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消防设计细节规范
消防设计规范

消防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消防设计规范是指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高度等因素,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制定消防疏散预案等措施,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救援和灭火的有效性。
消防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一、消防设计原则1.等级原则: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等级确定相应的消防设计等级,对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和设备进行布置。
2.疏散原则: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疏散设施。
3.防火隔离原则:合理设置建筑物内部的防火分隔构筑物,以延长火势蔓延时间,减少火灾对整栋建筑的危害。
4.灭火原则:设置有效的灭火设施和设备,确保在火灾初期能够迅速控制火灾,防止火势进一步发展。
二、消防设计规范内容1. 消防通道•消防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通道位置,通道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在疏散时人员流畅通过。
•消防通道门应向外开启,不得用门、窗、设备等物品封闭,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顺利逃生。
2. 疏散设施•设置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识等,确保人员疏散途径清晰明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障碍物或妨碍通行的设施,定期检查疏散设施的完好性。
3. 灭火设备•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和规模设置合理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保证在火灾初期能够迅速控制火势。
•对灭火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防烟设计•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烟区、防烟楼梯间等设施,减少火灾时烟气对人员的危害。
•防烟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止烟气蔓延。
结语消防设计规范是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的基础,建筑设计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
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

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建筑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手法将建筑物与环境相融合,打造出功能性与美观性兼具的建筑。
然而,在追求建筑艺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建筑物的安全性,特别是消防安全。
因此,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对消防设施的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一、消防设施规划在建筑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等因素,合理规划消防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例如,高层建筑应具备合适数量的灭火器,散烟设备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进行及时的火灾应对。
二、疏散通道设计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疏散通道的设计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设置明确的标识,并且应考虑到人员疏散的时间和距离等因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人员。
三、消防电源和照明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电源供应。
因此,建筑艺术设计中要求合理设置消防电源和备用电源,并确保它们能够在火灾时正常工作。
此外,合适的照明设施也是消防安全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疏散通道和消防器材存放区域的照明要清晰明亮。
四、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建筑物配备可靠的自动火警报警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火灾的存在,并发出警报,以促使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的进行。
在设计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建筑特点和火灾场景的自动报警系统。
五、防烟设施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合理设置防烟设施,以防止烟雾蔓延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例如,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区域应配置防烟设备,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顺利疏散,降低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消防安全宣传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建筑物内部和外部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标识和教育宣传内容,以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例如,在易发生火灾的区域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提醒人们不要随意扔掉烟蒂。
综上所述,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消防设施规范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消防设施、优化疏散通道、设置可靠的火警报警系统、配置防烟设施等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能。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景观设计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围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形“L”“T”形形“O”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行道≥0.2≤8.0≤4.0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设计规》(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 1.5%~2.5%。
人行道横坡为 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 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景观消防设计细节规范

1.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0.9)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
(《居住区设计导则》5.1.6)2.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
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0.10)3.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
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0.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0.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 或总长度大于220.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6.0.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
6.0.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6.0.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景观设计要掌握的数据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围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5.0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2.0L≤100m步行道≥0.2≤8.0≤4.0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设计规》(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园林景观常规尺寸(消防车道、人行道、停车场、踏步与坡度、空间尺度)

六、植物 树木与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 (m) 管线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 电力电缆 1.5 3.5 0.5 通讯电缆 1.5 3.5 0.5 给水管 1.5 2.0 — 排水管 1.5 3.0 — 排水暗沟 1.5 3.0— 消防龙头 1.2 2.0 1.2 燃气管道 (低中压 )1.2 3.0 1.0 热力管 2.0 5.0 2.0
3% 。 广场兼作停车场 0.2~0.51.0-2.0 室外场地 儿童游戏场 运动场 杂用场地 0.3~2.5 —— 0.2~0.5 0.3~2.9 绿地 1.5~1033 —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 注: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 — 9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规范》 CJJ 83-99 、《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2.软质地表的排水坡度 (%) 地表类型最小坡度最大坡度适宜坡度 草地 1.0331.5~10 运动草地 0.521
距离建筑物等高的位置 ; D/H=2 :当处于 27 °仰角时,视点距建筑物有建筑物 2 倍的距离,这时,及
能观察到建筑的细部, 又能感觉到对象的整体性, 进则观察细部, 退则观察整体, 乃观察建筑的最佳观察点。
D/H=3 :当处于仰角 18 °时,视距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 3 倍,能感觉到以周 围建筑为背景的十分清楚主体对象。
小区景观消防车道设计要求

