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合集下载

家畜繁殖学期末问答

家畜繁殖学期末问答

家畜繁殖学期末问答第⼀章家畜的⽣殖器官⼀.睾丸:1.⼤体结构:①均为长卵圆形,⼤⼩左右相等;⽜、马的左侧稍⼤于右侧。

②位置:两个睾丸分居于阴囊的两个腔内,各个家畜位置根据阴囊的部位不同⽽不同。

2.功能:①产⽣精⼦②分泌雄激素③产⽣睾丸液⼆.附睾:1.组成:附睾管壁、附睾管、附睾体。

2.功能:①吸收和分泌作⽤②附睾是精⼦最后的成熟场所③附睾是精⼦的储存库④运输作⽤三.副性腺:1.组成: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统称为副性腺。

2.功能:①.冲洗尿⽣殖道,避免精⼦遭受尿液危害。

②精⼦的天然稀释液③为精⼦提供营养物质④活化精⼦⑤运送精液到体外⑥缓冲不良环境对精⼦的危害⑦形成阴道栓,防⽌精液倒流。

四.卵巢:1.基本构造:⽣殖上⽪、髓质部、⽪质部、卵泡、黄体、排卵窝。

2.功能:①卵泡的发育和排卵②分泌雌激素与孕酮五.⽣殖道:1.基本构造:包括输卵管、⼦宫和阴道。

2.功能:接纳运送卵⼦,精⼦获能、卵⼦受精及卵裂的场所,分泌机能。

运送精⼦和胎⼉娩出,胎⼉发育的场所,对卵巢机能的影响作⽤,对精⼦的选择作⽤。

六.⼦宫:1.⼤体结构:各种动物的⼦宫均可分为⼦宫⾓、⼦宫体、⼦宫颈三部分。

⽜、⽺内膜上有很多⼩⾩,称⼦宫⾩,妊娠同绒⽑膜的绒⽑共同构成⼦叶胎盘。

2.功能:①输送功能②精⼦获能的环境、孕体(囊胚到附植)的营养、形成母体胎盘、胎⼉发育的场所③对卵巢机能的影响④⼦宫颈是⼦宫的门户⑤⼦宫颈是精⼦的“选择性贮库”之⼀。

第⼆章⽣殖激素问答题: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催产素(OXT),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LH,PRL),胎盘产⽣的促性腺激素(PMSG,hCG),性腺激素(A,E,P)及局部激素(PG)的名称缩写,来源,主要⽣理作⽤及⽣产中的应⽤。

(p32)1.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理作⽤:①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主要为促黄体素。

②对雄性动物有促进精⼦发⽣和增强性欲的作⽤;对雌性动物诱导发情、排卵、提⾼配种受胎率的功能。

家畜繁殖技术20繁殖力

家畜繁殖技术20繁殖力
2012/11/26 18
(六)繁殖成活率 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
占上年度末适繁母畜数的百分比。
繁殖成活率=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上年度
终(本年初)适繁母畜数×100%
(七)产犊指数
是指牛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天数,相当
于产犊间隔。常用平均天数表示。可反应
不同牛群的繁殖效率。
2012/11/26 19
(八)产仔窝数 猪每一般指猪在一年之内产仔的窝数。 (九)窝产仔数 猪每胎产仔的头数(包括死胎和死产)。 一般用平均数来进行比较个体和畜群的产仔 能力。
2012/11/26
25
决定繁殖力的主要生理因子为排卵数
目,受精卵数和产仔数。排卵数因种畜而
异,也受品种和环境的影响。受精卵数除
决定于正常排卵外,还决定于正常精子的
数量和受精或配种技术等条件。至于受精
卵能否完成整个妊娠过程,还受异常机能 和病理作用的影响。
2012/11/26
26
1.自然繁殖力: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殖机能正
2012/11/26 37
我国奶牛的繁殖力也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成年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一般为40-50%。少 数较高的可达60%,低的仅30%左右。这 种配种成绩显然很低,但就全年受胎率而论, 一般都能达到90%以上,这些都是通过增加 配种次数来提高总受胎率,但常常是不经济 的,因为在两个乳牛群中,若全年受胎率均 为90%,其中只配三个情期者和配十几个情 期者,在经济效益上显然有很大的差异。
2012/11/26
30
公猪的繁殖力高低对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等 有明显的影响。要求公猪有旺盛的性欲,保证其顺 利地完成交配和采精,其次,公猪精液的品质和射 精量是影响公猪繁殖力的重要因素。正常公猪精液 质量要求应达到标准。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第一章家畜生殖器官概述一、填空:1.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

