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

目录实验一化工仪表认识实验 (3)实验二DCS认识实验 (5)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9)附录:实验二“天塔之光”参考程序 (12)化工仪表实验指导 3实验一化工仪表认识实验实验项目性质:演示性实验计划学时:2一、实验原理化工仪表通称为工业自动化仪表或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用于化工过程控制。

是对化工过程工艺参数实现检测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能够准确而及时地检测出各种工艺参数的变化,并控制其中的主要参数,保持在给定的数值或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生产操作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化工仪表按功能可分为检测仪表、在线分析仪表和控制仪表。

①检测仪表,或称化工测量仪表。

用以检测、记录和显示化工过程参数的变化,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向控制系统提供信息。

如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

②在线分析仪表,主要用以检测、记录和显示化工过程特性参数(如浓度、酸度、密度等)和组分的变化,是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直接信息。

③控制仪表(又称控制器或调节仪表),用以按一定精度将化工过程参数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或使参数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化工仪表从过去单参数检测发展到综合控制系统装置,从模拟式仪表发展到数字式、计算机式的智能化仪表。

仪表基础元器件正在向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大功率、低噪音、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

仪表的结构向模件化、灵巧化等方向发展;正在加强红外、激光、光导纤维、微波、热辐射、晶体超声、振弦、核磁共振、流体动力等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向检测及传感器领域的渗透。

以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控制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导,与各种新兴技术如半导体、光导纤维、激光、生化、超导及新材料等相结合,将使化工仪表进入多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2.了解常用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智能仪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化工过程控制及仪表》实验指导书

《化工过程控制及仪表》实验指导书

《仪表自动化》实验指导书操作规程1、熟悉各种控制仪表和设备,懂得各种仪器的用途及各自的操作方法。

2、外观检查,接线时注意电源极性,最好预热半小时。

3、在检验差压变送器时,操作顺序是:启动时,先通电,再加压,停止时先卸压,再断电,要看清楚差压变送器的测量范围,用定值器加压时,不允许超过此范围,否则打坏压力表以及损坏变送器。

4、使用螺丝刀进行仪表的零位、终点调整时,用力要均匀,防止损害元件。

标准电位差计应水平放置,注意电位差计的检流计旋扭,调整时,动作要缓慢,实验完成后,开关置“断”。

PCT—I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本试验指导书根据教学要求及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以浙江大学求是公司出的PTC—I型过程控制教学实验装置为实验设备介绍过程控制实验的一般方法。

一PCT—I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PCT—I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是基于工业过程物理模拟对象,是集成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系统包括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热工参数,可实现对象特性测试、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制、比值控制等多种控制形式。

二硬件设备组成1.水箱水箱是实验中的被控对象,包括:上位水箱,下位水箱和储水箱。

上位水箱和下位水箱采用有机玻璃制造,可以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实验结果。

2.温控圆筒温控圆筒主要用于温度控制实验,圆筒用不锈钢制成,桶壁上有六个加水用的小孔和三个排水蒸气用的大孔。

检查水温的传感器是CU50,它的精度高,热补偿性好。

3.加温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单元,输入控制信号为4~20mA标准电流信号,其移相触发角与输入控制电流成正比。

4.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来对上下位水箱的液位进行检测,采用工业用的DBYG扩散硅压力变送器。

校验方法为预热15分钟后,在零压力下调整零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4m A,在满量程压力下,调节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20mA。

传感器精度为0.5级,工作时需串24V直流电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2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2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过控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二0一0年五月前言本实验指导书系根据《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及实验室已有设备而设置的实验内容编写的。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熟悉和掌握仪表实验工作的一般方法,为将来的实验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务必做到以下几点:1、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内容;2、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认真听取实验介绍,以提高操作效率;3、熟悉并检查实验装置的组成部分及连线;4、按实验要求连接实验装置后,需经老师检查方可进行操作;5、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设备。

在实验过程中未按操作步骤进行而造成仪器、设备、工具等损坏以及发生事故,待查明原因后,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赔偿;6、实验后,各小组须整理清点实验工具,并交老师核查;7、按实验具体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在做实验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实验目的;2、了解实验内容;3、熟悉实验装置;4、掌握实验方法;5、制定实验步骤;6、处理实验数据(数据准确、表格合理、图形清晰);7、得出实验结果;8、提出分析建议(注意现象,分析误差等原因)。

