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护理操作规范

静脉注射法护理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用药史、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和管壁弹性。
3.评估注射过程中局部组织有无肿胀。
4.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操作要点。
L核对药物和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5.穿刺部位上方约5〜6cm适宜处扎止血带。
6.消毒皮肤。
7.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静脉。
8.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后缓慢注入药液。
9.拔针,轻压进针部位3~5min0
(三)指导要点。
L告知患者静脉注射的目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注射过程及注射后若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四)注意事项。
L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3.推注剌激性药物时,须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穿刺。
4.注射过程中,间断回抽血液,确保药液安全注入血管内。
5.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以适当速度注入药物,推药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反应。
6.凝血功能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
静脉注射法操作方法

静脉注射法操作方法静脉注射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直接输送到人体的静脉内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循环系统,使其迅速起效。
静脉注射也常用于输液、给予营养物质和血液制品,以及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
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 确定注射的药物和液体,检查药物的标签,确认正确的药物、剂量和容量。
- 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 准备一个无菌的工作台并清洁它。
2.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 通常情况下,手臂上的静脉是首选,特别是位于脚踝以上的前臂静脉。
- 在有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其他部位的静脉,但必须小心避免损伤到动脉、神经和其他重要结构。
3.准备注射设备:- 准备一个干净的注射器或针头,确保其没有任何损坏或污染。
- 根据所需的液体量和注射药物的黏稠度选择适当的注射器。
4.准备静脉注射位点:- 使用无菌酒精棉球清洁注射位点,通常是手臂上的前臂内侧。
- 以放射状方式将酒精棉球从注射位点向外移动,确保清洁整个注射位点。
5.穿刺皮肤并找到静脉:- 握住注射器或针头,以30至45度的角度插入皮肤。
- 当感到一定的阻力时,表示已经进入皮下组织,此时需要稍微调整角度,以减小进一步的阻力。
- 当血液进入注射器或针头时,表示已经进入静脉。
6.确认位置和抽血:- 缓慢抽回注射器的活塞,以确保已经成功进入静脉。
- 如果没有看到血液进入注射器,可能是由于没有进入静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停止穿刺移动注射器或针头,然后重新选择静脉位点。
7.注射药物:- 缓慢注射药物,通常每分钟不超过10毫升。
- 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及时停止注射。
8.注射后处理:- 确保将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医疗废物容器中。
- 清洗双手,并将废物容器放入合适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静脉注射是一种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操作,因此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来进行。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务必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总结起来,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准备注射设备、准备静脉注射位点、穿刺皮肤并找到静脉、确认位置和抽血、注射药物以及注射后处理。
注射法名词解释

注射法名词解释注射法是一种将药物或其他液体通过注射器等设备直接注入人体体内的方法。
注射法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提供营养、注射疫苗等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射法名词的解释:1.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针头直接注入静脉血管。
静脉注射可以快速将药物送达全身,起效迅速,适用于紧急情况或需要迅速效果的治疗。
2. 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肌肉中。
肌肉注射可以使药物迅速吸收,并逐渐释放到全身。
常见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部、大腿外侧等。
3.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皮下注射一般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吸收缓慢且稳定。
4. 脊髓腔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脊髓腔。
脊髓腔注射常用于脊髓脑膜炎、麻醉等治疗。
5. 膀胱注射(Intravesic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膀胱内。
膀胱注射可以用于治疗膀胱炎、肿瘤等疾病。
6. 关节腔注射(Intra-articular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关节腔中。
关节腔注射可用于治疗关节疾病,如关节炎、关节损伤等。
7. 深静脉注射(Deep Vein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深静脉中。
深静脉注射一般使用导丝等设备,适用于投药在深静脉系统所需的场合。
8. 局部注射(Loc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局部病变区域。
局部注射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如皮下、皮内注射等。
注射法在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药物的直接输送,提高药物的效果和吸收速度,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分解和代谢的过程。
然而,注射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和限制,如可能引起感染、出血、注射部位疼痛等副作用,所以在注射前应注意消毒、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说课稿 静脉注射法

