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下《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理解文章中父亲在菜园中的形象;
3.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情,激发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散文《父亲的菜园》;
2.课件:包括散文全文、生词解释、练习题等;
3.图片:父亲在菜园中的形象;
4.音频设备:播放相关录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农村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农村的气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2.呈现:教师逐段呈现散文《父亲的菜园》,让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

3.理解:带领学生一起探讨父亲在菜园中的形象,通过提问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4.感悟:让学生思考并谈论自己在家中的角色,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展示自己对父母的爱意,可以是画画、写信或其他形式。

6.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7.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人的散文,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四、教学反思
通过《父亲的菜园》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散文的特点,培养对家庭的感情,激发对父母的敬爱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巩固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将对家庭的感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1篇)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1篇)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1篇)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 1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见了什么?并请学生用词语来讲一讲所联想到的。

2、__:在这种环境下,开辟出来一个菜园容易吗?过渡:文中哪里看出开菜园很难?二、初读课文1、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哪里可以看出开菜园很难很难,可以用笔划出来。

2、学生初读课文。

三、感受开菜园的难(一)、出示语句: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1、让学生说一说从哪里看出的。

(1)、理解:“天还没亮”、“直到傍晚”、“一个星期过去了”看出了了什么?(2)、对比:“三四分”、“黄”(父亲的劳动成果)又看出了什么?2、在学生理解感悟开菜园的难处时相机进行感情朗读指导(1)、个别读(2)、其他学生评价并提意见(3)、再个别再读(4)、齐读。

3、过渡:课文中还有没有地方看出开菜园的难?(二)、出示语句: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

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1、学生说理由。

2、学习描写父亲的句子(1)、学生说一说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预设:焦急)相继请个别学生朗读。

(2)、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着急,速度这么快?说话:用一个比喻形容,他快得就像什么?过渡:父亲速度快,但他却快不过什么?(预设:暴雨)3、学习写暴雨过后的句子(1)、理解“狰狞”写话:狰狞的岩石仿佛在嘲笑父亲什么?(2)、个别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4、有感情朗读整段5、引问:父亲可能还碰到什么困难?四、感受父亲的品质(一)、设疑:面对这样的困难父亲不开菜园了吗?1、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父亲在这么困难下还要开菜园?2、预设:父亲的坚毅(坚强),父亲的不放弃,不气馁(坚持),信心十足等3、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父亲的菜园教案优秀5篇

父亲的菜园教案优秀5篇

父亲的菜园教案优秀5篇教学设计特征篇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篇二第二课时一、导入(小黑板出示词语)这是《父亲的菜园》中容易读错的词语,谁来尝试一下。

仍然茂盛贫瘠翠绿侍候惹眼似信非信疑惑不解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父亲的菜园》这一课。

指名读课题,提问: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园?再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的问题制定学习提纲:1、父亲为什么要重开菜园?2、父亲是怎么样对待菜园?3、结果有什么收获?二、内容研讨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或答案把它画下来。

2、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第几自然段,画的重点词、句是什么?板书决定开垦。

3、于是,父亲在哪开垦菜园?他是怎么样做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父亲做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出示“每天天色未明,~~回家来。

”再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想象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具体做些什么?板书细心翻土。

带着你的体会再次读这句话。

4、父亲不仅是一个勤劳的人,还总结出许多种地的道理,给我许多人生感悟,想知道吗?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再读父子的第一次对话,我为什么对土地表示怀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借助书中图来思考这块黄土地你想到哪个词?(贫瘠)反义词?。

要读出儿子什么样的语气?(怀疑)父亲却?(信心十足)指名再读对话,从父亲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什么?(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A案: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亲辛勤劳动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品质。

B案: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亲辛勤劳动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品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A案: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辛勤劳动的精神。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

B案: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辛勤劳动的精神。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A案: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B案: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4. 环保相关资料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A案: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3. 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

4. 分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5. 朗读课文,体会父亲辛勤劳动的精神。

6.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B案: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3. 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

4. 分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5. 朗读课文,体会父亲辛勤劳动的精神。

6. 结合环保资料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7.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五、作业设计:A案: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父母辛勤劳动的短文。

B案: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父母辛勤劳动的短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理念】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

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

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准备:常规、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亲情导入,激发情趣1.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

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2.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

是什么精神呢?3. 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设计意图]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十分亲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

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 出示提纲,指导自读初步阅读,读通课文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自学提纲中的方法提示,犹如沙漠中的路标,夜航中的罗盘,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减轻了学生阅读时的负担。

二、提出疑问,梳理问题1. 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7篇)《父亲的菜园》教案篇一一、教材解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劳动,在荒凉的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一处菜园。

赞扬了父亲执着、勤劳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决心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借助字典,认识“婴、毅、肿”等8个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自信和执著等品质。

