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硕考研法制史简答题型汇编
2018法硕考研资料:法理学简答题

2018法硕考研资料:法理学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学本质的学说。
答: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以往法学的根本区别,主要有下列几点:①以往法学中,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甚至说法是决定经济的;有的虽也承认法与经济有关,但否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②以往法学在不同形式上否认法的阶级性,甚至认为法是超阶级的“全民意志”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③以往法学也承认实在法是国家制定的,但由于他们往往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的,把国家制定的法律说成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法学分析了社会阶级的关系,认为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它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
④剥削阶级法学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法并不是超历史的,既不是永恒存在,也不是永久不变的。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
当法存在的时代,它又随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政权性质的变迁而变迁。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的消亡,法也将趋于消亡。
2、法的基本特征。
答:(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3、简述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答:(1)法的起源是从自发到自觉、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的过程(2)法的起源是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3)法的起源是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4、简述资本主义法的特点。
2018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答案

2018 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真题答案专业基础课一、单项选择1-5ADDCC6-10DBCDB11-15CBDBC16-20ABCBA二、多项选择21.ABD22.ACD23.ACD24.BD25.ABCD26.ABCD27.BD28.CD29.ABD30.BCD三、简答题31.答案:连续犯,指行为人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相同罪名的犯罪。
连续犯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
(2)数个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
(3)数个犯罪行为出于同一或概括的故意(4)数个犯罪行为触犯相同罪名。
32.答案:减刑的限度,是指犯罪分子经过减刑以后,应当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1/2。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3 年,对于死刑缓期 2 年执行的罪犯,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 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 25 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0 年。
33.答案: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成立之后,是否能发生效力尚不能确定,有待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作出追认或拒绝的意思表示来使之有效或者无效的法律行为。
效力待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确定基于以下不同法律事实:(1)权利人行使追认权的,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权利人拒绝追认的,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或对特定人如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2)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从而使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归于无效。
(3)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会因特定事实的出现而补正其效力。
34.答案:(1)表演者的权利是表演者对作品的表演活动所享有的权利,属于邻接权;表演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属于著作权。
(2)表演者的权利的客体是作品的表演活动;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
(3)表演者的权利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表演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制史测试题10

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制史测试题102018年司法考试一卷法制史测试题10一、单项选择题1.“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秦始皇B李斯C刘邦D董仲舒2.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3.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A黄老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4.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
A黄老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5.汉武帝之后,法制指导思想的核心是( )。
A约法省刑B德主刑辅C秋冬行刑D德刑并用6.在历史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
A秦始皇B李斯C刘邦D董仲舒7.两汉的立法活动始于汉朝建立前的( )。
A傍章B左官律C九章律D约法三章8.汉朝律典的代表是()。
A傍章B左官律C九章律D约法三章9.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作( )。
A编敕B廷行事C决事比D科条C10.汉朝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叫做()。
A律B令C科D比【参考答案】1、D 2、C 3、A 4、C 5、B 6、D 7、D 8、C 9、C10、C11.汉代对特定人才的任用方式叫做()。
A征辟B辟举C征辟D察举12.汉代致仕的年龄是()。
A六十B六十五C七十D七十13.最早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思想的人是( )。
A周公B孔子C董仲舒D沈家本14.汉朝首次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 )。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文帝D汉景帝15.汉律规定,女子犯罪量刑,可以不亲自服徒刑,每个月出钱三百以顾人,此刑罚叫做( )。
A女徒顾山B赀C赎D女徒归山16.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 )。
A阑入罪B见知故纵罪C僭越罪D通行饮食罪17.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 )。
A大逆无道B首匿C通行饮食D见知故纵18.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服饰、乘舆各有规制,如有“逾制”,即构成()。
A阿党与附益罪B僭越罪C出界罪D泄露省中语罪19.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 )。
2018年法律硕士考研的真题和答案

