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声声慢(寻寻觅觅)》 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声声慢(寻寻觅觅)》 理解性默写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一.《声声慢》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寻找是为了找回失去的一切,晚年的李清照打开了记忆的百宝箱,想要找到些什么,无奈周围一片冷清,内心无限悲伤,《声声慢》中体现李清照该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借大雁来表达对故国、亡夫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衬托出李清照容颜憔悴、年老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声慢》中,李清照运用叠字手法,渲染出凄凉孤独冷清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突出秋天气候反复无常,人们难以调养生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眼前景实际就是心中情,《声声慢》中极度体现李清照内心孤苦、愁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7.纷纷细雨总能引起人的无边愁绪,如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也有类似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

8.孤独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境遇,《声声慢》中,描写李清照独守空窗,内心十分凄凉悲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见到同样的大雁心情是不同的,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描写自己自己再次见到大雁时不同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林黛玉在见到落花时,用“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来表达自己对红颜薄命的慨叹,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也有类似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对愁的理解,李清照表达自己愁绪无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12.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说道:“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借细雨表达自己无限孤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之诗词赏析《声声慢》提升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之诗词赏析《声声慢》提升练习含答案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qī)戚①。

乍(zhà)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③堆积,憔悴④损⑤,如今有谁堪⑥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⑦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⑧,怎一个愁字了得![注] ①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②将息:养息,休息。

③黄花:菊花。

④憔悴:凋零、枯萎。

⑤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⑥堪:可以,能够。

⑦怎生:怎么、怎样。

⑧次第:光景,状况。

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百无聊赖独守空居的寂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故国灭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的凄惨孤寂的愁苦之情。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盏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晚来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用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易错字填空]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性默写]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句写词人经历了一系列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碰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表明了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5.《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两句是说用酒消愁不抵事。

6.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李清照声声慢诗句考试题(标准版)

李清照声声慢诗句考试题(标准版)

李清照声声慢诗句考试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组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2、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3、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__ ,、 __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5、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句,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7.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直抒胸臆,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代之。

9. 《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高考语文必背诗歌《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题

高考语文必背诗歌《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题

高考语文必背诗歌《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题【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①时候,最难将息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③堆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⑤,怎一个愁字了得!【词语解释】①乍暖还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②将息:养息,休息。

③黄花:菊花。

④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

⑤次第:光景,状况。

【诗歌鉴赏】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情境默写】1.李清照《声声慢》中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的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声声慢》中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抒发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4.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5.古人有“借酒消愁”一说,词人李清照也不例外。

《声声慢.寻寻觅觅》选择、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声声慢.寻寻觅觅》选择、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声声慢.寻寻觅觅》选择、简答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精品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2、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A.《乐章集》B.《漱玉词》C.《花间集》D.《稼轩长短句》3、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A.婉约词B.豪放词C.抒情词D.清旷词4、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A.稼轩体B.半山体C.易安体D.漱玉体5、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A.南唐B.北宋C.南宋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6、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7、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9、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后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课后练·第三单元·第九课《声声慢》1.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憔悴..损:枯萎凋零。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人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①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①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6.某校一中学生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喜欢其笔下的“黄花”意象。

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哭泣的黄花”,借此抒发一种淡淡的忧伤。

然而老师阅罢,把“哭泣的黄花”改为声声慢·秋声蒋捷①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1、李清照早年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句子,现在漂泊江南,再见到南飞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出“,,。

”的诗句,表达了悼亡之情和家国之思。

2、《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和说不尽的思绪,用“,!”代之。

3、《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4、《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5、《声声慢》中,“,,”?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6、《声声慢》中用黄昏时分的梧桐和细雨表达自己无限的愁情的句子是:,、。

7、《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

8、《声声慢》中直抒胸臆的诗句:,!9、温庭筠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化用了这几句:“,、”。

语言更精炼,感情更强烈。

10、《声声慢》中借大雁表达对故国、亡夫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11、《声声慢》中,,!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诗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

12、《声声慢》中写出了天气反复无常,词人无法入眠的句子:,。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0、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1、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课堂练习(附答案)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课堂练习(附答案)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课堂练习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

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5.古代诗词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点点滴滴”用梧桐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6.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用傍晚时分,雨打树叶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声声慢》中连用叠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声声慢》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4分)
(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4分)
答案:
14.(1)①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2分)②直接写愁,直接抒情。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分)间接写愁,借景抒情。

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

(1分)
(2)①妙用叠词,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

(2分)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身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

(1分)②语言朴素清新,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