2.精子产生于睾丸的,雄激素由睾丸的细胞分泌。

3.附睾由、、构成。

4.副性腺包括、、。

5.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构成。

6.输卵管按解剖部位分、、部分,壶腹部的主要功能是。

7.子宫由、、组成,牛、羊子宫内膜的特点是。

二、问答:1.睾丸和附睾的生理功能2.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生理功能。

3.公畜有哪些副性腺?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三、选择题:1.母牛的卵巢形状为()。

A、肾形B、卵圆形C、桑椹形D、葡萄形2.子宫角特别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3.子宫体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4.两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的动物是()。

A、猪B、马C、牛D、兔5.射精时,最先分泌的副性腺体是()。

A、精囊腺B、前列腺C、尿道球腺D、副性腺6.牛的子宫类型属于()。

A、双子宫B、双角子宫C、双分子宫D、单子宫7.属于子宫射精型的家畜是()。

A、猪B、牛C、羊D、兔四、判断:1.卵巢是母畜的性腺,睾丸是公畜的性腺。

2.阴囊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睾丸。

3.牛、羊、猪阴茎体上都有一“S”状弯曲。

4.精子最适宜在高渗透压下存活。

5.家畜睾丸的温度应低于体温。

6.猪、马输精管的壶腹部比较发达,而牛、羊则没有壶腹部。

7.在马、牛、羊、猪四种家畜中,猪的射精量最大。

8.牛、羊的子宫形状相似。

9.精子在有氧环境中可以延长存活时间。

10.精子靠自身运动从输精部位到达受精部位。

11.马的胎盘是绒毛膜胎盘。

12.蔗糖最容易被精子利用。

13.精子是在睾丸内产生和成熟的。

14.猪、牛、羊、马的睾丸都有睾丸网。

第二章生殖激素一、填空:1.生殖激素根据来源和生理功能可分为、、、。

2.垂体前叶分泌的生殖激素生主要包括、、。

3.胎盘促性腺激素主要包括、。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主要由分泌。

5.PMSG由分泌,母马妊娠后天开始出现,天达高峰,后下降,天消失。

动物繁殖学资料(8~9章)

动物繁殖学资料(8~9章)

动物繁殖学资料(8~9章)动物繁殖学第八章家畜的繁殖力第一节繁殖力一、繁殖力的概念繁殖力:是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一)受胎率1、情期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头数/配种情期数×100%(1)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妊娠母畜数/第一情期配种母畜数×100%(2)总情期受胎率总情期受胎率=最终妊娠母畜数/总配种情期数×100%2、总受胎率总受胎率=最终妊娠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3、不返情率不返情率=配种后一定时间不再发情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三)繁殖率繁殖率 = 本年度出生仔畜数/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100%(四)成活率成活率=断奶时成活仔畜数/出生时活仔畜数×100%或 =本年度终成活仔畜数/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100%(五)繁殖成活率繁殖成活率=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上年度终(本年初)适繁母畜数×100%(六)产犊仔数即产犊间隔:指牛群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平均天数(七)产仔窝数指多胎动物一年内产仔的窝数(八)窝产仔数指多胎动物平均每胎产仔总数(九)产羔率指所产活羔羊占配种母羊数的百分比二、家畜的正常繁殖力正常繁殖力: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佳经济效益的繁殖力。

第二节繁殖障碍繁殖障碍:是指家畜生殖机能紊乱和生殖器官畸形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殖活动的异常现象。

不育(sterility)和不孕(infertility):都是指家畜不能自然繁殖的现象,前者是指公母畜,后者一般用于描述母畜的不可繁殖状态。

一、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一)先天性因素(二)饲养:营养水平、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三)环境因素(四)管理(五)传染病二、公畜繁殖障碍(一)遗传性繁殖障碍1、隐睾2、睾丸发育不全3、染色体畸变(二)免疫性繁殖障碍(三)机能性繁殖障碍1、性欲缺乏(阳痿)2、交配困难3、精ye品质不良(四)生殖器官疾病1、睾丸炎及附睾炎(阴囊积水)(熟悉)2、外生殖道炎症三、母畜繁殖障碍(一)遗传性繁殖障碍1、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和畸形2、雌雄间性(两性畸形)3、异性孪生母犊4、种间杂交(二)产科疾病1、流产2、难产3、胎盘滞留或胎衣不下第三节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一、育种措施(一)繁殖力应作为育种目标(二)及时淘汰有遗传缺陷的种畜二、加强饲养管理三、推广应用繁殖新技术(一)提高公畜利用率的技术(AI )(二)提高母畜利用率的技术(MOET等)第九章哺乳动物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第一节动物胚胎移植一、概述(一)概念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又称借腹怀胎,受精卵移植。

