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家畜繁殖力

合集下载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

《家畜育种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供四年制动科专业汉语授课班用)一、课程名称:家畜育种学(Animal Breeding)二、课程编码:01302三、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和畜牧兽医师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属畜牧科学的重要分支。

因为该课程是具体研究改良家畜品质,控制性状发育、利用杂种优势、培育优良新品种、新品系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所以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家畜育种的理论方法及育种实践中的重要工作方法与技术,并且能够应用有关育种理论和方法来处理和研究家畜改良,培育新品种工作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家畜育种学在畜牧业生产中属长效的战略性学科,既重视当前实际,更重视将来,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掌握各种常用的育种方法和育种技术,具备在生产、科研实践中分析与解决一般育种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并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组织育种工作的能力。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家畜育种学是一门与生物基础学科和畜牧业生产应用科学有密切联系得综合性学科,在学生系统地学完《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繁殖学》、《计算机》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前期基础课和后期动物生产课不同的分工是该课程重点讲授家畜改良与培育新品种或新体系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知识和有关理论技术和操作方法,是将动物遗传学,家畜繁殖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家畜育种工作实践,控制家畜尽快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改变和发展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第一位因素。

六、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章序讲授时数习题课时数实验时数其他共计时数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3222222312111211113422323422111共计24 6 30七、教学内容要点绪论教学内容:主要阐明家畜育种学概念、发展简史、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等。

影响繁殖力因素

影响繁殖力因素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畜禽繁殖技术影响繁殖力的因素知识点内容引入:同学们,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殖场效益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提高家畜的繁殖力,是每个养殖场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影响繁殖力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咱们来共同学习。

知识点内容讲解动物的繁殖力受遗传、环境、营养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做好种畜的选育、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保证正常繁殖力的重要前提。

一、遗传的影响繁殖力高是选种的重要要求,繁殖力的遗传可由品种间的杂交结果证明,特别在多胎家畜,亲本繁殖力的高低能影响其后代,近交明显引起繁殖性能的下降,而杂交能提高窝产仔数。

遗传因素对多胎动物的影响很大,如有些中国地方品种猪的繁殖性能明显高于外国品种猪,特别是太湖猪性成熟早、排卵多、产仔多,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兴趣,并引种以提高其本国猪的繁殖力。

遗传因素对单胎动物的影响也较明显,如牛虽为单胎动物,但双胞胎个体的后代,产双胎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单胎个体的后代。

但乳牛业中不提倡选留双胞胎个体,因为异性孪生时常出现母犊不育。

公畜的精液质量和受精能力与其遗传性也有密切关系。

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是影响受精卵数目的决定因素。

二、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从群体水平上起制约作用,家畜的生活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会通过各种渠道单独或综合地影响家畜的机体,改变家畜与其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家畜的行为、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

1.热应激温度对繁殖力的影响以绵羊最为敏感,高温会使绵羊的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率增加。

高温不利于卵子受精及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运行,即使妊娠的母羊也会受高温影响,降低羔羊初生重和生活力。

