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元宵节手抄报资料

合集下载

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资料1、“轰,轰,轰。

”礼炮打响了只见在一瞬间火花飞了出来,然后有许许多多的彩纸飞了出来。

彩纸有红的,黄的,蓝的……真是五颜六色呀。

“彩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在向我们招手微笑。

接着,礼炮接连响起。

空中“彩蝶”飞舞,地上人们喊着、跳着。

2、忽而烟花冲天而上,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在空中绽放。

大沙河一时形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观场面。

霎时间,人们欢呼,人们雀跃,欢潮如歌!3、各种各样的烟花,有绿的,有红的,有蓝的,有橙色的,还有紫色的,烟花点起来了,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星星点灯,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有的像洒下一张大网,把整个天空照的像天空一一样明亮。

声音霹雳啪啦,震耳欲聋,把车震的嗡嗡的响。

所以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4、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有帆船形的,象征一帆风顺;也有“冬不拉”上跳舞的人,象征民族团结;有房子形的,象征天下一家亲;金洋芋公司的花灯构思精巧,展望企业的未来,前景一片;公安局的花灯设计巧妙,渴望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祖国富强…5、不觉中,夜幕下的点点彩光持续绽放,随即消失,只在眨眼间,那是炫丽的烟火,夺人眼球,也让人们唤呼、庆贺,节日的来临,元宵节。

6、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7、忽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只见街头上有一条“东方巨龙”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着,而前面一个叔叔拿着一个大红球左右上下摆动着,那条龙也跟着追逐。

许多男女老少围观者,笑啊、跳啊,热闹极了。

8、花轿上人的装扮也有很多:有的人扮文武状元;有的人扮二郎神;有的人扮观音送子;有的……真是各式各样啊!其中,扮二郎神轿子上的那只哮天犬真是活灵活现,头朝天叫着,好象在向人们报告:“元宵节来啦,元宵节来啦。

”真是有意思。

还有那扮观音送子的,莲花下是用棉花凑起来的,从远处望去,真像是一朵云,打扮花轿的人真是匠心独运。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内容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内容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一、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很多传说故事。

据传,在古代的时候,元宵节是祭祀神灵、驱走邪魔的日子。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正月旦,正月十五夜,……故曰‘上元’”。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糯米粉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元宵,并在夜晚放飞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以庆祝元宵节。

二、元宵节的习俗1.看花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就是观赏花灯。

人们会在公园、广场等地悬挂各种形状的花灯。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天灯”,它是由一个纸球做成,内部装有火药,点燃后可以飞向天空。

还有各种主题的花灯展,如动物花灯、人物花灯等,让人们流连忘返。

2.吃元宵: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就是元宵。

元宵外观圆润,有各种口味,如花生、红豆、黑芝麻等。

除了传统的汤圆,现代还有创新口味的元宵,如冰淇淋元宵、巧克力元宵等,让人们流连忘返,增添了元宵节的乐趣。

3.猜灯谜:元宵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就是猜灯谜。

人们在花灯下贴上一些谜语,其他人猜谜语的答案。

猜对了可以得到小奖品,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4.舞龙灯: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舞龙活动在元宵节的时候格外受到欢迎。

人们手持长龙灯,围绕街道舞蹈,喜庆之气洋溢。

三、元宵节的寓意元宵节的寓意非常丰富,代表着团圆和美好。

首先,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新年的圆满收官。

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共同享受美食,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其次,元宵节的形状与月饼类似,寓意着圆满、团圆和富足。

正如元宵圆润而丰盈,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圆满如意。

另外,元宵节还有驱除厄运的寓意。

人们点燃烟花爆竹、放飞孔明灯,用来驱散一年的疾病和霉运,希望新的一年充满幸福和吉祥。

四、结语元宵节是一个让人们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观赏美丽的花灯、品尝美味的元宵,参与各种传统活动。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五篇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五篇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五篇篇一: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正月的第15天。

作为春节的尾声,元宵节是一个家庭团聚、欢乐狂欢的节日。

那么,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呢?据史书记载,元宵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

相传汉武帝时期,圣贤郭长传授人们击退饕餮怪物的方法,这一天也恰好是正月的第15天。

为了感谢郭长慷慨教诲,后世的人们纷纷观赏元宵、燃放烟火,以示纪念。

从此,元宵节便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

元宵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人间仙女嫦娥飞升月宫与玉帝相会的故事。

为了让人们能够欣赏到她的美丽,她就在每年的元宵节那天,化身为一轮明月,陪伴人们度过这个愉快的节日。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观赏花灯、品尝元宵、赏月、猜灯谜等活动。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元宵节的到来,使得整个春节更加热闹、喜庆。

篇二: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元宵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开展各种庆祝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有哪些吧!首先,最受欢迎的活动莫过于赏花灯了。

人们会去公园、广场等地方,观赏各种形状和颜色各异的花灯。

有的花灯形似动物,有的花灯形似人物,还有的花灯可以变幻出各种颜色。

晚上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会变得五光十色,犹如仙境。

其次,元宵节还是品尝元宵的好时机。

元宵是元宵节的特色食品,由糯米制成,里面包着各种馅料。

有花生、芝麻、豆沙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元宵,一边开怀畅谈,其乐融融。

此外,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把灯谜写在红纸上,贴在花灯上,供大家猜解。

有些灯谜既风趣幽默,又寓意深远,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想象力才能猜中。

猜灯谜不仅锻炼了人们的智力,还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元宵节还有舞狮、舞龙、放烟火等庆祝活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无论是动静相结合的舞狮舞龙,还是绚丽多彩的烟花爆竹,都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热闹。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本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本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本(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本在元宵佳节来临之时,各地也会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来庆祝。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的内容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庆祝。