目录一、实验一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5)二、实验二热电偶与动圈仪表的配套使用 (7)三、实验三自动电子电位差计的校验 (10)四、实验四自动电子平衡电桥的校验 (12)五、实验五 XMZ-102数显仪表的校验 (13)六、实验六 XMZ-101数显仪表的校验 (14)七、实验七电容式差压变送器认识与校验 (15)实验一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工业用弹簧管压力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校验方法;2、掌握压力校验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活塞式压力计一台型号YU ~ 60010 ~ 600Kgf/cm 20.05级2、弹簧管压力表标准表一只0 ~ 25Kgf/cm20.4级标准表一只0 ~ 10Kgf/cm2 1.5级或0 ~ 25Kgf/cm2 1.5级三、实验装置1、与标准表比较的压力计,如图161、手轮2、手摇泵3、活塞4、被校压力表5、6、7、针形阀8、标准压力表9、贮油杯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往油杯内注入传压工作介质(变压器油),打开针形阀6,关闭针形阀5和7,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1,将工作介质吸入手摇泵内,然后关闭针形阀6,打开针形阀5和7,顺时针方向旋转手轮,使手摇泵内的活塞3移动所产生的压力经工作介质传递至压力表4和8上。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模板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模板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实验指导书
齐齐哈尔大学计控学院
自动化系
目录
实验一单圈弹簧管压力表实验 (1)
实验二毫伏输入时温度变送器实验 (4)
实验三热电阻输入时温度变送器实验 (6)
实验四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 (9)
实验一单圈弹簧管压力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弹簧管压力表的结构原理。

2.熟悉压力校验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压力表的调整、校验方法。

4.掌握运用误差理论及仪表性能指标来处理实验所得的数据。

二、实验器材
1.单圈弹簧管压力表:
( 1) 标准压力表( 0.25级) 2.5MPa 1块
( 2) 被校压力表( 1.6极) 2.5MPa 1块
2.压力校验器6MPa 1台三、实验系统图
1.被校压力表2.标准压力表
3.压力校验器手轮4.油杯
5.6.截止阀手轮7.油杯针形阀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标准表比较法: 将被校压力表和标准压力表通以相同的压力, 比较它们的指示值。

要求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至少要比被校表的精度等级高二级, 同时要求标准表的量程与被校表的量程越接近越好, 这样能够提高精度。

标准表的绝对误差一般应小于被校表绝对误差的1/4, 因此标准。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实验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实验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主编: 何京敏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实验室二零一零年十一月目录实验一化工仪表认识实验 (3)实验二 DCS认识实验 (5)实验三、单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9)附录:实验二“天塔之光”参考程序 (12). . . .实验一化工仪表认识实验实验项目性质:演示性实验计划学时:2一、实验原理化工仪表通称为工业自动化仪表或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用于化工过程控制。

是对化工过程工艺参数实现检测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能够准确而及时地检测出各种工艺参数的变化,并控制其中的主要参数,保持在给定的数值或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生产操作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化工仪表按功能可分为检测仪表、在线分析仪表和控制仪表。

①检测仪表,或称化工测量仪表。

用以检测、记录和显示化工过程参数的变化,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和向控制系统提供信息。

如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

②在线分析仪表,主要用以检测、记录和显示化工过程特性参数(如浓度、酸度、密度等)和组分的变化,是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直接信息。

③控制仪表(又称控制器或调节仪表),用以按一定精度将化工过程参数保持在规定围之,或使参数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化工仪表从过去单参数检测发展到综合控制系统装置,从模拟式仪表发展到数字式、计算机式的智能化仪表。

仪表基础元器件正在向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大功率、低噪音、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

仪表的结构向模件化、灵巧化等方向发展;正在加强红外、激光、光导纤维、微波、热辐射、晶体超声、振弦、核磁共振、流体动力等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向检测及传感器领域的渗透。

以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控制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导,与各种新兴技术如半导体、光导纤维、激光、生化、超导及新材料等相结合,将使化工仪表进入多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实验装置简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实验的试验装置是用《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的控制信号及被控信号均采用IEC标准,即电压0~5V或1~5V,电流0~10mA或4~20mA。

实验系统供电要求为单相交流220V±10%,10A。

实验装置包括被控对象、调节器、执行器模块和变送器模块。

被控对象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复合加热水箱以及管道。

调节器主要有模拟调节器(含比例P调节、比例积分PI调节、比例微分PD调节、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计算机控制等。

执行器模块主要有磁力驱动泵。

变送器模块主要有流量变送器(FT)、液位变送器(LT1,LT2)等。

变送器的零位、增益可调,并均以标准信号DC0-5V输出。

实验项目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研究系统分别用P、PI和PID调节器时的阶跃响应。

3、研究系统分别用P、PI和PID调节器时的抗扰动作用。

4、定性地分析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H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GK-02、GK-03、GK-04、GK-072、万用表一只3、计算机系统三、实验原理图为一个单容水箱单回路反馈液位控制系统,它的控制任务是使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并减小或消除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扰动的影响。

