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特殊教育学校“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特殊教育学校“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项目(2)项目业主单位XXX特殊教育学校(3)项目地址(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为:修建教学楼2500平方米,综合楼800平方米,学生宿舍1400平方米,学生食堂400平方米,购臵设备115台(套/件)。

(5)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

(6)项目总投资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620万元。

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80万元,区财政资金340万元。

项目总投资为62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57.3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13万元,基本预备费29.52万元。

(7)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80万元,区财政资金340万元。

1.2项目业主介绍XXX特殊教育学校其前身是XXX聋哑学校,始建于1997年11月,是我区唯一的特殊教育机构。

学校位于XXX城东街道三元宫路95号,占地面积853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206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10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00平方米,生活用房1106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6个,其中听力残疾班5个,智力残疾班1个,有在校学生64人,其中听力残疾50人,智力残疾14人,全部为寄宿学生,有教职工12人,其中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5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成为渝东南片区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

1.3编制依据1.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2002]102号文《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参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4.《XXX市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5.《XXX市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6.项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所示。

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主要技术指标1总用地面积m21,500.002总建筑面积m25,100.003学校容积率0.604绿化率0.325建筑密度0.216建筑层数层 4.00 教学楼和宿舍4层,综合楼3层,食堂2层7建筑总高度m14.40 教学楼、宿舍和综合楼每层高3.6米,食堂每层高度3.75米10停车位个地面临时停车位二主要经济指标1项目总投资万元620.002工程费用万元557.34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3.134基本预备费万元29.521.5简要结论新建XXX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和食堂,对于改善目前该学校生活设施落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为提升石家中学的办学水平等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 1 -1.1工程简况 ................................................................................................................................ - 1 -1.1.1工程名称.................................................................................................................... - 1 -1.1.2工程业主单位............................................................................................................ - 1 -1.1.3工程建设性质............................................................................................................ - 1 -1.1.4建设内容.................................................................................................................... - 1 -1.1.5建设工期.................................................................................................................... - 1 -1.1.6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 -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依据及范围 .................................................................................... - 2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依据 .................................................................................... - 2 -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范围.................................................................................... - 2 -1.3工程背景及提出理由 ............................................................................................................ - 2 -1.4建议- 3 -第二章工程建设地背景及必要性 ................................................................................................... - 3 -2.1工程建设地背景 .................................................................................................................... - 3 -2.1.1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 ............................................................................................ - 3 -2.1.2xx县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发展 .................................................................................... - 3 -2.1.3三残”儿童入学业率有待提高 .................................................................................. - 4 -2.1.4工程业主方简介 ........................................................................................................ - 4 -2.2工程建设地必要性 ................................................................................................................ - 4 -2.2.1工程建设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地重要组成部分................. - 4 -2.2.2现有地特殊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 - 5 -2.2.3工程建设是改善特殊教育硬件设施地需要 ............................................................ - 5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 - 5 -3.1 工程建设地址........................................................................................................................ - 5 -3.2工程建设条件 ........................................................................................................................ - 5 -3.2.1区位条件.................................................................................................................... - 5 -3.2.2自然条件.................................................................................................................... - 6 -3.2.3社会经济条件............................................................................................................ - 6 -3.2.4交通运输条件............................................................................................................ - 7 -3.2.5工程建设地地条件 .................................................................................................... - 7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 - 7 -4.1建设依据 ................................................................................................................................ - 7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 - 7 -第五章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 - 8 -5.1建筑设计 ................................................................................................................................ - 8 -5.1.1工程简况.................................................................................................................... - 8 -5.1.2设计依据.................................................................................................................... - 8 -5.1.3总平面设计................................................................................................................ - 8 -5.1.4功能布局.................................................................................................................... - 9 -5.1.5无障碍设计................................................................................................................ - 