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的西北地区

考势预测 1.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西北地 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与气 候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西北地区与 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及该地 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 因素。 3.结合沙尘暴等重要环境问题, 对区内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进行分析和评价。
1.西北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 征。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 律及成因。 3.西北和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 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西北地区的退耕还林、退耕 还牧、防风固沙及环境保护。
(4)重要工业城市:
包头(钢铁、稀土、纺织)、 金昌(有色冶金)、 呼和浩特(毛纺、制糖)、 银川(毛纺)、 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 酒泉(航天)。
例题: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
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
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 三大自然区的 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_________________区。
7、工业发展条件:
(1)农业基础: 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 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 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2)交通运输: 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 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3)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
西北地区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
②主要地形区
82°E 90°E
48°N 44°N
42°N 75°E 90°E
准噶尔盆地
36°N 100°E 120°E
塔里木盆地
45°N 40°N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比较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位于北疆,阿尔泰山 位于南疆、天山与 与天山之间,纬度 昆仑山之间,纬 位 置 较高, 度较低, 向西有缺口的三角形,封闭的椭圆形,海 形状 大西洋水汽可进入, 洋水汽难进入, 地 降水较多 降水极少 形 均海拔500-1000米 平均海拔1000米左 地势 右 暖温带,热量较多 气 温度带 中温带,热量较少 候 降水量 稍多<200毫米, 极少<50毫米
西北自然地理特征

西北自然地理特征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是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自然地理特征最为明显的地方之一。
下面将从地势、气候、水文等方面来探讨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势西北地区的地势起伏不平,丘陵、高原、河谷等地形交织其中。
青藏高原位于西部,海拔高,地势险峻。
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横亘在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之间,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同时,西北地区还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库鲁克塔戈沙漠等大片的沙漠地带,使得整个地区呈现出干旱和半干旱的特征。
二、气候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再加上地势高,降水量较少,导致了干旱的气候特征。
整个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干燥寒冷。
尤其是在沙漠地区,每年的降水量非常有限,极端干燥的气候条件限制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三、水文西北地区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在河流和湖泊方面。
众多的河流从青藏高原流向周边地区,形成了著名的黄河、长江、怒江等。
其中,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河水的流量较大,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此外,西北地区还有一些湖泊,如青海湖、鄂尔多斯盆地的库布其湖等,它们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植被和动物西北地区的植被和动物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干旱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植被和动植物物种相对较少。
在高山地区,主要以草甸和高山植被为主,有少量的针叶林和落叶林分布在河谷和山脚下。
而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则以荒漠灌木和耐旱植物为主。
动物方面,西北地区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野驴、雪豹等。
同时,该地区还是我国的主要草原牧区,养殖业发达,牛羊等畜牧业也是西北地区的一大特色。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势起伏,气候干燥,河流湖泊众多,植被动物资源丰富,这些特征为西北地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各种影响,也使得这片土地的自然风貌更加多样而独特。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自然特征与农业》西北地区PPT课件

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
高山阻隔
河流稀少
多季节河
想一想: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下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特点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气候、水源)
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
牧区分布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 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 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温带草场。贺兰山以 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 分布有高山草场。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植被因素 D土壤因素
5.西北独特的水利工程是( B )
A都江堰水利工程 B坎儿井水利工程 C葛洲坝水利工程 D小浪底水利工程
6.西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B )
A沿铁路公路分布 B沿河流及有水源的地方分布 C沿山脉两侧分布 D分布在盆地中部
7.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 他在旅途中有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B )
西北地区气候特征—— 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气。夏 季高温,降水较少。(夏季全国最热—— 吐鲁番盆地)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 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 西瓜”)
河流
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多 为内流河、湖,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塔里木河、艾丁湖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位 置:贺兰山以东
内蒙古牧区 代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温带草原牧场)
锡林郭勒草原
以贺兰山为界
位 置:贺兰山以西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代表牧场:天山、阿尔泰山、祁 连山的山麓和山坡