第一节 繁殖力

第一节 繁殖力

一、繁殖力的概念
母畜繁殖力: 一生或一段时期内繁殖后代数量多少的 能力,其生理基础是生殖系统机能的高低。
涵盖内容: 发情生理、排卵数目、卵子的受精能力、 妊娠、分娩及哺乳能力的高低等。 影响因素: 遗传性、发情生理、排卵数目、卵子的 受精能力、胚胎发育情况等。
一、繁殖力的概念
公畜繁殖力:
表现在敬业的数量、质量、性欲、 交配能力及利用年限。 涵盖内容: 公畜的生理状态、生殖器官的生殖功 能、性欲、交配能力、配重负荷与配母畜 的情期受胎率、使用年限及生殖疾病等。 影响因素:遗传性、精液质量等
(五)繁殖成活率

繁殖成活率: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占上 年度终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
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 上年度终适繁母畜数
繁殖成活率=

×100%
是反映发情、配种、受胎、妊娠、分娩 等生殖活动机能及管理水平,衡量繁殖 效率最实际的指标。
其他衡量家畜繁殖力的指标

猪、兔:
总产仔窝数 产仔窝数= 分娩母猪数
第一节 繁殖力
一、繁殖力的概念 二、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三、评定繁殖力的指标与方法
一、繁殖力的概念
后代的能力。 对于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生产力,它 直接影响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 影响繁殖力的因素: 1、生态环境:2、营养:3、繁殖方法; 4、繁殖技术;3、公母畜本身的生理条件。
繁殖力: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
其他家畜长,从而弥补了以上不足。

马的情期受胎率一般为50%~60%,全年受
胎率80%左右,繁殖率60%左右。繁殖年限15 岁。 早期胚胎死亡和流产往往是造成马双驹率低的 主要原因
四、羊的正常繁殖力

(一)绵羊 绵羊的正常繁殖力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而异。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第一章家畜生殖器官概述一、填空:1.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

2.精子产生于睾丸的,雄激素由睾丸的细胞分泌。

3.附睾由、、构成。

4.副性腺包括、、。

5.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构成。

6.输卵管按解剖部位分、、部分,壶腹部的主要功能是。

7.子宫由、、组成,牛、羊子宫内膜的特点是。

二、问答:1.睾丸和附睾的生理功能2.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生理功能。

3.公畜有哪些副性腺?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三、选择题:1.母牛的卵巢形状为()。

A、肾形B、卵圆形C、桑椹形D、葡萄形2.子宫角特别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3.子宫体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4.两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的动物是()。