其他家畜对高温虽不及绵羊那么敏感,但也容易造成母畜的安静发情、胚胎死亡率增加等。

给在高温下进行交配的母畜适当降温,可提高胚胎成活率和产仔数。

2.光照光照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的影响较大。

马、驴、水貂、狐、野兔等在光照时间渐渐变长的季节发情配种,称“长日照动物”。

绵羊、山羊、鹿等在光照时间渐渐变短的季节发情配种,称“短日照动物”。

家畜育种学11杂种优势利用

家畜育种学11杂种优势利用

4.配套系不强调规模和结构,但强调突出的特点、高纯合 程度及表型的一致性
5.配套系间杂交,要能充分利用相互间的互补效应及杂种 优势 6.配套系的新陈代谢强度较高 新的配套系不断被育成,旧配套系被从杂交体系中更 换下来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一、杂种优势
概念: 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
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
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jcyzx/index.htm
杂种优势的度量 杂种优势值: ;
为杂一代均值,即杂种组平均值;
/jcyzx/index.htm
五、配套杂交
确定最优杂交组合后,采用固定杂交方式进行杂种 后代的生产 六、杂种的培育 提供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保证杂种后代能够表现 杂种优势 七、随机抽样性能测定
检验生产的商品代的生产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jcyzx/index.htm
/jcyzx/index.htm
五、顶交 用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 交配。 此杂交方式用于近交系杂交的情况,由于近 交系母畜生活力和繁殖力都差,不适宜做母 本,所以改用非近交系母畜。 六、底交 用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公畜与近交系母畜 交配。
/jcyzx/index.htm
四、配合力的测定 (一)测定方法
双列杂交(完全、不完全、正反循环);经纬杂交 设A、B、C、……、n个品种或品系,设(A×B)、 (A×C)、(A×D)为杂种的成绩,A2、B2、C2、…为纯繁 的成绩,则有:
母本 父本 A B A A2 B×A B A×B B2 C A×C B×C D A×D B×D …… …… …… 父本均值
/jcyzx/index.htm

影响繁殖力因素

影响繁殖力因素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畜禽繁殖技术影响繁殖力的因素知识点内容引入:同学们,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殖场效益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提高家畜的繁殖力,是每个养殖场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影响繁殖力的因素有哪些呢?今天,咱们来共同学习。

知识点内容讲解动物的繁殖力受遗传、环境、营养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做好种畜的选育、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保证正常繁殖力的重要前提。

一、遗传的影响繁殖力高是选种的重要要求,繁殖力的遗传可由品种间的杂交结果证明,特别在多胎家畜,亲本繁殖力的高低能影响其后代,近交明显引起繁殖性能的下降,而杂交能提高窝产仔数。

遗传因素对多胎动物的影响很大,如有些中国地方品种猪的繁殖性能明显高于外国品种猪,特别是太湖猪性成熟早、排卵多、产仔多,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兴趣,并引种以提高其本国猪的繁殖力。

遗传因素对单胎动物的影响也较明显,如牛虽为单胎动物,但双胞胎个体的后代,产双胎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单胎个体的后代。

但乳牛业中不提倡选留双胞胎个体,因为异性孪生时常出现母犊不育。

公畜的精液质量和受精能力与其遗传性也有密切关系。

精液品质和受精能力是影响受精卵数目的决定因素。

二、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从群体水平上起制约作用,家畜的生活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会通过各种渠道单独或综合地影响家畜的机体,改变家畜与其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家畜的行为、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

1.热应激温度对繁殖力的影响以绵羊最为敏感,高温会使绵羊的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率增加。

高温不利于卵子受精及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运行,即使妊娠的母羊也会受高温影响,降低羔羊初生重和生活力。