新 疆: 山地牧场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 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设计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八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人教版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 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4.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课程推进课前播放视频资料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吧?那你知道具体的意思吗?生:一带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
师:政治素养很不错。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途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中的哪一区域,向西通往中亚乃至欧洲?生:西北地区师:这条路线,它不仅记录了千年之前,驼铃阵阵的传奇;它更见证了今日蓬勃发展的辉煌。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家乡所在的地区,神奇美丽的西北地区。
导入2:两千多年前,张骞首次开拓了驼铃阵阵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繁荣、衰落,仿佛诉说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如今,一带一路再次将这里点亮,又会焕发出怎样的生机与活力呢。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西北地区,了解他的传奇与魅力。
推入新课(一)探路西北西北在哪里?它又是什么样的?首先通过活动探路西北,自主学习西北地区的概况。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38页第一题,完成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以及地形特点,时间三分钟。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旅游业发展前景
要点一
旅游资源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 资源,如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 俗文化、悠久的历史遗迹等。
要点二
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然而,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仍有待提 高。
要点三
旅游业发展前景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旅游服务 质量的提升,西北地区的旅游业具有 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可进一步开 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和推 广,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 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以及风能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历史文化与民族分布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历史文化 遗产和名胜古迹。
该地区民族众多,包括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农业特色
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特色农产品主 要有优质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油料作物以及瓜果等。
工业布局及优势产业
工业布局
西北地区的工业布局呈现出以能源、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为 主导的特点。主要工业城市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
优势产业
西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包括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 等。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洗选、电力热力生 产供应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内陆 河,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内 ,由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 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 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 成。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位于青海省境内,由祁连 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 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6.(2011 年茂名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 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 400 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 200、50 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 材料二:我国西北内陆干旱特征形成要素示意图(图 2-1-4)
B
A
4.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是( )
A.围湖造田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答案】D 5.(2011 年茂名月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排 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 A.遭受水蚀 B.沙漠化 C.盐渍化 D.受到污染 【答案】C
(2)气候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①气温→夏季高温,蒸发 强烈;②降水→年降水量少,土壤干燥;③风→大风日数多, 水分蒸发加快。
【答案】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蒸发 强烈;降水较少,使土壤干燥;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加剧水分 蒸发,易扬沙。
(3)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 的区域,请简要分析原因。
3.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⑩_高__原__,西部是山脉和⑪盆__地___ 相间分布。
4.景观: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⑫干__旱___,由此形 成了以⑬草__原___、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5.东西差异:以⑭贺__兰__山___为界,以东属⑮半__干__旱___的草原 地带,以西属⑯_干__旱__和极端干旱区。
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风力强劲。 ②地形:高山环绕盆地,对水汽有阻挡作用。 ③水文:河流欠发育,物理风化强。 ④植被土壤: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沙质沉 积物。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根本 原因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 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1)简述图中伊犁河谷突出的水文特征。(3分)
①夏季为汛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③冬季河流结冰,出现断流。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2)请结合形态、地势、分布格局等方面来描述伊犁河谷 地形特点,并分析此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10分)
自然环境:降水、气温、植被等方面
温’陆’ 性’
近地面的水汽很少到达中亚及我国西北,
但高空摩擦力小,就仍有极少量能到达。 【结论】天山北坡 能受到来自北冰洋、当这极少水汽遇到我国天山、阿尔泰山等阻挡 大西洋的水汽影响, 迎风坡多地形雨, 时,就会在北坡(西侧)形成迎风坡的地形雨 故降水多。
伊犁河谷植被类型丰富