小区景观消防车道设计要求一、道路布局与规划1.小区景观消防车道应设置在小区主干道及重要出入口处,且两者之间的连通性要保证畅通。
2.小区景观消防车道应与其他车辆道路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消防车辆快速通行,避免拥堵。
3.每个小区景观消防车道应设置一个明确的入口和出口,方便消防车辆出入。
4.小区景观消防车道的宽度应根据小区规模和消防车型合理确定,最小宽度不得小于6米。
5.入口和出口处应设置指示牌和标志,清晰明确,方便消防车辆识别和进出。
二、道路材料和施工1.小区景观消防车道的路面应选择防滑、防火、耐磨的材料,如水泥路面或防火铺地砖。
2.路面颜色应与其他车辆道路有明显区别,标识出消防车道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3.在消防车道旁应设置绿化带或草坪,以提高小区整体的景观效果。
4.施工时应确保路面平整、无凸起或下陷,保证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消防车道两侧应设立护栏或设备,防止私人车辆乱停乱放或物品堆放,确保消防车辆畅通无阻。
三、消防设备和标识1.每个小区景观消防车道入口和出口处应标明“消防通道”字样,字体应醒目,颜色应与其他标识有所区分。
2.入口处应设置红外线感应器或手动触发按钮,以便消防车辆进入时自动打开道闸或栅栏。
3.每个小区景观消防车道入口处应设置消防水箱、消防龙头等消防设备,确保车辆进入后能够及时获取水源。
4.消防车道入口处应设置火灾报警器和烟雾探测器,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报警并启动灭火系统。
5.消防车道入口处应设立警示标志,提示非消防车辆禁止通行。
四、维护管理1.小区景观消防车道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道路畅通性和消防设备的正常工作。
2.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设备和标识的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其完好可用。
3.对于私人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物业公司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保证消防车辆畅通无阻。
4.居民应加强自觉性,不得随意堆放物品或占用消防车道,确保道路的畅通。
小区景观消防车道设计是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综合考虑交通设计、消防设备、标识管理等多个方面。
消防扑救面景观设计

消防扑救面景观设计按国家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都必须设消防登高面,且需满足下列标准:1.高层建筑至少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其中一侧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不少于一块的消防登高场地,每块消防登高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5mx8m;2.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3.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4.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公共楼梯或阳台、窗;5.消防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m,且进深不应大4m;6.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7.消防登高场地距住宅的外墙不宜小于5m,其最外一点至消防登高面的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m;8.消防登高面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9.高层住宅的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场地应避开地下管道、暗沟、水池、化粪池等影响消防车荷载的地下设施,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车道时,地下建筑的楼板荷载计算应考虑消防登高车的重量。
严格遵循地方的消防通道基层设计要求。
消防扑救面平面分布要求示意:消防扑救面立面要求示意:常见四种消防通道与消防扑救面的关系:消防扑救面与景观功能场地结合配置表:消防扑救面结合景观功能设计总结五种常规处理方式:一、儿童空间1、功能布局(1)儿童板块适合较大面积的场地,如72X10m的场地。
(2)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设计规范,场地上不得出现妨碍登高作业的高大乔木,灯杆或构筑物等。
2、交通流线布置要点(1)平时正常通车的消防登高场地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在满足住区消防登高作业的基本条件下,尽量设置人车分流的安全交通流线。
儿童版块交通流线布置图3、儿童活动设施布置(1)大量采用可移动式的儿童器械,如小木马,摇摇椅,音乐器材,幼儿乒乓球桌,休闲座椅等。
(2)儿童板块铺装采用色彩丰富的塑胶材料,保障安全的同时,起到对儿童的视觉吸引。
(3)影响消防登高作业的构筑物,如学习墙,布置在消防扑救面范围以外,结合场地打造半围合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
3%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9)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
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
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
(《居住区设计导则》 5.1.6)
2.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
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10)
3.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
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7.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0.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 或总长度大于220.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
消防车道。
6.0.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
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
6.0.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
全疏散的设施。
6.0.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
7.4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
消防车转弯半径
第一种说法:
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
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
第二种说法:
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12-01)P263中写的是“最大转弯直径24米;最小转弯直径10米”,那么消防车转弯半径就是5m~12米。
第三种说法:
消防车道本身的宽度按照规范要求不小于4米,为了便于消防车辆通行,尽头式车道应设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
小于12米*12米,如果是环形车道,则应按道路设计转弯半径,转弯处的半径是12米,计算一下,如果道路宽度是4米,转弯处是直角,则直角顶部到弯道弧顶处大约是10.6米左右。
第四种说法:一、关于消防车道
1、高层建筑四周应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
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可沿一条长边布置消防车道。
2、尽头式的消防车道,其回车场地一般小于15×15m。
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消防车道的内则转弯半径可利用(14m-道宽)的方法进行校核。
3、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
4、消防车道应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相冲突。
6.0.9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6.0.10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
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居住区设计导则》
5.1.6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
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