9 -5.2结构设计 ................................................................................................................................ - 9 -5.3电气设计 .............................................................................................................................. - 10 -5.4给排水设计 .......................................................................................................................... - 10 -5.5采光与通风 .......................................................................................................................... - 11 -第六章建筑节能............................................................................................................................... - 12 -6.1设计依据 .............................................................................................................................. - 12 -6.2节能措施 .............................................................................................................................. - 12 -第七章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 - 13 -7.1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 - 13 -7.2工程进度计划 ...................................................................................................................... - 13 -7.3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 - 13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 14 -8.1投资估算 .............................................................................................................................. - 14 -8.1.1投资估算依据.......................................................................................................... - 14 -8.1.2投资估算.................................................................................................................. - 15 -8.2资金筹措 .............................................................................................................................. - 16 -第九章工程地组织与管理 ............................................................................................................... - 17 -9.1组织机构 .............................................................................................................................. - 17 -9.2工程管理 .............................................................................................................................. - 17 -9.2.1工程建设管理.......................................................................................................... - 17 -9.2.2资金管理.................................................................................................................. - 18 -第十章工程招标方案 ..................................................................................................................... - 18 -10.1招标范围 ............................................................................................................................ - 18 -10.2招标组织形式 .................................................................................................................... - 18 -10.3招标方式 ............................................................................................................................ - 18 -10.4发包方案 ............................................................................................................................ - 18 -10.5工程招标基本情况表 ........................................................................................................ - 18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消防安全 ....................................................................................................... - 19 -11.1环境保护 ............................................................................................................................ - 19 -11.1.1环境现状 ................................................................................................................ - 19 -11.1.2工程执行地污染物排放标准 ................................................................................ - 19 -11.1.3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 ............................................................................................ - 19 -11.1.4环境保护措施 ........................................................................................................ - 20 -11.1.5环境影响评价 ........................................................................................................ - 21 -11.1.6工程使用时地环境保护 ........................................................................................ - 21 -11.2消防安全 ............................................................................................................................ - 21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 - 21 -12.1将改善xx县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条件....................................................................... - 21 -12.2工程地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 21 -12.3工程建设将有利于残疾人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 - 22 -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 - 23 -14.1结论.................................................................................................................................... - 23 -14.2建议.................................................................................................................................... - 23 -第一章总论1.1工程简况1.1.1工程名称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1.1.2工程业主单位业主单位: xx县特殊教育学校单位地址:四川省xx市xx县xx镇烟街29号单位性质:事业单位1.1.3工程建设性质新建1.1.4建设内容1、拆除原特教楼502平方M,拆除厕所和教辅用房357平方M;2、新建特教综合楼1500㎡及其附属工程;3、改建旧教案楼300平方M;4、设备购置.1.1.5建设工期本工程建设工期为11个月.其中:前期工作5个月,工程建设6个月,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1.1.6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1-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依据及范围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依据1、国家有关投资工程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面地法律、法规、方法与参数等;2、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3、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4、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5、工程委托单位提供地工程相关资料.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及省、市人民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地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地资料和数据地基础上,主要就工程建设地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消防安全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论证该工程建设地必要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与参考.1.3工程背景及提出理由经普查,全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三残”儿童入学业率还不高,为了保障“三残”儿童接受教育地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xx县采取措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一是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保障机制,狠抓“特教”入学率,确保“三残”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二是建立特教工作人员津贴保障机制.从2007年起,将从事特教工作地教职工特教津贴由原来地15%提高到30%,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7年县财政还划拨10万元特教专项经费,支持特教发展.