可 对局部进行轻轻按摩,促进吸收。当要注射大量药液时, 应利用深部皮下组织注射,这样可以延缓吸收并能辅助 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注射方法
动物适当保定,局部常规消毒处理。左手的拇指与食指轻压注 射局部,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内。 一般刺入2~3cm (小动物酌减),尔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握住露 出皮外的针头结合部分,以食指指节顶在皮上,再用右手抽动 针管活塞,观察无回血后,即可缓慢注入药液。如有回血,可 将针头拔出少许再行试抽,见无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注射完 毕,用左手持酒精棉球压迫针孔部,迅速拔出针头。
静脉注射
就是用于大量的输液、输血;或用于以治疗为目的 的急需速效的药物( 如急救、强心等 );或注射药物 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又不能皮下注射,只能通过静 脉内才能发挥药效的药物。
注射部位
• 部位 牛、马、羊、骆驼、鹿等均在颈静脉 的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猪在耳静脉 或前腔静脉;犬、猫在前肢腕关节正前方 偏内侧的前臂皮下静脉和后肢跖部背外侧 的小隐静脉,也可在颈静脉;禽类在翼下 静脉;特殊情况,牛也可在胸外静脉及母 牛的乳房静脉。
注意事项
• 刺激性强的药品不能做皮下注射,特别是 对局部刺激较强的钙制剂、砷制剂、水合 氯醛及高渗溶液等,易诱发炎症,甚至组 织坏死。 大量注射补液时,需将药液加温 后分点注射。注射后应轻轻按摩或进行温 敷,以促进吸收。长期注射者应经常更换 注射部位,建立轮流交替注射计划,达到 在有限的注射部位吸收最大药量的效果。
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与其他治疗注射相比,其药液的注入量少, 所以不用于治疗。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变态反应诊断。 准备 小容量注射器或1~2ml特制的注射器与短针头 部位 根据不同动物可选在颈侧中部或尾根内侧。
注射方法
• 按常规消毒,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左手绷紧注射部位,右 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5°角刺入皮内。待 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柱,右手推注 药液,局部可见一半球形隆起,俗称“皮丘”。注毕,迅 速拔出针头,术部轻轻消毒,但应避免压挤局部。注射正 确时,可见注射局部形成一半球状隆起,推药时感到有一 定的阻力,如误入皮下则无此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