元宵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一般过的活动:
一、放灯
当元宵节来临的时候,家庭会团聚一堂,拿出彩灯灯笼,点亮它们,装点家里,家人
们会称之为“放灯”,意味着平安吉祥。

二、放鞭炮
元宵节结束前夕,人们会点上烟花爆竹,象征着劳动出息,荣华富贵。

三、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让人更饱”。

“汤圆”就是我们常见的元宵,它有汤质、干质、甜质和咸质等不同种类,它们都代表着团圆及吉祥。

四、“踩高跷”
“踩高跷”是元宵节中最有趣的游戏,人们把高跷放在地上,两个人对对踩,跳出一
段旋律。

五、挂灯笼
家家门口、街心公园都会饰以灯笼,可谓七彩缤纷,千姿百态,令人亢奋。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不仅代表着团圆和平安吉祥,而且还
有种强烈的文化气息。

它的活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沉浸在这种欢乐浓浓的和谐
氛围中,令人欢欣欣然。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大全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大全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大全一、元宵节简介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一般会举行灯笼展览、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共度一个愉快祥和的夜晚。

元宵节的由来是因为人们要祭祀神明,祈求福祉,驱除瘟疫,所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要点灯、放烟火,以及举行一系列的庆祝仪式。

二、灯笼展览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就是灯笼展览。

灯笼是元宵节的标志,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灯笼为节日增添了热闹和喜庆气氛。

灯笼展览常常是在公共场所或庙会上进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灯笼,例如红灯笼、花灯、冰灯等。

灯笼的色彩鲜艳,造型各异,有动物、花卉、民俗等各种主题,展示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创意。

三、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玩法之一。

人们会将灯谜写在纸上,然后把灯谜贴在灯笼上或者在灯笼旁边展示出来供人猜解。

灯谜的内容通常是谜面与灯谜有关的成语、名人故事、历史事件等。

猜灯谜是一种智力游戏,通过猜谜可以增加人们的思考和联想能力,丰富知识储备。

猜谜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比拼答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四、元宵赏花元宵节正值春天,各种花卉开始盛开,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美丽的世界。

元宵节赏花的活动非常盛行,人们可以在花市上购买各种各样的鲜花,或者亲自栽培花草来观赏。

常见的元宵花卉有水仙、桃花、梅花、牡丹等。

元宵赏花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春天的清新气息,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和舒适。

五、吃元宵元宵节的传统食品是元宵,也叫汤圆。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球状食品,内陷多为甜味,常见的馅料有芝麻、豆沙、红枣等。

元宵的外皮滑润细腻,口感Q 弹,入口即化。

吃元宵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传统习俗,它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人们在吃元宵的同时,还会一起祈福,希望家人平安幸福,团圆如意。

六、元宵节中的艺术表演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不仅包括猜灯谜、赏花、吃元宵等,还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 清楚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 清楚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一、背景介绍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或上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是指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序列的最后一个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点亮彩灯,举行猜灯谜、放花灯、舞龙灯等庆祝活动,有着浓厚的喜庆氛围。

二、传统食物元宵节的传统食物是元宵,它是一种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甜品。

元宵的制作工艺非常丰富多样,有着各式各样的馅料和形状。

常见的元宵有芝麻、豆沙、花生等各种馅料,其外皮饱满柔软,口感糯而不腻。

吃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三、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人们会在元宵节夜晚在街道上或庙会上设立灯谜摊位,摆放着各种谜语和灯谜。

猜灯谜要求寓意隐晦,通常采用文言文或古代诗词来表达,考验参与者的智慧和才能。

猜灯谜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舞龙灯舞龙灯是元宵节一项非常有特色的传统表演。

在元宵节的晚上,人们会手持一条长长的龙身,用五颜六色的灯笼装饰,通过上下摆动和旋转等动作,模仿龙的游动姿态,展示出华丽灵动的舞蹈。

舞龙灯不仅具有观赏性,更象征着丰收和好运。

五、放花灯放花灯也是元宵节中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

在元宵节的晚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都会点亮各种各样的花灯,如莲花灯、牡丹灯、寿桃灯等。

花灯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

当晚,无论老少,都会沿街放花灯,欣赏精美的花灯和烟火,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六、结尾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它传承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展示着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其中包括食元宵、猜灯谜、舞龙灯、放花灯等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不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来年的元宵节,我们也期待更多精彩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的展现!。

元宵节的手抄报资料五篇

元宵节的手抄报资料五篇

元宵节的手抄报资料五篇1.元宵节的手抄报资料1、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2.元宵节的手抄报资料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

(打一动物名)——鱼两眼外秃大嘴巴,有个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来相伴,绽放朵朵大红花——金鱼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

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鲸小时像豆号,在水中玩耍。

长大跳得高,是捉虫(打一动物名)——青蛙为你打我,为我打你。

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动物名)——蚊子似鸟又非鸟,有翅身无毛,一脸丑模样,专爱夜遨游——蝙蝠肥腿子,尖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统节日元宵节手抄报资料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
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

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
象征。

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

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