三是加强了师资配备,在乐山幼师特教专业引进8名专业教师从事特教工作,并配齐了正副校长、后勤主任等管理人员.四是强化教案改革,积极探索特教方式.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教育需求;注重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地能力;强化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地培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融入、立足、服务社会能力,打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五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儿童、支持特殊学校发展.在这种背景下xx市xx县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本工程地建设.1.4建议1.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材料价格地上涨,要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2.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3.应抓紧工程实施,尽量缩短建设周期,使工程早日建成,早日投入使用,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地投资效果.第二章工程建设地背景及必要性2.1工程建设地背景2.1.1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地不断丰富,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地不断解放,特殊教育事业也愈来愈受到关注.“关心特殊教育”地字句首次写入了党地十七大报告,新地《义务教育法》中有五处涉及特殊教育,2008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部署,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地意见》地文件,并把发展残疾人教育摆在了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地首要位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并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有九个条款对残疾人教育作了明确表述;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由此可见,发展特殊教育尤其是发展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意义重大,我们理应抢抓机遇,不断探索特殊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策略.2.1.2xx县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发展为了保障“三残”儿童接受教育地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xx县采取措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一是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保障机制,狠抓“特教”入学率,确保“三残”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二是建立特教工作人员津贴保障机制.从2007年起,将从事特教工作地教职工特教津贴由原来地15%提高到30%,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7年县财政还划拨10万元特教专项经费,支持特教发展.三是加强了师资配备,在乐山幼师特教专业引进8名专业教师从事特教工作,并配齐了正副校长、后勤主任等管理人员.四是强化教案改革,积极探索特教方式.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教育需求;注重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地能力;强化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地培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融入、立足、服务社会能力,打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五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儿童、支持特殊学校发展.2.1.3“三残”儿童入学业率有待提高经普查,xx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三残”儿童入学业率还不高,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地政策,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地覆盖率,不断提高和完善特殊教育相关基础设施和教案水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保障特殊教育地教案水平,已达到相关教案要求.2.1.4工程业主简介2008年3月11日,xx县举行特殊教育学校授牌仪式,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贾晓玲、副县长邓益平分别为县特殊教育学校授牌、授印.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县特殊教育体系地逐步健全,该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地高度,同时填补了xx作为拥有67万人口地大县无特教案校地空白,为更多适龄“三残”儿童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学习技能、改变人生地广阔舞台.xx县特殊教育学校前身为xx县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于1995年).因条件限制,县教育局采用“一所学校(实验学校)、两块牌子(xx县实验学校、xx县特殊教育中心)”地办学模式,县特殊教育中心设在实验学校内,实行特教和普教共同发展.2006年秋季教育局进行布局调整后,特殊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在校学生93人,在岗专业教师12人,形成了盲、聋、弱三教齐全地办学新格局.近年来,县特教中心先后送出三届毕业生,让30多名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儿童顺利投身社会,取得了良好地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教育部、省、市、县各级领导地充分肯定.2.2工程建设地必要性2.2.1工程建设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地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原则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要求,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努力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地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地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xx县特殊教育学校工程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中地重要组成部分.2.2.2现有地特殊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5月28日发布地公报称:全国有残疾人8300多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0至14岁、6至14岁地残疾儿童分别为387万、246万,分别占残疾人口总数地4.66%和2.96%.经普查,xx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现有地特殊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情况地需要.2.2.3工程建设是改善特殊教育硬件设施地需要xx县特殊教育学校自1995年附属于实验学校建立特教中心至2008年3月xx县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到现在,已经历了15个春秋,15年来,我们秉承“普特并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共创一流”地办学理念,取得了特教规模扩大、特教案生融入社会能力增强地突出成绩,但也存在教案用房紧张、设备紧缺等诸多困难,急需新建特教综合楼一栋和改建旧教案楼并增添教案和技能培训设备,以适应现代特殊教育形势和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地发展.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3.1 工程建设地址该工程位于xx县特殊教育学校(实验学校)内.3.2工程建设条件3.2.1区位条件xx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位于东经105°09′至105°49′和北纬31°31′与32°17′之间,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xx县东邻苍溪县、元坝区,西界梓潼县、江油市、青川县,南连阆中市、南部县,北接xx市利州区.全县辖57个乡镇,538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3.2.2自然条件xx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M至700M地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地50.34%;海拔700M至1000M地窄谷低山区占40.23%.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xx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变地貌影响,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出现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各异,高山顶和漕谷地气温相差大.气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xx县一般年平均气温约16.2℃,年均降水量728毫M,境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上半年盛行偏南风,下半年盛行偏北风.全年无霜期约270天.秋冬两季多雾,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28.3小时.3.2.3社会经济条件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较上年加快8.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 4.1%;第二产业增加值10.17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13.4%.人均生产总值(GDP)7388元,增长1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地贡献率分别为11.6%、48.6%和39.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1.6个、6.6 个、5.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地42.7:21.1:36.2调整变化为39.7:23.7:36.6.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占GDP 地49.0%,对GDP增长地贡献率为61.0%.民营经济贡献税金4620万元,占全县税收地47.5%.当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459户、95户,年末累计分别达到11223户和449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4583人和4679人.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57万元,增长173.5%,其中:税收收入9736万元,增长208.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7230万元,增长2.3%.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镇常住人口14.53万人,城市化率2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中存在地主要问题:全县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不优,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低,实力弱;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农民增收渠道不多。