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壤盐 碱化和风沙危害。因为该区 地处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 降水量,加之不合理的灌溉 致使土壤盐碱化严重;该区 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周围多 沙漠,植被覆盖较差,风沙 危害严重。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注入乌梁素海;大量使用化 肥后的灌溉用水注入乌梁素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 中缺氧,鱼类死亡。
①北部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南部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南 天山山脉,中部中天山山脉把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分布的格局 ②西低东高,向西敞开成半封闭的三角形区域
西北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以伊犁河谷为例
(2)请结合形态、地势、分布格局等方面来描述伊犁河 谷地形特点,并分析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经典例题
2、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区发展种植 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水源 是__________ ,说明 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原因:该地区位于我国 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途径:临近黄河,地势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 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镜铁山 √√ √ 石嘴山
霍林河 元宝山
5.自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
• 煤矿: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石 嘴山(哈密、乌鲁木齐) •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的三分 之二 •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 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石油的生产中占重要地 位,此外还有塔北、塔中油田,以及轮南天然气田 • 河西走廓的金昌,是中国有名的镍都 • 阿勒泰的黄金、和田的宝石也是驰誉海内外的矿产 资源。 • 气象资源:风能(达坂城风力发电站)、太阳能
降水量
干湿状况 地面植被 农业生产
50mm以下←――200mm
←―――――400mm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温带森林
绿洲农业←半干旱草原牧区←半干旱农垦山 地牧场 灌溉农业
地带规律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 尔草原夏季牧草茂盛, 牛羊成群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80°E 90°E 100°E 110°E 120°E
位置: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80° E—120°E,35°N—55°N。 主要包括新、宁、内蒙、甘北部及陕、冀小部。面积约 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民族:主要是汉族,约占人口的3/4,少数民族有内蒙 古、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西北地区的降水特点?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西北地区降水特点
1.西北大部分地区降 水在400mm以下; 2.自东向西由400mm左 右减少到50mm以下 3.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托克逊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地形:山脉盆地相间分布,阻隔 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2.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 气。夏季高温,降水较少,相对集中在 夏季(夏季全国最热——吐鲁番盆地)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 较差都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 着火炉吃西瓜”)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40°N
100°E
110°E
120°E
西北地区的地形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呼伦贝尔草原
⑸ ⑽ ⑴ ⑿ 天山 塔里木盆地 ⒂ 大兴安岭 ⒀ ⑹ ⒁⑾ 塔里木河 内蒙古高原 ⑵ ⑷ ⑼⑺⑻ ⑶
河套平原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吐鲁番盆地
思考:地形对西北地区的气候有没有影响?有何影响?
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沙拐枣
骆驼刺
贺兰山以西多石质戈壁或 沙丘荒漠,植物矮小稀疏
猪毛菜
胡杨及胡杨林景观
芨芨草
梭梭林
3. 植被和土壤:
植被分布自西向东呈经度地带性(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 土壤:荒漠土(黑灰钙土),盐碱化
4.水文: 多内流河、湖 塔里木河、伊犁河、弱水 博斯腾湖、艾丁湖、罗布泊 有没有外流河? 黄河、额尔齐斯河
(3)请简要评价该流 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 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矿产(能源) 资源丰富;草场广布 (草质优良);光照条 件好。不利条件:气候 干旱、水资源缺乏;生 态环境脆弱。
西高东低,且大多大致呈东西走向,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重要地形区特征
•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部风蚀作用显 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 蚀蘑菇等; • 塔里木盆地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 拉玛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沙 丘的新月形沙丘。
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城市分布
• 西北地区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呈带状 或点状,集中在哪些地区,为什么呢? 分布: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平原,沙漠边缘 (山麓)的绿洲,以及铁路沿线的工矿区。 原因: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 农业及工矿业发达,而且交通比较便利。
5.自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
伊敏河 √ √
40°N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 •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80°E
90°E
100°E
110°E
120°E
练习: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单元,分别确定其大 致经纬度位置。
45°N 准噶尔盆地
40°N 塔里木盆地
80°E
吐鲁番盆地
42.5°N
90°E
例题: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
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
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 三大自然区的 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________________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 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 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河流少,内 流河为主
人口多沿河或 山麓水源地分布
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
思考
西北地区各地干旱的程度是否一致?
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
1 4 3
西部 东部
2
区域内部(东西)的自然环境差异
西←――――――――― 东
塔里木盆地←贺兰山←内蒙古草原←大兴安岭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中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