其他家畜对高温虽不及绵羊那么敏感,但也容易造成母畜的安静发情、胚胎死亡率增加等。

给在高温下进行交配的母畜适当降温,可提高胚胎成活率和产仔数。

2.光照光照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的影响较大。

马、驴、水貂、狐、野兔等在光照时间渐渐变长的季节发情配种,称“长日照动物”。

绵羊、山羊、鹿等在光照时间渐渐变短的季节发情配种,称“短日照动物”。

动物育种学-第十一章-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

动物育种学-第十一章-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
我国羊品种中,生态适应性特别良好的蒙古羊、 哈萨克羊和藏羊,以独特二毛裘皮闻名的滩羊, 繁殖力高、适于舍饲、羔皮品质优良的湖羊,皮 优良的中卫沙毛山羊,以及著名的辽宁绒山羊和 内蒙绒山羊等
我国家禽品种资源
家禽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观赏型、药 用型等
其中骨细、肉嫩、味鲜的北京油鸡、体小、省料、 年产蛋量200枚左右的浙江仙居鸡,丝毛、乌骨、名 贵药用的泰和鸡,体小、胸肌发达、能够飞翔的藏 鸡。还有生长快、产蛋多的北京鸭,体型特大的狮 头鹅等。这些品种大多是世界闻名的
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 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
━ 对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准确分析是 相当困难的
━ 保种投入与完全忽视畜禽遗传多样性保存,从而导 致对未来变化丧失应变能力所带来的损失要低得多
保种的科学意义
❖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
━ 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来研究动物 的发育和生理机制
F31 N 2 m 2m 2 m2 N N fmCm om m v f, N N m f 2
m 2 f
31 N 2f 2f2f2 N N m f Co fff,m vN N m f 2f2m
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随各方差、协方差增加而提高的
减少种畜在提供后代数目上的变异,是降低近交系数增量 的重要手段
这些品种大多是世界闻名的丝毛乌骨名我国畜禽品种资源面临的形势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保存通过维持一个免受人为影响而导致遗传变化的保种群来实现群来实现?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具有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保种就是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保种的经济意义对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准确分析是相当困难的保种投入与完全忽视畜禽遗传多样性保存从而导致对未来变化丧失应变能力所带来的损失要低得多?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保种的科学意义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来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应该象对待保种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家畜品种的改良为了改善生产性能选择的目的是要打破群体遗传结构的平衡保种的目的在于全面地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保种的目的在于全面地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保种与选育的矛盾保种群体应避免选择突变迁移近交等因素同时要尽量降低遗传漂变?传统保种与选育目标是对立的?若转变观念可将保种与选育结合起来?短期利益

动物繁殖学第十一章动物的繁殖力完美版文档

动物繁殖学第十一章动物的繁殖力完美版文档

2. 评定个体繁殖力指标
雄性:精液品质、性发育、生殖行为指标 雌性:初情期、性成熟期、发情周期、发情持续
期、 妊娠期等
3.评定群体繁殖力指标
❖ 评定畜群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 ❖ 评定畜群增长的指标 ❖ 评定繁殖率的其它指标
3.1 评定畜群发情与配种 质量的指标
❖ 发情率 ❖ 受配率 ❖ 受胎率 ❖ 不返情率 ❖ 配种指数
2.各种家畜的繁殖力现状
(1)猪的繁殖力
猪的繁殖率很高,中国猪种一般产仔10~12头, 太湖猪平均产仔14~17头,个别可产25头以上,年 平均产仔窝数1.8~2.2窝。母猪正常情期受胎率为 75%一80%,总受胎率85%~95%。繁殖年限8~ 10岁。
几个主要品种 太湖猪 陆川猪 长白猪 约克猪 杜洛克猪
总产活犊牛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猪繁殖力指标的计算
产仔窝数(窝) = 平均窝产仔数(头) =
仔猪成活率 =
年内分娩总窝数 年内繁殖母猪数
产仔总数 产仔窝数 断奶时成活仔猪数 出生时活仔猪数
100%
(4)马繁殖力指标的计算
(5)家兔繁殖力指标的计算
本章内容
一、繁殖力的概念 二、繁殖力评定指标 三、各种动物的自然繁殖力和繁殖力现状 四、影响动物繁殖力的因素 五、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
一、 繁殖力的概念
1.繁殖力(fertility)
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就 是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能力。
超 强 的 繁 殖 力
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直接影响生产 力水平的高低和发展。繁殖力是综合性状,涉及 动物生殖活动各个环节的机能。
我国南方农区水牛,一般为三年两胎,即繁殖率 为60~70%。