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本报告对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利益。

特殊教育中心是为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机构,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本报告将重点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市场需求、竞争分析、财务评估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

2.可行性研究方法为了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收集并分析相关的市场数据和调研结果,评估特殊教育中心的需求和潜在客户群体;- 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市场上已有特殊教育服务机构的竞争状况;- 进行财务评估,包括收入预测、成本分析和投资回报率计算;- 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风险因素。

3.可行性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潜在市场需求: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有很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由于目前特殊教育资源有限,该项目可以填补这一空缺,并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专业的教育支持。

-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特殊教育服务机构,但由于市场需求较大,我们相信仍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可供我们开拓。

- 财务评估:根据我们的财务分析,预计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在未来几年内将能够实现盈利,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 风险评估:尽管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教育政策变化、竞争加剧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4.结论综上所述,本报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商业机会。

然而,我们建议在实施项目之前,进一步详细规划和评估各方面的风险和利益,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字数:400字)。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三、研究依据及范围 (2)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五、结论与建议 (4)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6)一、项目背景 (6)二、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市场分析 (10)一、市场现状 (10)二、需求分析 (11)三、项目建设目标 (13)第四章区域位置及建设条件 (15)一、项目选址 (15)二、自然条件 (18)三、建设条件 (19)第五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21)一、建设内容 (21)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25)一、总平面布局 (25)二、建筑 (27)三、结构 (28)四、给水排水 (30)五、供配电 (31)六、电视、电话及综合布线系统 (35)第七章公众利益保护 (36)一、环境保护 (36)二、消防安全 (38)三、节能 (41)第八章工程招标及管理 (44)一、项目招标 (44)二、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 (44)第九章实施进度计划 (47)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一、投资估算 (71)二、资金筹措 (72)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73)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74)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74)二、规避风险的措施 (75)附件:1、教发[2007]20号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的通知2、****教育局组织机构代码证3、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附图:项目所在地位置图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教育局3、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拟选址于****城二环以北、三环路以南、319国道以东地段,总用地面积约30亩。

该址山清水秀,环境优雅,交通便利,适宜建设特殊教育学校。

4、建设规模根据初步摸底及县情、学情及特殊学校教学需要,本项目计划建设特殊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及其他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6464平方米。

xx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目录第一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单位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研究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可行性研究概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结论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需求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建设地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建设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建筑材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市政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设计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X年XX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目的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项目建设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企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企业团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产品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项目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改造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特殊教育学校是为了满足残疾儿童和少年教育需求而设立的一种教育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特殊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但是目前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条件较差,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和少年的教育需求。

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增长明显。

迁建项目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2.政策支持: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鼓励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的迁建项目。

3.地理位置:项目选择的地理位置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度、生活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方便学生和家长的日常生活。

5.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能够满足更多残疾儿童和少年的教育需求,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项目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项目实施方案1.确定地理位置: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在符合条件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2.确保教育资源:筹措充足的资金投入,确保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备,教师队伍专业、经验丰富,并提供充足的校园服务和管理人员。

3.环境规划: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包括校园绿化、室内外活动场所、宿舍等。

4.建设时间进度: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5.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合作伙伴资助等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保障项目的实施。

四、项目风险及对策1.资金不足的风险:通过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广泛筹集社会捐赠等方式,缓解资金不足的风险。

2.教育资源不充足的风险:与教育机构或相关企业合作,共享教育资源,确保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教学设备和教师队伍。

3.社会环境不支持的风险:通过宣传、教育和沟通等方式,增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五、项目效益评估1.教育效益: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提高残疾儿童和少年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合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项目名称:合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1.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项目建设单位:合阳县教育局法定代表人:贾忠孝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报告由合阳县投资咨询服务部编制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61000737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1.4.1研究工作依据1、《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6、《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7、《“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8、《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年12月1日通过);9、《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10、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11、《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12、《陕西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13、《合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2研究工作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及标准以及合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设想,着重对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

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对校址选择及外部建设条件进行考察;对项目对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价;对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进行设置和配备;对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研究分析资金来源状况;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5 项目建设地址合阳县特殊教育学校选址于县城城市主干道西新街以南,凤凰西路以北处,占地总面积40亩,该址位于城区,又远离工业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适宜于办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项目名称: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1.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项目建设单位:xxx教育局法定代表人: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报告由xxx投资咨询服务部编制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 61000737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1.4.1研究工作依据1、《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6、《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7、《“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8、《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年12月1日通过);9、《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10、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11、《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12、《陕西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13、《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2研究工作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及标准以及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设想,着重对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

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对校址选择及外部建设条件进行考察;对项目对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价;对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进行设置和配备;对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研究分析资金来源状况;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5 项目建设地址xxx特殊教育学校选址于县城城市主干道西新街以南,凤凰西路以北处,占地总面积40亩,该址位于城区,又远离工业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适宜于办学。

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6.1 项目建设规模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全民族的大事。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和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按照国家颁布的《特殊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xxx特殊教育学校由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三部分组成。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40亩,设计建筑总面积8450m²。

学校建成后可容纳500余名盲、聋、哑、弱智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

1.6.2 项目建设内容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xxx特殊教育学校校舍设计总建筑面积8450m²,主要包括教学及康复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其中教学楼及康复用房面积4000m²,行政办公用房1500m²,生活用房2950m²。

