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周周练(等式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第2課時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1)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4頁的例3、例4和試一試,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3~5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教學難點:會用等式的這一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過程:一、教學例3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等式和方程,今天這節課,將繼續學習與等式、方程有關的知識。

請同學們看這裡的天平圖,你能根據圖意寫出一個等式嗎?提問:現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將天平的一邊加上一個1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會怎樣?談話:現在天平恢復平衡了,你能在上面這個等式的基礎上,再寫一個等式表示現在天平兩邊物體品質的關係嗎?2.出示第二組天平圖,說說天平兩邊物體的品質是怎樣變化的,你能分別列出兩個等式嗎?3.出示第3、4組天平圖,提問:你能分別說說這兩組天平兩邊物體的品質各是怎樣變化的嗎?談話:怎樣用等式分別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變化前的關係和變化後的關係?啟發:這兩組等式是怎樣變化的?她們的變化有什麼共同特點?4.提問: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天平圖,得到了兩個結論,你能用一句話合起來說一說嗎?5.做練一練的第1題二、教學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圖,你能根據天平兩邊物體品質相等關係列出方程嗎?2.講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數的值,要先寫“解”,要注意把等號對齊。

3.完成試一試4.完成練一練提問:解這裡的方程時,分別怎樣做就可以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了。

三、鞏固練習1. 做練習一的第3題2.做練習一的第4題3.做練習一的第5題四、全課小結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五、作業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等式性質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質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 檢驗: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思维导图知识点以及相应练习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思维导图知识点以及相应练习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思维导图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式:表示两个数(量)相等关系的式子。

比如3=3,3+4=7,3a+4a=7a ,4x+5=25,x 2=36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叫做方程。

比如4x+5=25,x 2=36。

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练习一、算一算一、算一算5x+7x 8x+3x+12x 9x-5x 32x-19x-8x4(x+1)+3x 3(2x-3)+5(x+1)6x-(2x-3) 40-(30-5x)小结:化简代数式,也叫做合并同类项,同类的合并,不同类的不能合并。

小结:化简代数式,也叫做合并同类项,同类的合并,不同类的不能合并。

二、填空二、填空1.1. 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 )里画“√”。

)里画“√”。

X+18=36 X+18=36 (( )) x+2 x+2﹥﹥10 10 (( )) 72-x 72-x (( )) x=3 x=3 (( )) 3+4=7 3+4=7 (( )) 2.2. 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 )里画“√”。

)里画“√”。

X+18=36 X+18=36 (( )) x+2 x+2﹥﹥10 10 (( )) 72-x 72-x (( )) x=3 x=3 (( )) 3+4=7 3+4=7 (( )) 3.3. 在这一些式子①在这一些式子①5.25.25.2++x=9.8x=9.8,②,②,②4.54.54.5--4=0.54=0.5,③,③,③5x 5x 5x<<9.29.2,④,④,④x x ÷1.61.6,⑤,⑤,⑤4.24.24.2÷÷3=1.43=1.4,⑥,⑥,⑥7x 7x 7x÷÷7>1.11.1,,⑦5x=1005x=100,,⑧7+m -n=15中,等式有( )),方程有(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专项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专项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专项练习等式与方程2月18日用时:10分钟一、判断以下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等式有:m=2412×1.3=15.6.8+X=8+X方程有:X+5645-X=450.12.X-2.5<1112>a÷m。

ab=0.6Y=0.12.12.5÷2.5.H+0.45>1.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等式是两个数或两个式子相等的关系,方程是带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可以通过解方程来求得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二、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圈出来。

1)X+6=28(X=22)2)如果X+30=50,那么X/2=(10)三、根据图意列出方程1、X-99=12602、120+a=6+a+63、x+15=384、X-43=285、X=256、3.3X-1.2=4+11.4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2月20日用时:15分钟一、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二、解方程1、48-x=16 (x=32)2、120+6=a+6+a (a=114)3、x-16=56 (x=72)4、X-43=28 (X=71)5、X=256、3.3X-1.2=4+11.4 (X=5) 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1、120=a+6+62、x+16=563、x+15=384、X-43=285、X=256、3.3X-1.2=4+11.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月22日用时:20分钟作业要求:1、所有方程必须检验(检验过程简写)2、解决实际问题先分析数量关系(简写),再列方程解答。