第十一章家畜的繁殖力

第十一章家畜的繁殖力

4.种间杂种 种间杂交后代往往无繁殖能力。马同驴杂交所 生的后代的不孕是众所周知的;母骡和母堤虽然也 有生育者,母骡的卵巢中卵原细胞极少,第一次成 熟分裂时,染色体不能产生联会,这是引起不育的 主要原因。 马的染色体数目(2n一64)也与驴的(2n一62)不 同,以致杂交后代(骡)的染色体数目变为63,而且 马和驴的染色体组型在形态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有些动物种间杂交所生的后代具有繁殖能力。 如黄牛和牦牛的雌性杂种(母犏牛) 或双峰骆驼和 单峰骆驼的雌性杂种(具有一个长而低的驼峰)则能 生殖。
(6)产羔率:主要用于羊,即产羔羊数占参加 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 (7)产双羔率:即产双羔的母羊数占产羔母羊 总数的百分比。
三、各种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正常的繁殖力是指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 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繁殖力。 决定繁殖力的主要生理因子为排卵数目 , 受精卵数和产仔数。排卵数因种畜而异 , 也受 品种和环境的影响。受精卵数除决定于正常排 卵外 , 还决定于正常精子的数量和受精或配种 技术等条件。至于受精卵能否完成整个妊娠过 程,还受异常机能和病理作用的影响。
(二)繁殖力的评价指标
1、评定发情与配种质量的指标
(1)受胎率:用以比较不同繁殖措施和不同畜 群受胎能力的繁殖指标。
受胎率=妊娠母畜头数/配种母畜数X100%
(2)情期受胎率:表示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 期数的百分比。
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头数/配种情期数X100%
情期受胎率又可分为: (3)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妊娠母畜占第 一情期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4)总情期受胎率:即配种后妊娠母畜数占总 配种情期数(包括历次复配情期数)的百分 比。
(6)总受胎率:即最终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 数的百分率。 (7)配种指数 :指参加配种母畜每次妊娠的平 均配种情期数。 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反映出 不同的配种技术效果。若配种技术相同,则可 反映不同个体和畜群间的配种难易程度。

《家畜繁殖力作业设计方案》

《家畜繁殖力作业设计方案》

《家畜繁殖力》作业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
家畜繁殖力是畜牧生产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干系到畜牧业的发展和效益。

因此,深入了解家畜繁殖力的影响因素、调控方法以及提高繁殖力的途径对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家畜繁殖力的进修和调查钻研,加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
1. 了解家畜繁殖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评判指标;
2. 掌握家畜繁殖力的调控方法和提高途径;
3. 提高学生的调查钻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设计内容
1. 阅读资料: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家畜繁殖力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评判指标。

2. 调查钻研:学生选择一种家畜(如猪、牛、羊等),调查该种家畜的繁殖力指标,包括繁殖率、繁殖间隔、胎次数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畜牧场或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家畜的繁殖情况,了解实际生产环境对繁殖力的影响。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调查结果,探讨家畜繁殖力的调控方法和提高途径。

