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题目
马克思论文题目

马克思论文题目
马克思论文题目有很多,具体取决于研究方向和主题。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马克思论文题目,供参考:
1.《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该论点认为工人的付出超过他们所得工资的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利润。
本论文将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详细分析与解析。
2.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法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本论文将探讨他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批判,以及他主张的消除这些法权的方法和理想社会的构想。
3.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和改变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如何适应和解释现代社会现象。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本论文将回顾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吸收和解读,并分析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5.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全球贫困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本论文将研究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变革理论,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贫困和经济不平等。
以上仅是几个例子,具体的马克思论文题目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和关注点来选择。
重要的是要确保论文题目具有明确性、相关性,并能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展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题目

论文与社会实践题目
论文
1、“博雅崇实弘志拓新”,谈谈你对校训的理解(自拟题目)
2、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谈谈你对网络谣言的认识(自拟题目)
3、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启示
4、读马克思/恩格斯传记有感
5、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6、论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
7、就某一社会热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谈谈自己的认识(自拟题目)
8、我看拜金主义
9、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10、某经济现象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自拟题目)
11、课程学习心得
调研
1、失独族调查
2、新生代农民工调查
3、中西文化/经济/教育比较访谈(采访留学或有旅外经历的人)
4、某商品价格变动调查
5、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6、大学社团发展状况调查
7、某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8、记述一个身边自强自立/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典型人物的故事,并阐明一个主题(自拟题目)
9、调查我校学生学习/生活存在的问题,就某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解决策略(自拟题目)
10、认识自己的某一缺点,并提出改进的方案(自拟题目)
11、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马克思论文题目及答案

1.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书上绪论部分)关键词:物质统一性物质概念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内容提要: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论具体特点如何,都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并且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主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
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实际结合,并开拓创新,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并对其加以适当应用。
作为一名外语的学生,我想我不仅要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结合实际,加强能力的锻炼,真正做到一个先进青年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增添新一笔辉煌!2.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书上57—60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实践论》——实践是理论的升华(马哲课程论文)

《实践论》——实践是理论的升华《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是由于在1937年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然而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
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实践论》应运而生。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阐述了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第三,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第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同时《实践论》中还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理论。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对“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这句话给出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而且我认为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
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
而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
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于实践。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
北航马哲课程论文案例

论文模版
一、完整案例陈述(5分)
二、提出问题(10分)
三、运用原理分析问题(10分)
四、总结研究结论,概括其对我们的方法论
意义(5分)
汇源并购案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
汁。香港上市公司汇源果汁也同时公告,称可口可乐旗 下全资附属公司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已发 行股本。 中国商务部3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实 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本案是反垄断执法机构首次依据反垄断法的原理和成
文法的规定,对潜在的垄断进行了制止。
垄断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自然生成的,即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做大做
强而在市场上具备市场支配地位,并可以凭借这种地 位损害其他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结构性的,也即单个的企业都不具备市场支配地
位,但是倘若几个企业以某种形式联合或者并购,则 这种联合体一旦生成,则同样可能具备市场支配地位 损害公平竞争秩序与消费者合法权益。
汇源事件始末
08-09-03 08-09-19 08-09-21 08-11-01 08-12-05 09-01-06 09-03-18
09-03-19 09-03-20
可口可乐24亿美元收购汇源全部股份 可口可乐称已将申请材料递交商务部 汇源并购案引发封口门 朱新礼称卖掉果汁是为了去种果园 商务部首次表态已立案受理并购案 并购案反垄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通过中国审查 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不会继续收购汇源 外交部:禁止并购汇源非贸易保护主义 商务部:裁决与中国外资政策无关 统一总经理暗示欲再度投资入股汇源
本案是否意味着《反垄断法》将 成为外资进军中国的绊脚石?
马哲论文——有关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

