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2017.5.24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拽住(zhuài) 无垠(yín)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ānɡ)B.羸弱(léi) 告罄(qìn) 毋宁(wú) 毛骨悚然(sǒnɡ)C.无虞(yú) 炽热(zhì) 俯瞰(kān) 屏息凝神(bǐnɡ)D.凸现(tū) 蔚蓝(wèi) 溯流(sù) 心有灵犀(xī)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堡垒凛洌耀武扬威海市蜃楼B.拯救稠密语无伦次千均重负C.严谨模拟毛骨耸然怏怏不乐D.鲁莽辜负心有灵犀不期而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我已经语无伦次了,这是那种人们将在赛季结束后回味价值的比赛,我们做出完美反应,我们必须捍卫。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今天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B: 在急速飞驶的火车上,使我终于知道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地匆匆,我决定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21分)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9分)(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g ()地响着。
(2)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fǚ kàn ()地球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ǜ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
(4)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huì rén bǜ juàn (),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先赞和学习。
(2)“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__,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2016-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2016-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归省shěng。
粗犷guǎng。
锲而不舍。
jué ér bù shě。
迫不急待 pò bù jí dàiB。
冗杂rǒng。
蓦然 mò。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
荒草萋萋qīng qīng cāo cǎoC。
告罄 qìng。
赢弱 yíng ruò。
惊惶失措jīng huáng shī cuò。
义愤填膺 XXX XXX XXXD。
叱咤 chì zhà。
悲怆bēi chuàng。
略胜一畴lüè shèng yī chóu。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2.下列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
文山老君山有一棵特大的香樟树,高30余米,粗13.5米,树冠覆盖面积达721.31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
B。
学校辩论赛上,XXX同学语无伦次的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
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虎视眈眈的猎人,鹿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D。
家喻户晓的体坛明星XXX、XXX相继退役,结束了他们在赛场上的传奇人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通过县工商局、XXX等部门的联合整治,使城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B。
四月的砚山黑巴草场是旅游者露营最好的季节。
C。
据统计,今年万年县贡米种植面积为2000亩,比去年增加了431多亩。
D。
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卷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卷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选择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
飘动的黑发, ,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A .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B .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C .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D .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2、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B .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C .假日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D .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揩油栏竿色彩班斓B.默契烧灼迟钝相辅相承C.凛洌恩惠鲁莽大庭广众D.臆断烦琐轮廓千钧重负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淤泥(yū)字帖(tiè)鲜为人知(xiān)B.阖家(hé)粗拙(zhuó)忍俊不禁(jīn)C.取缔(tì)孱头(càn)忧心忡忡(chǒng)D.炽热(chì)湮没(yān)心有灵犀(xī)第II卷(非选择题)二、语言表达(题型注释)6、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2016年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羸.弱(léi)悲怆.(chuàng)妄.下断语(wǎng)B. 吞噬.(shí)疮.痍(chuāng)面面相觑.(qù)C. 遒劲.(jìng)剽.悍(biāo)浑身解.数(xiè)D. 脑髓.(suǐ)枉.然(wǎng)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B.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C.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D.卢轩经过六年的苦练,弹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
B.赵亮经过四个月的刻苦学习,期末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C.你我的友谊像樱花般美丽,像恒星般永恒,值得我用一生去保留!D.他们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登上世界最高峰。
5.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下列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 )(2分)A.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角.色/角.逐兴.奋剂/兴.冲冲和.颜悦色 /曲高和.寡B. 背.包/背.弃开小差./差.旅费寡廉鲜.耻/屡见不鲜.C. 纤.夫/纤.维人行.道/行.业语横.冲直撞/飞来横.祸D. 提.纲/提.防冠.心病/冠.名权调.虎离山/陈词滥调.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追悼衰思寄托言不由衷B.授予渎罪煎熬安之若素C.枷锁荣幸匿迹摇摇欲堕D.彷徨蜕变巍峨不知所措3.下列诗句的书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B.俗子身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C.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D.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诉衷情》——陆游——北宋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长短句》——辛弃疾C.《朝天子·咏喇叭》——明代散曲——王磐 D.《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选编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寻找时传祥》中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
B.消息、时事报道等狭义新闻更注重时间性和突发性;广义的新闻,如报告文学、通讯、电视专题片等更注重事件本身的本质与升华。
C.《南京大屠杀》以议论、抒情为主,兼以记叙来揭示事件的本质。
D.《滑铁卢之战》在历史大事件、大场面描写中,抓取能反映事件本质的真实而重要的典型细节来刻画,使作品的主题得以绘声绘色地表现6. 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8分,每空1分)(1)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2017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及解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2题,限时100分钟,满分100分。
请认真审题,仔细作答,祝你成功!第一部分(1—7题共21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8分)(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2),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3)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4),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游山西村》中既写景抒情又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的音形义全部无误的一项是()(2分)A.萦带(环绕)兽铤亡.(死亡)群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B.锲.(qì刻)而不舍迥.(差得远)乎不同生命无虞.(yú忧虑)C.澜语(没有根据的话)执干.(盾牌)戚而舞修茸.(qì修理、修建)D.毋(wú)宁(不如)羸(léi瘦)弱告罄.(qìn g尽、空)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记作品。
B.《说和做》这篇文章里闻一多先生介绍了自己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特点。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
D.《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主要借对紫藤萝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A.他有时间就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真是不耻下问....。
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的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他上课总是开小差,对此他的同桌义愤填膺....。
D.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运动员胜利凯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网络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牵涉着国家安全。
B.这个医生表示,戒烟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C.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愠.怒(yùn)收敛绽.开(dìng)疲倦不堪B.盔.甲(huī)倏忽倘.若(tǎng)美不甚收C.屋檐.(yán)急躁发髻.(jì)人声鼎沸D.搓捻.(niǎn)澄清黄晕.(yūn)个得其所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A.朗润澄清静谧树木丛生B.烂漫嫩芽高邈呼朋引伴C.干涩决别沉寂花枝招展D.祷告告诫枯涸洪波涌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要规划,不能故弄玄虚....。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萦.带(yínɡ) 殷.红(yīn) 元勋.(xūn) 奠.基(diàn)
B.郝.叟(hǎo) 气氛.(fēn) 猥.琐(wěi) 孱.头(càn)
C.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
D.驿.路(yì) 修葺.(qì) 溯.流(sù) 蔚.蓝(wèi)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宛转操炼祈祷狂澜 B.抱歉小楷枯槐心不在焉 C.疮疤哀悼粗绌惶恐 D.凝望繁密茏罩沥尽心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马戏团里的猴子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绳,那模样真叫人忍俊不禁
....。
B.对于中国这个尚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更是
任重道远
....。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
....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明天什么时候出发?坐飞机?还是火车?请提前告诉我。
B.他走过来告诉我说,原定今天下午的会议已经改到明天上午。
C.家乡盛产的梨呀,柿子呀,猕猴桃呀,都是我从小到大喜欢吃的水果。
D.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怎能承受那么大的打击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
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普希金,19世纪俄国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的人,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基座。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阅读文章,完成8—10小题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
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
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
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
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
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
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