5. 撰写报告:学生根据调查钻研结果,撰写一份关于家畜繁殖力的报告,包括繁殖力评判、影响因素分析、调控方法和提高途径等内容。

四、作业要求
1. 报告格式:报告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限12~15岁。
二、猪的正常繁殖力 正常情况下,猪的繁
殖力很强,繁殖率很高。
太 湖 猪
中国猪种的窝产仔数一般10~12头,太湖猪平均14~17 头,年平均产1.8~2.2窝。情期受胎率75%~80%,总受胎 率85%~95%,繁殖年限8~10岁。
牛 的 繁 殖 力
繁殖力评定指标 初情期(月) 配种适龄(月) 头胎产犊月龄 第一情期受胎率 配种指数 总受胎率 发情周期为18~24d的母牛比率(%) 产后50d内出现首次发情牛比率(%) 分娩至产后第一次配种间隔天数 国内水平 美国威斯康辛州水平
酚和菜籽饼中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素,不仅影响公畜精液品质,
响公畜性欲和精液品质,干扰母畜发情。
(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维生素A缺乏或不足,子宫 内膜上皮角质化,影响胚胎附植;维生素B缺乏,发情周期失
调,生殖腺变性;维生素E缺乏,受胎率下降;饲料中缺乏钙
磷,卵泡生长和成熟受阻。
2.加强环境控制,建立良好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可以改变家畜的繁殖活动。母畜生殖机能与日
(五)成活率(Survival rate) 一般指断奶成活率,即断奶
时成活仔畜数占出生时活仔畜数的百分率。
成活率(断奶成活率)= 断奶时成活仔畜数 ×100%
出生时活仔畜头数
(六)繁殖成活率(Alive fertility rate,ALS) 本年度内成
活仔畜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
繁殖成活率= (七)产犊指数
繁殖力。一般情况下,维持家畜正常繁殖机能的生理要求可以
得到满足,但在一个家畜群体中,不可能使全部有生殖力的母 畜都能繁殖。 一、牛的正常繁殖力 牛的繁殖力常用一个 情期受精后的母牛不再发
情来表示受胎效果。
(一)奶牛 1.国外奶牛 受配率95%,情期受胎率为60%,总受胎率为
95%,产犊间隔365天,产后第一次配种50~75天,产后最迟
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 上年度终(本年初)适 繁母畜数
×100%
指母牛相邻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天数,也
称产犊间隔。反映不同牛群的繁殖效率。
产犊指数=
每两次产犊间隔的天数 总和 总产犊胎次
(八)产仔窝数
一般指母猪在一年之内产仔的窝数。
产仔窝数= 总产仔窝数
分娩母猪数
(九)窝产仔数(Litter size) 指母猪每胎产仔的头数(包括
死胎和死产)。衡量多胎家畜繁殖性能的主要指标。
总产仔数 产仔窝数
窝产仔数=
(十)产羔率
一般用于评定羊的繁殖力。指产活羔羊
数占参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率。
产活羔羊数 产羔率= ×100% 参加配种的母羊数
(十一)牛繁殖效率指数
直接与参加配种母牛数和犊牛
断奶前死亡的母牛数有关,在其他条件相似的前提下,可比较
藏猪
4.78
6.03
6.63
品种 长白猪 大约克夏 汉普夏
初产(头) 8~9.3 11 7 ~8
经产(头) 9~12 13 8 ~9
外国主要品种 猪窝产仔数
杜洛克
8 ~9
10~11
三、羊的正常繁殖力 (一)绵羊 绵羊的正常繁殖力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而异。在饲养环 境较好的地区,母羊多产双羔或更多,否则繁殖力较低,母羊 一般产单羔。湖羊的繁殖力最高,其次是小尾寒羊,平均每胎
卵子受精能力的高低、妊娠分娩及哺乳能力的高低。概括起来, 集中表现在一生或一段时期内繁殖后代数量多少的能力,其生 理基础是生殖系统(主要是卵巢)机能的高低。
对公畜而言,主要表现为能否产生品质良好的精液,具有 健全、旺盛的性欲。公畜的生理状态、生殖器官特别是睾丸的 生理功能、性欲、交配能力、配种负荷、与配母畜的情期受胎 率、使用年限及生殖道疾病等均是公畜繁殖力包含的内容。 对整个畜群而言,繁殖力高低是综合个体的各项指标,以
年繁殖率(%)
15~14
80~85
13
90
13
85~90
12
95
我国主要地方品种猪窝产仔数
品种
太湖猪 民猪
头胎(头)
12.14 11.04
二胎(头)
14.88 11.48
三胎及三胎以上(头)
15.83 11.93
两头乌
大花白猪 内江猪
7.7
11.89 9.35
8.8
12.93 9.83
11.29
13.81 10.40
平均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总受胎率、繁殖率、成活率、平
均产仔间隔等。 超 强 的 繁 殖 力
动物繁殖力测定的意义
◆随时掌握畜群的增殖水平;
◆反映某项技术措施对提高繁殖力的效果;
◆及时发现畜群的繁殖障碍,以便采取相应手段,不断提
高繁殖效率,增加畜产品数量。
二、繁殖力的评定指标
发情率
发 情 与 配 种 质 量
受胎天数为85天,繁殖率为80%~85%,配种月龄14~16月,
产犊月龄23~25月。
2.我国奶牛 情期受胎率 为40%~60%,年总受胎率 75%~95%,分娩率93%~97%,
繁殖率70%~90%,产犊间隔
13~14月,双胎率3%~4%, 母牛繁殖年限4个泌乳期左右。
(二)黄牛 我国黄牛的受配率一般为60%左右,受胎率为70%左右,母 牛分娩及犊牛成活率90%左右,年繁殖率为35%~45%,繁殖