一、解方程1、x+46=127 (x=81) 检验:81+46=1272、8x=3.2 (x=0.4) 检验:8×0.4=3.23、x÷0.6=5.4 (x=3.24) 检验:3.24÷0.6=5.44、x÷17=6 (x=102) 检验:102÷17=65、x-0.26=1.26 (x=1.52) 检验:1.52-0.26=1.266、x÷0.4=7.6 (x=3.04) 检验:3.04÷0.4=7.6二、解决实际问题1、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汽车每小时a千米,火车每小时比汽车快6千米。

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苏教版(含答案)

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苏教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运用等式的性质可以(______)。

2.如果m=n,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m+5=n+(________) m-x=n-(________)3.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如果x+4=17,那么x+4-4=17-(______)。

(2)如果3x=12,那么3x+3=12____(______)(3)如果15-x=12,那么15-x+x=12____(______)。

4.要使方程x+19=26的左边只剩x,方程两边应同时(______),方程解是(______)。

5.要使方程y﹣□=1.6的解为y=3.5,则□=________。

6.如果x+1.5=7.5,那么2.1x=(______);如果x-0.25=1.5,那么x-0.3=(______)。

二、选择题7.甲袋有a千克大米,乙袋有b千克大米。

如果从甲袋倒出8千克大米装入乙袋,那么两袋大米同样重。

下面()不符合题意。

A.a-b=8 B.a-8=b+8 C.a-b=8×28.如果x+3=y+5,那么x()y。

A.>B.<C.=D.无法确定9.方程1.8+x=3的解是()。

A.2.2 B.1.2 C.4.8 D.0.610.由x-2.4=0.32,得x=2.72,这个过程叫作()。

A.解方程B.方程C.方程的解D.等式的性质11.方程15.6-x=15.6的解是()。

A.x=15.6 B.x=31.2 C.x=0三、判断题12.若 3.80.8A B -=-,则A B >。

(________)13.在一架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5克的砝码,天平仍保持平衡。

(______)14.因为42+x =55,所以x =55-42。

(________)四、解方程或比例15.解方程。

(1)x -13=37 (2)x +19=25五、看图列式16.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方程的认识与解方程》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方程的认识与解方程》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方程的认识与解方程一、认真填空。

(每空2分,共38分)1.在①20+x+x>70,②3a-b=12,③y+36,④40+40=80,⑤x÷0.35=7,⑥8m=2×90,⑦b-c+a=36,⑧50÷y<2中,等式有( ),方程有( )。

(填序号) 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1)x÷3.2=2.5x÷3.2×□=2.5○3.2(2)8.2-x=2.18.2-x○□=2.1+x3.在解方程5x+6=16.5时,先把( )看作一个未知数,解得5x=( ),再求得x=( )。

4.如果6x=3.6的解也是7+x=m的解,那么m=( )。

5.1根香蕉重( )克,1个苹果重( )克。

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a,则中间的数是( ),较大的数是( )。

7.在○里填上“>”“<”或“=”。

(1)当m=2.1时,6.3÷m○3。

(2)当x=3时,1.3x-0.9○2.4。

(3)当y=5时,2y+5y○42。

8.在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是4,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7.5,那么被除数是( ),除数是( )。

二、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1.与方程3x+5x=56的解相同的是( )。

A.x+3.6=5B.1.5x=6.3C.15.8-x=8.8D.2÷x=8.42.如图,若横行和竖列的计算结果相同,那么图中的○是( )。

A.10B.8C.14.4D.0.33.如果a+b=25,a+a+a+a+b=70,那么a=( )。

A.16B.15C.10D.84.下面选项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未知数的算式是方程B.如果m÷0.2=0.2,则m=1C.6y=0,这个方程没有解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5,个位上的数字是x,这个数可以表示为( )。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苏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苏教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式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练习解方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

2. 新课:讲解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解方程,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巩固等式的性质。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3. 拓展题:研究多步骤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1.填空题。