A、猪B、马C、牛D、兔5.射精时,最先分泌的副性腺体是()。

A、精囊腺B、前列腺C、尿道球腺D、副性腺6.牛的子宫类型属于()。

A、双子宫B、双角子宫C、双分子宫D、单子宫7.属于子宫射精型的家畜是()。

A、猪B、牛C、羊D、兔四、判断:1.卵巢是母畜的性腺,睾丸是公畜的性腺。

2.阴囊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睾丸。

3.牛、羊、猪阴茎体上都有一“S”状弯曲。

4.精子最适宜在高渗透压下存活。

5.家畜睾丸的温度应低于体温。

6.猪、马输精管的壶腹部比较发达,而牛、羊则没有壶腹部。

7.在马、牛、羊、猪四种家畜中,猪的射精量最大。

8.牛、羊的子宫形状相似。

9.精子在有氧环境中可以延长存活时间。

10.精子靠自身运动从输精部位到达受精部位。

11.马的胎盘是绒毛膜胎盘。

12.蔗糖最容易被精子利用。

13.精子是在睾丸内产生和成熟的。

14.猪、牛、羊、马的睾丸都有睾丸网。

第二章生殖激素一、填空:1.生殖激素根据来源和生理功能可分为、、、。

2.垂体前叶分泌的生殖激素生主要包括、、。

3.胎盘促性腺激素主要包括、。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主要由分泌。

5.PMSG由分泌,母马妊娠后天开始出现,天达高峰,后下降,天消失。

《家畜繁殖学》课件

《家畜繁殖学》课件
《家畜繁殖学》PPT课件
欢迎来到《家畜繁殖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讨家畜繁殖的 重要性、基本理论、常见技术、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
家畜繁殖的重要性
1 食物供应
家畜繁殖是保证食物供应 的重要环节,满足人类对 肉类、奶制品和其他畜产 品的需求。
2 经济贡献
3 生态平衡
家畜繁殖提供了就业机会, 并推动了农业和食品工业 的发展,对经济贡献巨大。
合理的家畜繁殖有助于维 持农田和草原的生态平衡, 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家畜繁殖的基本理论
遗传学原理
了解基因传递、遗传变异和 遗传改良等遗传学原理对家 畜繁殖至关重要。
生殖生理学
研究动物的性周期、发情特 征、受胎和胎儿发育等生殖 生理学知识,帮助提高繁殖 效率。
繁殖管理
掌握繁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包括配种、孕检以及分娩等, 以确保良好的繁殖效果。
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 调整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适 应市场发展。
总结与展望
繁殖效率
提高繁殖效率是家畜繁殖的 核心目标,需要继续探索创 新方法和策略。
可持续发展
在家畜繁殖中加强可持续发 展意识,注重环境、社会和 经济的平衡。
知识共享
积极推动家畜繁殖领域的知 识共享与合病的爆发对家畜繁殖造成威胁, 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和防疫措施。
有效保护和管理家畜的遗传多样 性是关键,避免品种过度集中和 遗传缺陷。
家畜繁殖的未来发展
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繁殖技 术和方法将不断涌现,提高繁 殖效果和育种进展。
可持续发展
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环保、 资源节约型繁殖模式,保护生 态和动物福利。
常见家畜繁殖技术
1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第七章家畜的繁殖力一、繁殖力1、繁殖力:指动物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母畜繁殖力:●公畜繁殖力:2、繁殖力测定的意义有●随时掌握畜群的繁殖水平;●反映某项技术措施对提高繁殖力的效果;●及时发现畜群的繁殖障碍。

二、评定繁殖力的指标与方法1.受胎率指本年度内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

是评定母畜受胎能力和公畜受精能力的综合指标。

●(1)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配种妊娠母畜数/第一情期配种母畜数×100%(2)总受胎率:最终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总受胎率=受胎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3)不返情率:指在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不再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不返情率=不再发情的母畜数/配种母畜数×100%●繁殖率:繁殖率=本年度内出生仔畜数/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100%●3.配种指数:●配种指数=配种情期数/妊娠母畜数×100%●4.分娩率:是指本年度内分娩母畜数占妊娠母畜数的百分比。

反映维持妊娠的质量。

●分娩率=分娩母畜数/妊娠母畜数×100%●5.产仔率:指分娩母畜的产仔数占分娩母畜数的百分比。

●产仔率=产出仔畜数/分娩母畜数×100%●6.产犊间隔:指母畜两次产仔平均间隔天数。

如奶牛365d ,肉牛400d●7.窝产仔数:指每胎产仔的头数。

●8.成活率:繁殖成活率=成活仔畜数/产出仔畜数×100%●9.牛繁殖效率指数(R.E.I)与配种母牛数、犊牛数和犊牛断奶前死亡的母牛数有关。

R.E.I=断奶活犊牛数/(参加配种的母牛数+从配种到犊牛断奶前死亡母牛数)可用来比较不同牛群的管理水平三、动物的正常繁殖力●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所能达到的最经济的繁殖力,称为正常繁殖力。

1.牛的正常繁殖力●我国奶牛的繁殖水平:受胎率75-95%,分娩率93-97%,年繁殖率70-90%。

●母牛产犊间隔为13-14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广应用繁殖新技术
提高公畜利用率的技术 提高母畜繁殖利用率的新技术

控制繁殖疾病
控制公畜繁殖疾病 控制母畜繁殖疾病 控制与繁殖相关的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家畜繁殖学
Reproduction in Farm Animals
家畜繁殖学课程组
第七章 家畜的繁殖力
Chapter 7 Fertility of Farm Animals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繁殖力 Section 1 Fertility 第二节 繁殖障碍 Section 2 Reproductive Failure 第三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Section 3 Means to Improve Fertility
卵巢疾病 生殖道疾病 产科疾病
§3 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

在育种工作中重视和加强繁殖性能的提高
繁殖力应作为育种指标 及时淘汰有遗传缺陷的种畜

加强饲养管理
确保营养全面 防止饲草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中毒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重组 加强环境控制

加强繁殖管理
提高种公畜的配种机能 提高母畜受配率 提高情期受胎率 降低早期胚胎丢失和死亡率 加强对育种场和良种繁殖场的规范化管理
§1 繁殖力
繁殖力的概念 家畜的正常繁殖力
评定繁殖力的指标与方法
受胎率 配种指数 繁殖率 成活率
§2 繁殖障碍

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
先天性疾病 殖疾病 免疫性繁殖障碍 机能性繁殖障碍 生殖器管炎症

母畜繁殖障碍
传染性繁殖疾病 免疫性繁殖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