2018年法律硕士考研的真题和答案推荐文章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真题题库热度:北大考研法学考试科目有哪些热度: 2018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准备攻略热度: 2018法律硕士非法学参考书有哪些热度:2018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考研科目是什么热度:2018法硕考研2018法硕考研已经是开始备战了,很多考生都在努力复习了,而复习的最好辅助就是真题练习,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律硕士考研真题和答案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法律硕士考研单选题1、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B)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 D立法解释【解析】B单行刑法是指针对某种或某几种犯罪和刑罚单独制定的专项刑事法律。
我国单行刑法只有一部,即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A罪刑法定原则 B主客观相统一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解析】A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题目中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3、甲挪用公款炒股亏损无力归还,被检察机关以贪污罪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人民法院对本案罪名的变更体现了(C)A规制机能 B保护机能C保障机能 D威慑机能【解析】C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刑法具有三种机能:1.规制机能:即维持社会秩序的机能;2. 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3. 保障机能:即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
人民法院对罪名的变更体现了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这一功能。
4、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B)A 参加传销组织B 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C雇佣童工清理客房 D拐卖15周岁的男孩【解析】B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唐朝天宝年间,长安城商贩张三、李四因争抢生意殴斗,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在辜期内张三因伤死亡,依照唐律,李四应论处的罪名是( )(2019年一综一第29题)A.斗殴B.伤害C.杀人D.强盗正确答案:C解析:考查唐律中的保辜制度,即根据受害人辜期内的伤情变化,认定加害人的责任,本案张三在辜期内死亡,则以杀人罪追究李四的责任,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2.历史上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典是( )(2019年一综一第35题)A.泰始律B.开皇律C.唐律疏议D.大清律例正确答案:C解析: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唐代法律思想,也是唐律疏议开篇之句,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3.唐朝开元年间,洛阳民人甲、乙共谋盗窃。
两人被抓获后,经官府审理认定,甲为造意者,属首犯,乙为从犯。
依唐律,甲应处徒二年,对乙应处的刑罚是( )(2019年一综一第36题)A.徒二年B.徒一年半C.徒一年D.杖一百正确答案:B解析:依据唐律,从犯比照首犯减一等处罚,而徒二年的下一等是徒一年半,故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4.下列国家或地区中,属于中华法系的是( )(2019年一综一第37题) A.朝鲜B.暹罗C.印度D.波斯正确答案:A解析:唐代对东亚各国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故A 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5.在唐律中,规定“负债违契不偿”的篇目是( )(2018年一综一第34题)A.《名例律》B.《户婚律》C.《斗讼律》D.《杂律》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律疏议》的篇目。
《唐律疏议》分12篇,第一篇是《名例律》,规定罪名和定罪量刑的通例,大致相当于近代刑法的总则,而第2篇至第12篇则相当于近代刑法的分则,分别为:《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将“法”改为“律”,是在( C )。
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 D )条。
A五百B一千C二千D三千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B )。
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D )。
A昏B墨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C )”。
A昏B墨C贼D杀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D )”。
A囹圄B夏台C均台D圜土8.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 A )”。
A昏B墨C贼D杀9.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贪以败官为( B )”。
A昏B墨C贼D杀10.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A )”。
A夏台B均台C囹圄D圜土11.夏朝出现了一种制度,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这种制度叫做( C )。
A禹刑B甘誓C赎刑D圜土12.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叫做( B ),它也是夏朝的法律。
A禹刑B甘誓C赎刑D圜土13.我国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D )。
A舜B禹C有扈氏D启14.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继承实行( A )。
A禅让制B世袭制C占卜制D天命制15.夏、商、周三代的法律用来命名的是( A )。
A刑B法C律D法律。
真题丨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试题