(填序号)①a×a=100 ②3x+4.5=16.8 ③100-x=0 ④8b-46<15⑤c×6+t=40 ⑥3t=2.6+m ⑦9n-x=50 ⑧3a+b ⑨10n-10m2.看图列方程列方程列方程:列方程:列方程:3.根据所列的方程补充条件(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米,. 方程:4a=58(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8米,,面积为450平方米方程:18.x=450 (3)西瓜重x千克,西瓜和哈密瓜共重7.6千克。

方程:x+3=7.6 4.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列方程:(2)一支钢笔比一个文具盒便宜5元,一支钢笔x元,一个文具盒23.5元。

列方程5.用12,x,5写出4个不同的方程。

,,6.小红家住五楼,她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x秒,她用同样的速度走到家共用了48秒。

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5x=48B. 4x=48C. 6x=487.已知a和b都是非0自然数,并且a+b=100,a和b相乘的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1)x+17=45 (2)x-27=31解:x+17○□=45○□解:x-27○□=31○□x=□x=□2.在括号里找出方程的解,并在相应的方框里画“√”。

(1)x-40=60(x=100□x=20□)(2)6.5+x=10(x=3.5 □,x=16.5□)(3)y-1.5=8(y=6.5□,y=9.5□)3.解方程,并检验x+23=45 x-23=45 4.5+x=7.8 x-65=100 4.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5.如果m=n,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m+5=n+()m-x=n-()6.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7、根铁丝长3.5米,第一次剪去x米,第二次剪去0.15米,这时铁丝比原来短了1.4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与练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与练习》
a+16=b+32 a=b+32-16 a=b+16
拓展练习
练习3: 明明买了1支钢笔和4张贴纸,君君买了1支钢笔和 6支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如果买1支钢笔 和3支铅笔用去的钱同样多,那么1支钢笔的价钱 等于几张贴纸的价钱?
思考:可以先列出等式,再使用等式的性质试试。
1支钢笔的钱+4张贴纸的钱=1支钢笔的钱+6支铅笔的钱
C. 2x-4=20
D.3x+8=23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与练习(2)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梳理
等式 方程
等式
方程
方程的解 解方程
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等式的性质
一般步骤
校园里有75棵松树,是柏树棵数的3倍,校园里有多少棵柏树?
75÷3=25(棵)
弄清题意 找等量关系 列方程求解
检验结果
柏树棵数×3=松树棵数
小英的路程+小婷的路程=总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解:设x秒后两人相遇。
6x+4x=100
(6+4)x=100
10x=100
10x=100
x=100÷10
x=100÷10
x=10
x=10
答:10秒后两人相遇。
稍复杂实际问题
4、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开去,甲车每小时行 6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74千米?
4、小刚今年x岁,小红今年(x+3)岁。再过10年,他们相差 ( )岁。
A. x+3 B. 3 C. x
5、甲、乙两筐苹果,甲筐重32千克,乙筐重x千克。从甲 筐拿4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下列方程中,正 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教科书第1~7页)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判断。

(16分)
1、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

……………………………………()
2、当x=2时,4x比7多1。

………………………………………()
3、x=9是方程x-1=8的解。

……………………………………()
4、解方程:12+x=18.5=18.5-12=16.5。

……………………()
5、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
6、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
7、2x+3y=18不是方程。

………………………………………………()
8、5x=2+3x不是方程。

………………………………………………()
二、解方程。

(3分×6题+4分×3题=30分)
8.5+x=32.6 x-9=4×8 x-6.4=80(检验)
24x=72 x÷1.2=60 1.2x=60(检验)
4x=2 x÷3=24 3x=24(检验)
四、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第1、 2题各4分,其余各5分)
1、男生有24人,女生有y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

2、小刚的体重是a千克,爸爸比小刚重3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74千克。

3、 5年前爷爷比小明大58岁,小明今年x岁,爷爷今年66岁。

4、小红有x个橘子,给了弟弟8个以后,小红和弟弟各有23个橘子。

5、小芳每天坚持跑步x米,今年2月共跑了29千米。

6、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6.4分米。

X分米
7、正方形的周长是36米,边长是x米。

8、一个林场要植1800棵树,平均每天植树x棵,5天后,还剩100棵没有植。

9、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英语文考了86分,数学考了x分,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0分。

10、上学期期末考试,小英语文考了86分,数学考了x分,英语考了96分,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0分。

思考题:若x=2是方程4x+m=2x+7的解,则m的值是多少?(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