具体建设内容为:新建教学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2000m²,三层框架结构;新建康复训练服务大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2000m²,三层框架结构;新建行政办公大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1500m²,三层框架结构;新建学生公寓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1800m²,三层框架结构;新建师生食堂及管理用房750m²、厕所200m²、浴室和锅炉房150m²、门卫传达室50m²;以及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40余台(套)。

1.7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1394万元,主要用于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等各项建筑工程。

设计总建筑面积8450m²,包括教学楼2000m ²,投资300万元;康复用房2000m²,投资300万元;行政办公用房1500m²,投资225万元;生活用房2950m²,投资419万元;砖砌围墙1000米,投资30万元,安装大门5万元,设施设备购置115万元。

资金来源:其中申请特殊教育学校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自筹394万元。

1.8 建设工期与计划项目建设工期:该项目拟定总工期为23个月,即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底,确保2010年9月1日前完成全部工程量并交付使用。

项目计划工期:共分三个阶段安排实施。

第一阶段(4个月):完成前期的项目论证、立项以及图纸设计、招投标等各项准备工作;第二阶段(15个月):完成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师生食堂等全部土建工程;第三阶段(4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组织好竣工验收工作,及时交付使用。

1.9 社会效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后,以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xxx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弥补了xxx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解决了500余名残障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就学难问题,确保了xxx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9.9%的同时,也可解决相邻县区部分智障儿童就学问题,为残障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阵地。

从很大意义上讲,项目建成后对于促进合阳各项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合阳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

1.10 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的具体措施,也是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地促进合阳经济社会的跨越、稳定、和谐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xxx概况2.1.1 自然情况xxx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渭北黄土台塬,位于东经109°58′33—110°27′00″,北纬34°59′16″—35°26′07″,东西宽35.6公里,南北长41.3公里,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相连,南与大荔县接壤,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毗邻。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城关镇。

xxx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陆台的一部分,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所形成。

在渭河阶梯状断陷北部断阶和金水、徐水、大峪、太枣河及黄河的切割影响下,将台塬分割成高低不等、大小不同、塬沟相间的四块倾斜台塬。

地势以东部黄河河谷最低,海拔342米,北部梁山最高,海拔1543米,台塬区高度在海拔500—900米。

xxx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

年平均气温11.5°C,海拔最低的洽川镇为13.4°C,最高的甘井镇为10.5°C,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年太阳辐射量为130×4.2×10j/cm²,其中春夏季辐射量占全年的62.39%,秋季迅速下降、冬季最小。

年日照时数为2858.8小时,≥0°C积温4091.8°C,≥10°C 积温3498.3°C—4440°C,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区。

年降水322.1—833.5mm,其中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54%,境内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增多。

xxx自然资源丰富。

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位于洽川镇的洽川风景名胜区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

区内水草丰腴,芦苇茂密,有堪称华夏绝境的处女泉、王村瀵、马瀵等天然瀵泉7眼,日出水量达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31°C,区内有丹顶鹤、黑鹳、白天鹅等珍稀鸟类70余种常年在此栖息觅食。

洽川历史文化悠久,古称“有莘国”,夏、商、周、汉文化遗风犹存,遗迹丰富。

县境内文庙尊经阁建筑群、王村青石殿、福山古建筑群等文物历史悠久,保护完好,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2.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xxx辖12镇4乡353个村民委员会,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6万人,占总人口的9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通过实施科教兴合、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粮食、苹果、奶畜、水产、香菇等产业水平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建材、机械、包装、化工等产业在基础薄弱的起点上发展壮大;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势头喜人;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开放开发工作不断向宽领域、高层次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2007年底,全县GDP值达到20.2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8元。

xxx已成为渭南发展速度较快的县份之一。

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素质仍然较差。

至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8.6万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合阳交通、电力、通讯条件较好。

交通基础设施较好。

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和侯西铁路穿境而过,108国道贯通南北。

全县现有公路1420公里,其中部颁三级公路71公里,二级油路30公里。

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已有160个村通油路,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

通讯设施全面覆盖。

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61441户,县城用户达21915户,县城与各乡镇实现通讯程控化。

360个农村中的39526户村民安装了电话。

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年用电量10896万度,用电线路2358公里,基本形成了村村通电的用电格局。

2.2 xxx教育事业发展现状近年来,xxx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的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两基”工作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27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高中阶段学生14661人;初级中学22所,学生26858人;小学283所,教学点15个,学生38851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