说课稿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向人体静脉内注射药物或液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静脉注射法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并发症。
一、静脉注射法的定义静脉注射法是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直接注入体内,以达到快速、有效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比其他给药途径,静脉注射法具有快速、直接、可控性强等优点,常用于急救、手术、重症监护等情况。
二、适应症静脉注射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急需快速起效的情况,如急救、心脏骤停等。
2. 需要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情况,如抗生素治疗、化疗等。
3. 需要长时间持续给药的情况,如重症监护、麻醉等。
4. 无法通过其他给药途径给药的情况,如口服不可行、肌肉注射不可行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洗手、佩戴无菌手套,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外观等。
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操作过程,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暴露注射部位。
3. 寻找合适的静脉:选择适合注射的静脉,常用的部位有手背静脉、前臂静脉等。
4. 皮肤消毒:用消毒液消毒注射部位,保持无菌环境。
5. 固定静脉:用一只手将静脉固定住,使其不易滑动。
6. 穿刺静脉:用一根无菌针缓慢穿刺静脉,注意避免穿透静脉。
7. 确认位置:抽回一小部分血液,确认针尖在静脉内。
8. 缓慢注射药物:将药物通过注射器缓慢注入静脉内,注意注射速度。
9. 拔针及处理:注射完成后,缓慢拔出针头,立即进行局部按压止血。
10. 观察及记录:观察患者的反应,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剂量等信息。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感染。
2. 注射前应仔细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外观等,避免使用过期或有异常的药物。
3. 注射时应注意注射速度,过快的注射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4. 在注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操作完成后,应妥善处理废弃物,保持环境整洁。
五、常见的并发症1. 静脉炎:静脉注射过程中,如果未能保持无菌环境或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静脉炎。
静脉注射法操作流程

静脉注射法操作流程
静脉注射是指将药物溶液注射到静脉内,以快速、直接地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循环系统。
以下是静脉注射法的操作流程:
1.检查医嘱,确认药品名称、规格、剂量、速度等信息。
2.排空药品注射器内的空气,吸取所需的药物。
3.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可选择手背静脉、腕部静脉、肘窝静脉等。
4.消毒穿刺部位,避免感染。
5.采用穿刺技术,在穿刺部位找到静脉,并确定针尖位置。
6.放缓呼吸,轻轻将针头插入静脉内,注射药物。
7.注射完成后,保持针头稳定,收回注射器,用消毒棉球进行消毒。
8.在注射结束后,观察病人的情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剂量、速度、频率等应当严格控制。
2.选择穿刺部位时,应注意避免神经、肌肉等重要组织的损伤。
3.应当注意针头的深度,避免穿透静脉壁。
4.注射前、注射期间和注射后应对病人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静脉注射法评分标准

洗手
2
记录时间,签全名
3
质量评价
关爱患者,护患沟通有效
5
操作者综合评价(逻辑性、熟练程度)
5
理论
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10
松止血带、松拳、固定针头,缓慢推药,注射过程中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内
5
注射完毕,用无菌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直至不出血为止。
5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时间
3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适时安抚情绪
3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交代注意事项
3
清理用物,按规范处理
5
检查所备药品及物品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变质、异味、潮解、沉淀、浑浊等
3
评估:病人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肢体活动能力、静脉充盈度及管壁弹性、心理状态、合作程度;询问过敏史,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2
操
作
流
程
核对确认医嘱: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时间、医嘱时间、处方者姓名
3
按医嘱正确抽吸药液,放入治疗盘内,保留药瓶以便备查
5
携用物到床旁,用两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
3
核对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3
①自我介绍(职务、姓名);②解释操作目的、程序;③如何配合;④询问二便
3
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3
铺治疗巾、小垫枕、选择合适静脉、松止血带
3
洗手
2
常规消毒皮肤,稍用力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直径≥5厘米,自然干燥(或等待30 秒)
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技术评价标准