真题丨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试题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701法学综合卷法理学(共30分)一、名称解释1、法律体系2、法律溯及力3、法律事实二、简答题法律渊源冲突的适用原则三、案例分析题双十一期间,甲从京东网的易书阁以98元上购买了一本价值198元的法律史,商家包邮。
甲从圆通快递员小张处签收快递,七日后甲认为图书内容不符合其需求,于是其将书赠送给其学生乙,并要求乙写一篇读书报告。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中涉及几种法律关系?2、每一个法律关系属于何种法律关系?3、每个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宪法学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基本法律宗教信仰自由二、简答题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三、论述题论宪法至上民法学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预约附随义务权利质权二、简答题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三、论述题试论我国民法总则中的法人的分类。
民事诉讼法学(共30分)一、名词解释1、反诉2、证明责任3、民事执行救济二、简答题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条件。
三、论述题论《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刑法学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1、主犯2、罪过3、目的犯二、简答题刑法对死刑的限制。
三、案例分析题案情:刘某(19岁)和张某(16岁)台谋盗窃李家,商定所得二人平分。
刘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望风。
因远处传来警笛声,张某误以为是警车,实际为救护车。
于是不与刘某通知就逃走。
后刘某盗窃既遂,金额1万元,以及两条金链,张某将金链进行变现2000元,上述的盗赃物两人均分。
后刘某因为吸毒被抓,然后供述出了上述的盗窃事实。
问题:1、刘某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2、张某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801法理学原理一、简答题(15×4)1、拉德布鲁赫公式2、麦考密克的规则理论3、规则与法治的关系4、规范性裂缝的种类二、分析题(20×3)(一)有关近代自然法的材料,引用了洛克的一句话1、洛克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有何区别2、洛克是否认为必然会进入战争状态3、洛克的政府是否与个人自由对立4、洛克的观点体现了自然法变化的何种趋势(二)材料出自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1、体现了奥斯丁的何种立场,有何分歧2、奥斯丁有何主张3、凯尔森有何主张4、哈特有何主张(三)德沃金的原则理论1、原则的基本问题2、体现了德沃金的何种立场3、规则与原则有何逻辑差异4、你怎么区分原则和规则?三、论述题(30×1)法学方法论与法治实践的关系802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一、名词解释1、《吕刑》2、春秋决狱3、明《大诰》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简答题1、请归纳春秋和战国时期成文法的发展。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尚书·康诰》载:“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这里的“非眚”是指( )(2018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33题)A.故意B.过失C.惯犯D.偶犯正确答案:A解析:西周区分故意和过失犯罪,过失被称为“眚”,故意即是“非眚”,惯犯被称为“惟终”,偶犯称为“非终”。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2.春秋时期,最早打破“不预设刑”“临事议制”法律传统的诸侯国是( )(2012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5题)A.郑国B.齐国C.楚国D.秦国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选A,郑国子产铸刑鼎是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打破“不预设刑”“临事议制”法律传统。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3.《法经》中规定对博戏行为进行处罚的篇目是( )(2017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34题)A.《杂法》B.《网法》C.《盗法》D.《具法》正确答案:A解析:《法经》中的《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徙禁、金禁等。
博戏行为属于嬉戏,规定在《杂法》中,A项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4.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偿稼。
”依照该解答,秦律判断责任能力的标准是( )(2017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35题,2017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6题)A.智识B.身高C.年龄D.财产正确答案:B解析:秦律规定,未成年者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秦朝确立了以身高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即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以上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本题中“甲小未盈六尺”的意思是甲小身高不足六尺,按照秦朝的规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本题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法硕考研法制史简答题型汇编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重点:
1、简述《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2、简述礼法之争的具体内容
3、简述袁记约法与临时约法的根本区别;
4、简述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意义、评价;
5、简述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6、另外,革命根据地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和人民调解制度,望考生关注。
次重点:
1、简述从西周到清末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2、简述从西周到清末婚姻继承制度的发展演变;
3、简述中国古代法典刑法总则部分的发展演变;
4、简述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发展演变;
5、简述中国古代关于告诉限制制度的发展演变;
6、简述中国古代法典对法官责任制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