一般
12 18 28 40~60 2.5~1.7 75~85 80 75 80~90
良好
8 16 26 60 1.7 90~95 90 85 50~70
一般
14 17 27 50 2 85 70 70 85
良好
12 14~16 23~25 62 1.65 94 90 80 45~70
牛群平均产犊间隔(月)
理的饲喂、运动、调教、畜舍建筑、卫生设施和配种制度等一 系列管理措施,均对繁殖力产生直接影响。
5.年龄
自初配适龄起,
随分娩次数和年龄的增加而
繁殖力不断提高,以健壮期
最高,此后日趋下降。
6.泌乳
母畜产后发情的出现与否、出现的早晚,与泌乳
期间的卵巢机能、新生仔畜的哺乳、产乳量、挤奶次数等直接 相关。例如,挤奶牛产后30~70天即可发情,而哺乳母牛往 往长达90~100天。 7.配种时间 不同家畜的发情周期内,都有一个配种效果
雄性:精液品质、性发育、生殖行为指标
雌性:性发育、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妊娠期等
第一节 家畜繁殖力概念及评定指标
一、繁殖力的基本概念 繁殖力(Fertility)即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
代的能力。
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 对母畜而言,繁殖力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表现在 性成熟的早晚、繁殖周期的长短、每次发情排卵数目的多少、
最佳阶段,这对于排卵时间较晚的母畜(牛)特别明显。适宜 的配种时间对卵子的正常受精更为重要。
二、提高家畜繁殖力的主要措施
(一)在育种中重视繁殖性状的选择
1.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较低,大多在0.1以下;但与繁殖力 有关的初情期、性成熟期、妊娠期以及调节繁殖的激素及其受 体水平等指标的遗传力较高,可达0.3以上。虽然总体上繁殖 性状的遗传力低,但却与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 在育种中必须重视对繁殖性状的选择,培养高繁殖力性状的家的百分率。反映畜群增殖效率。
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 繁殖率= ×100% 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 数
根据母畜繁殖过程的各个环节,繁殖率应该是包括受配率、 受胎率、母畜分娩率、产仔率以及仔畜成活率等五个内容的综 合反映。因此: 繁殖率=受配率×受胎率×分娩率×产仔率×仔畜成活率
照、气温、湿度、饲料成分等密切相关。例如,天气寒冷加
以改变许多家畜的繁殖过程。 例如,日照长短和温度是母马、 母羊发情的主要环境因素。
3.营养因素
营养条件是家畜繁殖力的物质基础。营养不
良会延迟青年母畜的初情期,造成成年母畜发情抑制,排卵率
降低,甚至增加早期胚胎的死亡等;营养过剩则有碍于母畜排
卵、受精,以及公畜的性欲和交配能力。 4.管理因素 家畜的繁殖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控制。合
第十一章
家畜繁殖力
一、学习目标 1.掌握 (1)繁殖力的概念 (2)繁殖力的评价方法
2.理解
二、学习重点
提高家畜繁殖力的技术与措施
1.家畜繁殖力评价方法
2.提高家畜繁殖力技术与方法
家畜繁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家畜的 一般繁殖力和潜在繁殖力规律,熟悉影响家畜繁殖 力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家畜的潜在繁殖力,从 而有效提高家畜的总体繁殖力。
2.在育种工作中要及时淘汰有遗传缺陷的种畜。例如,公
畜的隐睾、异性孪生母犊不育等。
(二)加强畜群的饲养管理 1.科学饲养
(1)确保家畜营养全面。营养不全或者能量不足是造成母
畜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2)防止饲草中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棉籽饼中含有的棉 而且影响母畜的受胎和胚胎发育;豆科牧草中含有雌激素,影
情期数的百分率,主要反应复配情况。
最终妊娠母畜数 总情期受胎率= 总配种母畜情期数(含 ×100% 历次复配情期数)
3.不返情率(Non-return rate) 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不 再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使用时必须冠以 观察时间,例如30~60d不返情率、60~90d不返情率、90~
百分率。
产出仔畜数 产仔率= 分娩母畜数 ×100%
单胎家畜只使用分娩率,单胎动物产仔率常常≤100%, 单胎家畜的产仔率和分娩率是同一概念;多胎家畜的产仔率常 常≥100%,多胎家畜所产出的仔畜数不能反映分娩母畜数, 应同时使用分娩率和产仔率。
第二节
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正常繁殖力指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
受配率 受胎率(总受胎率) 受胎率
按情期的受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