3.学习并积累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勾画、批注、朗读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从而体会父亲的品质;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孩子们,咱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农村,相信大家都见过菜园吧,说说菜园是做什么用的?你都在菜园见过什么菜?今天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去一个菜园看看,那会是谁的菜园呢?出示课件,教师板题:父亲的菜园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把书本打开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

孩子们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课前的导语?明确要求。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力争把它读通顺。

2、思考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3.出示生词:婴儿、坚毅、可怖、红肿、榨干、诱人、箢箕、铁锨、莴笋、气馁、信心十足、憋急了、荒凉的山坡、贫瘠的土地、狰狞的岩石、可怖的岩石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质。

父亲是怎样开垦这块菜地的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找一找描写父亲开垦菜地的言行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或体会。

出示课件:1.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生说体会我体会到父亲的勤劳教师板书:勤劳。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父亲的菜园》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父亲的菜园》教案

8父亲的菜园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2、通过自学学会生字新词。

3、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的什么事,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4、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5、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6、想象父亲在开垦菜园中遇到的困难和他是怎样克服的。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新词;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想象父亲正在开垦菜园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四、课时按排:1 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达成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环标节一1、师:同学们都见 1、思考回答:存不激趣导、过菜地,院子里的住水,把菜冲走。

入,积累1、同学们见过菜园引一小块平地可以开要修成梯田。

运用日吗?你们见过的入垦成菜地,田里的常知识,菜园是什么样的新菜地又大又平还平了解梯呢?课分成一畦一畦的。

田的含2、出示题目:父亲的你觉得在山坡上种义。

菜园。

菜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齐读课吗?题。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父亲的菜园》写的是父亲在荒凉的山坡上开垦菜园的事。

父亲为什么要在山坡上开垦菜园呢?菜园是怎么开垦出来的?请看课文。

二1、提出要求:轻声 1、学生自己轻声读小组交、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文。

流学习,学生读读阅读提初2、默读课文思考。

解决初示,说说阅读提示中要读3、不理解的可以小读课文我们做到哪几点。

课组交流。

的要求,文锻炼学,生自主了学习的解能力。

大意三1、提出要求:小组 1、读课文 1、2 节,、学习,第一扫清词小组交流问题:父1、初读课文,看看自学语理解,第二学习亲为什么要开垦菜己读懂了什么。

习课文,提出问题,园?(学生说说自己读课解决问题。

2、读课文 3~~10懂了什么。

)文 2 、出示交流的问节,找出有关父亲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内题:言行的句子,分别学习课文。

分小组容父亲为什么要开垦说说从中你有什么交流。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课《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课《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第28课《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婴、毅、筐、怖、肿、榨、憋、诱”8个生字;理解“坚毅、舒畅”、“狰狞”、“疑惑”等词语的意思。

21教育网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感受父亲的勤劳与执着。

二、过程与方法抓住课文写作顺序,抓住父亲的行动和语言深入体会文本。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感受父亲的执着和勤劳。

【教学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演示第2张幻灯片)菜园是乡下人家必备的小型蔬菜基地。

一片翠绿的菜园,是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也是人们汗水的结晶。

一位父亲也为自己的家人开垦了一片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还有一种精神。

www-2-1-cnjy-com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28 父亲的菜园)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1.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演示第3张幻灯片)婴儿坚毅箩筐恐怖肿胀榨干憋闷诱人(1)采用各种形式读词语。

(2)词语理解。

出处:21 2.根据意思写词语。

(演示第4张幻灯片)(1)坚定有毅力。

(坚毅)(2)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畅)(3)面目凶恶的样子。

(狰狞)(4)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疑惑)育名师313.将生字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

(二)交流汇报:(演示第5张幻灯片)1.学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教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2.总结整理: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

三、精读领悟1.过渡:父亲是如何开垦自己的菜园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父亲的菜园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③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①文字幻类片。

②补充阅读材料。

★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①(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②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①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②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③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精神
①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②小组内交流。

③全班交流: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④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如,您的身
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

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

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⑤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探究写法
①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②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附录
两根指头的声音
包利民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

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

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

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下来。

有一次,一个伤残人报告团来作报告,父母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伤残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

他很高兴。

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时,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
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指头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讨论理想,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枫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关切下,他讲了白天发生的事。

母亲没说什么,默默注视了他一会便转身向门外走。

忽然,一枚硬币从母亲手中落到
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忙跑过去,把那枚硬币拾起来还给母亲。

母亲握着那枚硬币说:“孩子,你看,拾起钱两根手指就足够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他对我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两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健全的心!”
再一次看见黎枫的时候,他正用两根手指熟练地操作电脑。

我们谈了好久,临别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响指和我再见。

是啊,即使上天只给你两根手指,你也可以用它扼住命运的咽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