单回路控制系统由于结构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且能满足一般生产过程的要求,故它在过程控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当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

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导致控制质量变坏,甚至会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当一个单回路系统组成以后,如何整定好控制器的参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

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35教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35教材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目录目录 (2)前言 (1)实验一热电偶的焊接与校验 (1)实验二压力表、流量计的校验 (3)实验三电子自动平衡电桥及动圈表的使用和校验 (6)实验四电子电位差计及数字显示表的使用和校验 (9)实验五 DBW温度变送器的校验 (13)实验六电动调节器性能试验 (15)实验七A3000过程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21)附表一镍铬—镍铝,镍铬—镍硅K(EU—2) 温度—毫伏表 (28)附表二镍铬—考铜EA—2温度毫伏对照表 (29)附表三铂铑-铂LB—3温度—毫伏对照表 (30)附表四铂电阻温度与电阻值换算表 (31)附表五铂电阻温度与电阻值换算表 (32)附表六铜热电阻温度与电阻值换算表 (33)附录七铂热电阻温度与电阻值换算表 (34)附录八铜热电阻温度与电阻值换算表 (35)附录九铜热电阻温度与电阻值换算表 (36)前言本《实验指导书》与厉玉鸣主编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三版)》配套使用,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实验一~六属于验证型实验部分,即现场仪表的使用和校验方法,其中实验一、二涉及到了温度、压力、流量等化工基本参量的测量与校验方法,实验三、四、五涉及到了显示和变送仪表的使用方法和精度校验,实验六则是控制仪表性能参数的测定;实验七则属于综合型实验部分,即自动控制系统的使用和整定方法,要求学生在熟悉A3000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专业要求有选择地进行温度、压力、液位和流量等化工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各个实验均分作“实验目的和要求”、“工作原理”、“实验仪器及设备”、“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内容”等五个单元,本书末尾附有常用的分度号对照表。

本书是在现行实验讲义的基础上改编形成的,由合肥工业大学杨则恒副教授主编,并编写其中的实验五、六、七,参加编写的有路绪旺(实验二、三)、吕建平(实验一)、王莉(实验四),全书由路绪旺统稿。

本书在改编过程中得到化工技术中心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成书匆忙,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包涵指正。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唐雄民朱燕飞编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年2月印刷目录实验一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测温实验及热电偶标定(综合) (3)实验二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选做) (6)实验三电容式传感器输出特性测量 (8)实验四过程监控系统演示实验 (9)附录实验报告(范本) (13)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测温实验及热电偶标定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2.掌握热电偶校验的基本方法;3.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及格。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通过对K 型热电偶的测温和校验,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掌握热电偶的校验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合格。

三、实验原理:(1)由两根不同质的导体熔接而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热电回路,当其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则回路中产生一定的电流,这表明电路中有电势产生,此电势即为热电势。

图1-1 热电偶测温原理试验台图(1-1)中T 为热端,To 为冷端,热电势()()()AB AB o E T T T ∆=- (2)以K 分度热电偶作为标准热电偶来校准E 分度热电偶。

四、实验所需部件:K (也可选用其他分度号的热电偶)、E 分度热电偶、温控电加热炉、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数字电压表。

五、实验步骤:(1)观察热电偶结构(可旋开热电偶保护外套),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温控器:作为热源的温度指示、控制、定温之用。

温度调节方式为时间比例式,绿灯亮时表示继电器吸合电炉加热,红灯亮时加热炉断电。

温度设定:拨动开关拨向“设定”位,调节设定电位器,仪表显示的温度值℃随之变化,调节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时停止。

然后将拨动开关扳向“测量”侧,接入热电偶控制炉温。

(注:首次设定温度不应过高,以免热惯性造成加热炉温度过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测温实验及热电偶标定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2.掌握热电偶校验的基本方法;3.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及格。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通过对K 型热电偶的测温和校验,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掌握热电偶的校验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合格。

三、实验原理:(1)由两根不同质的导体熔接而成的闭合回路叫做热电回路,当其两端处于不同温度时则回路中产生一定的电流,这表明电路中有电势产生,此电势即为热电势。

图1-1 热电偶测温原理试验台图(1-1)中T 为热端,To 为冷端,热电势()()()AB AB o E T T T ∆=- (2)以K 分度热电偶作为标准热电偶来校准E 分度热电偶。

四、实验所需部件:K (也可选用其他分度号的热电偶)、E 分度热电偶、温控电加热炉、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数字电压表。