科学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对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题目:科学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对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班级:XXX学号:XXXXXXXXX姓名:XXX截稿日期:XXXX年XX月XX日科学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对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解摘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自我实现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才干与个性,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过程。
而青年人,作为社会的继承者和推动者,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冲动。
青年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应该怎样对待自我实现?如何在历史前进的中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实现青年青年特点价值观自我意识的提出及内涵从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的“认识你自己”,到莎士比亚的“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从卢梭的人的本性是“自爱心”,到罗曼罗兰的“我的上帝就是我自己”;从黑格尔的“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到费尔巴哈的“理性、爱、意志力,就是人生存的目的”,有关人的本质以及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界的思辨在一步步的演化,但是都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魔咒。
而我国当代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启蒙和形成,应该从1980年那场“牵动了亿万青年的心”的“潘晓讨论”开始。
当《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立刻就在全国青年中形成强烈的共鸣,由此掀起了一场有关人生观的轰轰烈烈大讨论。
讨论高潮的到来是由当时在武汉大学历史系就读的一名大三学生赵林的《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的公开发表,把青年在那个时代剧烈变化时期旧的人生观被打破、新的人生观形成时的历程表现出来。
如果说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标志着政治思想的重大转变,那么,1980年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则标志着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重大转折。
这场人生观大讨论的具体内容或许今天已经被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思想禁区的解放,由此引发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则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选题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们都要写一篇论文,我们在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时要重视论文的题目。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一)1.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2. 沉迷网络的哲学思考3. 论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及其意义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5. 如何理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6. 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7.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8.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9. 论经济与道德的协调性问题10. 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马克思论文11. 论新世纪的劳动及劳动价值12. 论市场经济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13. 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14.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15. 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二)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2.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3. 试论大学生矛盾纠纷及源头预防4. 关于反腐败措施的若干思考5.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7. 思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8. 提高思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9.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0. 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11. 发扬“仁学”伦理思想与精神和谐构建的基本精神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方法13. 大学生的德与才14. 树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15.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18.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19. 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成本与收益20. 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题目(三)1.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2. 网络的道德规制3.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4. 关于构建和谐高校的思考5.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7.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8.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与公信度研究1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13. 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谈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校创新人才科学精神的培养15.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应对措施1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马哲论文选题

马哲论文选题第一篇:马哲论文选题浅谈生与死我很喜欢冰心的那篇谈生命,她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一般过程和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伴相生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
这与佛家所说的生死观相似,佛家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们为受苦而活着,生死及涅磐,人死后涅磐重生,佛家讲究因果报应说,生前的因果会导致来世轮回。
我与冰心一样,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我也不同佛说,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佛学家,什么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这是诗人的浪漫,佛家的慈悲。
只是我觉得前世,来世什么的太过于飘渺,那些也许是我,但也不是我,那不过是别人的记忆,别人的生命,对于我来说,我的记忆,我的生命,只有今生而已。
说不畏惧生死是假的,没有人不曾畏惧过死亡,我也是这样,但是我相信因果。
记得高中有次期末,夜深了,我在卧室里背政治书,然后觉得整个楼晃了两晃,后来知道是隔壁县城有个小地震,震源浅,所以我们也有震感。
那次地震虽说没什么,只是听见外面一片喧哗,朋友也很关心的打电话来,但是我妈妈却睡的很安稳。
也许是她经历过了生死,才会显得如此的平静,她告诉我说,她要睡觉,如果真的到了该死的时候逃也逃不掉,如果还没到那时候,怎样都不会轻易的死掉。
听后我觉得很安心,依旧背着政治,没有理会外面的喧闹。
我没有觉得这是妈妈的迷信,我相信因果,我相信命运。
命运,不是天命,是一种命定的运气,这也是一个人看待生死的勇气,不是无谓生死,不是看轻生命,这是一种平淡的生活态度。
古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我妈妈相信,却也不信,她这辈子受了过多的磨难,受过了太多的痛苦。
她信佛,却也不信,她没有像外婆一样在家里供着菩萨,24小时不间断香火。
只是在她需要一个信念,一个寄托时,她回去求愿,愿望完成了,她会去还愿,我了解她,她不是迷信,那是一种尊敬,对于一种文化,一种给予过她一丝一毫帮助的人、事物的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哲论文题目
本题目仅供参考,论文要求格式规范,要有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注释。
1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2从自然科学最新成果论证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性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思想
5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迷信的根源
6古希腊“哲学”一词的含义是爱智慧你认为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让人真正爱智慧。
7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终极真理”,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终极真理。
8以自然科学的某一学科的内容或发展史为例阐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9以大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为例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0以名人的成长经历为例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1以名人的成名的过程简析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相互关系
12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阐述当前重大的时势
13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对心理与生理活动的调节
14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德原理说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15以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为例阐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
系
16当前应怎样正确评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命题
17以宜宾或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情况为例讨论;为什么发展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18任选社会意识的一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19任选社会职业的一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20任选当前的社会热门现象,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其存在的原因并作出评价,然后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