姓名:总得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 术 实 施 要 点
评 分 等 级
存在问题
Ⅰ
Ⅱ
Ⅲ
Ⅳ
Ⅴ
1、操作前评估
(10分)
5
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配合
5
4
3
2
1
5
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5
4
3
2
1
2、.操作步骤
(65分)
5
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5
4
3
2
1
5
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54来自321
20
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20
16
12
8
4
20
选择患者合适的血管,紧止血带,按照无菌技术原则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缓慢注入药液
20
16
12
8
4
10
注射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
10
8
6
4
2
5
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按压穿刺点
5
4
3
2
1
3、指导患者
(15分)
10
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0
8
6
4
2
5
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5
4
3
2
1
4、提问(1~2个问题
(10分))
5
5
4
3
2
1
5
5
4
3
2
1
5、总分
100
静脉注射法ppt课件

静脉注射法
25
静脉注射法
26
管壁弹性、
静脉注射法
17
静脉注射法
18
用物准备
静脉注射法
19
【实施】
• 按医嘱抽吸药物——核对——选静脉——垫 小棉垫——系止血带——消毒皮肤——再次 核对——排气——嘱病人握拳——绷紧皮 肤——进针见回血——推进——两松一固 定——拔针——按压——再次核对——清理 用物——记录
静脉注射法
20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针头进入皮下后,未能一针见血,反复沿静脉穿刺, 易擦伤血管壁,抽吸无回血,注入药物,局 部会疼痛肿胀
静脉注射法
21
穿刺后见回血,但针头斜面部分在 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注药时渗 入药液,局部隆起肿胀
静脉注射法
22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针头刺破对侧血管壁穿刺前未探明深浅针头 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部分在血管内,部 分在血管外,注入药物时,患者感疼痛
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
1
教学目标
1掌握静脉注射常用的静脉 2掌握静脉注射的目的 3掌握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 4熟悉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静脉注射法
2
静脉注射术(IV)
• 定义: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静脉注射法
3
【目的】
1.用于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 或需迅速发挥药效时只适宜用静脉注射 如急救时
静脉注射法
23
刺入过深,穿刺后见回血,针尖 斜面全部穿过血管壁。注入药物 无隆起,但患者有疼痛,药液注 入深部组织
静脉注射法
24
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原则 • 止血带末端向上,以免污染注射部位 • 如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回抽未见回血,应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是从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常用的静脉有四肢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与股精脉。
用物:
1、基础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碘伏、砂轮、棉签、弯盘。
2、注射盘:碘伏、棉签、弯盘、止血带、头皮针、垫枕,胶布。
3、其他: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单及药液。
操作程序:
1、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注射部位静脉是否显露及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
2、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3、在治疗室备好药液
(1)取无菌治疗巾按半铺半盖发铺于注射盘内。
(2)按注射单取药,查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
(3)弹下安瓿颈部药液,用碘伏棉签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痕迹。
(4)用碘伏棉签去锯痕处屑末,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折断,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
(5)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
(6)核对药物无误,将针头斜面朝下置入安瓿内的药液中,按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
(7)抽吸完毕,排尽空气,再次核药物无误,将空安瓿套住针梗,置于预先备好的无菌巾内。
4、整理治疗台。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作好说明。
6、选择合适的静脉,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7、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8、嘱病人握拳,以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静脉固定,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成20度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推进少许。
9、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
10、试抽回血,见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
11、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针眼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至无出血。
12、再次核对无误后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询问病人需要,整理床单位。
13、处理用物。
14、洗手,取口罩。
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5min以内。
仪表5%
服务态度5%
理论要点5%
1、目的
需迅速发生药效,尤其在急危重症时;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只适宜经静脉给药;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
2、注意事项
(1)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宜滑动、避开关节和静脉瓣,而易于固定的静脉。
(2)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血管,应有次序地先下后上,由远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作用、治疗目的,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和观察病人的主诉和体征,以及病情变化。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用已注入少量等渗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先做穿刺,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更换抽有药液的注射进行注射。
评分:
1、用物缺1项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仪表、服务态度1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三查七对缺一项扣5分。
6、违反无菌操作原厠一处扣5分。
7、穿刺失败一次扣5分。
8、正确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不符合要求一项扣10分。
9、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