五、实验步骤:(1)观察热电偶结构(可旋开热电偶保护外套),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温控器:作为热源的温度指示、控制、定温之用。

温度调节方式为时间比例式,绿灯亮时表示继电器吸合电炉加热,红灯亮时加热炉断电。

温度设定:拨动开关拨向“设定”位,调节设定电位器,仪表显示的温度值℃随之变化,调节至实验所需的温度时停止。

然后将拨动开关扳向“测量”侧,接入热电偶控制炉温。

(注:首次设定温度不应过高,以免热惯性造成加热炉温度过冲)。

(2)首先将温度设定在50℃左右,打开加热开关,(加热电炉电源插头插入主机加热电源出插座),热电偶插入电加热炉内,K分度热电偶为标准热电偶,冷端接“测试”端,E分度热电偶接“温控”端,注意热电偶极性不能接反,而且不能断偶,万用表置毫伏档,当钮子开关倒向“温控”时测E分度热电偶的热电势,待设定炉温达到稳定时用电压表毫伏档分别测试温控(E)和测试(K)两支热电偶的热电势(直接用电压表在热电偶接线端测量,钮子开关还是保持倒向“E”分度热电偶方向)。

每支热电偶至少测两次求平均值,并将结果填入表1-1。

(3)继续将炉温提高到70℃、90℃、110℃、130℃和150℃,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热电偶的测温性能,并将对应结果填入下表。

(4)因为热电偶冷端温度不为0℃,则需对所测的热电势值进行修正E(T,To)=E(T,t1)+E(T1,T0)实际电动势=测量所得电势+温度修正电势查阅热电偶分度表,上述测量与计算结果对照。

,相对误(5)校热电偶热电势与标准热电偶温度的绝对误差为T T T∆=-校标。

差为()100%∆=-⨯T T T T T标校标标六、注意事项:1、加热炉温度请勿超过200℃,当加热开始,热电偶一定要插入炉内,否则炉温会失控,同样做其它温度实验时也需用热电偶来控制加热炉温度。

2、因为温控仪表为E分度,加热炉的温度就必须由E分度热电偶来控制,E 分度热电偶必须接在面板的“温控”端。

所以当钮子开关倒向“测试”方接入K 分度热电偶时,数字温度表显示的温度并非为加热炉内的温度。

七、思考题将平台上的热电偶转换开关打向左边,显示的温度值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将转换开关打向左边,指示温度是标准热电偶K测试点温度,显示的温度与E分度热电偶有差别。

当转换开关转向K分度热电偶时,温度数字温度并非为加热炉内温度,会引起误差。

表1-1 实验数据表实验时环境温度: 27 ℃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光纤传感器——位移测量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计划学时:1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光纤传感技术是适随着光纤通信和集成光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感技术。

通过光纤位移传感器来测量位移,掌握这种传感器的特性。

本光纤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多模光纤合并于一端组成光纤探头,一束作为接收,另一端作为光源发射,近红外二极管发出的近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被测物,由被测物反射的光信号经接收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弱与反射物与光纤探头的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就可得知位置量的变化。

三、实验原理: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多模光纤合并于一端组成光纤探头,一束作为接收,另一束为光源发射,近红外二级管发出的近红外光经光源光纤照射至被测物,由被测物反射的光信号经接收光纤传输至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弱与反射物与光纤探头的距离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就可得知位置量的变化。

图2-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及输出特性曲线四、实验所需部件:光纤(光电转换器)、光纤光电传感器实验模块、电压表、示波器、螺旋测微仪、反射镜片五、实验步骤:(1)观察光纤结构:本实验仪所配的光纤探头为半圆型结构,由数百根导光纤维组成,一半为光源光纤,一半为接收光纤。

(2)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电源线及光纤变换器探头接口,光纤探头装上探头支架,探头垂直对准反射片中央(镀铬圆铁片),螺旋测微仪装上支架,以带动反射镜片位移。

(3)开启主机电源,光电变换器V0端接电压表,首先旋动测微仪使探头紧贴反射镜片(如两表面不平行可稍许扳动光纤探头角度使两平面吻合),此时V0输出≈0,然后旋动测微仪,使反射镜片离开探头,每隔0.2mm记录一数值并记入表2-1。

表2-1 位移与输出电压表位移距离如再加大,就可观察到光纤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的前坡与后坡波形,作出V-X曲线,通常测量用的是线性较好的前坡范围。

六、注意事项:(1)光纤请勿成锐角曲折,以免造成内部断裂,端面尤要注意保护,否则会使光通量衰耗加大造成灵敏度下降。

(2)每台仪器的光电转换器(包括光纤)与转换电路都是单独调配的,请注意与仪器编号配对使用。

(3)实验时注意增益调节,输出最大信号以3V左右为宜,避免过强的背景光照射。

七、思考题(1)为什么要分析线性较好的范围?答:这与光纤传感器的特性有关,当位移达到某一值以后,输出信号与位移不再呈线性关系此时达不到测量目的。

(2)光纤通信与测量的原理一样吗?答:一样,都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电容式传感器输出特性测量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计划学时:1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容式移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二、实验原理:差动式同轴变面积电容的两组电容片Cx1与Cx2作为双T电桥的两臂,当电容量发生变化时,桥路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图3-1 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三、实验所需部件: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块四、实验步骤:(1)观察电容传感器结构:传感器由一个动极与两个定级组成,连接主机与实验模块的电源线及传感器接口,按图(3-1)接好实验线路,增益适当。

(2)打开主机电源,用测微仪带动传感器动极位移至两组定极中间,调整调零电位器,此时模块电路输出为零。

(3)前后位移动极,每次0.5mm,直至动静极完全重合为止,记录数据,并填入表3-1,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

表3-1 位移与输出电压表五、注意事项:电容动极须位于环型定极中间,安装时须仔细作调整,实验时电容不能发生擦片,否则电压信号会发生突变。

六、思考题结合课本探讨电容式传感器可能应用的范围。

答:可检测各种机械的液压,适用于各种导电、非导电液体的液位或粉末状物体的测量。

实验四实验项目名称:过程监控系统演示实验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计划学时:1学时一、实验目的1.理解典型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和完善控制系统的概念;2.了解过程检测的工艺流程及液位、流量等参量的检测方法;3.了解过程液位监控的实现步骤及实现方法;4.通过系统演示,学会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系统组成:图4-1 过程检测演示系统参考结构图1. 对象系统(不锈钢框架及网孔板):由动力系统、有机玻璃实验水箱、储水箱、孔板流量计、差压变送器、浮球液位计、转子流量计及管道、阀门等组成,如图4-1所示。

2. 控制系统:包括全开全闭式电磁阀、电磁阀驱动电路板(如图4-2)、PCI-6221 采集卡、LabVIEW控制仿真系统(如图4-3)。

2. 附件系统:由电气控制箱、漏电保护器、电源指示灯、DC24V开关电源等组成。

图4-2 全开全闭式电磁阀及驱动电路图4-3 LabVIEW控制仿真系统三、实验原理:1. 演示系统通过转子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实现流体流量的测量;通过浮子液位计实现水位的测量;2.装置采用开放化设计,所有的检测装置均安装在网孔板上,可加装其他检测系统和设备;3.现场信号采用标准信号输出,实现与各种控制系统的连接。

4. 控制系统采用全开全关式的电磁阀作为执行器。

由美国NI公司的PCI-6221数据采集卡将液位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再经用LabVIEW所编写的程序作出处理后,再由采集卡输出控制信号,经放大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阀的开关,达到控制液位的目的。

四、设备参数:1.液位水箱有机玻璃水箱为液位的测量对象,为配合液位检测传感器的量程,它的尺寸为:直径*高=ø35*55cm,溢流管在水箱中的高度为50cm,为使液位测量更加稳定可靠,水箱中设有缓冲隔板,管道水流从隔板一侧进水,传感器的采压点设在隔板另一侧。

2.抽水泵单相AC220V水泵,额定流量18L/min,最大流量为36L/min;采用强力的电机装置及合理的机体设计;电机结构采用防杂志卡死设计;采用了大流量低噪音,更适合家庭使用;水泵运转的全过程为横压运转;水利部件采用特殊镀层,耐腐蚀性好;装有自动开关,使用方便。

3.差压式流量计采用标准孔板环室取压方式,孔板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由差压变送器进行测量,配套差压变送器完成流量的检测。

4.差压变送器采用PT320系列差压变送器,输入DC24V,输出4-20mA,精度0.5%,与差压式流量计配套使用。

5.转子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带透明锥管能测量管道中各种液体的瞬间流量,便于直接观察介质流动状态。

6.浮球液位计采用UMQD系列浮球液位变送器,将磁性浮球随液位变化的位移量转化成模拟线性4-20mA标准信号输出,变送器电源24VDC,二线制工作形式。

具有工作稳定可靠,无须调整等特点。

广泛适用于矿企业及各种排水工程的在线测量及控制。

7.管道及阀门整个系统管道由敷塑不锈钢管连接而成,所有的手动阀门均采用优质球阀,彻底避免了管道系统生锈的可能性。

有效提高了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

其中储水箱底部装有出水阀,当水箱需要更换水时,把出水阀打开将水直接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